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望風而降

方浩打下雁城之後,周圍十幾個縣都受到了震動,當他們聽說雁城兩萬多士兵連一個小時都沒有守下,就被奪城之後,完全沒有了抵抗的心理。

那些知縣們以最快的速度整理了地方上的檔案,然後帶着那些檔案去雁城向方浩表示歸順之意。

這讓方浩非常的滿意。

這就是所謂的望風而降。

他大費周折的撈齊王出來,目的就是爲了有一個起兵的名義,可以少死一些人。

那些少死的人,都是以後給他創造財富的勞動力,也是他在系統商城的積分。

在雁城呆上三天時間之後,留下了一個火槍營在那裡駐守,然後就帶着大隊人馬往雁城東南方而去。

京城就在那個方向。

路橋集團的幾萬人在抓緊時間修路修橋,最主要的是修橋。

路面只是擴寬一下就可以了,以他們現在的技術,進行路面擴寬,並沒有太高的難度。

最主要的是修橋。

要修出能夠讓裝甲車和大汽車開過去的橋,可沒有那麼的容易。

鋼鐵大橋是不用想的,等不了那個時間,只能夠搭建浮橋。

好在人手很多,又有着先進的工具,做這些並沒有太大的困難。

有那兩千火槍營士兵護衛着,沿途沒有任何軍隊敢來騷擾他們。

只是三天的時間,他們就將原來不適合開裝甲車和大汽車的道路給整理出來了三百多裡的距離。

這些年那一條路也修過很多次,而且是一步一步的在擴展。

修路的力量主要是三大商隊,他們要賺更多的錢,就必須要讓路變得更好走一些,適合車隊的行走。

很多地方並不需要路橋集團來擴展,只是一些繞山繞水的路,就必須要進行擴展。

修路非常的重要,只有修出一條可以讓大汽車開過的路,才能夠保證物資的運輸。

路橋集團這些年已經培養出了一二十萬技術嫺熟的路橋工人,現在五路大軍齊發,那些修路修橋的工人也跟着一起出發。

水泥路面那是不可能的,鋼鐵大橋也是不可能的,戰爭時沒有那麼多時間等着他們修起來。

但是擴展一條寬闊的路面,難度並沒有那麼大。

沿線還可以發動當地的民夫進行幫助,可以投入數倍於修路工人的力量來修這麼一條路出來。

雁城原來的那些士兵,在方浩奪下城池之後,也全部都趕過去修路去了。

三天時間打通三百多裡的道路,這樣方浩非常的滿意。

他帶着大軍從那一條新修的道路前進,一天的時間就到達了三百多裡外的一座城池。

這又是另外一個州的州城,本來有一支兩千多人的守備,但是他的軍隊還沒有過來,只是路橋集團的修路隊伍過來,那支軍隊就已經選擇了投降,當地的官員還沒有來得及主動投降,就被那支軍隊的將領給脅迫着選擇了投降。

方浩帶着大軍一路過來,並沒有遇上任何抵抗,反而出現了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的盛況。

在這一座城市又呆上了幾天的時間,照樣是安定民心,接見地方的豪強,向他們通報一下以後將土地收歸國有的大政策,也鼓勵他們將更多的資產用來投資到工業上面去。

如果能夠充分的調動民間的力量投入到工業發展,這個世界的工業發展進程就會提升很多。

將這一邊安定下來之後,方浩在這裡又留下了一個五百人的火槍營駐守,帶着大軍繼續前進。

在他逗留的這段時間裡,路橋集團的修路隊伍又往前推進了幾百里路。

這一次推進的過程中,遭遇到了一場戰爭。

那是朝廷知道方浩起兵之後,派出了一支三萬人的騎兵隊伍過來迎戰。

這一支騎兵隊伍算是禁軍中的精銳,都是方浩從關外調派過去的將領訓練出來的。

只不過這一次出兵,並沒有用上方浩調派過去的將領,而是另外任命的將領。

他們騎着禁軍最好的戰馬,帶着堯國最先進的武器,穿着堯國最好的盔甲出發。

如果沒有方浩關外的那一支隊伍,這樣的一支隊伍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爲精銳的軍隊。

可惜的是,今時不比往日,士兵的體力素質再好,遇上超越這個時代的武器也是枉然。

他們遭遇到那兩千火槍營的士兵之後,爆發了一場戰爭。

結果是,三萬精銳騎兵被這支兩千人的火槍營士兵給碾壓。

他們沒有任何辦法傷到敵人,卻被敵人的子彈一批又一批的收割性命。

在戰死了幾千人之後,這支軍隊終於崩潰掉了,一部分選擇了投降,加入到了修路隊伍之中,另外一部分則是逃到了京城。

這一場戰爭的消息很快就傳播了出去。

三萬堯國最精銳的軍隊出動,卻被兩千人的火槍營給虐殺,這樣的戰耗讓一些地方大員心驚膽戰,深深的明白到這一場戰爭的結局不會有任何的意外,只可能是方浩這邊勝利。

就在這個消息傳播出去之後,西北方向又有兩個省的布政使選擇了效忠於北方的歸元皇帝,表示和正統皇帝一刀兩斷。

——這個時候,方浩的隊伍還沒有打到那邊去,但是他們已經等不及了,要在隊伍打到之前就表示歸順之意,這樣才能夠表現他們對歸元皇帝的效忠之心。

這並沒有讓方浩感覺到多意外。

大勢就是如此,只要那些當官的不是愚忠之輩,不是愚昧之人,就能夠看清楚局勢是怎樣的。

這完全是不對等的力量對比,只要他起兵,就可以一路碾壓過去。

不要說現在可以,就算是一兩年前也可以碾壓過去。

現在只不過是給那些人一個光明正大投降的臺階而已。

在接受那些人的歸順之後,方浩又分派出去了十幾個火槍營的士兵,於各地駐守,控制新收納的兩省之地。

出兵十幾天的時間,歸元皇帝的版圖又多了兩個省,這樣的速度讓歸元皇帝非常的吃驚,同時心中也大喜。

——雖然這個天下注定不會是他的,但是能將這個天下從他最痛恨的人手中奪走,已經讓他非常的愜意了。

第七十七章 太落後了第六十七章 蒸汽時代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爭結束第四十九章 算計第一百零六章 再抄一回詩第二十四章 崩潰第一二八章 發動戰爭第六十九章 女僕(一)第三十七章 國子監第七章 選擇技能第五十七章 孤臣不易第四十二章 俘虜第一百三十五章 謀奪馬場(五)第二十章 大炮的威力第一五九章 電力應用第五十八章 女奴第一六零章 大轉移第五十九章 盧總兵的反對第四十四章 堵門第一三零章 出兵的想法第六十五章 工人階級第四十二章 幽戎總督第七十一章 佈局全國第一百七十三章 抓緊種地第四十一章 教材的問題第六十章 細思極恐第四章 新城的籌備第五十七章 孤臣不易第九十四章 挑事精第七十章 洗澡第十二章第六十一章 做人的道理第四十四章 侯公子的來意第七十二章 冷漠第五十六章 別樣的想法第三十一章 兵器交付第一百六十五章 危急第三十九章 御前會議第七十一章 交易方式第三十二章 生路第一四四章 齊頭並進第三十六章 布裙荊釵第七十四章 行動開始第一百零二章 特務府第一百六十章 戰爭打響第五十六章 一份奏章引發的風波第九十八章 順利撤回(除夕快樂!求訂閱,求打賞)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尊嚴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爭的可能第一三六章 世界大勢第一章 老將軍第一百二十章 選址第一零七章 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第八十章 痛苦往事第十一章 震懾第一二九章 陸路第十七章 交易第一百三十四章 謀奪馬場(四)第一三八章 攻上城頭第六十八章 送別第三十六章 生路(五)第六十五章 天下之大不幸第五十七章 屏風第八十八章 滿載而歸第二十五章 掃興第二十九章 春夢第一百三十三章 謀奪馬場(三)第四十六章 抄家第六十四章 提條件第十七章 外面的狐狸精第六十二章 可惜了第九十六章 望風而降第四十三章 見不得人的事情第一零五章 大勢已去第七十三章 玉門關第十五章 學習技術第十章 工分制度第五十二章 搜查第二十三章 偵查第一一六章第七十章 紡織業第一百二十七章 合作第一零八章 計稅標準第六十章 年少荒唐第五章 朝廷的想法第八十四章 學習種地(中秋節快樂,求打賞,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改制第三十一章 千里鏡製造技能第五十三章 隱秘第四十四章 記仇第七十四章 忠心屬從第十三章第五十章 糾結第三十六章 鋼鐵技術第一一二章 祥瑞紛呈第一五八章 戰爭動員第一三九章 遇敵第四十六章 改制第十四章 夜談(四)第四十九章 風雲變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