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禁止地鐵外放聲音,現在效果如何?

京報訊(記者 徐美慧地鐵上外放聲音作爲一種“噪音暴力”,讓很多乘客深受困擾。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要求乘客使用電子設備時不得外放聲音,對拒不遵守乘車規範的乘客,運營單位有權予以制止,制止無效的,應報有關部門依法處理。

實際上,在交通運輸部出臺這一辦法前,已至少有北京天津蘭州貴陽昆明五地出臺了相關規定。根據北京今年6月頒佈的《關於對軌道交通不文明乘車行爲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的實施細則》,大聲外放視頻或音樂被視爲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的不文明乘車行爲。

如今該細則已實施近半年,效果如何?新京報記者近期在不同時間搭乘多趟北京地鐵發現,乘客外放聲音現象仍比較常見,普通乘客通過找乘務員、打電話等方法舉報他人都“略顯困難”,地鐵工作人員也表示對不文明行爲的監管相對較難。

記者體驗

乘客舉報不文明行爲“略顯困難”

針對如何監督乘客外放聲音的問題,記者諮詢了北京地鐵的一名工作人員,該工作人員表示,地鐵工作人員、文明乘車監督員以及乘務員在發現這類不文明行爲時,都會上前勸阻。“遇到這種情況,乘客可以讓車廂乘務員出面制止。”

然而,記者在不同時間段搭乘多趟線路地鐵發現,在車廂內見到乘務員的概率比較小,個別線路上,記者曾從列車車廂頭走到車廂尾,都未找到乘務員。

在1號線地鐵站臺,記者曾遇到一名地鐵乘務員,他告訴記者,其在工作期間會進行巡視,遇到外放聲音影響他人的不文明行爲,會主動上前勸阻,但工作人員數量有限,無法保證每個不文明行爲都被及時制止,“如果其他乘客覺得被打擾,也可以上前勸阻。”

“車廂人多、外放聲音大的,肯定會勸阻;要是外放聲音很小,幾乎沒打擾到其他乘客的,也就不會管了。”5號線的一名地鐵乘務員表示,在他每天6小時的值班中,大概會勸阻5次外放聲音的不文明行爲。“我碰到的乘客,提醒後都會把聲音關掉。如果碰到不聽勸阻或者態度惡劣的,我們會用值記錄儀拍下視頻,向上級彙報,進一步再處理。”

7號線的兩名文明引導員向記者表示,其職責主要是維護地鐵車廂外的秩序,但若遇到類似情況,也可以協助乘客找相關工作人員處理問題。

上述地鐵工作人員介紹,乘客還可通過撥打地鐵服務熱線方式進行舉報,但她表示,這種方式實踐起來相對較難,舉報他人需要取證,“當場‘抓’到不文明行爲人,其實挺難的。”

一名地鐵站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乘務員監督外,車廂內其實還有一些“便衣”志願者,他們在發現不文明行爲後會主動上前勸阻,或通過地鐵志願者APP拍照上傳舉報。

勸阻效果如何?據北京市交通委此前介紹,今年6月至8月的統計顯示,相關規定實施以來,累計制止勸阻不文明行爲1476起。因存在不文明行爲的乘客均聽從了勸阻,沒有乘客被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

多地實踐

守則不是強制性規定,以勸阻爲主

記者梳理髮現,目前,已至少有北京、天津、蘭州、貴陽、昆明五個城市出臺相關規定,以“軌道交通乘客守則”的形式對地鐵上禁止外放聲音予以明文規定。

其中,貴陽是最早出臺相關規定的城市,於去年10月實施《貴陽市城市軌道交通乘客守則》。同時,各地的監管方式主要以工作人員勸阻爲主,但實際上並沒有有效的懲罰措施,僅北京“相對嚴格”,採取了“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的懲罰舉措。

相關規定出臺的同時,更讓人關注的是如何監管。

作爲率先出臺相關規定的貴陽市,地鐵運營方向記者表示,“地鐵外放聲音這種不文明行爲,監管上面臨着很多困難。”貴陽市城市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守則實施一年多以來,針對地鐵上的各種不文明行爲,“有一定的改善”,但也不容樂觀。

“守則不是一個強制性規定,我們沒有執法權,只能儘量勸阻。”據介紹,貴陽還採取在網絡平臺曝光不文明行爲的方式,提醒大家遵守規範。

除貴陽之外,天津和蘭州地鐵的工作人員均向記者表示,面對這種不文明行爲,地鐵運營方也“很頭痛”,雖然有相關規定,但能做到的只是提醒與制止。

“這一方面依託於乘客的個人素質,需要有一個提升過程;另一方面,地鐵外放聲音造成的危害相對不嚴重,鑑於管理能力所限,我們會更關注安全相關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纔有精力去管理文明相關的問題。”昆明市交通運輸管理局政策法規處劉祖鵬表示,在現有能力的基礎上,加大執法隊伍建設、多進行宣傳是相對合理有效的方式。

專家聲音

問題核心在於“人”,建議加大宣傳力度

浙江大學社會學系博士王巖表示,地鐵外放聲音這種不文明行爲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在於違規的“風險低”“成本小”,如何權衡、如何有效監管是一個值得思考和實踐的問題。

“現在的困境在於,一方面沒辦法投入大量人力成本去監督這件事;另一方面,倘若採取更嚴格的懲罰措施,社會接受度會很低,容易產生負面效應。”

他提到,北京目前推出的“先擬記入個人信用,可通過志願服務消除”的方式,政策上講,相對溫和一些,具備一定的借鑑性;但執行上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因爲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去進行監督,效果還有待考量

“和這個很像的一個案例,是行人闖紅燈也同樣屢禁不止。但近幾年,部分地區開始設置了大屏幕,將闖紅燈的人的名字、相貌顯示到大屏幕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王巖建議,各地相關懲罰措施的制定,可參考這種思路。“雖然可能無法直接效仿,但可以從這個角度思考。一旦把他的不文明行爲曝光出來,讓其他人因此認識了他,甚至他的親朋好友都知道了,約束力就非常強了。”

“問題的核心,還是在於乘客本人,必須讓他主觀意識到這種做法是不對的。”王巖表示,懲罰措施制定合理與否的評判,建立在所有人都已經知道這個政策的基礎上。而就他個人來看,很多人甚至沒有意識到地鐵上外放聲音是一種不文明行爲,加大宣傳力度纔是良策

“多貼一些標語、讓志願者進行日常宣傳、讓大家知道現在有政策在管、在其他平臺上也宣傳這種意識……提升乘客自身的道德約束感,這些簡單的手段更溫和也更有效。”王巖說。

新京報記者 徐美慧

編輯 白爽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