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九章 陸路

永初四年的冬天,駐守在大漢帝國西南邊境的某一個火槍營,突然就接到舉報,在大山之中發現了異族人的蹤跡。

他們過去的時候,看到了一支幾百人的遷移隊伍。

那些人很快就被他們控制住了。

在火槍營的火力壓制之下,本來不老實的那些人,全部都變得非常的老實。

語言不通,只能夠求助於當地人。

有的當地人和大山那邊的人有交流,能夠懂得一點那一邊的語言,經過一番非常艱苦的交流,終於得知那些人就是從南方那個國家逃過來的人。

爲了躲避戰火。

根據他們提供的訊息,現在他們的國家大半領土都已經被大漢帝國的軍隊給佔領了。

他們只能夠往深山老林裡面轉移,沒想到轉移着轉移着,又轉移到了大漢帝國的領土。

這讓那些人非常的絕望。

——一敵人從他們國家的南方入侵,他們只能夠往北逃。

可是沒想到,北方就是敵人的國家所在。

這樣算起來,他們根本就沒有地方可以逃了。

這一支火槍營很快就將這個消息傳遞到了他們的上級那邊,他們的上級一邊命令這支火槍營試着看能不能夠順利的翻越大山進入到那一片大陸,一邊將這個消息反饋到京城那邊去。

現在雖然還沒有南北全線貫通的主幹道,主要問題在於幾座橫跨大江大河的大橋還在緊張的施工之中,沒有那麼快通車。

不過,除了那幾座大橋沒修好之外,其餘的道路都已經修好了,南北交通變得快了很多。

現在那幾條大江大河也已經有輪渡的存在,可以運輸車輛過河,速度雖然慢了一點,但是也慢不了太多。

現在從北到南,需要的時間已經不像以前一樣,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時間。

開車的話,基本上十幾天就可以了。

沿途已經建立了很多家加油站,因爲現在的車輛並不多,那些加油站的油雖然也不是很多,不過已經能夠應付過來了。

寬闊的道路上跑得最多的是馬車,汽車很少見,而且現在還沒有開放私人購買汽車的權限——這都屬於戰略物資,必須要國家掌控。

西南軍區的軍隊當然擁有着汽車,他們將這個消息報到京城,一路上兜兜轉轉的,也只用了十來天的時間。

這樣的消息傳遞速度比從海路在經由望海城那邊傳遞過來,要快上很多。

這也使得在年底的時候,朝廷得到了已經佔領那一片大陸大半國土的消息。

這個消息很快就刊發在大漢日報之上,有效的提升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

當時方浩也下達了命令,讓西南軍區的人護送着路橋集團的工程人員走一趟那邊的路,那能不能通過陸地進入到那一片大陸。

如果有修建一條高規格公路的可能,進入到那片大陸就方便了很多。

方浩曾經看過世界物產圖鑑,知道那一帶基本上都是崇山峻嶺,以現在的技術水平來看,修建一條高規格公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哪怕是以舉國之力來修那麼一條路,也有很多技術上的難題沒有辦法克服。

那些崇山峻嶺就是一個天然的屏障。

那裡可是這個世界上最高山峰的所在地,說是世界屋脊也毫不爲過。

想要繞開那些大山到達那裡……那還是老老實實的走水路要快一些。

不過,不能夠修建高規格的公路,不表示不能修建出一條便道來,至少能夠讓人或者牛馬走過,也可以加強兩地的聯繫。

既然那邊的人能夠過來,自己的人也當然能夠過去,以現在的工業水平,進行一些修整,應該是可以方便人和牛馬的進出的。

那一支護衛着路橋集團工程人員的火槍營在幾個從那條路走過來的異族人帶領之下踏上那一片大陸的時候,發現那一片大陸已經被大漢帝國的軍隊給完完全全的控制住了。

他們的王族都被壓上了大船,通過海路在進京的途中。

戰爭結束得很快,只是幾個月的時間,一片總面積達到五百萬平方公里的次大陸,就已經被大漢帝國的軍隊全部控制了。

上億的人口成爲了他們的俘虜,所有的糧食都已經被他們給掌握了,必須要幫他們幹活才能夠獲得糧食。

這一場戰爭,大漢帝國付出的代價當然也挺大的,一年的財政開支,至少有七成是用在這個上面,一年的時間裡,又新造了幾十艘大船,就是爲了像這一片大陸運送遷移過去的人口以及開發這一片大陸的物資。

幾個礦業公司差不多是隨着軍隊一起抵達這邊,很快就在方浩畫出來有礦產資源的地方找到了所需要的礦產,建立起了採礦點。

不可能這一做大陸所有的建設材料都要從大漢帝國那邊運輸過去,他們還不存在那樣的運輸能力。

陸路看上去倒是很近,可是根本就不具備大規模運輸物資的能力,特別是一些採礦的設備。

方浩倒是想着在安南省那邊弄一個港口,從那邊到貢州,雖然路也不是很好,但是至少可以修出規格的公路。

那邊的港口也在建設之中,只不過現在還沒有辦法使用。

包括南方也再修建一個大的碼頭,現在也還沒有辦法投入到使用中,只能夠一直繞到望海城那邊去。

至少關外的陸地運輸系統已經很完善了。

從安南省到那一片次大陸,中間還有大大小小十幾個小國家,將那些國家都給拿下來,也有着不小的面積。

不過方浩這邊也沒有那樣的人力物力同時發動幾場戰爭,只能夠一步步的過來。

永初四年打下那一座次大陸,永初五年就可以將臨近的那些小國家都收拾過來。

完全佔領那一片次大陸的消息傳到京城之後,那裡被分成十個省,一次性就派了幾千名地方官員過去赴任。

一條從西南山區去到那裡的便道也修通了,雖然不能夠通車,沒有辦法另一些重的工具設備過去,但是人和牛馬過去都沒有問題。

有很多的移民就是從這條便道過去的。

申請移民到那邊的漢人已經有了五六百萬的規模。

第一五八章 戰爭動員第五十七章 瘋子第一章 行路難第一零一章 接受現實第十二章 困境第一零六章 以前的身份第五章 最大的問題第五十八章 幫忙第六十六章 激勵第一六七章 又是一個春天第七十章 洗澡第九十六章 這就是戰爭第四十八章 最佳甩鍋對象第一四零章 改寫戰爭方式第四十八章 悲悽第一二九章 龍城輪胎第五十一 審訊第三十一章 方浩不高興第一二七章 恩蔭制第一百五十一章 囂張的沙魯第十五章 夜談(五)第一七零章 一觸即潰第一三三章 文明進步的保證第二十二章 醉話第六十五章 結案第七十四章 行動開始第四十二章 拐人第二十二章 齊重的新東家第八十章 痛苦往事第一二九章 陸路第二十七章 匯合第一百五十三章 拖延第九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一六七章 又是一個春天第九十二章 原諒第一百一十八章 淘汰第八十一章 夜半敲門聲第三十章 忠心的屬從第一五零章 興教十五年第一零六章 燕王萬歲第九十九章 各有心思第四十八章 悲悽第一百五十章 興師問罪第二十九章 春夢第十二章 新穎的想法第一六五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謀奪馬場(四)第七十四章 行動開始第五十三章 大豐收第六十九章 奇怪的聲音第一四五章 支援第二十五章 掃興第五十四章 有野心的男人第三十八章 東進第三十八章 什麼是仁政第四十九章 風雲變幻月末感言第一百零二章 儲位之爭第三十七章 小看了方浩第八十七章 附庸第一二八章 發動戰爭第七十一章 女僕(三)第九十一章 送人工第一六五章 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五章 朝廷的想法第一百六十四章 五王子的增援第一五六章 更改商路第六十四章 人情冷暖第十九章 望海城第七十七章 逃第二章 慧眼識人裘伯賢第一三七章 南北大貫通第十一章 洞房之夜(三)第六十一章 戰爭的紅利第七章 選擇技能第八十四章 走上正軌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爭的可能第一四五章 消費時代第二章 慧眼識人裘伯賢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設完成第八十二章 不講理第二十九章 坐以待斃第一百五十四章 對戰爭的態度第四十九章 報官第五章 朝廷的想法第六十六章 激勵第八十九章 聖人第六十七章 報仇雪恨第一章 行路難第一五七章 等待戰爭第十四章 參觀溫棚第八十七章 敵襲第七十章 女僕(二)第六十五章 工人階級第八十五章 招工第一四九章 王廷的財富第二十九章 口令第一百二十三章 被欺騙了第一二八章 難以選擇第五十三章 服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