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2章 西陵之戰(上)

ps:稍後更正,大約兩點……………………………在他們看來,孫皓倒行逆施,暴虐無仁,會有這樣的下場,一點也不奇怪。

但對於劉胤而言,內心中掀起的驚濤駭浪,卻是無以言表的,按理說,沒有他參與的歷史,進程應該不會有太多的改變,歷史上的孫皓確實是殘暴無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暴君,但一直到東吳亡國,他卻安然穩坐在皇位之上,按時間推算,孫皓還應該有兩年多的皇帝命。

但孫皓最終還是沒有能夠做成亡國之君,他倒在血雨腥風的宮廷政變之中,雖然手刃孫皓的周處,但僅僅憑周處一人,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殺得了孫皓的,所以此次的東吳弒君事件,背後定然有一個龐大的政治陰謀。

看來歷史的軌跡早已不是當初劉胤穿越而來的軌跡了,那些因他而改變的歷史,那些他未曾觸及卻也在悄然發生改變的歷史,早已將原本的歷史變得面目全非,一隻蝴蝶扇動翅膀帶來的風暴尚可以席捲全球,這十多年來劉胤的努力,又何嘗換不來一個全新的世界。

劉胤已經不再糾結於吳國的政變與他有多大的關聯了,現在關鍵的問題就是吳國政局的變化,對季漢一統天下,將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如果孫皓正常在位的話,以他的昏庸殘暴,必然將吳國拖曳到亡國的深淵之中,吳國上下人心離散,分崩離析,亡國也已經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了。

但此刻吳國發生政變,卻讓劉胤產生了一絲的不安,吳國重換了一位君主,他就是再渣也不可能有孫皓那麼的渣吧,如果新繼位的君主孫壾是一位年輕有爲雄才大略的明主,吳國只要上下一心勵精圖治,憑藉着長江天險,劉胤統一天下的宏圖大業必然會增加無數不確定的因素,能否完成一統,也會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退一步講,新登基的孫壾就算不是什麼才識明斷的令主,只能算中庸之資,但現在東吳主政的,可是周處和陸機陸雲兄弟。

歷史上的周處也算是一個鼎鼎有名的人物,周處除三害的故事一直爲後人津津樂道,爲人性格直爽,耿直任俠,剛正不阿,由吳入晉,雖然多受排擠,卻也是非常搶眼的人物,在西北討伐羌氐的叛亂之中,明知遭人陷害陷入死地,但依然是臨危不懼,血戰到死,以身殉國,其剛烈如斯。

象這樣悍不畏死的勇士,纔是真正最爲難纏的對手,再加上陸機陸雲這兩位一代名士,他們構成的東吳新王朝,無疑得讓劉胤來重新審視。

歷史上的陸機陸雲,更多的是體現在文采方面,二陸少有奇才,文章冠世,太康十年,陸機陸雲來到京城洛陽,訪得太常張華,得到張華賞識,並介紹給劉道真,日後二陸名氣大振,時有“二陸入洛,三張減價”之說(“三張”指張載、張協和張亢)。

但彼時天下一統,做爲亡國之臣的陸機陸雲很難在西晉的官場上覓得一席之地,他們無奈之下,也只能將自己的政治才華傾注到詩賦文章之中,如果說給他們機會的話,未必不會成爲治世之能臣。

現在吳國朝廷隨着暴君孫皓的垮臺,依附於孫皓的那些殘渣餘孽也灰飛煙滅了,吳國政壇現在出現了少有的清明之象,如果假以時日,吳國未嘗不會重新崛起,重塑當年孫策孫權的輝煌。

這個時候,劉胤已經是返回成都爲母丁憂守孝了,益州刺史王濬在接到吳國西陵都督岑安的投降請求之後,來不及向朝廷請示,便直接派人到成都來徵詢雍王劉胤的意見。

西陵做爲戰略上的咽喉要地,對漢吳兩國來說都是無比重要的,此次岑安肯獻城投降,對於季漢而言,確實是一個巨大的機遇,如果這個時候稟報洛陽朝廷再行動的話,往返數千裡,勢必將會耽誤最佳的時機。

劉胤現在丁憂守制,按規定是謝客居家,不理政務的,但事關重大,劉胤也不是那種不知變通的人,他下令王濬做好接應岑安的準備,另一面六百里加急飛報朝廷,讓朝廷來定奪此事。

劉諶在接到急報之後,立刻是召集諸臣上朝議事。

季漢佈局南線已經有三四個年頭了,自從劉胤率主力征北而還,平吳之事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只不過由於劉胤喪母回鄉丁憂,伐吳之事也就暫時擱置下來。

此次西陵的突發狀況,讓劉諶意識到這將會一個伐吳的突破口,如果季漢拿下西陵,那勢必將打開吳國的門戶。

但季漢的所有徵伐,多年以來就一直是依靠劉胤,現在劉胤不在朝中,讓劉諶有一種手足無措的感覺,縱然機遇擺在眼前,也不知該如何把握。

“陛下,西陵之戰關乎到伐吳大局,臣以爲此事非雍王莫屬,陛下可奪情起復,召雍王回京,主持伐吳大事。”中書令張遵提議道。

輔國大將軍胡濟道:“雍王丁憂守孝,如果此時帶兵出征,有悖人倫,臣不才,願率兵南下,以定西陵。”胡濟雖然頂了董厥的缺,出任輔國大將軍,但多年來一直未掌兵權,等於是閒賦在朝,有如此機會,他自然是不願放過。

張遵斜瞅了他一眼,道:“伐吳乃是國家大計,胡大將軍久疏戰陣,恐怕是難以勝任此職吧?”

胡濟聽了張遵的質疑之聲,臉色頓時一變,重重地冷哼一聲,道:“怎麼,張僕射認爲除了雍王之外,我們大漢就再無能征慣戰之將了嗎?”胡濟轉頭朝劉諶拜道:“陛下,臣願立軍令狀,不破逆吳誓不回還!”

劉諶倒是沒有表態,向諸臣道:“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其他朝臣則是衆說紛紜,有人支持胡濟出征,也有人支持雍王起復的,莫衷一是,爭論了半天,也沒有一個統一的意見。劉諶不禁是大皺眉頭,揮了揮衣袖,示意退朝。

第1206章 弒主第505章 一決勝負第400章 五丈原之戰第1016章 重回冀州第366章 司馬望第1057章 你逐我趕第420章 實至名歸的霸陵侯第837章 壺關口第1213章 慕容涉歸第1001章 見死不救第1114章 老對手第810章 石豹的嗜好第1247章 禁馬封兵第555章 彌留第382章 街亭之戰(十一)第791章 金蟬脫殼第449章 節 姜維的逆鱗第1321章 重回南中第43章 第三工坊第740章 日搶三關(五)第86章 前往陳倉道第295章 谷地內第716章 自疑者第352章 西羌王子第462章 武關之戰(下)第333章 隴右四大士家第647章 機會難得第54章 招供第619章 精心準備第905章 水淹信都(中)第585章 我是劉胤第1134章 開陽門第404章 五丈原之戰(五)第619章 精心準備第374章 街亭之戰(三)第491章 這個人殺不得第423章 攻城激戰第1298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436章 子午道第415章 突圍第866章 忻口之戰(上)第414章 各行其事第23章 回府第323章 功虧一簣第551章 挾持人質第182章 一如劉備舊事第314章 重要的情報第818章 艱苦卓絕的戰鬥第229章 證據第800章 新的對策第724章 缺衣少食的氐人第64章 陛下的封賞第272章 窮追不捨第1186章 激戰魯陽第1053章 拆東牆補西牆第786章 絕處逢生第719章 半路截殺第217章 衆叛親離第801章 繼續分兵第656章 春風又綠玉門關第891章 同赴黃泉路第339章 風起隴西第889章 下山偷襲第196章 爭論第548章 大婚之日第708章 渭水之戰(上)第39章 找!沒找到第718章 想走?沒門!第1185章 北進第829章 再戰寒山要塞(中)第1047章 黃河防線第909章 迎頭痛擊(上)第823章 大餐第1338章 攻克西陵第426章 準備停當第187章 永安之變(中)第636章 雙喜臨門第486章 間諜赤鷹第294章 抵達雪山腳下第563章 兵圍晉王宮第762章 軍渡第1311章 出征人選第795章 最黑暗的歷史第906章 水淹信都(下)第7章 這閒事我管定了第1208章 回師洛陽第885章 井陘口第687章 本督不在乎第41章 議事第13章 虎頭湛金槍第487章 備用計劃第140章 夜襲第1095章 劉禪的心思第1052章 情報第255章 益州系的利益第892章 對匈奴的最後一戰第113章 臣有本奏第478章 新任的雍州刺史第1025章 馬氏偏廂車第388章 師夷長技以制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