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屯田的困境

幾畝的地方都挖六尺深,那個工作量就會比較的大,因爲越往下面挖,越難挖。

幾個士兵一聽,臉上都露出難色,覺得這個任務比較重。

有人問道:“老大,你這是要挖一個池塘出來嗎?可是這地方天氣太冷,養魚不適合,長得太慢了。”

“不是要挖池塘,也不用全部都挖出來。”

方浩帶着他們,一邊走一邊比劃着:“就挖這麼寬,這麼長的一個坑,然後隔開這麼遠,又挖一個。需要挖出來的地方,大概是一半左右。”

他劃出來需要挖的地方,大概是兩米五寬,五十米長的坑,每隔着兩米,又挖另外一個長坑。

這就是他的溫室種植計劃。

和現代化的溫棚比起來,限制非常的多,效率非常的低下,沒有人會用這種方法。

可是在這個世界,在這個地方,想要在冬天吃上一點蔬菜,就只有這樣了。

方浩聽老劉說過,一開始的時候,這裡也種過冬天的蔬菜,可是這裡的氣溫實在是太低了,有時候纔到深秋,那些蔬菜就給凍死。

有一些耐寒一點的蔬菜,到了冬天來臨之後,也是全部都沒有了。

有時候一場大雪,可以過上一個多月纔會化掉,想要吃上蔬菜,只有呵呵二字。

天氣冷的時候,室內的溫度也非常的低,豆芽菜都發不出來。

他們只能在春夏季節大量的醃製乾菜爲過冬做準備,要不然就只有吃肉了。

可是天天吃肉,誰都會膩得慌,而且也沒有富足到可以天天吃肉的地步。

那麼長的時間,一點新鮮蔬菜都不能攝入,對士兵們的身體非常的不好。

便秘是最常見的問題。

將軍們還能夠吃上一些從關內很遠的地方用快馬加急運送過來的蔬菜,可以通過多喝茶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可是士兵們哪裡有這樣的待遇?

交通不便,使得從遠方弄蔬菜過來只能供用極少數的人。

每個士兵一年會發放一個茶磚,他們冬夏都不捨得喝,只有到秋冬季節,沒有別的蔬菜可食用了纔會拿來喝,茶渣都會吃下去。

這樣才能保證他們一定的戰鬥力。

方浩弄這一個溫室出來,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至少在這個隊解決這樣的問題。

他也不是很確定能不能成功的解決這個問題,但是解決了這個問題,肯定會受到獎賞。

因爲這不只是他這一個隊的問題,還是整個狼牙關一萬多名將士以及幾萬名邊民遇到的問題,甚至對整個北方防線都有着很重要的意義。

哪怕成本大了一些,效率低了一些,他都要做。

第一天,他按照從系統得到的技能所說,給那幾個士兵很詳細的講敘了應該要怎樣開挖,又用繩子打樁,定出需要挖的地方。

以後的事情就交給這幾個士兵和那些奴隸了。

那幾個士兵並不知道他要做什麼,但是隊正的吩咐,他們必須要聽從。

反正他們主要也只是負責監督,那些奴隸要是敢偷懶,他們就用鞭子抽,也不用他們自己幹活,算是比較輕鬆的。

至於另外那些帶着邊民幹活的士兵,就沒有那麼輕鬆了,自己也要加入到勞動中去。

這個隊開墾出來的麥田就有一兩千畝,面積驚人,現在正是春小麥成熟的時候,一百多人收割起來也比較費勁。

面積挺大,就是產量非常的低,平均一畝地都沒有一百斤的產量,看得方浩連連搖頭。

兩千來畝地,都收穫下來,也不過是十幾萬斤小麥,這是他們自己的口糧,還需要送一部分給駐紮在狼牙關的那兩衛兵馬。

那是狼牙關最精銳的部隊,由總兵盧倫英親自指揮,並不用屯田,所以必須要每個衛給他們繳納一定的糧食。

朝廷不會給他們運送糧食過來,路途那麼遠,損耗太大,只能由這些屯田的軍隊自己解決。

從內地每運送一百斤糧食過來,那些運送人員在路上吃掉的就需要幾百斤。

這個世界可沒有什麼大卡車,也沒有橡膠輪胎的馬車,水運又不通,運送能力十分的落後,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把糧食運過來,一個人能運送的又非常的有限,使的成本十分的巨大。

幾年前的戰爭,差不多耗空了堯國的國力,其中損耗最大的就是後勤補給方面。

一萬人在前線作戰,後方至少要十萬人傾盡所有才能支持他們的作戰。

也就是因爲國庫實在是負擔不起養這麼一隻軍隊,朝廷才同意讓他們屯田,給他們劃出了那麼大的地方,也給他們送過去了那麼多的邊民,讓他們自給自足。

不是萬不得已,朝廷不會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帶兵的要是有了自己的地,有了自己的糧食,朝廷就少了控制他們的手段,會讓這些帶兵的人權力越來越大,越來越不服管制。

所以給他們的地也不是好地,不管是關內關外,都屬於苦寒之地,好一點的地方,朝廷都派有地方官過去。

讓他們有口吃的就可以了,不能讓他們吃飽,更不能讓他們有那個條件囤積糧食。

軍餉和器械還是由朝廷給他們運送,這也算是對他們的制衡。

不聽話,軍餉和器械就沒有了。

不送糧食過去的話,只是運送軍餉和器械,對朝廷的負擔就輕了很多。

將軍們自然有着自己的野心,雖然不見得想造反,但是也不想失去自己的權力,不想自己的脖子被朝廷給掐住。

關內的地方不夠,就跑到關外屯田,儘量讓自己有足夠多的糧食。

狼牙關的兩個前衛屯田於關外,就是這種邊關將領與朝廷博弈的結果,不只是狼牙關如此,邊關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只是這樣一來,屯田於關外的那些士兵就承擔了很大的壓力。

因爲這裡的土地實在是太貧瘠了,並不是那麼適合於耕種。

方浩去系統商城瞄了一下,發現有優質小麥的種子,也有小麥種植技術,都不是很貴,決定到來年種春小麥的時候,購入這樣的技能和種子,精耕細作,提高生產力。

要不然,除掉上繳的糧食,大家平常都只能吃個八成飽——這還是一般的年成。

遇上災年,就只能餓着肚子哭了。

第五十章 掀蓋子第一百零七章 探口風第六十章 細思極恐第九十三章 前途光明第九十三章 前途光明第一百三十三章 謀奪馬場(三)第十六章 閨房密語第一百三十七章 撤退第七十八章 撤離第十八章 風馳電掣的感覺第三十一章 恐懼第一百三十章 討價還價第一百二十六章 界線(二)第一二一章 野狼突擊團第二十三章 偵查第九十八章 巡查(二)第三十一章 方浩不高興第三十九章 山賊來襲第六十章 細思極恐第一六一章第三十七章 仁者無敵第三章 關外駐地第七十二章 節帥第八十六章 政治抱負第十七章 訓練(二)第七章 新一輪的任命第一一零章 秀才造反第二十章 問詢第九十五章 奪城第四章 吃空餉第一一六章第十四章 挖煤的隊伍第七十三章 女僕(五)第三十二章 太子第十九章 望海城第八十七章 敵襲第一百一十四章 不人道的想法第十九章 幫人幫到底第一五一章 搬遷第一五七章 等待戰爭第三十六章 布裙荊釵第三十八章 合作意向第一零五章 大勢已去第七十九章 驚鴻一瞥第一章 老將軍第五十一章 糧食種子第五十二章 管教公主第八十三章 服軟(中秋節快樂,求打賞,求訂閱)第七十五章 姐妹情深第一零六章 以前的身份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尊嚴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尊嚴第一百一十一章 表忠心第七十九章 吾皇萬歲第五十一 審訊第八章 操練第一百五十二章 戰爭的可能第十三章 溫棚技術第四十一章 教材的問題第二十二章 齊重的新東家第一一二章 祥瑞紛呈第六十一章 做人的道理第一四六章 僵持的軍隊第四十七章 聖眷甚隆第一百二十四章 質問第九十一章 精英教育第八十七章 惋惜第一五四章第一一八章 土地政策第三十六章 鋼鐵技術第十二章第一章 行路難第五十四章 未來的希望第二十五章 掃興第二十九章 坐以待斃第一四九章 王廷的財富第八十四章 走上正軌第八十二章 建設皇宮第十六章 學校第二章 沒錢娶媳婦第三十章 忠心的屬從第一六零章 大轉移第一百六十七章 撤退第二十章 偷窺第七十五章 搶劫第一百二十二章 建設完成第一四六章 僵持的軍隊第一五六章 負責後勤的人第十二章 困境第一二二章 秘密部隊第二章 沒錢娶媳婦第七十一章 佈局全國第六十七章 太不矜持了第五十章 糾結第二十七章 搬家第四十六章 改制第六十五章 豪賭第一二三章 狩獵者步槍第一三六章 世界大勢第六十一章 戰爭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