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超前的計劃

關於下一個五年計劃的會議進行了兩個多月,動用到了很多的數據。

很多數據都通過大漢日報評論的出來,也進行了輿論上的引導。

現在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

以後又有着什麼樣的發展方向。

現在會議着重討論的是一些什麼樣的議題。

這些東西都有着很詳實的報道。

大漢日報建立主要是爲了向老百姓宣傳朝廷的政策,語言非常的直白,一開始讓那些讀書人非常的看不起。

那些讀書人並不怎麼喜歡看大漢日報。

可是,隨着很多朝廷的重要信息都通過大漢日報發佈,想要不與世隔絕,就需要了解這份日報。

這一份日報除了在京城那一片地方發行得比較快,在別的地方有着很大的延遲。

一般來講就是排除版面來,以最快的速度送達到各個印刷點進行印刷。

但是大漢帝國的版圖那麼大,又沒有形成南北東西貫通的主幹道,他們最快的速度也快不到哪裡去。

有些地方收到報紙的時間,已經在十幾天之後了。

不過這個速度和以前相比,已經快得不可思議了。

報紙上披露的關於接下來五年之內的一些規劃,讓很多人像看天書一樣,都不怎麼敢相信這些事情能夠發生在現實之中。

有的有脈絡可循,比如說再接下來五年之內做到所有的省城都通電,比如說接下來五年之內徹底的完成三縱三橫的主幹道通車。

但有的民衆簡直就不知所云——比如說飛機以及其所代表的航空產業。

在下一個五年計劃裡面,方浩就明確的提出來,要大規模的建設機場,提升航天運輸能力。

可是到目前爲止,還沒有飛機這種東西出現在這個世界。

大漢日報上面的新聞報道也只是提到了那是一種能夠在天上飛的東西,可以一次運載很多人或者是貨物,那樣就用不着受制於山川之險了。

可是這樣的解釋,讓老百姓感覺到不可思議,那些讀書人也覺得太過誇張,簡直就是怪力亂神。

人制造的能夠在天上飛的東西,他們能夠想出來的,也就只有風箏。

但是風箏不可能運載人。

還有一個同樣感覺到不能夠理解的,就是廣播電臺的建設。

在下一個五年計劃裡,方浩明確的提出要讓廣播覆蓋所有的省城。

什麼是廣播,大漢日報上面的解釋也有一些語言不詳,大概就是一個人說話,能夠通過很多的喇叭傳到很遠的地方,讓很多人都聽到。

反正就是特別厲害的東西。

在下一個五年計劃裡面,至少要有七成的省城能夠通上電話。

電話這種東西大家更不懂了。

大漢日報上面的解釋,就是通過一根電話線,讓兩個相隔千里甚至幾千裡的人實行對話。

聽起來就像神仙術法一樣。

汽車產業也在加速之中。

現在大漢帝國有能力建造更多的汽車,只不過收到了石油資源的限制,不管是石油的運輸能力還是煉化能力,都嚴重的限制了汽車的生產製造。

沒有那麼多汽油和柴油,造出那麼多車來,也沒有用。

不過煉油能力在進一步的加大,未來關於機動車產業的規劃,是現在規模的十倍。

十倍這個數字聽起來很嚇人,但實際上提高了十倍,還是滿足不了這個世界的運輸以及出行需求。

基礎還是太差了。

兩個多月的會議,制定的是下一個五年的生產發展計劃。

有一部分是那些官員根據調查得到的數據而制定出來的發展計劃。

有一部分,則是方浩提出來的。

有些東西這個世界上還沒有人看到過,但是他知道。

所以他有必要根據現在的工業水平,來提出進一步提升的可能。

下一個五年計劃裡面,電子產品必須要弄出來。

要有廣播電臺,要有電話。

這樣才能夠更好的聯通這個世界。

哪怕現在生產出來的產品是以後註定要淘汰的,但是這條路必須要走下去。

現在這幾樣產品的研究,在他的指導之下,都已經有了一定的成果,只不過目前還沒有批量生產而已。

同樣的還有飛機。

現在研製出來的飛機已經進行了幾百次的試飛,進行了多次的修改,型號都出來了十幾個。

一直沒有進行批量化的生產,因爲這些飛機都只不過是拿來練手,拿來提升工藝水平的。

一個型號的生產都不會超過三架,一般就是一到兩架。

這其中也摔掉了十幾架,犧牲了幾個飛行員。

不過現在的飛機都還比較落後,飛行速度不快,運載能力也不強,大概就相當於方浩以前那個世界二戰初期的水平。

質量更好的飛機,可以媲美方浩以前那個世界的先進飛機,目前沒有那個辦法研製出來。

那需要的條件太苛刻了,哪怕是方浩有了系統提供的全盤技術,想要達到那樣的條件,至少還需要三十年的時間。

——有了所有零部件的生產製造技術,還是需要那麼長的時間。

要將相關的產業鏈都建設完成,達到那麼一個高度,就必須要那麼長的時間。

而且還是在各個產業鏈都開了掛的情況下的三十年時間。

搞工業,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關外的一片軍事管制區,就是飛機的試飛場所,那裡建了一座大機場。

方浩在這邊都已經看過了幾十次的飛機試飛。

進行了一次次的調整和改進,已經決定生產一種型號的飛機。

大概兩三年的時間就可以生產出來。

在這期間,十幾座機場的建設也都開始了。

現在這飛機的飛行距離並不是很大,一次最多能夠飛出三四千公里,進行遠程的飛行,還需要中轉站。

現在大漢帝國的版圖可大了,要去到南亞十省,要不就經過海路,萬里迢迢的過去,要不就只能走便道,翻山越嶺的過去。

有飛機就不一樣了,過去的速度會大大的提升,這樣更便於管理。

那邊當然也一樣的會建設飛機場,而且不止一個。

那邊再往西,是一片方浩眼饞了十多年的沃土——那裡有着這個世界上質量最好儲量最多的油田。

第三十章 北行見聞錄第二十六章 金吾衛第三章 請辭第一五三章 全軍縞素第八章 王大學士設宴第一二零章 大興土木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命第一百一十七章 選擇權第一六四章 糟心的事情第一六五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四十九章 報官第六十五章 太子的好感第一五六章 負責後勤的人第七章 鴛鴦戲水第八十四章 行政體系第八十七章 惋惜第七十五章 王妃第三十四章 我岳父是裘主簿第三十章 收攏人心第四十二章 招供第十四章 以妻之名第六章 阿桑第十六章 碧落大草原第四十三章 京城來人第八十章 表態第一二五章 永初二年第四十章 教育改革第二十八章 官場的忌諱第六十一章 無情最是帝王家第五十章 挾持第二十八章 王子沙魯第一百一十三章 同事第八十三章 金拱門第五十一章 糧食種子第七十章 洗澡第四十六章 抄家第一百三十四章 謀奪馬場(四)第十七章 盛世影像第十六章 碧落大草原第八十五章 搶劫第一百二十章 選址第五十九章 君爲輕第十九章 百業待興第四十六章 改制第一四六章 城鎮化建設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京述職第一百三十四章 謀奪馬場(四)第五十章 掀蓋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得失之間第九十八章 巡查(二)第七十章 女僕(二)第一五七章 等待戰爭第七十七章 太落後了第二十九章 春夢第一二九章 龍城輪胎第一六五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一零七章 攝政王第五章 名聲第九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三十章 收攏人心第一一零章 秀才造反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的感覺第八十八章 出路與後路第六十一章 做人的道理第三十一章 恐懼第一百零九章 騎兵訓練第一一八章 土地政策第五十九章 君爲輕第十四章 以妻之名第八十六章 交易第七十六章 賞月第三十一章 黃瘸子第七十六章 賞月第一百二十九章 籌劃第一四六章 僵持的軍隊第六十二章 劫道第三十三章 生路(二)第二十九章 易容第二十二章 八卦之心第三十五章 德萊賽第五十章 捕頭第九章 大改制第三十九章 條陳第一百一十七章 選擇權第六十七章 禮教殺人第一一零章 秀才造反第一二二章 秘密部隊第一四四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一二九章 龍城輪胎第九十八章 順利撤回(除夕快樂!求訂閱,求打賞)第四十七章 他走不了的第二章 回到龍城第三十一章 方浩不高興第三十八章 合作意向第九章 大改制第一二六章 殖民第五十章 捕頭第八十三章 時間第一百一十三章 同事第一一四章 龍城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