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斌跟隨姜維多年,在他的身上已經深深地刻上了姜系的烙印,不光是他,還有王舍、柳隱,還有駐守在洛南的八萬漢軍,他們都是姜維的嫡系部隊。多年以來,一直跟隨着姜維轉戰南北,對姜維是忠誠不二。
當然,這種忠誠,是建立在季漢王朝的旗幟之下的,首先蔣斌這些人是忠於季漢的將士,然後纔是姜維的部屬,聽從姜維的命令,如果這個前提條件不存在的話,那麼他是否還能對姜維一如既往地忠誠不二,那則是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了。
蔣斌剛一聽到姜維叛亂身死的消息,第一時間就懵了,他確實想不到對季漢忠心耿耿的姜維會謀逆叛亂,這些年來姜維的功勳那都是有目共睹的,爲了興復漢室,屢屢地出兵北伐,憚精竭慮,肝腦塗地,蔣斌想不通姜維爲什麼背叛亂朝廷。
但現實就是這麼的殘酷,姜維謀劃了開陽門兵變,試圖挾持聖駕,但最終卻是功敗垂成,身死當場。
蔣斌已經無力去求證姜維是如何走上這條路的,現在包括蔣斌包括整個洛南的漢軍,都陷入到了一個信任危機之中,他們做爲姜維的部屬,是否會受到姜維的牽連,受到朝廷的懲治和貶謫。
在沒有接到朝廷的任何命令之前,洛南漢軍的八萬人都深陷於惶恐之中,他們在焦灼不安之中等待着,等待着朝廷對他們的命運裁決。
蔣斌也深陷於不安之中,他考慮的是,如果朝廷不分青紅皁白,將他們歸於姜維一黨而進行懲處的話,那他們該何去何從?是甘心伏法,蒙受這般的不白之冤還是奮起抗爭,乾脆走上叛逆朝廷的道路?
蔣斌陷入了糾結之中,雖然從他的內心深處,從未生過謀逆反叛的想法,但別人的刀架在脖子上的時候,真的就這般任人宰割嗎?
蔣斌私下和王舍柳隱交流過,雖然沒有明說,但王舍和柳隱一樣露出一絲的不甘,但現在朝廷那邊沒有消息,誰都不好多說什麼,他們所能做的,就只有等待了。
還好這個等待的時間並不太長,新皇繼位之後,馬上就是是大赦天下大封羣臣。令蔣斌和王舍他們意外的是,此次晉階的名單之中,他們三人都榜上有名,蔣斌以前是綏武將軍,王舍以前任職漢中監軍,柳隱擔任的騎都尉、黃金圍督,此番蔣斌被封爲後將軍,王舍爲平東將軍,柳隱爲安北將軍,皆爲名號將軍。
這樣的晉升結果,讓一直處於惴惴不安之中的蔣斌等人是驚異不已,按理說朝廷不追究他們的罪責就已經是燒高香了,他們此刻從未奢求過加官晉爵,而此番如此厚賞,着實出乎他們的意料。
尤其是蔣斌,此番升任後將軍,如此顯赫的位置,可是他多年求之未得的。聽到這個好消息,他臉上多日的陰霾是一掃而光。
不過老將柳隱卻有些擔憂地道:“無功不受祿,此番朝廷如此厚賞,難不成是別有他意?”
柳隱的話倒是提點了蔣斌,讓蔣斌心生警覺,是啊,他們現在手中握有兵權,朝廷是投鼠忌器,如果將來他們入朝之後,朝廷那邊一變臉,不管是後將軍也好,平東將軍也好,一擼到底,就什麼也不是了。
但這是否就是朝廷的緩兵之計呢?蔣斌一時之間也拿不定主意,他還是聽從了柳隱的建議,靜觀其變爲好。
如果朝廷沒有任何動作的話,那就證明朝廷確實沒有治他們罪的意思,如果朝廷此刻徵召他們入宮的話,那就表示危險了,很可能朝廷先剝奪他們的兵權之後再動手。
等待的日子是如此地煎熬,如此地度日如年。
就在蔣斌百無聊賴之際,忽然中軍來報:“雍王大司馬駕到。”
蔣斌吃了一驚,趕忙出營迎接。
來的人果然是劉胤,他一襲錦衣,都未穿戎裝,只帶了幾十名的隨從,與蔣斌相見,微笑地道:“與蔣將軍漢中一別,已經是七八年的時間了,時光如此之快,想不到我們在洛陽重逢之時,蔣將軍可是年老了不少。”
蔣斌沒有想到身居高位的劉胤還是一如當前那般謙和知禮,平易近人,當年在漢中時,劉胤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光是劉胤收復漢中的壯舉,更是劉胤那和藹可親的態度。
一晃七八提的光景,蔣斌覺得自己真的有些老了,剛剛過知天命之年的蔣斌這段時間來是心力交悴,更顯得有些老了,不過劉胤的到來讓他的心情大好,敢忙地將劉胤迎入到了大帳之中。
“大司馬光臨寒舍,令敝處是蓬壁生輝啊。”蔣斌很不營養的說着客套話,在沒有摸清劉胤的真實來歷之前,蔣斌只能是先打哈哈,說一些不疼不癢的客套話。
劉胤此來自然是有目的,當然不會和蔣斌打什麼哈哈,當然,他必須要首先摸清蔣斌的態度如何,劉胤既然敢來,就是有恃無恐的,劉胤相信,蔣斌這些人並不是姜維,也不可能有姜維和鍾會的野心,從他們的骨子裡,還是忠於季漢的,沒有將他們逼到絕境之中,他們決不會冒險叛亂的。
劉胤此來,就是要告訴他們,讓他們放一百二十個心,朝廷並沒有追究他們的任何意圖,只要他們忠於朝廷,朝廷所有的封賞都會落到實處。現在朝廷正是用人之際,蔣斌、王舍、柳隱這些人都是難得的將才,而他們手下的八萬人馬更是身經百戰的勇者之師,劉胤是不可能放棄掉他們的。
初入蔣斌營中,劉胤看到蔣斌的態度極是恭敬,謙遜有禮,對他這位大司馬頗有幾分敬畏,他這樣的態度劉胤自然是很滿意的,這無疑證明了劉胤的想法是正確的,只要能讓蔣斌、王舍、柳隱他們真正歸心,爲我所用,那麼劉胤此次前來洛南,所擔負的風險也是值的。
而蔣斌,正是劉胤的第一個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