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落後

池旭帶着幾套教材和幾枚炮彈從碧落大草原回到京城的時候,已經到了十月初。

體驗過碧落大草原那邊交通的快捷之後,池旭回去的路上,看着沿途的景色,感覺到經過的都不是同一個世界。

太落後了。

低矮的草房,坑坑窪窪的道路,衣衫襤褸的人羣。

進入到關內之後,節奏一下子就變慢了。

沿途看到的那些老百姓,從他們臉上也看不到生產建設的熱情,很多人的臉上都交織着一種茫然。

有些人的神情甚至讓池旭想到了一個詞——行屍走肉。

好像這一邊的很多老百姓,追求的不是更好的生活,而是怎樣生存下去。

因爲他們沒有那樣的能力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他們所有的能力都用在怎樣生存下去,怎樣將自己的血脈繁衍下去。

從關外到關內,只是幾百里路,好像一下子就從熱情奔放的少年進入了暮氣沉沉的老年。

這樣強烈的對比,讓池旭心情很不好。

這樣的畫面他以前看到過不知道多少次,並沒有太在意,早就習以爲常,甚至認爲這個世界就應該是這樣的。

那些沒有接受過教育的老百姓沒必要有着太多個人的感受,他們的幸福也沒有必要受到太大的尊重,能夠讓他們有衣服穿有飯吃,就是天大的恩德。

因爲很多的老百姓根本就沒有表現出個人的追求來,就像牲口一樣的生活着。

他們最大的作用就是努力的幹活,爲朝廷創造稅賦收入,支撐起一個煌煌大國的禮樂文明。

當官的當然應該要體恤那些老百姓,可是那體恤也就是表現在不要對他們剝削太甚,要讓他們的溫飽得到保障。

能夠做到這樣,就已經是太平盛世了。

可是這一次到了關外,深入的瞭解了那麼長的時間,他才明白到,所有的老百姓,包括那些沒有接受過教育,不知禮樂爲何物的人,都是和他們這些讀書人一樣的人,也有着追求更好生活的願望,也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

沒有追求,只是因爲早已經被現實給打擊得麻木了。

只要給了他們更好生活的機會,大多數人都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付出自己的汗水來爭取這樣的機會。

同樣的一羣人在關內就活得如同行屍走肉,到了關外就一個個的朝氣蓬勃,這隻能說明問題不在這一羣老百姓身上,而是在於施政者的身上。

關內的那些官員,沒有給這些老百姓一個有奔頭的未來,所以他們只能夠麻木的活着,承受着生活的不公,不敢去奢望更好的生活。

因爲,不管他們有多努力,幸福跟他們還是不相關,他們的作用只能夠讓那些地主以及官員們腰包更鼓,生活質量更高。

付出再多的努力,都跟他們自身沒有任何的關係。

甚至池旭還想象了一下,如果朝廷派地方官員到關外去管理,又會如何做?

會給那些老百姓每頓都吃上肉嗎?

會給那些老百姓每季都發放衣服嗎?

會給那些老百姓都蓋上堅固的房子嗎?

會給那些生產任務完成的好的老百姓額外的獎勵嗎?

會免費的給那些適合讀書的少年兒童提供教育的機會嗎?

這些可都是要費錢的。

而且要費很多的錢。

費錢的對象還是一些有罪的人。

根據池旭的瞭解,不會有那樣的人做那樣的事情。

他們只會削減那些老百姓的伙食,不可能給他們提供那麼多的衣服,更加不可能投入那麼多的錢興辦學校,聘請教師來免費的教那些孩子,同時還給他們提供免費的食宿。

他們會徵收很重的稅賦,重的讓那些老百姓付出所有的勞動都只能夠生存下去,勞動的成果會被他們攫取。

教育不用指望,那些少年兒童也可以做農活,不存在白白養着他們,還花錢教他們識字的道理。

讀書識字只是爲了當官,這個朝廷不需要那麼多官員,現在的讀書人就已經多了,多到很多人讀了一輩子的書都不能當上官,他們不需要更多的競爭對手來跟他們的子孫後代搶飯碗。

這樣一來,哪怕方浩在關外開了一個很好的頭,也會被那些地方官員給澆滅。

想着想着,池旭就覺得方浩當皇帝纔是這個世界最好的選擇。

現在的皇帝雖然是一個仁厚之君,但是很顯然,他沒有那種能力對整個文官體系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也沒有那個財力在堯國全境推行方浩那樣的制度。

在堯國,如果一個皇帝要挑戰整個文官系統,那肯定是做不下去的。

皇權雖然至高無上,但是那也只是名義上的至高無上,皇權要通過整個文官系統才能夠行使自己的權利。

皇帝可以很輕鬆的幹掉一個大臣,但是他沒有能力幹掉所有的大臣。

將皇帝的權力架空,是文官們最熱衷於做的事情。

在堯國推行方浩那一套教育體系,那些讀了一輩子聖賢書的文人,作用將會大幅的降低,以後的地位會大幅度的下降,他們不會容許那樣的事情發生。

除非推行那一套體系的人能夠幹掉整個文官系統,幹掉所有的文人。

要不然只會遭遇到失敗。

正統皇帝沒有那樣的能力,但是池旭覺得方浩有那樣的能力。

因爲方浩在他的地盤上,將那一套體系推行得很成功,而且這些年來在大草原上苦心經營,也培養出了足夠的人才,能夠在全國所有的地方替代現有的文官系統,保證方浩的政策能夠執行下去。

在回去的路上,每天晚上休息的時候,池旭都會翻看從方浩那邊拿過來的教材,看得多的還是語文和品德兩門課本。

現在看這些東西,又多了一層體會。

課本上面很多寫的是戎突貴族對戎突廣大牧民的剝削,講的是方浩怎樣制止那些剝削的,制止之後又給那廣大的牧民帶來了怎樣的新生活。

現在重看,他將戎突貴族替代爲堯國的文官體系,將戎突人替代堯國的老百姓,突然發現,一點都不違和。

堯國的老百姓也需要這樣的改變。

第七十一章 交易方式第六十八章 水泥廠第三十四章 生產鋼鐵的能力第三十五章 這個人就是娘第一百五十四章 對戰爭的態度第一百三十八章 追兵第八十六章 回家過年第三章 姐妹好(祝大家購物節快樂!)第五十三章 驚動縣令第一百一十七章 選擇權第六十四章 人情冷暖第五十九章 君爲輕第六章 商城升級第三十七章 小看了方浩第一四四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第四十五章 探望公主第一百四十二章 擊殺主將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奪馬場第八十六章 回家過年第一一四章 大漢帝國第二十一章 巡邏第九十七章 差距太大第四十七章 他走不了的第一百章 巡查(四)第一四二章 兵分三路第四十六章 失落第四十三章 熱愛和平的沙魯第一四七章 前後夾擊第一百七十章 吐血第十九章 望海城第二十三章 裘小姐的好奇心第七十三章 玉門關第一百零七章 探口風第三十二章 碧落大草原的入侵第四十一章 活捉第六十七章 誥命第一零五章 大勢已去第七十五章 王妃第十七章 詩人裘伯賢第四十章 變故第八十一章 否認第五十章 糾結第四十五章 行政體系第五十七章 孤臣不易第二十五章 刺殺第一百一十七章 選擇權第四十八章 大船第九十六章 戍邊第三十章 忠心的屬從第二十九章 春夢第五十三章 隱秘第三十二章 碧落大草原的入侵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守之勢第一三二章 主力部隊第五十三章 驚動縣令第二十五章 燙手的山芋第三十五章 這個人就是娘第三十七章 小看了方浩第八十六章 政治抱負第一百六十八章 得失之間第五十二章 管教公主第四十六章 抄家第八十九章 想種地的沙魯第一零七章 感覺人生已經達到了巔峰第二十七章 搬家第一一六章 國策第二十六章 金吾衛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擊第二十三章 公主駕到第一四五章 消費時代第二十二章 齊重的新東家第七十九章 吾皇萬歲第九十章 火藥第六十五章 工人階級第一百零一章 巡查(五)第四十一章 活捉第一百四十章 血勇之氣第九十六章 朝廷來人第一四九章 從小孩子抓起第一一六章第十二章 夜談(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籌劃第一百五十三章 拖延第一一九章 方浩的考量第六十一章 做人的道理第七十一章 女僕(三)第一三一章 下一個五年計劃第九十六章 戍邊第七十九章 阿桑的表姐第四十二章 幽戎總督第四十四章 記仇第五十三章 隱秘第三十一章 方浩不高興第二十三章 裘小姐的好奇心第一百四十八章 支援人工第二章 回到龍城第九十一章 破壞第三十三章 皇帝家的熊孩子第一三四章第一百一十五章 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