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幽州歸漢

ps:稍後更正,大約兩點………………………………

不過這些難民的人物也委實太過龐大了,羅尚傅募等人也是束手無策,只得飛報於劉胤。

劉胤聽聞騎六軍追擊,解救下來了二十多萬的難民,他略略地鬆了一口氣,畢竟他所要求的目的是達到了。

黃崇略感詫異地道:“想不到事情會如此地順利,這些鮮卑人居然會大發善心,沒有將這些百姓給殺戮掉?”

鮮卑人殘暴異常,進入中原之後燒殺擄掠,無惡不作,這次追擊之前,黃崇就曾擔心就算是漢兵追上了,也恐怕鮮卑人會狗急跳牆,殘殺掉無辜的平民,但沒想到這些鮮卑人表現的極爲仁慈,未曾主動地傷及一人,委實讓人感到奇怪。

劉胤微微一笑,道:“讓鮮卑人發善心,除非太陽打西邊從來。他們之所以肯放掉這些百姓,完全是另有所圖的,對於鮮卑人來說,這二十萬人是他們的口糧,但扔給我們之後,卻會變成燙手的山芋。你想想,二十萬人,那可是二十萬張嘴,如今赤地千里的幽州,拿什麼來養活這二十萬人?”

黃崇點點頭,道:“嗯,這確實是一個難題,現在我軍的糧草供給本來就已經是很困難了,現在突增二十萬難民,又不能眼睜睜地看着他們餓死,難吶!”

劉胤沉聲地道:“不管多困難,也要去克服,既然我們把他們從鮮卑人的魔爪下救了出來,就絕不能漠視他們的生命。從今日起,各軍的口糧全部減半,勻出來的糧食用來賙濟這些百姓,另外通知冀州和幷州,增調一些糧草過來,無論如何也要首先確保渡過這個冬天。”

黃崇道:“糧食的問題倒在其次,現在最爲關鍵的是這些難民缺少禦寒的衣物,現在隆冬將至,幽州的天氣比起中原來,寒冷得多,單單讓他們坐在帳蓬之中,根本無法抵禦嚴寒,而鮮卑撤走之時,焚燬了所有的城池和村落,幽州之地一片焦土,如何安置這些百姓纔是最大的難題。”

劉胤的眉頭也緊蹙起來,他也深知幽州的寒冷遠甚於中原,尤其是數九寒冬之時,滴水成冰,這些難民缺衣少食,想捱過這個冬天,絕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那凜冽的寒風,幾乎能吹到人的骨頭裡去,沒有厚實的牆壁,單單是一層薄薄的帳蓬,是很難擋得住寒潮的。

但鮮卑人撤退之時,焚燬了幾乎所有的房舍,目的就是逼迫着沒有容身之所的漢軍退出幽州去,現在增加了二十多萬的難民,住宿的問題一下子變得更爲尖銳突出了。

“看來確實是需要想想辦法了……”劉胤低聲自語道。

薊縣被圍困已經有兩年的時間了,糧盡援絕,如果不是幽州都督劉弘誓死堅守,薊縣城恐怕早已陷落了。

做爲幽州的州治所在,薊縣城的防禦體系是極爲完善的,鮮卑人多次強攻,都無法攻破城池,最後鮮卑人只能是採取圍城的方式,企圖來困死守城的軍民。

晉國的覆滅讓幽州徹底地斷絕了救援的可能,薊縣淪爲孤島之後,已經是完全看不到生的希望了。

滿城哀慟,全部深陷於絕望之中,唯有劉弘信念堅定,誓死不降。因爲劉弘深知鮮卑人的殘暴,一旦城破,城中的男女老幼恐怕是無一可以生還,鮮卑人必然會用屠城來泄憤。

與其獻城而降死,倒不如堅持到最後亡,鮮卑人想要拿下薊縣,首先得踩着劉某人的屍體過。

在劉弘的率領下,薊縣軍民是衆志成城,萬人同心,力保薊縣不失,在長達兩年的圍困之中,薊縣軍民更是克服重重的困難,堅決地拒降鮮卑,和漁陽、昌黎二城一起,成爲幽州的最後三座堡壘。

就算準備充分,但城內的糧草也終究會有吃盡的一日,劉弘也面臨着巨大的考驗,那就是這個冬天怎麼捱得過去。

就在大雪籠罩着薊縣城之時,劉弘突然地接到了手下兵士的稟報:“啓稟都督,鮮卑人撤兵了!”

劉弘聞訊之後,驟然一驚,連忙上城觀望,果然原先圍在薊縣城外的鮮卑大軍已經是撥營而去,這匪夷所思的一幕讓劉弘不禁都懷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出了問題。

說真的,現在的薊縣真的已經是撐到了強弩之末了,很可能這個冬天就捱不過去,現在鮮卑大軍突然地撤離,讓薊縣城中的所有人都是驚喜萬分,激動地歡呼起來。

倒是劉弘比較冷靜和理智,他實在想不到鮮卑人有什麼撤軍的理由,難不成是鮮卑人慾擒故縱的把戲不成?所以劉弘並沒有輕易地出城,而是下令軍隊依然緊守城池,同時派出斥侯去查探緣由。

沒等到斥侯回來,卻迎來了駐守在漁陽的張華。張華被司馬炎貶斥到幽州任長史之後,就一直留在幽州,不過他和劉弘的關係莫逆,深得劉弘的器重,在漁陽太守陣亡之後,張華暫代漁陽太守一職,堅守漁陽,以御鮮卑。

由於這兩年來漁陽和薊縣一樣被鮮卑圍困,兩城之間便斷了音訊,無法取得聯繫,劉弘也不知道漁陽那邊的具體情況,只知道漁陽仍在堅守。

現在張華突然地來到了薊縣,讓劉弘是喜出望外,連忙地打開了城門,將張華迎入城中。

“茂先兄,終於可算是見到你了,我還以爲我們再無相見之日了。”

張華微微一笑道:“彼此彼此,若非這次鮮卑人撤走,恐怕我們真的只能是黃泉再會了。”

劉弘問道:“茂先兄可知慕容鮮卑緣何會退兵嗎?”

張華奇道:“和季兄居然不知這等天大之事?”

第297章 跨越雪峰(二)第842章 推心置腹第1196章 周處救主第1215章 冷箭奪命第1274章 得逞第21章 溼身第1198章 三王殞落(一)第502章 真相就是這麼殘酷第615章 兵分兩路第519章 賈充的心思第578章 遁逃第1241章 全軍盡沒(上)第31章 諸葛瞻第1157章 吳人的野望第693章 連番打擊第489章 窩藏第749章 夜奪五寨(七)第1132章 啓駕出宮第954章 激戰葦澤關(下)第98章 潘多拉的魔盒第1092章 大司馬第1272章 借你的人頭一用第867章 忻口之戰(中)第522章 登門拜訪第405章 五丈原之戰(六)第716章 自疑者第599章 另闢蹊徑第97章 製作第1030章 強攻不成用智取第848章 借道第158章 援兵至第678章 真正的隱患第1360章 尾聲第473章 取捨之道第112章 退守劍閣第361章 另有隱情第378章 街亭之戰(七)第160章 全軍覆滅第824章 春天裡的希望第1248章 你們想錯了第295章 谷地內第844章 壺關之戰第1285章 無情碾壓第116章 母親的支持第562章 請旨第328章 天才還是瘋子第824章 春天裡的希望第544章 一諾,重於泰山第1210章 三年伐吳大計第1041章 賈充的末路(上)第1098章 神醫妙手第1314章 西陵之戰(下)第1059章 虛晃一槍第693章 連番打擊第1190章 孫秀投降第636章 雙喜臨門第336章 兩不相幫第197章 來勢洶洶第1245章 狼居胥山第166章 安西將軍第1142章 不共戴天第986章 決戰高梁邑(下)第259章 宣崇門之變(下)第28章 後主劉禪(下)第927章 變數第296章 跨越雪峰(一)第937章 拼死突圍第1302章 永安水戰第172章 司馬昭的決心第718章 想走?沒門!第468章 木蘭塞第876章 棄守晉陽第1349章 清君側第1077章 楊駿投誠第905章 水淹信都(中)第244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1331章 進軍荊南第1005章 插翅難飛第854章 團聚第482章 刑訊第1149章 誰是黃雀第146章 算計第188章 永安之變(下)第1288章 進軍本州島第1281章 搶灘登陸(續)第728章 火能克木第339章 風起隴西第450章 收復劍閣第946章 替罪羊第82章 姜維的回覆第866章 忻口之戰(上)第105章 蔣舒的心思第1322章 輕取鬱林郡第844章 壺關之戰第1282章 吊打邪馬臺第818章 艱苦卓絕的戰鬥第1011章 難啃的硬骨頭第739章 日搶三關(四)第1280章 搶灘登陸第762章 軍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