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先帝遺詔

現在當官的那些人,只要消息不是那麼的閉塞,都能夠看得出來,方浩起兵造反只是時間上的問題,而且他一旦起兵造反,堯國根本就沒有抵抗之力。

很多人已經開始想着改朝換代之後的事情,想着等到方浩打下天下之後,他們能不能夠在新的朝廷博得個一官半職,繼續他們的榮華富貴。

現在尤登閣拿這麼一份遺詔出來,說明已經和方浩那邊取得了聯繫。

這個東西的力量有多巨大,他們都非常的清楚。

這讓這些坐了幾年冷板凳的尤派官員都非常的振奮,覺得老師還是老師,哪怕是躲在府上,一年多的時間沒有露面,不理政事,可是一出手就掌握了時代的方向。

他們當場就表示出了對正統皇帝的不滿,以及對齊王和方浩的擁護。

有了這樣的表態,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尤派這幾年在王大學士那一派的打壓之下,坐了幾年的冷板凳不說,士氣也沒有了,差不多所有的官員都看不到未來的希望,都只是在混日子,有的甚至惴惴不安,不知道哪一天會被朝廷以什麼樣的罪名給抓起來治罪。

——當官的心裡都清楚,沒有誰屁股是多幹淨的,只要想治罪,基本上都能夠治罪。

在他們惴惴不安的時候,這一份遺詔的出現,無疑給了他們前進下去的動力。

未來有了奔頭,幹勁就更足了。

本來已經潰散了的人心,被這一份遺詔給凝聚了起來,讓這一個沒落的政治派系又重新有了靈魂。

現在能夠搭上方浩那根線,等到以後方浩當上了皇帝,他們這些人都是有功之臣,以後的榮華富貴還少得了嗎?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尤派在尤登閣的授意之下,一改以前低調沉默的勢頭,在朝堂之上對池旭進行了支援。

在這之後,尤登閣退出了內閣,將自己所有的人都交付給了池旭,還離開了京城。

實際上他和池旭並沒有達成什麼協議,只不過他手下的人都在他的授意之下轉向了池旭。

而無人可用的池旭,也只能夠被動的接受這一切。

——不管池旭能不能夠接受,反正王大學士那一派都已經視他爲叛徒,他想要在施政上面有所作爲,就必須要用那些支持他的人,哪怕知道尤登閣對現在的皇帝很不滿,但是不用那些人,他就完全沒有辦法推行他的教育改革。

包括讓令狐策來做特務府的特使,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因爲別的官員都不想過去,覺得在方浩那個反賊那裡做朝廷命官很危險,而令狐策則是主動的表示想要過去。

令狐策出關的時候,就將那一份遺詔給帶了過來,他煞有介事的對方浩說道:

“先帝早已經有了廢儲之心,大行之前,就寫了一份給方總督擁立齊王的遺詔交給了鄭貴妃,只是大內防衛森嚴,到處都是當今皇帝的人手,那一份遺詔沒有辦法流傳出去,一直到現在才落到,齊王的手上。齊王看到這份遺詔之後,才知道當今皇帝是如何的荒誕無道,也就接受了鄭侯的建議,願意出頭反對當今皇帝,並且表示自己無治國之德,願意在得到天下之後,將帝位禪讓給方總督。”

雙方都知道那隻不過是一個謊言,但是這樣的謊言還是要繼續下去。

方浩沉吟了很久,才問道:“那份先帝的遺詔在哪裡?”

“已經被下官帶過來了,就放在特務府,如果總督大人想要,下官馬上回去取過來。”令狐策說道。

“這個倒是不急,明天送過來也可以。”方浩說道。

齊王那邊的事情能夠取得實質性的進展,他還是挺高興的。

接下來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怎樣將齊王給弄出來。

不只是要將齊王給弄出來,還要將一些支持他的人帶家眷給弄出來,這樣大家才能夠安安心心的幫他打天下。

京城禁軍就有幾十萬,要將那些人給安全的弄出來,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令狐策皺着眉頭向方浩說道:

“鄭侯本來是想憑着他自己的力量將齊王給弄出來,可是現在齊王府上守備森嚴,皇上派過去的人已經比以前加了數倍,鄭侯自己也被盯得很緊,沒有辦法進行此事,所以他也託我向方總督求援,希望總督大人能夠派人將齊王給接出來。”

“這個我可以想辦法,”方浩說道,“不只是齊王要接出來,就算是鄭侯他們,也要接出來。”

這個是必須要做到的,不能夠讓支持他的人寒心。

也不只是齊王和鄭緒,還有一些忠於他的將領的家眷也要弄出來。

比如說現任朔州總兵的盧倫英和現任燕州總兵的趙勇,這兩家的家眷怎麼也要弄出來。

弄出來之後,東燕、西隴兩省不需要出兵,就可以成爲自己的地盤。

因爲這兩個地方那麼寬廣的疆域就只有這兩個總兵擔任防務之職。

尤登閣那一派的文官倒是沒必要。

因爲文官對朝廷沒有什麼威脅可言,從來都是可以攜帶家眷上任的,不會將家眷留在京城當做人質。

就像令狐策這一次上任,將自己的家眷也都帶了過來。

而尤派的很多官員,現在都已經離開了京城,分赴全國各省做監督教育改革的官員,也都將自己的家眷給帶走了。

——他們一方面是接受了池旭的任命,去監督各地的教育改革事宜,另外一方面則是去那些地方傳播關外現在取得的成績,也是給方浩未來的統治先打下輿論的基礎。

留在京城的也不要緊,反正他們是沒有能力造反的,不會受到生命的威脅。

這一天令狐策和方浩談了很長的時間,還在方浩這邊吃了一頓午飯,午飯之後繼續密談,一直到晚上吃了一頓晚飯之後才離開。

第二天,他又親自上門,將那一份所謂的先帝遺詔帶了過來,鄭重的交給了方浩。

看了那一份遺詔之後,方浩終於放下了心來——有着一份遺詔在手,哪怕是齊王沒有辦法從京城出來,他也有了舉兵起事的理由。

第九章 三個名額第一二七章 移民大動員第二十九章 口令第二十三章 裘小姐的好奇心第一百三十章 討價還價第七十一章 佈局全國第九十一章 證明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奪馬場第十四章 參觀溫棚第五十五章 刺殺第四十章 過度解讀第一四零章 改寫戰爭方式第四十三章 打土豪第二十三章 公主駕到第八十五章 玻璃第三十七章 國子監第四十六章 創造與發現第三十六章 鋼鐵技術第二十一章 工業體系第二十八章 王子沙魯第一三九章 遇敵第二十五章 射鵰第一百零二章 特務府第一三一章 新鮮的玩意第三十一章 方浩不高興第六十六章 動力研究院第一三五章 開炮第五十三章 大豐收第一六四章 糟心的事情第一百三十六章 謀奪馬場(六)第三十二章 碧落大草原的入侵第八十五章 大地主的出路第五十一章 咬人的公主第一百一十一章 表忠心第六十一章 野草第一百五十一章 囂張的沙魯第四十九章 報官第四十三章 見不得人的事情第一三五章 七大軍區第二十八章 反意第五十三章 隱秘第一零四章 恐懼的感覺第四十七章 他走不了的第一六九章 迎着炮火衝鋒第一百零五章 大雪第七十章 鬱悶的沙魯第一二三章 狩獵者步槍第十七章 盛世影像第一四二章 兵分三路第一一一章 鋼鐵之城第七十七章 太落後了第八十五章 招工第五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六十一章 池派第一二二章 秘密部隊第六十四章 親自上陣第五章 最大的問題第十章 工分制度第一三四章第一一五章 工業產品第十一章 傷殘士兵第九十二章 原諒第五十五章 刺殺第四十章 過度解讀第八十六章 交易第十七章 盛世影像第八十七章 敵襲第二十八章 和公主的約定第三十三章 皇帝家的熊孩子第六十章 細思極恐第八十三章 時間第一一九章 學習第三十章 忠心的屬從月末感言第十六章 學校第一二六章 殖民第一四二章 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第二十四章 乾柴烈火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守之勢第五十二章 輿論第十六章 訓練(一)第一零九章 收稅標準第四十六章 抄家第一四一章 碾壓第六章 阿桑第六十六章 奴籍第一百零七章 探口風第十二章第二十四章 交易第七十九章 阿桑的表姐第六十七章 誥命第九十二章 種地小能手第二十六章 厚道人第三十九章 御前會議第八十四章 精密儀器第十六章 夜談(六)第五十五章 刺殺第二十八章 王子沙魯第七十三章 機會來了第八十六章 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