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違抗軍命的兩個人

西京大同府的動靜並沒有瞞得過种師道的目光,駐守居庸關的郭藥師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價值,雖然在戰後他就被种師道派駐了一名監軍,仍舊像以往那樣監控着他。

老種相公的謹小慎微和老成持重已經深入骨髓,他認定了一個人之後,便很難再改變。

他之所以選擇相信郭藥師,並非完全因爲無人可用,而是這種形勢所迫的選擇,仍舊處在他的掌控之中,他別無選擇,郭藥師同樣別無選擇。

如今常勝軍已經在甄五臣的掌控之中,編入到了蘇牧和高慕俠的麾下,郭藥師徹底失去了遼東那幫老兄弟,即便他想要搞小動作,也已經沒有那個資本。

可即便如此,种師道仍舊沒有放心,雖然這個監軍並未見得能夠做到什麼實質性的工作,可對於郭藥師而言,卻是個時時刻刻懸在頭頂上的警鐘。

放這麼一個監軍在郭藥師的身邊,只是想時刻提醒他,我种師道雖然老了,但還沒有死,我可一直在盯着你,你給我老實點辦事。

雖然种師道發自骨子裡不信任,但郭藥師仍舊算是找到了施展抱負的機會,真正的梟雄爲時勢所造就,但在沒有時勢相助之下,仍舊能夠崛起的,纔是真正的梟雄。

郭藥師自認是不甘寂寞的人,那麼即便有種師道這樣的阻礙,仍舊無法阻止他的步伐。

在收到關於蕭乾和西夏軍的情報之後,他第一時間來到了幽州,與种師道進行了商議。

种師道雖然坐鎮西陲,但並未能夠遠離朝堂爭鬥,作爲大焱的第一軍人,朝堂上文武集團的紛爭,自然要扯上他,否則根本不夠分量。

即使他再如何韜光養晦,第一軍人的身份地位就擺在那裡,是如何都逃不開的。

所以對於童貫的擔憂,种師道也有着自己的解讀,而且結果跟童貫一般無二,自然是不太樂觀的。

他雖然不是天子近臣,但這麼多年來,官家對武將的態度已經表明了一切。

大焱對軍士是極其優待的,這一點無容置疑,否則也不會出現軍隊冗餘大吃空餉的積病。

無論官家保存龐雜的軍隊建制是爲了面子,還是爲了震懾敵國,他對軍士們的待遇並未剋扣,這也是事實存在的。

但優待軍隊,並不意味着他就是個戰爭狂人,養兵千日也不一定就是爲了用兵征伐,似官家這種文弱的性子,養兵或許就只是爲了守成,不受敵國欺負,僅此而已。

若說雄心壯志,誰都想當開疆拓土的千古聖君,武功堪比李世民,可帝皇都有着自知之明,只要不是昏庸到“何不食肉糜”的地步,相信對國家對軍隊都應該有足夠的瞭解。

也正是瞭解自家軍隊的水準,种師道才篤定了官家沒有徵討遼國,在天下爭霸之間分一杯羹的雄心

能夠打下大定府,在官家看來已經是意外之中的意外之喜,再往北摻和,官家的魄力已經用到了極致,是很難再支持北上的了。

所以郭藥師趕到幽州來,建議警戒蕭乾和西夏軍隊,或許能夠趁機攻佔雲州等燕雲西北的地區,這是一個極佳的機會,確實無可厚非。

但种師道卻遲疑了。

如果他是北伐軍唯一的主帥,他會毫不猶豫接受這個建議,趁機將雲州等地,甚至西京大同府都攻打下來。

如此一來,北伐軍就能夠徹底鞏固戰果,燕雲十六州將徹底收入囊中,長城會再度回到漢人之手,而大焱的疆土會擴張到太祖太宗朝都無法企及的地步,官家必將一掃前恥,成爲大焱歷史上軍功最顯赫的帝王!

但可惜的是,官家的旨意還沒有下達,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不知要扯皮多久,前番攻打大定府已經超出了官家只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旨意範圍,這一次對雲州等地動手,確實在當初的旨意範圍之內,可有大定府之戰在前,种師道又如何敢再自作主張?

相信大定府的童貫和曹顧也是一樣的想法,他們也不敢再陷入上京的戰役亂局之中吧。

而且种師道比童貫更加的悲觀,在他看來,攻陷大定府,在軍人的眼中是不世之功,但在文官們的眼中,卻會成爲十足的大麻煩!

中京大定府的地理位置和軍事價值不必置喙,必定會成爲兵家的必爭之地,女真鐵騎以及垂死掙扎的遼國大軍,甚至新入局的西夏党項軍,都不會放過這個要衝。

無論今後的局勢如何發展,大定府都是繞不開的一座要塞,那麼當女真或者遼國甚至西夏要奪取之時,大焱是誓死守護,還是拱手相讓?

如果拱手相讓,那麼北伐軍的士卒該多麼心灰意冷,大焱好不容易鑄就的軍魂也會因此而土崩瓦解,大焱難道又要走被人隨意欺辱的道路?

可如果不讓出來,便只能死守,那麼大焱便會被拖入戰爭的泥沼之中,這個位置的關鍵,使得無論是誰佔據,都無法輕易脫身。

所以大焱朝廷的官員們,肯定會將之視爲燙手的山芋,而非造就了千古奇功的戰利之地。

但放在種師道等將帥的眼中,大定府絕非遼國中京那麼簡單,他是通往北方大地的踏板,佔據這裡,就等同於擁有了爭霸北方,一統南北天下的根據地!

也正是因爲想通了這種種利害,种師道才變得遲疑起來,他是主帥,但他的使命絕非單純的打勝仗這麼簡單,他還需要考慮政治方面的因素。

但郭藥師不是主帥,他甚至只是個不入流的降將,他是种師道眼中腦後有反骨,今後必定不甘人下的梟雄人物!

他種師道無法去做的事情,郭藥師卻可以去做,而且可以光明正大去做

那麼問題只有一個,郭藥師是否有勇氣,有膽色去做這件事情?

答案很明顯,如果他沒有膽色,也就不需要來幽州城建言,如果他沒有膽色,就不會明知道种師道會拒絕,還要來吃這個不討好的冷臉色。

他來了,證明种師道沒有看錯他,他就是個賊頭,就是個不甘寂寞的梟雄,但也讓种師道看到了一點,他郭藥師可以用,但你种師道敢用嗎?

他郭藥師有這個膽色和勇氣,你种師道敢放手一搏嗎?

就在這麼短短的一瞬間,种師道和郭藥師,都看出了對方眼中的質疑和挑釁。

是的,這就是挑釁!

一個只是降將,生死前途就捏在對方手裡的降將,一個是整個北伐軍最具話語權的西北老軍神,但郭藥師毫不掩飾自己那嘲笑的目光。

這是多少軍人夢寐以求的機會,卻讓童貫种師道和曹顧這樣的人,因爲忌憚朝廷文官的態度而白白錯過!

難得遼人氣數已盡,難得女真和西夏入局,難得大焱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好局勢,難得這百年一遇的大好局面就擺在眼前,需要的,僅僅只是軍人僅有的膽色和勇氣。

不問政治,只問軍事。

這是軍人的天職,是軍人的宿命,但又有多少人敢於去打破?

种師道的沉默,讓郭藥師感到心寒,難怪大焱只有蘇牧這樣可以不管不顧的人,纔能有所成就。

並非大焱的軍人比其他國家的差,而是他們身後的掣肘實在太多太多,即便如西北軍神种師道這樣的人物,也無法忽視朝堂上的各種影響。

郭藥師沒有再說什麼,他只是長長嘆息了一聲,而後轉身要離開中軍大營。

可就在這個時候,种師道卻緩緩站了起來。

他朝身邊的親衛吩咐道:“出去,不要讓任何一個人進來。”

郭藥師眼前一亮,頓時爆發出鷹隼般的目光,一瞬間,只在這麼一瞬間,他彷彿看到种師道的身上,散發着一圈圈的光暈!

這個垂垂遲暮的老人,在帶領着一萬老卒死守幽州,在戰勝了蕭幹之後,仍舊敢帶着三四千殘卒,給蕭幹最後一擊的老將,在這一刻,再一次向世界證明,他或許是個平庸的政客和軍官,但他絕對是個貨真價實的軍人!

沒有人知道郭藥師和种師道說了些什麼,他們只看到郭藥師憤然離開了幽州,連親兵都沒來得及帶回去。

五天之後,一條軍報傳遍了整個北伐軍,郭藥師違抗軍命,帶領着居庸關守軍往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儒州,而後整合降將敗軍,共計一萬三千人,往北連下新州、武州,飛狐口的大焱將領陳仁貴遙相呼應,悍然出兵,收復蔚州,兩軍匯合,兵力達到了五萬人之衆

十天不到,郭藥師與陳仁貴聯合兵力,沿着桑乾河往西,以碾壓之勢奪下雲州!

代州以及雁門關的守軍再度北上,三股兵力成功會師,攻陷了燕雲十六州剩餘的朔州和寰州!

至此,郭藥師的兵力如同滾雪球一般,在短短二個月不到的時間之內,連下七州,總兵力達到了十萬之衆!

雖然郭藥師違抗軍命,但北伐軍的終極目標,收復燕雲十六州,在這一刻終於完滿收官,燕雲十六州歷經近乎兩百年,終於再度回到了漢人的手中!

而郭藥師的大軍顯然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幽州的种師道雖然不斷髮出軍命,命令郭藥師收兵,但所有的跡象都在表明,這位降將,正在積蓄力量,打算進入遼境,這一次的目標,不出意外,應該就是遼國西京,大同府!

震驚的並不只有大焱北伐軍,還有女真人,遼人,和西夏人!

一旦郭藥師打下大同府,那麼李良輔和李仁愛的一萬党項鐵騎,便被徹底割斷了後路!

西夏人想要支援李良輔和李仁愛,就必須重新奪取大同府,可大同府不再是蕭幹當家做主,以郭藥師死守居庸關,將蕭幹敗於關下的戰績,不善於攻城的西夏人,想要拿下大同府,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況且郭藥師來勢洶洶,集結了飛狐口陳仁貴,以及雁門關和陳家谷等關隘險要的兵力,這些可都是據守天下雄關的士卒,是天底下最爲堅韌的守軍!

就像种師道和郭藥師的爭鋒一般,我有膽色違抗軍命,你有膽子坐視不管嗎?

郭藥師同樣將這個問題,丟給了後方的朝廷文官們。

我大焱的軍士敢與天下爲敵,你們,敢陪着嗎!

第484章 上京之亂第517章 他鄉遇故人第489章 老君館第347章 草草收場第741章 歸來第311章 龍揚山三當家第527章 低調的傲慢(4)第30章 蘇牧之真相第263章 寶盒第199章 忿怒金剛第405章 褚子周的問世第155章 高衙內新傳(上)第253章 談笑成空(1)第145章 人心都是養不熟的狗第661章 文人們的憤怒第162章 登高第207章 逆轉第233章 認母第36章 美人舞旋裳第601章 快槍亂麻第694章 出關!第82章 書生張網,武夫作伴第175章 姑娘喂,跟我走喲第593章 王少宰第421章 盛宴(1)第55章 齊聚於後場第731章 民間的反擊第635章 大名府的快馬第647章 最後的選擇第737章 三萬滅三萬第719章 屠戮第271章 東勝七星島第493章 直接簡單粗暴第147章 陰謀臨近第85章 小不忍則亂大謀第428章 落幕之後的思量第703章 不死戰神,一雙無雙第110章 流血二斤六兩三(8)第187章 情結第144章 亂世中的太平第113章 亂世繁花,你是哪一朵第244章 都司拿人第64章 中秋前夕,心思各異的人家第139章 龍游淺水第505章 信任第115章 夜襲敵營,非生即死第255章 談笑成空(3)第185章 大秦甲士第95章 風雪,鐵甲,棋局(3)第691章 一紙密令,都是情與義第251章 讓人牙疼的行軍第187章 情結第273章 林海遇敵第138章 溫暖冬日,對坐飲茶第1章 煙雨暗千家第538章 漢第584章 長城以北,南風吹襲第321章 檢閱三軍第691章 一紙密令,都是情與義第448章 童貫的表態第225章 幻滅(上)第583章 上京防禦戰(8)第699章 疑兵之計第616章 下馬威第580章 上京防禦戰(5)第629章 元泰的決斷第47章 蘇牧收道長第665章 宗主之刃第77章 父子三人飲,十年酒一杯第87章 壯士總有斷腕時第69章 有書生折節,有儒公就義第31章 演戲爲療傷第658章 生變第638章 泥塘遭伏第499章 捕獲第699章 疑兵之計第284章 三娘啊三娘第463章 英雄的宿命第540章 別無選擇第297章 鬼頭船第538章 漢第19章 與兄論南方第574章 飛天玉麒麟第442章 宿醉第214章 兔死狗烹第44章 幻魔君被降第741章 歸來第287章 最後一夜第407章 小侯爺第464章 都管的表態第280章 面涅第654章 龜,蛇,鷹第179章 夫君的秘密第204章 神女機第378章 血淚第259章 好死不如賴活第281章 越王的宴請第42章 賊匪入門堂第100章 滿飲斷頭酒一杯(2)第518章 命運如刀,我來領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