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零章 興教十五年

永初十一年,大漢帝國又設立了西亞二十一省,派過去了大量的地方官員。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地方官員就是關外學校培養出來的年輕人,到了他們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永初十一年的時候,大漢帝國在西方又擴張了幾百萬平方公里的面積,領土的邊緣已經連接到了另外兩座大陸。

那些石油儲量很大質量又很好的地方,已經被大漢帝國給佔領,並且很快的成立了採油公司。

這已經進入到了大漢帝國立國的第三個五年計劃。

建立了西亞二十一省之後,朝廷沒有短時間內再繼續西進的打算,決定在這一個五年裡面好好的發展經濟,發展工業。

現在停止繼續擴張,最主要的問題就是人口太少了,而在大漢帝國內地的生活水平又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不管是農民還是工人,生活都變得很富足,沒有足夠多的人口願意遷移到更遠的地方。

擴張也有這一定的限制,不只是武力的問題,還有維持當地穩定的問題。

沒有更多的主體民族遷移過去,就談不上社會的穩定。

現在大漢帝國的漢人數量確實很多,佔據了總人數的多半,但是更多的是新生嬰兒。

大漢帝國立國之後出生的兒童,佔據了漢人總數量的一半以上。

其中還有大半是異族女人跟漢人所生的。

只有等到那些人都成長之後,纔會有更多的人口填充新擴張的領土,讓新的領土徹徹底底的變成大漢帝國的領土。

當然,戰爭目前是停止了,並不等於放棄了以後的戰爭。

只是在這一個五年之內,不會再發動任何的戰爭。

日常的軍事訓練並沒有停止。

大家都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大,還有多少領土等着他們去征服,還有多少功業等着他們來爭取。

更大更好的軍艦的製造也沒有停止,還有能夠在北方大洋上面航行的船隻的研究製造也沒有停止。

有着幾座新的大陸等待着大漢帝國士兵的征服,等待着遷移更多的人口過去。

當上皇帝十來年,方浩也陸陸續續的有了十幾個子女,在關外出生的子女,年紀大的甚至已經在讀大學了。

他們也一樣的參加高考,都是一樣的標準,一樣的錄取分數線,不過因爲私下裡還接受了別的教育,他們的成績比一般學生要好。

昭寧生的那一個孩子被方浩立爲太子,但是這個太子什麼時候能夠登基當皇帝,那真是一個未知數。

另外的子女該封王的封王,該封公主的封公主,不過也只是一個封號,享受一定的待遇,並沒有讓他們去國就位。

他們都老老實實的呆在京城裡,和普通人一樣接受教育。

方浩可不想好不容易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帝國,又在自己的子女手中分裂。

他那幾個在國外出生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時間比較早,當上皇帝之後新出生的子女,有,還在上幼兒園的,也有上小學的,當然還有在襁褓之中的。

他也不知道以後自己到底能夠生出多少的子女來,還是儘量的剋制着自己,儘量的用一些辦法來控制。

如果沒有剋制的繁衍後代,以他後宮規模之大,再加上壽命之長,恐怕敷衍出一個全部都是帝王血脈的民族都不是問題。

當上皇帝之後出生的那些子女,都是控制失敗的產物。

雖然他鼓勵民間多生子女,但是他自己並不想多生子女。

帝王家不比普通百姓家,子女多了就會有這更多的財產訴求以及權力訴求,會形成一個特別的階層,這個階層太過龐大的話,會成爲整個世界的吸血鬼。

他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

這一點倒不是他如何的大公無私,不爲自己的子女後人考慮,而是因爲自私。

這個世界是他的,不是他的子女的。

他不想因爲過多的子女後代因爲是特權階層而胡作非爲,毀壞掉他在民間的聲譽,破壞他功德續命的大計。

所以他必須要控制子女的數量。

而且還主動提議,以朝廷立法的方式通過了爵位代降制度——除了朝廷特許世襲罔替的爵位,其餘的爵位包括王爺的爵位,都是每傳一代,下降一次,一次次的下降到平民。

王爵過一代下降爲公爵,公爵過一代下降爲侯爵,侯爵過一代再下降爲伯爵,五代之後,是爲平民。

而且哪怕是代降,也只有嫡長子纔有代降的資格,其餘庶子庶女,自出生就是平民。

這樣的制度推出來,而且是有方浩主動要求的,也讓他又刷了一波好感——真的是一個大公無私的好皇帝,爲了大家的幸福,犧牲掉了自己家應該擁有的權利。

方浩那些子女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不要有什麼特權思想,要擺正自己的位置,也只是一個普通的老百姓,只是一個凡人,不要想着凌駕於衆人之上。

這些子女大學畢業之後,有的留在了學校做大學教師,有的出去辦起了工廠,有的則是做起了科學研究,和普通的人並沒有太大的區別。

王爺,公主,對他們而言只不過是一個頭銜。

他們也算是有史以來最平民化的貴族了。

當官的沒有,這個是不被允許的。

皇帝的兒子來當官,那些同僚們就沒有辦法愉快的相處了。

做一個普通人對他們來講更好。

對方浩也更好。

在大漢帝國建立之後的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有不少的大學生畢業了。

有的繼續在大學深造,有的進了一些大的工廠,有的進了大的科研機構,更多的大學畢業生則成爲了高中教師和大學教師。

有了他們的存在,這個五年時間之內,新建立的十所國立大學以及擴建的高級中學,就擁有了更多的教師。

基於這樣的情況,制定第四個五年計劃的時候,對於下一個五年裡面,大學以及高中的擴建擴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能夠在下一個五年裡面做到每一個省都有一座國立大學存在。

興教十五年,再加上關外的十年,二十五年的時間裡,終於讓大漢帝國的教育有了一定的基礎。

第一六六章第一零四章 恐懼的感覺第一百二十九章 籌劃第五十六章 山賊的老巢第四十五章 煽動第二十三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九十章 提升品階第二十二章 大草原第五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五十一章 糧食種子第一一三章 三辭三讓第一二零章 兒女雙全第三十三章 混世魔王第四十七章 聖眷甚隆第五十二章 輿論第一百四十六章 攬功第一百二十一章 哄第三十五章 生路(四)第十八章 借種第二章 皇室恩怨第六十三章 準備離京第一百四十五章 分馬第一二八章 橡膠第五十一章 糧食種子第六章 封賞問題第一百七十二章 萬勝第三十三章 鋼鐵廠(元旦快樂!)第一零四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二章 將門子弟第二十四章 千里鏡第一一三章 三辭三讓第一二五章 超出期望第二章 回到龍城第九十五章 磐石第一章 仁德之君第六十一章 做人的道理第四章 新城的籌備第一一九章 方浩的考量第九十一章 送人工第十九章 百業待興第一一七章 水泥路第十三章 夜談(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一五一章 搬遷第七十章 女僕(二)第二十一章 巡邏第三十二章 我也想當兵第十七章 交易第五十四章 未來的希望第三十四章 生路(三)第七十七章 圍攻第一百六十五章 危急第六十五章 工人階級第七十七章 奇怪的聲音第七十四章 行動開始第一一二章 祥瑞紛呈第十四章 夜談(四)第三十六章 奇怪的請求第一四六章 僵持的軍隊第三十一章 千里鏡製造技能第六十一章 無情最是帝王家第九十章 火藥第一三三章 文明進步的保證第四十章 變故第八十章 痛苦往事第二十七章 落後第三十一章 兵器交付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奪馬場(六)第一二七章 恩蔭制第一一六章第一百零三章 奪情之議第五章 最大的問題第七十章 女僕(二)第五十八章 幫忙第一百一十七章 選擇權第三十七章 仁者無敵第五十六章 一份奏章引發的風波第七十二章 冷漠第一三六章 世界大勢第二十四章 大海的彼岸第六十八章 商品第七十五章 姐妹情深第四十三章 打土豪第一百二十三章 被欺騙了第一百二十九章 籌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同事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第四十五章 站隊第六十九章 一路向西月末感言第一二零章 大興土木第二十八章 王子沙魯第十章 攤子越鋪越大第七十三章 機會來了第二十八章 官場的忌諱第七十八章 好東西要留下來第十七章 訓練(二)第一二三章 狩獵者步槍第九十章 事情敗露第一百三十五章 謀奪馬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