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光年外 室女座死星正在摧毀一顆行星
▲ 太空死星正在摧毀一顆行星。(圖/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電影《星際大戰(Star Wars》」裡的太空要塞「死星(Death Star)」是科幻虛構的世界,但行星毀滅這件事倒是真實存在。美國天文學家偵測到一顆遙遠的白矮星旁有一顆大型巖質天體,正以螺旋狀逐漸向白矮星靠近,逐漸步上毀滅之途。這項發現也確認了一個未定的理論:白矮星的重元素污染源究竟從何而來。
美國哈佛史密鬆恩天文物理中心(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CfA)天文學家Vanderburg等人的觀測證據來自克卜勒(Kepler)K2任務觀測資料庫;克卜勒太空望遠鏡同時監測數十萬顆恆星的亮度,從恆星亮度的減少來搜尋可能環繞恆星運行的天體,稱之爲「凌日法(transit)」。
結果他們從中發現一顆白矮星,亮度約每4.5小時就會下降一次,由此計算這顆天體距離白矮星僅約84萬公里,大約是地球到月球距離的2倍多。這是首度發現行星級天體凌白矮星的事件。發現這個天體後,Vanderburg等人又利用惠爾普天文臺(Whipple Observatory)1.2米望遠鏡和MINERVA望遠鏡、MMT天文臺、MEarth-South望遠鏡與凱克天文臺等地面望遠鏡設施來進行追蹤觀測。
綜合所有觀測資料,他們發現有數個物質團塊的訊號,所有團塊繞白矮星的軌道週期都在4.5~5小時之間,其中以主凌(main transit)最明顯,會讓白矮星亮度降低40%左右。而且這些凌星訊息也呈現彗狀型態。這兩種特徵都顯示白矮星周圍有彌散的(或說非點狀的)塵埃雲環繞,估算出的塵埃物質總量相當於穀神星。
穀神星是矮行星之一,也可說是火星與木星之間的主小行星帶內最大的小行星,直徑約950公里,相當於臺灣南北長度的2~3倍。
▼ 瀕死恆星(白矮星)的微光或許可更容易地尋找生命訊號。(圖/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
這顆白矮星位在室女座方向,距離地球約570光年。當一顆類似太陽的恆星演化到生命末期時,會膨脹成紅巨星,然後其最外層大氣逐漸向外擴張,而體積僅相當於地球大小的殘餘熾熱核心則逐漸演變成白矮星;這顆恆星殘骸最中心處以碳和氧元素爲主,外層包覆着薄薄的氫氣與氦氣殼層。
然而,天文學家有時候會發現一顆白矮星光譜中發現如矽和鐵等更重元素的訊號;這個現象讓天文學家相當困惑,因爲按理來說,白矮星的強重力會讓這些重元素很快地沈入內部,因而在表面應該是偵測不到的。
理論學家曾經推測:白矮星若顯示有這些不應出現的重元素,應該是被「污染」的結果,污染源則來自被白矮星摧毀的巖質行星或小行星。然而,天文學家們一直找不到關鍵的觀測證據。有部分被污染的白矮星顯示周圍有塵埃碎屑盤的存在,但不確定這些碎屑盤源自何方。這些系統可以切割成三部分:被污染的白矮星、拱星碎屑盤和至少一個以上結實的巖質天體。Vanderburg等人的觀測結果,正是這個理論推測的鐵證。
不過,關於巖質天體的來源仍是個問題。最可能的版本,就是有顆現存行星環繞白矮星過程中變得不穩定,使它逐漸往中間白矮星旋入。
至於可以確認的是:這些巖質天體不會存在太久。他們會被白矮星強烈的熱與輻射蒸發掉,或是因爲太靠近白矮星而被白矮星的潮汐力撕碎。大約在數百萬年後,僅會殘餘薄薄的重元素於白矮星表面。(文/引用自臺北天文館之網路天文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