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分兵

此前曾有人向劉胤提議挾關中之勝出兵潼關直取洛陽,而持這種觀點的人並不在少數。|每兩個看言情的人當中,就有一個註冊過可°樂°小°說°網的賬號。隴西和關中大捷之後,蜀軍內部的情緒普遍地高漲起來,盲目的自信和樂觀充斥在每個人的頭腦中。

前進!前進!再前進!幾乎成爲了現在蜀軍高喊的口號,壓抑了多少年的情懷在此刻迸發,北伐中原,興復漢室,已經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而成爲了實實在在的目標,循着這個方向,蜀國幾代人的夢想就可以變爲現實。

蜀軍的將士在長安之戰結束之後,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蓬勃的朝氣,興之所至,意氣紛發。這樣的情緒不但在低層的士兵之中瀰漫着,就連高層的將領也深受鼓舞,勝利似乎衝昏了人們的頭腦,許多人甚至覺得曹魏勢力已經是不堪一擊,現在蜀軍只要乘勢東進,便可以直搗洛陽,席捲天下。

對此劉胤卻是深感憂慮,拿下長安,拿下關中,只不過是北伐征程之中邁出的第一步而已,敵我力量的對比並沒有發生本質性的變化,強大的曹魏勢力仍然佔據着絕對的優勢,接下來蜀軍面臨的困境或許纔是真正前所未有的。

樂觀主義對提升和鼓舞士氣的確有着好處,但盲目的樂觀主義卻無疑是有害的,現在蜀軍還處於弱勢地位,冒險突進只能是自取滅亡。

一鼓作氣拿下洛陽,簡直就是天方夜譚,且不說洛陽附近曹魏佈署着大量的禁衛軍嚴陣以待,就說蜀軍剛剛打下關中,還沒有鞏固根據地,便出兵東進,將戰線拉長到洛陽,這完全是不明智的做法。益州的鐘會虎視眈眈,很可能會揮師北進,蜀軍東進,就等於把空虛的側翼暴露給鍾會的大軍。蜀軍很可能有傾覆之危。

所以拿下長安之後,首要的問題並不是什麼東進洛陽的問題,而是解決漢中的後顧之憂的問題,只有成功地收復漢中。阻擋住鍾會大軍的北退之路,長安纔可能會高枕無憂。

所以臨行之前,劉胤特別地將傅僉、黃崇、牽弘等三人招之帳下,千般叮嚀,萬般囑咐。務必要他們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現階段依然是魏強蜀弱的格局,而且很可能在其後相當長的時間內,這樣的格局會一直保持下去。不要因爲打了幾個勝仗,就沾沾自喜,認爲曹魏勢力已經是不堪一擊,冰消瓦解,這樣的情緒是萬萬要不得的。

不論是潼關、武關還是蒲阪津,這些地域都是關東進入關中的要隘之地。只有守得住這些要隘,纔可保長安無虞。劉胤告誡他們,不要因爲關中的大勝而盲目樂觀,更不要因爲魏軍現在沒有前來反攻而滋生輕敵之念,到達指定區域之後,切不可擅自行動,要積極地修繕工事,加強防禦力量,確保禦敵於關中之外。

潼關、武關、蒲阪津,看似孤立的三個據點。但卻是整個關中防禦體系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這三者失其一,關中必不可保,所以劉胤要求傅僉、黃崇、牽弘三人務必不可懈怠。更不可存僥倖之心理,無論有多困難,必須要堅守得住。

傅僉、黃崇、牽弘三將神情凝重,自知肩上的擔子份量沉重,慷然領命,不敢有絲毫的懈怠。當日便各引兵馬,分別趕赴潼關、蒲阪津和武關道。

劉胤也在整點兵馬,準備向漢中進軍,雖在現在關中蜀軍號稱十萬,但處處人手緊缺,各處防務那個地方也少不得人,現在劉胤所能調動的機動兵力,也只有中軍的虎步左右營、虎騎左右營四個營的兵力兩萬人馬。

爲了彌補兵力的不足,劉胤從魏軍降兵之中挑選了一部精壯之士,再加上從關中士家這兒徵辟來的兵員,首先補充了各軍各營的缺員,剩餘的兵員則新編爲一營,準備隨同中軍南下漢中。

雖然新編一營在戰鬥力方面有些欠缺,但無論是魏軍降兵還是士傢俬兵,都是行過軍打過仗的,不完全是新瓜蛋子,個人的基本素質還是不錯的,所欠缺的就是整個的作戰能力。現在也沒有時間進行休整,劉胤只能是將新編營直接地投入到了戰場之上,以戰代練吧。

新編營的統領劉胤也早就想好了,遊擊校尉盧遜完全可以勝任,劉胤提升盧遜爲中郎將,並將盧遜的部隊併入到新編一營之中,盧遜這六七百人的部屬很快地成爲了新編一營的骨幹力量,而盧遜也爲劉胤所倚重,成爲南征漢中的先鋒將佐。

傅僉他們是當日離開長安的,劉胤則是第二天凌晨就出發的,兵貴神速,現在打的就是時間差,趁着益州的鐘會消息知道的晚,越早行動越有利,只要搶先拿下漢中,對於身在蜀地的鐘會的打擊將是十分的沉重。

劉諶和王頎出城爲劉胤送行。自從大軍北伐以來,身爲監軍的北地王劉諶基本上就是打醬油的角色,這也怪不得這位北地王爺,畢竟行軍打仗他不太在行,也插不上什麼手。不過他對劉胤的支持卻是全力以赴的,只要是劉胤的計劃策略,他幾乎是無條件的支持,很少對劉胤進行掣肘,這一點劉胤也很是感激。

要知道,劉諶所代表的,可是蜀漢皇帝陛下,有時候,他的權力還是在劉胤之上的,如果他要和劉胤唱對臺戲的話,劉胤的許多計劃和策略恐怕都無法執行下去。

劉胤不禁是暗自慶幸,要知道當初劉禪選的監軍人選可是新興王劉恂,真要是讓劉恂跟着北伐大軍的話,劉胤還不知道要受多少的阻力和障礙。幸虧劉恂是個色厲內荏的傢伙,關鍵的時候縮了一頭,把監軍的位子讓給劉諶,這纔給劉胤極大的自由發展的空前。

劉胤深知,能取得目前的輝煌勝利,與劉諶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不過,劉諶對此次劉胤回師漢中的計劃,卻是不太贊成的。(。)

第124章 初至江油關第1316章 水淹廖家窪第442章 又見陽安關第313章 信任第880章 文鴦的心思第1333章 莽山之戰(上)第914章 命殞易水河第580章 反擊第1154章 雍王第1164章 劉胤的計劃第311章 臨洮第1055章 關東三督第301章 大雪崩第322章 狠辣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462章 武關之戰(下)第1170章 收服軍心第1355章 抗旨不遵第119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862章 正名之戰第1012章 誰包圍誰第1200章 三王殞落(三)第1230章 幽州歸漢第1110章 鍾會的野心第348章 這簍子捅大了第711章 直搗老巢第326章 豪取隴上五郡第1069章 小平津失守第284章 青松的情報第570章 審問裴秀第525章 腦洞大開第1122章 馬到功成第1161章 大戰虎牢關(四)第856章 遷都之爭第335章 登門拜訪第843章 羊祜的考慮第1256章 遼水之戰(下)第1359章 他若有事,你們陪葬第1280章 搶灘登陸第971章 底線第387章 隴西急報第958章 新野第582章 廣陽門失守第616章 偏廂車第632章 巷戰(四)第1171章 劉胤的作戰風格第630章 巷戰(二)第584章 你的人頭值一億第549章 世子駕到第600章 回到關中第1214章 初戰告捷第455章 蜀中的新格局第492 潛入工坊第262章 一杯鳩酒第181章 爭議第1157章 吳人的野望第1199章 三王殞落(二)第462章 武關之戰(下)第1023章 深壕高壘第304章 住在草地邊緣的人第169章 鍾會第1349章 清君側第188章 永安之變(下)第615章 兵分兩路第904章 水淹信都(上)第56章 初識陳壽第736章 日搶三關(一)第844章 壺關之戰第969章 攻打襄陽城第61章 放了她第1176章 火燒滎陽第73章 提醒第492 潛入工坊第679章 弋陽之敗第819章 跳出去第1078章 先入洛陽第667章 激戰潼關(下)第1314章 西陵之戰(下)第366章 司馬望第1225章 北進幽州第1023章 深壕高壘第380章 街亭之戰(九)第1008章 新的策略第1157章 吳人的野望第171章 其心可誅第1070章 直指洛陽第627章 最終決定第422章 開始攻城第726章 再祭法寶偏廂車第1212章 再回冀州第1161章 大戰虎牢關(四)第297章 跨越雪峰(二)第124章 初至江油關第1179章 十日之內,必取洛陽第1182章 洛陽之戰(中)第1032章 三道詔書第947章 處決第1217章 勢均力敵第879章 混亂的冀州戰局第716章 自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