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2章 武昌血戰

ps:稍後更正,大約兩點………………………。。。。。。。。。。。。。。。。。。。。。。。。。這次季漢伐吳,七路大軍齊出,吳國邊境是狼煙四起,急報頻傳,身在巴丘準備防範劉胤的周處都不知道該去救哪一路了,就在他躊躇未決之時,很快就傳來了西線西陵、江陵失守、東線淮陰、弋陽、壽春淪陷的消息,周處頓覺得頭如蘿筐一般大了。

周處明白,這是季漢蓄謀已久的進攻,旨在滅亡吳國,這次季漢所投入的兵力和攻擊的範圍,都是空前的,而且漢軍幾乎是掐着吳國防線的死穴,往死裡打,攻擊的目標都是急所,根本就不給吳國任何的喘息之機。

以前漢軍的進攻,總是集中於某地,吳軍還能從其他點上調動兵來救援,但這次漢軍七路齊出,吳國所有的防禦點都自顧不瑕,根本就抽不出兵馬來援助別處,整個吳國的防禦體系,處於近乎癱瘓的邊緣。

西陵是整個長江防線的龍頭,陸抗在世之時,就曾指出西陵防禦的重要性,認爲西陵的得失將會決定吳國的存亡,周處出任大都督之後,對西陵的防禦也是極爲地重視。岑安叛亂之後,周處立刻率軍火速前往西陵,撲滅了岑安的叛亂,阻擋了漢軍的進攻,算是挽救了吳國一把。

但好運氣也不可能總眷顧於他,西陵之戰結束之後,吳國人對周處的功勳是讚不絕口,稱周處是曠世之名將,社稷中興之臣,才比孫吳,功勝張蕭,都認爲經此一戰之後,吳國的江山社稷必是穩如泰山。

可週處卻不這麼認爲,他居安思危,親自主持西陵防線的建造,力爭將西陵打造成固若金湯堅如磐石的要塞之城。

周處認爲,就算西陵防線戰事吃緊,堅守幾個月應該是沒有什麼問題的,畢竟西陵地勢險要,再加上他親自佈署的鐵索、鐵錐、投石車三道防線,漢軍即使來進攻,也會大費周章。

但結果卻是遠遠地出乎了周處的意料,漢軍自永安出兵之後,只用了短短數日的時間,就攻克了西陵,周處在巴丘初聞西陵告急,尚未及派兵救援,就又得到了西陵失守,陸景陣亡的消息,周處望江而嘆:“大勢去矣!”

周處很清楚處,西陵失守之後,吳國基本上已經是玩完了,漢軍順流而下,吳國已經是無險可御了,之前吳國之所以在南北對峙之中保持着優勢,那就是因爲吳國擁有北方所無法匹敵的水軍力量,北方的曹魏或者司馬晉,想要滅吳,必須要突破長江防線,而沒有強大的水軍,突破長江防線將會變成一句空話。

所以幾十年來,雖然魏晉大軍幾次犯境,卻始終無法越過長江半步,東吳的這半壁江山,始終是堅如磐石,這也讓吳國人對水軍,對長江產生了一種嚴重的依賴,認爲北方勢力永遠也不可能擁有與吳國匹敵的水軍,永遠也不可能踏過長江來。

但現在,漢軍水軍拉枯摧朽似的進攻,讓周處明白,東吳水軍的優勢已經是蕩然無存了,曾經讓吳人引以爲傲慢天下無敵的水軍,已經變得不堪一擊了,裝備了火器的季漢水軍纔是真正的無敵於天下。

沒有了水軍的優勢,吳國還剩下什麼?還有什麼力量來和季漢相抗衡?

周處的嘴角,浮現起一絲苦澀的笑意,現在的吳國,除了垂死掙扎之外,已經看不到任何的出路了,季漢一統天下的大勢,已經是勢不可擋了。

“啓稟大都督,蜀將王頎率一路人馬攻克江夏,現已抵至武昌北面的長江岸邊,劉胤已離開了羅縣,向東北方向而進,目標尚不明確,但攻擊武昌的可能性極大。”護軍孫震急步趕來,向周處稟報最新情況。

這次周處趕來巴丘,就是爲了對抗已經攻到羅縣的劉胤,但周處來到巴丘之後,劉胤卻一直在羅縣按兵不動,由於劉胤的軍隊可全是騎兵,周處的軍隊大半是水軍,周處根本就不敢嘗試對漢軍發起反擊,野戰之中吳軍沒有任何的勝算,只能是被動防守。

可劉胤在羅縣卻始終沒有動作,周處也不敢掉以輕心,只是排兵重兵守禦的陣勢,固守巴丘,如果一旦有所鬆懈的話,被劉胤偷襲巴丘得手,那局面就會更加地雪上加霜。

所以儘管江北一帶打得是如火如荼,但巴丘一線上卻是平靜如水,當然,周處明白,這在平靜如水的背後,則是暗流如涌,隨時可能爆發最爲慘烈的大戰。

周處一直以爲這場大戰將會以巴丘爲中心展開,但沒想到的是漢軍竟然主動地放棄進攻巴丘,而轉攻武昌。

武昌雖然不在荊州的中心位置,但它卻是東吳的陪都,重要性猶在巴丘之上,而且武昌在巴丘之東,一武昌失守,漢軍便可以趁勢東進,直取建業,如此一來,巴丘便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

初聽聞漢軍王頎部攻克江夏,進逼武昌,周處倒也沒有太過擔心,畢竟就算王頎殺到了長江邊上,沒有水軍和渡船,他們是絲毫也威脅不到武昌的安全的。但在羅縣的劉胤不同,他本來就身處江南,從陸路北上,就可以攻擊到武昌,萬其劉胤的這一支漢軍擁有着犀利的攻城火器和無敵的野戰騎兵,駐守武昌的軍隊很難抵擋得住。

如此周處便有些坐不住了,武昌絕不能丟,他必須要率軍回援武昌才行。

“現在蜀漢水軍已經到達了何處?”周處問道。

孫震道:“據報已經到達了公安。”

周處不禁有些黯然了,西陵江陵接連失守,陸景陸晏先後陣亡,讓陸抗都覺得有些愧對陸抗了,現在季漢水軍已經殺到了公安,順流而下的話,不日即可抵達巴丘。

周處不再猶豫,下令整點巴丘的水陸人馬,棄城登船,揚帆而行,離開了巴丘洞庭,浩浩蕩蕩地順流而下,直奔武昌而去了。

第237章 涪城之戰(三)第822章 最難捱的冬天第670章 兩百援兵第823章 大餐第18章 險境第248章 爭鋒相對第780章 血染白石溝第1283章 完虐狗怒國(上)第636章 雙喜臨門第598章 淪爲水賊的都督第334章 馬家老爺子第1314章 西陵之戰(下)第673章 三路皆敗第338章 借刀殺人第38章 不是在開玩笑第372章 街亭之戰(一)第1001章 見死不救第1137章 直面第27章 後主劉禪(上)第1312章 西陵之戰(上)第45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528章 情到深處人孤獨第458章 圍魏救趙第1160章 大戰虎牢關(三)第713章 半夜襲營第99章 試驗第313章 信任第454章 換位第448章 前往閬中第257章 一切皆在掌控之中第6章 空谷幽蘭第153章 生擒田章第261章 稟明劉禪第349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197章 周處軼事第126章 口蜜腹劍第999章 弓騎兵的妙用第646章 一雪前恥的日子第24章 暴走的馬王妃第1036章 三道詔書(五)第472章 依然是太守第340章 脫胎換骨的虎騎營第263章 戰雒城(上)第1182章 洛陽之戰(中)第727章 銅牆鐵壁第1345章 遷都之議第1190章 孫秀投降第268章 撤離雒城第34章 行刺第754章 司馬炎的風疾之症第753章 北上還是東渡?第554章 炎攸之爭第1008章 新的策略第644章 火拼第399章 山形依舊枕寒流第592章 繞道荊州第735章 兵分兩路第259章 宣崇門之變(下)第266章 從涪城撕逼到雒城第610章 收復大小榆谷(下)第590章 篡位第1108章 姜維的支持第611章 食古不化第1315章 夙夜憂嘆第856章 遷都之爭第1118章 一切盡在掌控第21章 溼身第1310章 西陵之變第699章 匈奴爲王第1215章 冷箭奪命第1021章 新的防禦體系第170章 此事有些蹊蹺第902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1271章 風水輪流轉第180章 脣亡齒寒第1039章 大局爲重第49章 黃雀在後第1216章 對壘第539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166章 安西將軍第427章 城牆倒了第1058章 轘轅關第997章 騎戰(上)第1181章 洛陽之戰(上)第1029章 逃之夭夭第4章 手足之誼第488章 又遇潛逃者第866章 忻口之戰(上)第1160章 大戰虎牢關(三)第110章 理想主義者第1052章 情報第1116章 蛛絲馬跡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994章 重回上黨第930章 將戰場變大第1123章 難如意第403章 五丈原之戰(四)第1138章 冤有頭,債有主第1121章 雪地追擊第1104章 傅府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