北青報:“想象力跟不上科技”當反思功利教育

“很多孩子想象力非常好,但是更多孩子的想象力甚至沒有達到我們科技發展水平。”2020中國科幻大會近日在北京舉行。大會前夕的第四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幻創作研究基地年會上,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威海紫光實驗學校校長李凌己提到了這樣一個令人擔憂的現象

多年來,中國學生想象力不足的話題反覆被提及。2009年,教育進展國際評估組織對全球21個國家進行的調查顯示,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排名世界第一,想象力卻排名倒數第一,創造力排名倒數第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曾會同中國科普研究所在全國九個省(市)72所中小學進行了一場關於青少年創造性想象力的調研,測評總分爲80分,參與調研的孩子們平均得分僅29.97分,未達及格線

如今,李凌己校長提出“青少年想象力跟不上科技發展”,則是基於在這些年參與全國中學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賽評審,以及學校教學實踐過程中的觀察。無獨有偶,去年上海市中學生科普作品徵集活動中,許多孩子對未來的想象還是“會飛的汽車”“縮小的餅乾”,似乎現代科技並沒有真正融入他們的生活。擔任活動評委的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理事丁子承感嘆,“如今已是人工智能時代,可孩子們的想象力水平還停留在凡爾納寫《海底兩萬裡》或葉永烈創作《小靈通漫遊未來》的年代。”

“想象力跟不上科技”的原因或許是多方面的,但很大程度上緣於功利教育。在應試模式下,學生往往是考試什麼才學什麼,整天淹沒在“題海”中,課餘時間奔波於各種補習班。孩子們可以說連想象的工夫都沒有,何談想象力?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下,青少年無暇獲取科技前沿知識,自然不可能跟上科技發展。與語數外等學科相比,科學由於不在考試範圍,往往被一些學生和家長所忽視。然而,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長周忠所言,“雖然只有很少數學生最終會走上科學探索之路,但科學作爲人類主要思考方式之一,對大多數從事其他職業學生的成長也大有幫助。”

同樣是基於功利思維,我們的教育形式也更多停留在知識灌輸,缺乏對於學生好奇心的激發。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爲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動着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但在現實中,老師往往重知識傳授、輕想象力培養,標準答案更是禁錮了孩子的思維,扼殺了創造力。曾經有一道考題題目是“雪融化了之後是什麼”,一個孩子答“春天”,這個富有想象力的答案卻被老師判定錯誤,因爲標準答案是“水”。青少年因好奇而引發的興趣就像小樹苗,本應在呵護下茁壯成長,但在這樣一刀切的修剪下,小樹苗成了千篇一律的盆景,無法成長爲參天大樹

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其中就包括“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想象是創新的先導,是從模仿到創造的階梯。作爲推動國家創新的未來,青少年想象力跟不上科技發展水平現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摒棄應試思維,改革教育方式,給孩子一個天馬行空的想象空間,能夠與時代發展同頻共振,這需要學校、家長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