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真正的敵人

王黼的話讓蘇牧又驚又怒,若是不知內情,或許他還會欣喜,畢竟轉運副使已經相當於副省長了。

蘇牧雖然遠在北方征戰,但對朝堂上那些小把戲,還是有些熟絡的。

兄長蘇瑜接手市舶司,有趙文裴和劉質等人輔佐,又加上石有信的地下勢力,想要將市舶司辦起來也就只是時間問題。

而事實證明,雖然時間不長,但市舶司已經給朝廷帶來了驚人的財富,這個新興衙門已經成爲了官員們眼中最誘人的肥肉,而蘇瑜這樣的官場新人,想要死死咬着這塊肥肉,是不太可能的。

也有人提議在廣西東路和福建等地重開市舶司,沿用蘇瑜的原班人馬,讓他們按部就班,再“造”一個能夠賺錢的市舶司。

這就無異於將蘇瑜當成了開荒者,他們則在背後坐享其成。

但這樣的提議很快就被蘇瑜的一封奏摺給紛紛打消了,因爲江寧市舶司的成功有賴於各種條件,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而且還有賴於皇城司將龍揚山餘黨給收編爲己用,爲市舶司保駕護航,又有蘇牧對世家豪族的敲山震虎和殺雞儆猴。

只是這些官員們在如何爭搶,又怎麼搶得過官家身邊的紅人,王黼王相公?

王黼將蘇瑜調走,就是想侵佔市舶司,這將是他向官家獻媚的又一得力武器,甚至不惜將蘇瑜拉入治理河患和賑災的泥潭裡頭來,名爲提拔蘇瑜這個有功之臣,許以高位,實則讓蘇瑜陷入了極大的困境之中。

這治理河患可是個燙手的山芋,無論如何都是裡外不討好,因爲黃河改道,會涉及到沿岸的土地問題,而朝堂上的袞袞諸公,就是最大的地主,沿岸的這些大地主們,或多或少都有朝堂上的力量。

黃河的衝擊所帶來的可不僅僅只有泥沙,否則她也不會成爲母親河。

想要治理河道,爲百姓謀福利,無異於跟這些地主作對,因爲無論河道如何修改,動用到沿岸的老百姓,甚至建築堤壩,都要涉及到土地的問題。

王黼倒是當了好人,主動來治河,私底下卻不知與這些土地主,以及土地主背後的勢力,做了多少骯髒的交易,讓蘇瑜等人來這裡,說不得只是爲了給他背黑鍋。

到時候他又能夠接掌市舶司,又能夠在治理河患之中結黨營私,牟取暴利,卻讓蘇瑜等人來背鍋,好處佔盡,名利雙收,又給了蘇牧一份提拔兄長的人情,何樂而不爲?

當然了,前提是蘇牧並沒有看出這其中的關節,並沒有體會到治河所帶來的政治隱患。

可惜蘇牧早就從史書上獲得了教訓,大焱歷史上,但凡摻和到治河這件事情來的,又有多少能夠收穫好名聲,又有多少討到好處,無論治理多麼成功,過得幾年再度氾濫起來,一世英名也將隨之付諸東流。

蘇牧一路上就在想,黃河氾濫固然是起因,但這麼多災民流離失所,若說沒有“”在裡頭,那是不太可能的,他正想着要挖幾個倒黴蛋出來,沒想到就有人跳了出來,而且還是個輕易招惹不得的王黼,這老王甚至還拉上他大哥蘇瑜,隨時當墊背替死鬼!

而且爲了讓蘇瑜當這個替死鬼當得更稱職,即便蘇瑜有好的治理方案,估計也很難實施起來,王黼必定會讓人暗中下絆子。

作爲河北東路的轉運副使,蘇瑜若在實地考察也就罷了,眼下就在大名府之中,卻只能憋屈在裡頭,而無法與王黼等人出來迎接歸師,可見蘇瑜處境堪憂,受到了極其嚴重的制約,這個轉運副使的名頭,根本就只是個空架子罷了。

一想起兄長被王黼這般整治,這位相公竟然還將自己是個傻子,以爲蘇瑜和蘇牧兄弟倆都看不出來,蘇牧也不知該可笑還是可氣。

若換了別人,兄長被提拔爲轉運副使,又接手關乎民生的重要共事,想着賑濟災民治理河患而後扶搖直上,平步青雲,便該對王黼感恩戴德。

可惜他遇到的是蘇牧,而蘇牧是個沉得住氣的性子,越是氣憤反而越是平靜。

先前他對王黼只是表現平淡,如今聽說了這事兒,也就笑了笑,朝王黼謝道:“尊者賜,不敢辭,蘇牧也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那王黼見得蘇牧前倨後恭,還以爲蘇牧果真因爲蘇瑜得到自己提拔而對自己轉變了態度,面上又是一番歡喜,心中實則冷笑連連。

童貫眉頭微微一皺,但顯然並不太願意理會這個事情,一來他回朝之後必定會得到巨大的封賞,北伐軍這等千古奇功,他童貫想要異姓封王都極有可能,他連北伐軍都可以放下,連一輩子當軍人都可以放下,又何必再摻和朝廷的爭鬥?

再者,他之所以皺眉,並非在擔憂蘇瑜或者蘇牧,而是在同情王黼罷了。

王黼雖然在朝堂上呼風喚雨,風頭一時無兩,很多時候甚至蓋過了蔡京和高俅等人,但可惜這一次他熱錯了人。

童貫可以說是見證着蘇牧崛起的人,從杭州平叛開始,他就看着蘇牧一步步成長起來,起初他對蘇牧也是不屑一顧,可一場北伐,他才體會到蘇牧的城府和心計是多麼的讓人恐懼。

而且蘇牧眼下掌控着情報軍隊,若說皇城司還是高慕俠當家作主,高慕俠不一定對蘇牧惟命是從,那麼繡衣指使軍和常勝軍,以及後來的青雀軍,可就全是蘇牧的嫡系了。

國內形勢如此嚴峻,又開始與後遼和談,官家絕對不可能放任大軍孤懸在外,將諸軍將領召回國內,或者派遣文官監軍去監督,回收兵權,已經勢在必行。

一旦蘇牧的情報軍隊回到內地來,要麼遭到官家的削弱,要麼將指揮權交出來,無論如何,蘇牧的影響力總歸還在,而高慕俠必定要被推上巔峰,朝堂上的武將,甚至包括种師道這樣的老人,都要賣蘇牧人情,沒有蘇牧就沒有這場千古大功,這已經是北伐軍的共識。

在這樣的情況下,王黼卻挑選了蘇瑜來當軟柿子捏,爲了市舶司那點蠅頭小利,不惜得罪蘇牧,實在讓童貫感到有些鄙夷。

但蘇牧卻也看出了些許端倪來,王黼能夠竊據高位,並非愚鈍之人,他身爲核心高層,不可能不知道蘇牧在北方戰場的所作所爲。

在知情的情況之下,他竟然還敢挑蘇牧下手,就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他之所以敢,是因爲他有底氣。

而這個底氣從哪裡來?

是官家趙劼!

市舶司是趙劼要收回去的,因爲市舶司能帶來的財富實在太過驚人,即便蘇瑜清如水,但仍舊無法避免放開市舶司的命運。

因爲趙劼需要的不是一個清如水的衙門,並不想讓市舶司變成清水衙門,而是讓市舶司變成聚寶盆!

海上貿易帶來了無數的財富,帶來了諸多外海的物產和新奇的貨物,使得江南再度成爲繁華的關口,但蘇瑜主政的市舶司,太過嚴謹和清廉,使得民間勢力無法滲透,使得世家豪族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這就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市舶司的發展。

官家不希望看到世家豪族坐大,但也不希望浪費世家豪族的龐大資源。

蘇牧和蘇瑜一直以爲官家將世家豪族視爲養不熟的白眼狼,對這樣的狼子,應該敬而遠之,應該斷絕他們的後路,讓他們漸漸式微,再難興風作浪。

但其實作爲帝王,官家趙劼卻不是這樣想,他並沒有將世家豪族當成狼,而是把他們當成羊,要讓他們服服帖帖,要養着他們,時不時剪他們的毛,擠他們的奶,甚至關鍵時刻還放他們的血,吃他們的肉!

所以蘇瑜離開市舶司,已經成爲必然,王黼並不愚蠢,他只不過是看穿了趙劼的心思,只是順從君心罷了。

也正是因爲有了這份底氣,在所有人都覺得他不明智不理智之時,他纔敢對蘇瑜動手,這是官家給他的機會,只要能夠將市舶司收回,用蘇瑜來敲打蘇牧,那麼他王黼想要撈好處就隨意,權當是獎賞了。

蘇牧對趙劼一直有種莫名的憂慮,此時看來,自己的這種憂慮已經得到了證實,趙劼果然對他產生猜忌了。

人都說功高蓋主,蘇牧在北伐之戰中的表現實在太過驚人,他已經贏得了包括老軍神种師道,大宦官童貫在內,幾乎絕大部分武將的認可,也得到了大部分士卒的人心,更把持着最爲重要的情報軍隊。

而且他還擊敗了始可汗,讓瘋狂崛起的隱宗再度被打壓了下去,他非但贏得了大焱軍隊的人心,更博得了顯宗大部分長老們的歡心!

在這樣的情況下,蘇牧擁有着極其驚人的能量,趙劼如果對他沒有半點猜忌,那纔是不正常的。

對於蘇牧而言,想要將王黼當成敵人,絕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爲這就意味着要跟趙劼站在對立面。

而趙劼看似無爲而治,其實躲在家裡頭,把局勢都看得很清楚,起碼他仍舊能夠將蘇牧當成最得力的人來使喚,他寵信奸佞,但終究還是有着帝王心術,將用人之道發揮到了極致,否則他也無法坐上顯宗宗主的位置。

就蘇牧目前瞭解的情況,演真宗纔是這個時空真正的掌控者,能夠讓演真宗看得上眼,趙劼絕非表面這樣昏庸無能,這個帝國是他的帝國,軍隊是他的軍隊,如果他自己沒有下定決心,即便有一百個王黼,即便對王黼當成嬪妃來寵信,也不可能因爲王黼幾句話就通過了童貫北伐的決議。

蘇牧也並不想與趙劼爲敵,他只是想將蘇瑜從這攤爛事裡頭給摘出去,當然了,如果能夠藉此機會好好治理河患,造福一方百姓,這樣的事情自然也是要做的。

心裡頭這般想着,蘇牧自然沒有辦法對王黼產生太大的敵意,明白了真正的敵人所在,事情也就變得清晰很多了。

在諸多官員的簇擁之下,童貫和蘇牧等主要將領,便進入了大名府城,接受王黼的接風洗塵。

而蘇牧也終於見到了久違的兄長,蘇瑜。

第442章 宿醉第97章 風雪,鐵甲,棋局(5)第421章 盛宴(1)第39章 家有小女郎第214章 兔死狗烹第163章 匠人第189章 超級大壞蛋第195章 升帳夜議第151章 曼妙佳人如蛇蠍第135章 困獸之鬥(4)第566章 高慕俠的雄心第205章 過關第383章 一隻眼第322章 軍中二三事第566章 高慕俠的雄心第342章 無法破解的僵局第38章 醉臥又何妨第738章 一場雨,三萬死士第424章 盛宴(4)第11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616章 下馬威第271章 東勝七星島第626章 太尉的金刀第137章 活着纔是最大的勇敢第530章 老夫聊發少年狂第711章 使節團遇刺第227章 幻滅(下)第661章 文人們的憤怒第612章 陳少陽第725章 老朽枯骨,踏腳之石第550章 女真的雄主第41章 殺機四處淌第617章 帝國總管第5章 桃園詩會忙第51章 乞巧意青裳第253章 談笑成空(1)第679章 風暴的起始第268章 寶光如來第114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00章 滿飲斷頭酒一杯(2)第671章 河北的現狀第630章 窮途末路第552章 世道亂如雨,猛將如龍起第286章 毒殺第518章 命運如刀,我來領教(1)第585章 血染戰袍風蕭蕭第435章 前營的弟兄們第615章 臨行第494章 大供奉第620章 探馬第129章 背叛第682章 蕭德妃的變節第87章 壯士總有斷腕時第66章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第547章 大宗主第154章 亂世紅蓮,癡情守候第375章 下網第725章 老朽枯骨,踏腳之石第240章 李代桃僵第590章 試探第490章 臥虎藏龍第612章 陳少陽第564章 違抗軍命的兩個人第367章 市舶司關口第116章 雪夜裡瞞天過海第60章 風花夜,繡女畫紅妝第491章 打擂第425章 盛宴(5)第86章 偌大江湖,哪個男兒不垂釣第705章 西夏老將李良輔第642章 突如其來的決戰第167章 傷痛,是男人成長的胎記第83章 一部經典兩種書生第605章 改制與封王第655章 折翼第268章 寶光如來第143章 無間行者第453章 用蠱第253章 談笑成空(1)第163章 匠人第634章 一老一少,扛起一座城第228章 風平浪靜第58章 一曲震蘇杭第429章 本家的憂患第223章 織霧第678章 全面戰爭的開端第553章 狼煙第516章 生女真第315章 抓賊請趕早第95章 風雪,鐵甲,棋局(3)第392章 蘇清綏的好運第62章 人在矮檐下要低頭第243章 末路還是生路第534章 軍魂(中)第745章 兩杆戰神旗第533章 軍魂(上)第134章 困獸之鬥(3)第542章 坐鎮中軍第46章 總捕送奏章第323章 大勾當的謀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