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迪士尼的一間放映室裡,周方遠和卡梅隆陪着艾斯納又把電影看了一遍。
說實話,周方遠已經快吐了。
再好看的電影也經不住一遍一遍看呀。
他本就是電影導演,在剪片的時候又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然後成片他自己看一遍,跟着卡梅隆看一遍,給邁克他們看一遍……算下來,這部電影他在短短几天的時間裡已經最少看了十遍以上,說實話,他是真的有點受不了了。但是沒辦法,電影想要上映撈錢,迪士尼現在也有和他合作的想法,他自然是隻能跟着對方再看一遍了。
幾十分鐘的時間一晃而過,等職工列表出來的時候,艾斯納的助力打開了放映室裡的等。
艾斯納站起身來,一邊鼓掌一邊朝着周方遠笑,“真是一部優秀的電影,看得我後背都出汗了。”
鬼影實錄這部電影,畫面一般,音樂一般,道具一般……可以說,這部電影什麼都很一般,但就有一點很好,那就是這個僞紀錄片的理念。而且全片你要說沒有鬼,那靈異事件無法結實,可你要說有鬼?你根本就看不到所謂的鬼。咒怨裡還有鬼物的出現呢,而鬼影實錄裡卻一個鬼都沒有,可越是這樣,往往就越能給觀衆更多的想象空間,想象的空間越大,恐怖敢就越強,再加上僞紀錄片的代入感,鬼影實錄別看這部電影成本很小,方方面面都很一般,可實際上品質還真的是不錯的,原片的導演也算是個人才了。
艾斯納無論有多少缺點,他能在在位21年的時間裡將迪士尼從岌岌可危帶到如今這個程度,品鑑能力還是有的,他當然能看出這部電影的水平。
說實話,他最初邀請卡梅隆過來,也是看在卡梅隆的面子上,純粹抱着試一試的心態的。
反正迪士尼今年這個時間段也沒什麼好片了,而卡梅隆在這部電影裡雖然只掛了一個監製的名頭,但他畢竟是國際大導演,名氣和水平都在那擺着呢,值得艾斯納賭一賭,反正到時候如果電影不行,他也不會損失什麼。可結果,實在是超出他的預料,他甚至有心改變一下合作方案了,畢竟之前在電話裡敲定的分成方式,對迪士尼來說實在是沒什麼利潤。畢竟按照北美電影正常的票房分成來看,第一週,製片方70%,其它30%;第二週,製片方60%,其它40%;第三週,製片方40%,其它60%。北美鼓勵大投資,之所以時間越長電影院提成比例越高,是爲了鼓勵電影院更久地放映影片。
票房分成裡的“其他”部分,一般來講包含了影院的收入,電影票房的稅費,以及發行方等等多方面的付出。
這個東西不是死的,是可以靈活協商的。
而迪士尼作爲發行方,他們的分成是算在“製片方”那部分裡面的,大概有全片10%左右的分成,不過這一次迪士尼願意放棄自己的一半的盈利,也就是說迪士尼願意只收全片5%的票房收入,多拿出5%白白送給周方遠,目的就是能夠吸引優秀影片——其實是卡梅隆能夠讓電影通過迪士尼來發行。這是對卡梅隆的信任,艾斯納認爲卡梅隆值這個價。
但說過這個話之後,他就又有些後悔了,如果是小電影,5%和10%都沒啥意義,票房上不去,對於迪士尼來說也沒什麼幫助。但反過來說,如果票房真的很不錯,5%的收入也不是一個小數字,考慮到迪士尼如今舉步維艱的情況,白白放棄這一筆錢,怎麼看都有些說不過去啊。
可現在,艾斯納感覺自己這麼做沒錯。
因爲他已經意識到,周方遠作爲“導演”,是有“潛力”的,加上他和卡梅隆的關係還很親密,艾斯納覺得如果能借着這個機會進一步推動迪士尼的改革,對他來說毫無疑問是一件好事。
雙方接下來就合作方式進行了新一輪的協商,最後的協商結果是,迪士尼會盡快開始電影發行,具體的宣傳和聯繫院線的事情不用周方遠操心,迪士尼最少保證800塊熒幕的放映量。說實話,800塊熒幕真的不算多,好萊塢歷年的超級猛片,熒幕量最起碼都是要上前的,那些動輒票房十幾億美元的大片,有的甚至達到了2000塊甚至3000塊熒幕這樣的恐怖數字。不過考慮到這部《鬼影實錄》導演演員都是新人,就一個卡梅隆還只是監製,所以在經過市場考驗之前,就算迪士尼方面願意多聯繫院線,院線方也未必願意多給熒幕。
老實講,在冬季檔這麼一個每年第二重要的檔期裡,能夠騰出800塊熒幕已經算是良心了。畢竟這部電影是臨時上馬,不像其他電影早就已經定好了發行計劃。也虧得迪士尼最近實在是沒什麼猛片,所以才能在百忙之中,給周方遠騰出這樣數量的熒幕。
從這裡就能看出,影院其實是最重要的,周方遠在國內想要搞商業地產,很大程度上其實就是想要順便做影院。商場這種東西,資金密集度太大了,資金回籠的效率也不過,最多是多出了一張銷售網,能夠和掏寶方面做個配合,但也僅此而已了,要說商場本身的價值呢,在周方遠看來,可大可小,但投入畢竟不小,所以是很讓人頭疼的。但如果加上影院就不一樣了,未來國內電影市場井噴般發展,有一條院線和沒有院線,那是截然不同的。
再加上週方遠本身就有傳媒公司,掌握了出品方,他就必然要連帶着掌握髮行方,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以後難免被人卡脖子,那就不美了。
米國這邊同樣如此,不過米國的情況和華夏還有所不同。
米國這裡的院線呢,已經相當的成熟。
1905年到1946年是美國影院的高速擴張期。
從1905年開始,美國第一家鎳幣影院在匹茲堡成立。隨着美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加,觀影需求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走進影院。到1910年,美國全境相繼誕生了一萬餘家鎳幣影院。而從20世紀10年代起,美國電影放映業進入了大規模建設豪華影院的電影宮殿時期。影院數量的增加和渠道的下沉使得更多的民衆能夠接觸電影,與收入增長一起驅動了觀影人次的快速增長。至1946年,美國每週觀影人次及影院數量均達到歷史峰值。
但是從1946年後,美國觀影人次出現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有兩點。
首先是二戰之後電視、家庭錄像機、dvd等替代品的興起和普及,娛樂方式多元化,直接導致了走進影院的觀衆人數的減少;其次就是1946到1964年美國經歷了一輪著名的“4664”嬰兒潮,生育率始終維持在3‰以上,一方面照看嬰兒的需求使得走進影院的人數減少,另一方面民衆在選擇娛樂方式時也更加偏好電視、家庭錄像機等能夠提供全家休閒的渠道,使得電視、dvd等的家庭保有量不斷提升。
在這樣的背景下,院線行業競爭壓力加大,中小影院生存困難,影院數量由巔峰時的近21000家不斷減少,行業進入兼併整合期。1963年,德沃德公司首次在電影放映市場引入多廳影院概念並修建第一座兩廳影院,市場反響巨大,從此多廳影院建設成爲北美電影放映市場的主流。1995年,amc發明並建造了首家巨型多廳影院amcgrand,共有24個放映廳。
巨型多廳影院的出現,使得投資影院的成本不斷增加,擁有多廳影院的院線競爭優勢加大,直接導致了院線市場新一輪兼併和同盟浪潮,各大院線公司開始大規模橫向兼併擴張,影院數量不斷減少,逐漸形成了以regal、amc及cinemark爲主的三大院線巨頭,市場集中度持續提升。
再往後就是09年之後了,到了那時候,美國院線行業進入存量博弈期,呈現出票房、觀影人次、人均觀影次數三大指標基本穩定、窄幅波動的特徵。北美票房總收入在2009年跨越100億美元大關後,其後每年票房收入始終在約105-110億美元間窄幅波動,同時,年觀影總人次始終穩定在13億人次上下,人均觀影次數則爲4次左右。從北美地區的經驗看,票房收入存在明顯的天花板效應,進入存量博弈期後,收入增加及渠道下沉對觀影需求和票房收入的提升作用有限,影片質量成爲影響觀衆走進影院與否的關鍵因素。
同時,經過兼併整合期後,院線行業進入寡頭壟斷階段,regal,amc和cinemark成爲北美三大院線寡頭,2015年市場份額將分別達到18.32%、17%和15.86%。即使進入存量博弈期,併購整合擴大規模仍舊是院線經營的重要戰略,三大寡頭總集中度達50%以上且在持續提升。而且在更遙遠的2016年,amc還會宣佈將以11億美元收購美國第四大院線carmike,大型院線進一步築高競爭壁壘,形成規模化效應。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繼續新建院線就不太可能了。
所以別說周方遠現在沒錢,就算周方遠有錢,這件事也是完全做不到的。因爲不僅僅要考慮到市場規模的問題,同時還有一點最現實的,那就是反壟斷法裡面鼎鼎有名的派拉蒙條款。
何爲派拉蒙條款呢?簡單來說,就是製片方和發行方可以是一家公司,但院線卻必須是另一家公司,不能形成一條龍的形式。之所以會這樣,還是因爲從1938年持續至1948年,牽涉到當時好萊塢八巨頭的大官司。
當時好萊塢的五大巨頭,派拉蒙、米高梅、華納兄弟、20世紀福克斯、雷電華旗下的電影院佔當時美國電影院總數量的17%,而利潤佔比卻高達45%。加上三小巨頭,環球影業、哥倫比亞和聯美公司,這八家影業操控着當時美國最主要的發行渠道;好萊塢最家喻戶曉的明星亦聚集在他們麾下。
爲了將利潤進一步最大化,當時派拉蒙的老闆想出了捆綁預購的發行方式,強制電影院一次性預購多部電影——從13部到52部,甚至104部,否則不予銷售。預訂的多部電影中,除了有大明星出演的大製作,更多的是b級片。此外,預購的多部電影中,有很多是買方看都沒看過的,其中一些甚至還沒開拍。買方除了電影類型、男女主演和簡短劇情介紹外對其餘更詳細的內容一無所知。在黃金年代初期,像派拉蒙影業這樣的大製片廠,以及正在崛起的華納兄弟影業,對捆綁預購極爲依賴。
捆綁預購對於巨頭影業的好處在於,即便是自家產出的最爛的片子,他們也能夠爲其找到銷路。這實際上是將電影拍攝投資的一大部分風險轉移給了獨立展映商。加上八巨頭對發行渠道的聯合操控,獨立電影的發行被設立了種種不合理的准入門檻。這樣的競爭環境從長遠看來極爲不利——它加劇了獨立製作人和獨立展映商的生存困難,直接或間接導致了許多獨立電影院的關閉。所以在1938年7月,羅斯福新政時期,美國司法部對八巨頭提出了反壟斷訴訟。
最後的結果就是現在這個樣子,大公司可以在發行製作方面發力,也可以和院線私底下聯繫,但院線公司必須要保持“獨立”,絕對不能和製片方發行方產生任何股權方面的聯繫。
所以想要在米國搞院線,不是不行,但一來市場有限,如今三大院線已經搶走一半的市場了,其他院線入場也幹不過三大;二來呢,因爲有派拉蒙條款的存在,所以周方遠名下絕對不能有任何米國本土的電影公司,他如果想買迪士尼,那就和院線無緣,如果想要做院線,那他就不能買任何電影公司。但傻子也知道迪士尼要比院線好啊,畢竟迪士尼也是如今的八大電影公司之一,又不用擔心會被對方故意卡脖子,所以說到底,投資迪士尼纔是最好的方式——嗯,如果有錢的話。
商量好了合作協議,周方遠終於放下心來,又和艾斯納聊了一會兒,他就和卡梅隆一起離開了迪士尼。
路上兩人又商談了一些東西,確定了未來的合作方向後,第二天,周方遠就坐上了回國的飛機,他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在這邊已經耽誤了挺長時間了,他必須要趕快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