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藝術家:讓植物與藝術“交叉融合”

新華社北京7月5日電(記者程羣 任沁沁)深扎於土裡的兩個LED燈箱,裡面種滿了造型各異的各種植物,其中多數是雜交植物。白色燈光將整個透明箱體照得透亮。

這個名爲《溫室》的藝術作品出自於一位“80後”藝術家何杉之手,該作品在北京798藝術區一畫廊已展出了近一個月時間

何杉說:“作品想表達,在一個封閉生態系統中自然與人之間的關係。現在很多人不尊重環境,我想通過這個作品引發人們的思考。”

這個新奇的藝術作品在展覽期間引起了很多參觀者興趣策展評價稱,藝術家試圖通過篡改和塗寫這些生命的時間和形態的舉動,模糊了關於藝術的一般認識。這些奇異植物和藝術家的意圖,刺激了人們此前未被觸動過的神經領域

何杉的“植物藝術”作品《溫室》。

出生於1984年的何杉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從小學開始她就對繪畫產生了濃厚興趣。初中三年級起,何杉進入北京吳作人美術學校學習繪畫。

“在吳作人美術學校學習期間,我學到的不僅僅是繪畫技巧,更多是對藝術、對世界觀念的構建。”何杉說,系統化學習讓她對藝術有了全新認識。

坦言,這些年她在藝術領域的探索創新,其創作源頭仍是多年前學校的學習經歷。而之後的大學學習生活更爲何杉開啓了另一個藝術維度空間

“當時在家裡養了很多植物,包括蕨類植物、食蟲植物,還有現在流行的多肉植物等。植物越養越多,家裡空間太小,於是在北京郊區租了一個地方專門種養,並僱人幫助看管。”何杉說,對於“植物藝術”的探索試驗從那時開始,植物開始成爲她藝術表達的“主角”。

“我不斷在思考,植物生命是被我們玩於股掌還是正合它們之意。被帶入居室陽臺種子們,利用時間的厚度,能否造就一種脫離現實的自然。”何杉說,她希望把這種思考通過藝術的形式表達出來,視頻、圖片、攝影等都可以成爲“植物藝術”的表達媒介

何杉在藝術工作室

藝術創作需要資金。何杉在上大學的時候意識到,如果從事藝術工作,她必須有自己獨立的收入來源。於是,她從大一起便開了一家經營服飾網店

衣服都是我自己挑選、進貨,網站也是我自己打理,當時網店每個月的利潤超過萬元。”從事植物藝術之後,何杉又開了一個展示和出售自己植物的網店。網店的收入成爲何杉目前的主要收入來源。

藝術圈的朋友喜歡把何杉稱爲“怪博士”,因爲她對很多事物都很感興趣。如今,何杉每天除了打理網店和進行藝術創作,她還會瀏覽國外藝術的最新動態,並和一些國外藝術圈的朋友交流植物藝術的感受和認知。

“我覺得藝術是一個經驗積澱的過程。”何杉說,她現在從事的“植物藝術”仍然屬於探索實驗階段,也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如今,何杉開通了個人公衆號,在裡面展示她的藝術作品,以及她對生活的一些思考。她的“植物藝術”正被更多人認識,作品先後在北京、上海等一些藝術展中出現。

何杉說:“我在藝術圈是一個遊離的人。我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我希望能不斷開拓新領域,保持自己藝術的敏感度。”

(原標題:“80後”藝術家:讓植物與藝術“交叉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