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三章 書院講學

酒樓顯現神仙之事,不足一日,便傳遍長安。

掌櫃的初時還想着把寶物藏起來,但玉碗移動不得,酒水流淌不休,香味更是傳遍十里,遠遠就能聞到,這哪裡是他能夠藏得住的?

既然如此,索性他也給自家酒水改了名字,不再叫黃金碎,而該做了琥珀光。

那自玉碗中流淌出來的酒水,比他自家釀造的最好的酒水還要好喝十倍百倍,長安城的人紛紛趕來,許多人只爲能飲上這麼一杯美酒,沾一沾仙氣。

自然而然的,這裡的事蹟也流傳了出去。

原來不是神仙顯靈,而是聖賢題詩,普通人只以爲當真是儒家的大賢來此,才令酒水不絕,芳香十里,但大多數的儒生卻是不信,甚至許多人都大聲痛斥,說是那些裝神弄鬼的妖人藉此污了儒家聲名。

可不管如何,衆人也知曉這位神秘人將在三日後,於精誠書院講學。無論是抱着何種想法的人,都打算三日後前往書院,倒要看看這人要講些什麼。

此間的事情,很快也驚動了宮中。宮中本擬是遣派侍衛將那玉碗帶回去,但用盡了一切方法,都無法將其挪動分毫。

甚至朝廷還請了長安城附近的一些得道高士出手,卻同樣沒能成功。

……

三日時間,轉瞬即至。

長安城內,處處是花香,全城的牡丹花已經開放了一半。入眼之處,盡是牡丹顏色。但是,今日全長安的人,都沒有心思將注意力放在牡丹花上,而是前往了精誠書院。

這精誠書院算不得大書院,佔地不過十數畝,能容乃數千人已經是極限,但這一日,全長安的人盡數趕來,將四周的街道堵得嚴嚴實實。

衆人都想要擠在前面,但正是因爲如此,只使得街道更加混亂。

“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就在此時,一道悠長且平和的聲音,自書院中響徹,立刻聲傳長安。

此聲音一出,便猶如醍醐灌頂,令焦躁的衆人心中一清,旋即生出了羞愧之意。所有人不自覺的停下了腳步,各自留出了距離。

地位尊者,年齡長者,學問大者爲先,餘人次之。

一時之間,衆人井然有序,不復擁擠。

而在同時,精誠書院也好似變成了小小的模型一般,四周的牆院迅速的摺疊了起來,變成了一塊塊的石墩子,只有三尺高度不到,書院內的場景也顯露了出來。

這一動作,令在場的不少人神色一變。這一部分人,都是朝廷或者權貴請來的修道者,其中不乏還虛高手,可無一人從中看出法術波動,一切渾然天成,彷彿就該是如此。

院牆落下,衆人便見到在書院中心,不知何時出現了一尊高臺,一身穿青衫的儒生正跪坐其上,面容沉靜,形容高雅。

本來有許多讀書人是想要來拆穿這個騙子,但見到對方這個姿態之後,心中也不僅的沉靜了下來,同樣尋了空隙,跪坐在地上。

在這部分人的影響之下,其餘的人也紛紛坐在了地上,懂得儒家禮儀的,便跪坐餘地,尋常百姓則姿勢隨意。

在人羣之中,有一面容英武,身材高大的青年。這青年見狀,也跪坐在地上,在他身邊,有十幾個雄壯魁梧的漢子死死的護衛着,不讓外人靠近一步。

“禮者,理也。”王曜景見到四周已無有聲音,便開口講述了起來。

他這兩個字是同音,但衆人卻很自然的知道他在講的分別是哪個字。哪怕在場有許多目不識丁的百姓,也聽懂了他在講些什麼。

“刷。”他只是說出了這麼一句話,他頂上的天空,便有燦爛的金色雲霞飛舞,天生異象,天地爲之賀。

衆人見到這一幕,更是驚呼。此等異象,唯有聖賢能出,莫非這天地下,還要出一個聖賢?但那人羣中的英武青年,臉上泛起了一絲青色。

這天下需要聖人嗎?當然需要,但需要的只是死去的聖人。如果有一尊活着的聖賢,那置皇權於何地?

王曜景繼續的講述了起來,“大學之書,古之大學所以教人之法也。蓋自天降生民,則既莫不與之以仁義禮智之性矣。然其氣質之稟或不能齊,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

他講述的不是其他,正是朱熹的《四書章句集註》。

這本書,在後世的地位等同於教科書,裡面爲四書做註解,也令儒家的學問更加的規範細緻,統統以“理”代之。

這是一門前所未有的學問,雖然是由朱熹大成,但前面可是經過了二程、楊時、羅從彥、李侗等人的代代打磨,最終纔有了這麼一部獨霸元明清三朝的經典。

這部典籍通過對《大學》、《論語》、《中庸》、《孟子》四本經典的註譯,徹底將理學的思想融入了其中,同時爲儒家神權和王權提供合法的依據。

在初期的時候,衆人盡皆聽得如癡如醉。

尤其是許多儒生,原本對於儒家學問有着許多的不解之處,此刻卻是豁然開朗。那些深奧的道理,被點破之後,立刻令無數人對儒家典籍的理解更上一層樓。

但也有許多人臉色變化。

從秦始皇開創了封建王朝開始,一直到如今,一直就是皇權和相權的鬥爭,更精確的說,是皇權和臣子權力的鬥爭。

到了隋唐,出現了三生六部制度,這一制度,就等同於將相權一分爲三,大大的增強了皇權。

但是,在這個時代,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那就是世家門閥。這些世家自古相傳,根深蒂固,而這一批人,把握了朝政,嚴重阻礙了底層向上的通道,也阻礙了皇權向下的延伸。

這批人從漢末魏晉時期萌芽,王朝都更迭了無數波了,他們卻依然屹立在朝廷。

與其說是皇權臣權之爭,還不如說是皇室和世家之爭。

但王曜景所傳播的理學,最核心的就是維護皇權,皇權至高,講究三綱五常那一套。這也是爲什麼後世偏愛理學的緣故,這麼維護皇帝的統治,皇帝肯定喜歡啊。

如果這一套理論真的傳播下去,對於世家門閥而言,卻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第三百四十九章 破綻暴露第一百一十章 刀!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第三百三十章 崇陽劍派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安城外第三百六十六章 底牌第七百五十章 特效第一百四十九章 非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師餓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殺入王宮第五百六十一章 靈異大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先殺一人第六百三十五章 畫地成河第七百七十一章 後手第七百三十章 圍攻第四百五十四章 一言不合第三百八十四章 亂我心者第二百八十八章 帶人離開第二百七十章 局勢陡轉第五百六十三章 將不過李第二百九十一章 亡國人的絕望第四百六十七章 三個純陽境第五百七十四章 菩薩蠻第二百九十七章 精神不朽第五百八十六章 混亂局勢第七百二十六章 枯竭法第二百三十九章 勾攝拘役第五百六十四章 慢了第五百零九章 上船第一百七十四章 神霄一府總諸天第二百零四章 雲波詭譎第四百八十七章 誰也擋不住!第二十四章 命神第二百零六章 人皮筏第一百四十一章 好一條猛漢第五百二十八章 活活撐死?第三百九十章 暗中謀劃第四百九十二章 天下有神第二百七十九章 民以食爲天第五百二十四章 直面圍攻第六百一十七章 合道第二百六十五章 城隍福地第六百四十九章 渡劫第六百零六章 福緣異能第一百三十二章 救人第六百三十二章 山中囚牢第七百五十一章 崩壞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命出了問題第四百三十八章 搬山!第四百二十五章 天下形式第六百七十六章 神秘青年第六十一章 人情世故第四百二十四章 護山百年第三十一章 亂第一百五十二章 死亡之音第七百零四章 超越世界的力量第二百零二章 明軍受挫第六百六十章 挖掘根基第三十章 金福樓第二百三十二章 銅輪寺的喇嘛第四十一章 人賤如草第四百五十八章 入世開道統第二百四十八章 罡煞凝練第三百零三章 前因後果第二百三十九章 勾攝拘役第二十六章 心誠則靈第七百一十七章 酆都建立第六百六十八章 李隆基的心思第七百五十六章 圍城第二百八十七章 三死一逃第四百一十一章 化解攻勢第七百零九章 開天門第四十四章 索倫恩怨第五十二章 隱藏的敵人第六百零一章 幽冥泉眼第五百九十九章 交鋒第九十三章 白日見鬼第一百七十一章 狼王的悲劇第五百三十五章 登基第三百二十二章 人如草芥第三百九十四章 寂滅之氣第三百九十四章 寂滅之氣第四百二十七章 暴走的耶律棠第四百九十章 再造玉皇第三百五十四章 精神異力第四十七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一十七章 一樁交易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安城外第九十四章 硬氣硬氣第二百三十六章 第六化身的謀劃第五百零五章 黑氣第七百四十章 找人第四百二十三章 洞天一敘第六百零九章 道法差異第八十三章 普渡寺內第三百九十二章 羣魔亂舞第一百三十一章 《青陽渡愚經》第一百四十六章 驚濤駭浪第七百章 桓玄出馬第六百六十章 挖掘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