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出使洛陽

攘外必先安內!

何爲外,何爲內?

蜀國吳國爲外,幷州荊州爲內,在應付蜀國和吳國的進攻之前,司馬炎必須要解決掉荊州和幷州的叛亂才行。··暁·說·

但蜀國和吳國會給司馬炎這種機會嗎?這確實是讓司馬炎比較頭疼的問題,現在晉軍的主要機動兵團都集中在西線和南線,以應對蜀國和吳國咄咄逼人的進攻勢態,想要抽調出兵力來平定荊州和幷州的叛亂,確實比較困難。

就在此時,羊祜從函谷關送來一封奏章,稱劉胤派出的議和使者已經到達了函谷關,並將剋日赴京。

議和?這當然是司馬炎求之不得的結果,司馬炎初聞之時,欣喜若狂,但馬上他就又冷靜了下來,議和從來都是敗者所提出來的要求,沒聽說仗打了贏了反倒有提出來議和的,能不乘勝追擊直搗黃龍已經是夠客氣的了,劉胤此時在佔據優勢的情況下,居然會提出議和,這不得不讓司馬炎陷入了沉思。

“圈套!這一定是個圈套!”賈充在朝議之上率先表態,斬釘截鐵地道,“陛下,潼關之戰我軍受挫,劉胤必有東進之意,不過函谷關已是修葺一新,再加上羊祜重兵駐守,劉胤的企圖很難得逞,故而劉胤打着議和罷兵的幌子,暗使緩兵之計,誘我函谷關之兵撤離,以方便其東進,陛下若經信其言,則洛陽危矣。”

諸臣紛紛點頭,都道賈充言之有理,認定劉胤定有陰謀,所謂停戰議和背後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看最快章節就上?? 小 說??ān n ǎ s.

陳騫出班奏道:“陛下,劉胤的意圖不明,倒也不可妄加猜測,不如先召見使者,視情況再做計議。”陳騫兵敗弋陽之後,司馬炎撤消了他豫州都督的職務,由右衛將軍王濬代行其職,不過陳騫是晉國的開國功臣,對司馬炎有扶立之功,所以司馬炎對他的敗績也沒太多的追究,在朝中,仍是太尉錄尚書事。

司馬炎點點頭,道:“陳愛卿所言極事,且傳蜀國使者上殿,聽其言,觀其行,再做定奪。”

其時陳壽、杜軫已至午門外,司馬炎下令晉見,陳壽和杜軫在執事太監的引領之下,進入了皇宮。

洛陽皇宮遠比成都皇宮浩大壯觀的多,穿過巍峨森嚴的一座座宮殿,陳壽和杜軫來到了卻非殿。

上殿之後,陳壽看到司馬炎面南而坐,文武百官侍立左右,上前行禮道:“漢使陳壽參見大晉皇帝陛下。”

長久以來蜀漢和魏晉互不通使,在政治上也從來沒有認可對方,所有的官方文書提及對方時,通用的稱謂也就是“逆蜀”、“逆晉”之類的稱呼,此次陳壽奉命出使晉國,自然不能再用逆晉僞晉之類的稱呼。

司馬炎還是第一次聽到大晉皇帝陛下這樣的稱呼,心裡着實受用,但爲了維持皇帝的威儀,司馬炎還是繃着臉,一拂袍袖,沉聲地道:“免禮平身。”

“謝陛下。”陳壽和杜軫倒是不卑不亢,從容而立。

“尊使自關中而來,所爲何事?”司馬炎問道。

陳壽立刻呈上劉胤的書信,並闡明來意。

執事太監將書信轉交給了司馬炎,司馬炎拆開視之,此信乃劉胤親筆所書,信中提到了匈奴叛亂的危害和影響,爲了一致對外,劉胤提議晉蜀雙方即刻停戰,結束雙邊對峙的局面,集中兵力對付匈奴等胡人的叛亂。

劉胤在信中只提及了停戰罷兵一條,並沒有提出結盟之類的要求,主要也是基於雙方長年對立,矛盾根本就無法調和,就算是停戰罷兵,劉胤也沒有規定時限,也就是說雙方隨時可以再回到戰爭狀態之中。

從表面上看,司馬炎根本就沒有拒絕的理由,現在晉國的局勢確實很緊張,如果晉蜀兩國真的可以停戰罷兵的話,那怕是比較短暫的一點時間,也是司馬炎迫切急需的。但司馬炎當場並沒有表態。

“尊使遠來,舟車勞頓,不如先到驛館歇息,明日早朝再議此事吧。”

陳壽自然是心領神會,想來這司馬炎拿不定主意,要和羣臣商議,當即告退而去。

蜀國使臣一走,大殿之上又熱鬧了起來,晉國羣臣是議論紛紛,賈充還是堅稱陰謀論,認定劉胤此舉有緩兵之計的意圖,誘使晉國放棄函谷關的重兵防禦,以達到其偷襲洛陽的真實目的。

賈充提醒衆人道:“諸位可別忘了是誰是在兩年前搞出了洛陽事變,殘害了不知多少的棟樑之臣,劉胤用心之險惡,手段之歹毒,想必諸位都記憶猶新吧?那麼我們又怎麼能指望這樣一個兇殘的劊子手放下屠刀大發善心地做明顯有利於我們的事?望陛下謹之慎之,萬不可中了劉胤的圈套。”

司馬炎沉吟未決,陳騫奏道:“陛下,劉胤此舉雖說令人生疑,但信中卻也不失其誠意,停戰罷兵雖然有利於我們,但未嘗不利於劉胤,匈奴叛於幷州,北地羌胡衆多,很可能會響應劉淵,劉胤在潼關停戰,定然有抽調兵力平定北地的意圖。再者函谷關已然修葺一新,足可抵達十萬精兵,劉胤就算真有瞞天過海之意,只要遣一上將,固守函谷關,洛陽亦可保無虞。所以,臣認爲不妨接受劉胤的建議,暫時休戰罷兵,等內亂平定之後,再與之決戰不遲。”

陳騫的話說到了司馬炎的心坎上,如果晉蜀兩國集結重兵僵持在潼關——函谷關一線,打又不打戰又不戰,豈不是虛耗錢糧,耗費點錢糧倒也不打緊,可此時四處告急的文書雪片一般的飛來,主力兵團卻被牽制的無法動彈,司馬炎怎麼能不心焦。

於是司馬炎原則上點頭贊同了休戰的方案,不過牽涉到具體的停戰事宜,還得雙方使臣進行磋商,司馬炎當即委派陳騫和賈充爲代表,與蜀國的使臣進行談判,爭取以最快地速度將此事定下來,以方便下一步的軍隊調動。(。)

第561章 出兵第591章 站錯隊的代價第375章 街亭之戰(四)第723章 寒冬休戰第147章 激戰(上)第412章 千軍萬馬獨木橋第853章 陳壽過河第163章 艾先生第1095章 劉禪的心思第663章 兵臨潼關第507章 初至洛陽第1125章 先發制人第620章 打柴溝之戰(上)第1114章 老對手第566章 三將戰劉淵第812章 誘敵深入第101章 狼煙起第604章 西平之變第1316章 水淹廖家窪第617章 步騎夜戰(上)第917章 抗旨第964章 苛刻的條件第1281章 搶灘登陸(續)第590章 篡位第903章 匪夷所思的命令第1030章 強攻不成用智取第1227章 喪心病狂第814章 這味道如何第411章 敗局已定第169章 鍾會第862章 正名之戰第545章 攤牌第1231章 一勞永逸第883章 攻城第1100章 你不是我夫君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483章 招供第1353章 天字第一號牢房第273章 愚蠢透頂第735章 兵分兩路第538章 萬全之計第1172章 拿下虎牢關第94章 葫蘆第886章 最簡單粗暴的打法第1267章 兵渡馬訾水第906章 水淹信都(下)第385章 三路齊出第13章 虎頭湛金槍第248章 爭鋒相對第447章 收復第990章 文鴦潰敗第1242章 全軍盡沒(下)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99章 試驗第955章 出手第114章 劉胤的奏章第275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695章 父子重逢第917章 抗旨第320章 圍而不打第620章 打柴溝之戰(上)第610章 收復大小榆谷(下)第1163章 大戰虎牢關(六)第621章 打柴溝之戰(中)第261章 稟明劉禪第1107章 劉恂第913章 緊追不捨第1355章 抗旨不遵第1353章 天字第一號牢房第193章 先生有何高見第315章 半路遇襲第702章 聯晉抗胡第664章 對付投石車第1305章 倒打一耙第642章 反客爲主第980章 堅守平陽(下)第643章 沒骨能第916章 君命不可違第733章 姑射山第117章 馬家槍法第799章 囚牢戰法第825章 一盤很大的棋第1225章 北進幽州第285章 先生下過跳棋嗎第140章 夜襲第235章 涪城之戰(一)第1128章 莫名消失的馬岱第249章 劉禪的發小第1220章 大雪滿弓刀第1186章 激戰魯陽第698章 示弱第1152章 後主駕崩第696章 統一五部的計劃第1100章 你不是我夫君第766章 勝利東渡第786章 絕處逢生第235章 涪城之戰(一)第771章 攻破王宮第490章 設計第1129章 枉費心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