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圓圓和蘇樂康又搬家了。
在第二天,他們就離開了住了近一年的院子,來到了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四周都是山,風景倒是不錯,可惜周圍依然是看不到人。
住所比原來大了不少,一個小莊園的模樣,種了不少竹子,清風徐來時發出沙沙的聲音,另有一番情趣。
“只是鳥籠變大了一點而已。”陳圓圓自嘲一笑,“我們依然沒有自由。”
“也是怕匪徒對我們不利吧?”
蘇樂康明白,那兩個入侵者如果確實是獵殺者的話,那麼自然會明白歷史上的陳圓圓是怎樣的命運,不會輕易放過她。
不過她的命運軌跡已經發生了扭轉,再把她放回原來的位置上去,也不可能再像歷史上那樣成爲關鍵的一個人物。
所以,她們的危險並沒有想象中的大,目標的這番動作,這只不過是爲了自己的安全,不想讓自己過來私會時被盯上而已。
可惜的是自己如今的實力被封印的厲害,暫時還解封不了,外面看不到的暗哨自己沒有把握避開,否則就可以自己出去探聽消息了。
自從搬家以後,那個神秘的時空偷渡者已經有好一段時間沒有過來了。
如果不是每隔幾天依然會有人送生活物資過來,蘇樂康都懷疑他是不是忘記了陳圓圓這個人一樣。
兩人徹底被隔絕在這個小天地裡。
好在因爲陳圓圓的請求,如今每次送物資過來的時候,也會送來一些解悶的東西。
比如陳圓圓喜歡的曲譜、話本還有小說。
曲譜自然就是一些琴譜什麼的,陳圓圓如獲至寶每天拿來練習,讓蘇樂康大飽耳福。
話本就是戲劇的劇本了,都是時下最受歡迎的戲劇。
讓蘇樂康在意的是,他在這些話本里,看到了不少經典名著的同時,也看到了一些獨特的東西。
例如一個戲就是描述一個貧苦人家受到壓迫上京攔下天子聖駕告御狀的故事,深刻描畫了底層羣衆的悲慘命運的同時,也刻畫了天子和文武百官的英明神武。
還有一個戲,描寫的是天子微服私訪,留下讓人遐想無限的風流韻事的同時,也破獲了一樁大案,將一個意圖謀反的大官扳倒,將一窩貪官污吏緝拿歸案的故事,類似於後世他看過的電影《游龍戲鳳》的情節。
還有一個寫的是關於一個邊疆將軍多年戍邊、爲國奉獻、百戰而歸,得到天子親自接見獲得無上榮耀的故事。
除了話本以外,他還看到了不少市井間的傳言,有說皇帝在知道百姓們遭災之後吃不飽時痛哭流涕,自己也吃不下飯的故事。
這些都是百姓們喜聞樂見的情節,在這個娛樂缺乏的年代,對於百姓的引導和影響是巨大的。
這會引導大家把活不下去的原因歸咎於國有蛀蟲的身上,聖天子只是被人矇蔽了,如果聖天子知道了他的子民有難,一定會幫助他們解決困難的。
蘇樂康從中看到了特點非常鮮明的不屬於這個時代的宣傳手段,起到的效果也肯定是非常不錯的。
不得不說這樣的手段非常高明,抓準了華夏民族自古以來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實在不是活不下去了基本都不會鋌而走險。
當知道自己活的那麼差不是因爲國家而是因爲那些貪官污吏、地主時,當知道上面還有人爲自己做主時,總會抱着一線希望繼續等待下去。
這樣的宣傳手段加上時不時宣傳的滿天飛的哪個貪官污吏又倒下了,哪個地主被滿門抄斬土地分給了農民的消息結合在一起,社會的民心就可以穩下來了。
而在其中,蘇樂康也聽到了吳三桂的名字,只不過原本在歷史上崇禎十七年才封的平西伯的稱號已經是衆人皆知,交口稱讚他爲國戍邊的豐功偉績,把他推到了一個極高的位置。
這同樣是一個非常高明的計策,可以穩住吳三桂,把他架到火上烤,沒有非常明確的理由的話,吳三桂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揹負千古罵名直接引清兵入關。
而這一次,他在歷史上曾經使用的藉口“陳圓圓”還好端端地在京城生活着,根本沒有和他見面的機會。
只要能夠穩住吳三桂,穩住遼東不讓清兵可以入侵,那麼明帝國就可以得到寶貴的時間,騰出手來解決最棘手的問題。
雖然積重難返的黨爭和土地兼併等問題很難解決,但是用一些非常手段,還是可以暫時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社會矛盾,避免一旦有人揭竿而起則應者從之的糜爛局面。
而在小說還有其他的東西里,蘇樂康看到了錦衣衛和東廠的身影。
曾經讓所有人聞之色變的天子親軍錦衣衛和由太監主導的東廠,似乎再次崛起,成爲了打擊地方豪強、緩和當地社會緊張氣氛的急先鋒。
好一套組合拳,非常厲害。
以名利穩住吳三桂也就穩住了遼東,抵禦清軍就有了可能性,只要朝廷加以重視,清兵入關的機會短時間內會降低很多。
啓用錦衣衛和東廠,繞開朝廷剪不斷理還亂的黨爭,直接在地方上下手,亂世用重典,殺雞儆猴的同時,也能讓百姓們的怨氣得到一定的宣泄,還能得到一筆錢用來充實內庫、充當軍費。
這樣的手段自然不能多用,會引起巨大的反彈,但是有目的地使用,卻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儘量化解社會的怨氣,不要發生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爭取時間來解決以東林黨爲首的文官集團和土地兼併的頑疾,想辦法讓百姓有飯吃,就可以慢慢地扭轉歷史,最終圓滿地完成任務。
只要是知道歷史的人,都能夠想出這樣的辦法來,因爲明帝國的敵人很明確:其一明末以東林黨爲首的文官集團,其二爲崛起的後金(清),其三爲農民起義軍,其三是正處於小冰河時期所面臨的天災帶來的損害。
尤其是農民起義軍,如果讓它滾雪球一般地壯大,最終將毀滅整個帝國。
不過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總能有所緩解。
但是如何把握其中的度以及輕重緩急,就考驗手段和心性了。
目前看樣子,效果還是不差的。
而能夠調用各方力量、按照自己的意圖實施下去,只有一個人能做到。
那就是明帝國的九五至尊:崇禎皇帝或者是後來的明熹宗朱由校取代了崇禎皇帝成爲這個龐大帝國的掌控者。
其他人都不可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