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重回冀州

隨着文鴦的戰死,晉軍的這次西征戛然而止,八萬大軍,全軍覆滅,無一生還。

這次的勝利,讓蜀軍將幷州以及河東地區牢牢地控制在了自己的手中,晉國喪失的不僅僅是幷州,整個天下大勢也隨之改變,蜀軍由戰略防禦進入了戰略進攻,天下易主已經是大勢所趨。

劉胤沒想到文鴦竟然是如此地剛毅果決,戰敗之時拒絕了招降,橫劍自刎,以死殉國。

按理說,文鴦在晉國朝中,一直都不是司馬炎所倚重的心腹,就算在冀州前線,一直也受到司馬駿的排擠和打擊,可以說文鴦在晉國始終是鬱郁不得志的。

劉胤對文鴦是比較看重的,放眼天下,文鴦也是數得上號的勇將,如果能將其收入到帳下,劉胤可是如虎添翼。所以,劉胤特意地派陳壽前去勸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文鴦可以歸降蜀漢。

但最終劉胤還是失望了,文鴦戰敗之後,都不給蜀軍生擒他的機會,毅然地選擇了自殺,落鳥嶺上,一代名將就此折翼。

縱觀文鴦的一生,堪稱是悲劇的一生,早年時隨父叛魏,後來父死又歸魏,這一來一回之間,只不過短短的兩年光景,卻成爲了文鴦一生的污點,再加上他對司馬師的死負有直接的責任,在魏晉朝中,飽受冷眼也就成爲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但文鴦卻一直也不甘心沉淪,他一直在等待着沉默中爆發的機會,匈奴的叛亂無疑給他一個東山再起的機會,在羊祜的舉薦之下,文鴦得以擔當冀州刺史的重任,成爲獨擋一面的的大將。

在和匈奴人的交戰之中,文鴦的表現也確實是可圈可點,他堅守鄴城兩年,對穩定冀州的戰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隨着匈奴的覆滅和羊祜的離任,文鴦在晉軍的地位也每況愈下,由於和新任大都督司馬駿關係不睦,文鴦的處境是極爲地艱難。這次進攻幷州,文鴦孤軍深入,得不到後方的任何支援,尤其是在平陽之戰後,文鴦處境維艱,司馬駿依然沒有派出援兵進行支援,最終也導致了文鴦的戰敗身死。

命運多舛的文鴦最終無法逃脫宿命的安排,帶着不甘,帶着無奈走向了他生命的終點,他沒有選擇屈膝投降,他以一種近乎悲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向世人宣告,他文鴦並非是反覆無常的小人,即使要死,也死得有尊嚴。

劉胤在聽聞文鴦的死訊之後,扼腕而嘆,這樣的悍勇之士,卻終究不爲自己所用,真是一種莫大的遺憾。劉胤下令將文鴦厚葬在落鳥嶺,那些追隨文鴦左右寧死不降的親兵隨從,也一併將他們安葬在文鴦墓的左右,以表其忠心。

至於那些歸降的晉兵,則按照慣例,一部分做爲預備兵員,補充到蜀軍各營之中,另一部分則遣送回關中,進行屯田。

幷州局勢經過此役之後,已經是完全地穩定了下來,晉國的勢力,全部被逐出了幷州,劉胤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揮師冀州,徹底地擊垮司馬駿所部,將黃河以北的所有州郡,都納入到蜀漢的版圖中來。

劉胤在上黨也是隻做了短暫的停留,上黨還有晉陽、平陽、河東諸郡的政務自然無需劉胤的打理,這些郡的太守到任之後,就足以將整個幷州治理的井井有條了,劉胤和劉諶互通書信,認爲現在可以任命幷州刺史來主理整個幷州的政務了,以前幷州各郡只有太守,並無幷州刺史,主要的原因還是蜀國沒有完全地控制住整個幷州,現在局勢改變,需要由朝廷方面派出一位新的幷州刺史來署理幷州的事務了。

當然這已經是不劉胤需要再關心的問題,刺史的任命不同於太守,刺史主理一州,是真正的封疆大吏,需要朝廷大員來擔任,劉諶那邊自會和朝廷請旨,劉胤則無需再多操心,他把自己主要的精力,還是放在向冀州進軍的目標上。

離開冀州已經是半年的時間了,但冀州的局勢劉胤卻一直是牽掛着,西調幷州五個軍之後,蜀軍剩下的八個軍都暫歸右軍團都督羅憲指揮。

司馬駿似乎也瞅準了這個機會,下令青州刺史馬隆從信都進軍,再次對冀北發起攻擊。

羅憲沒有與馬隆打陣地戰,而是聽從了劉胤的安排,進行大範圍的迂迴機動作戰,主動地放棄一些城池,避免與馬隆進行正面交鋒。

由於羅憲麾下的五個騎兵軍都留了下來,蜀軍在冀州的騎兵戰力,是遠遠超過晉軍的,這樣蜀軍進行大範圍迂迴機動作戰時,就有着巨大的本錢,馬隆雖然兵力雄厚,但卻始終跟不上蜀軍的節奏,一直有一種被蜀軍牽着鼻子走的感覺。

羅憲仗打得很靈活,他儘量地避免與馬隆的主力進行決戰,但遭遇到晉軍的小股人馬,則毫不遲疑地就地全殲。

晉軍的糧道,也是蜀軍頻頻襲擊的目標,儘管馬隆對後勤補給線極爲重視,但他也不可能投入主力軍隊對糧道進行保護,而普通的軍隊又不足以擔負這個重任。

羅憲捉住晉軍糧道的弱點,連續地對晉軍的糧道進行攻擊和破壞,斬殺其護糧的軍隊,焚燒其運糧的輜重車輛,每次馬隆接到糧隊遇襲的消息派出軍隊去增援,往往只能是撲一個空,除了滿地的屍體和燃燒的車輛之外,一無所獲。

晉軍的糧道又比較漫長,馬隆常常是顧頭不顧尾,剛剛保住了前一段的糧道,後一段的糧道又遭到了襲擊,晉軍是顧此失彼,狼狽不堪。

由於糧草很難運抵前線,而決戰又始終沒有找到機會,晉軍的士氣一度相當地低落,最困難的時候,搞得晉軍無隔夜之糧,連吃的都沒有了,如何還有能力去打仗。

在連續地周旋了幾個月後,馬隆也不得不向南撤退,這一次的進行行動最終是無疾而終。(。)

第1187章 偷襲轘轅關(上)第732章 又是一筆血債第820章 迂迴第1214章 初戰告捷第198章 應敵之策第1356章 漏算了一個張家第762章 軍渡第889章 下山偷襲第920章 再起烽火第746章 夜奪五寨(四)第704章 北地胡第356章 山盟海誓第149章 激戰(下)第375章 街亭之戰(四)第1253章 美川王第294章 抵達雪山腳下第1048章 詐降計第136章 靖軍山第189章 羅憲的遺命第357章 集結號第1028章 一物降一物(下)第201章 激戰青陽浦第68章 拜見第205章 遺體第32章 春搜第1309章 丹徒山事變第866章 忻口之戰(上)第1102章 擇師第678章 真正的隱患第354章 抱歉!她是我的女人第89章 張樂的智慧第888章 打不了就不打了第257章 一切皆在掌控之中第1348章 朝廷急詔第174章 三箭連珠第487章 備用計劃第858章 兩害相較取其輕第727章 銅牆鐵壁第1071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第4章 手足之誼第954章 激戰葦澤關(下)第474章 五五之局第851章 怒火完本感言第288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754章 司馬炎的風疾之症第1329章 破番禺(上)第1258章 大敗而歸第831章 三軍會師第510章 力排衆議第1356章 漏算了一個張家第221章 陸抗的決擇第604章 西平之變第1113章 貪狼第34章 行刺第1295章 大遷徙第1233章 鮮卑亂(上)第1239章 新的思路第632章 巷戰(四)第1057章 你逐我趕第732章 又是一筆血債第326章 豪取隴上五郡第321章 激戰上邽第44章 漏洞第819章 跳出去第1275章 逃往天涯盡頭第126章 口蜜腹劍第1046章 羊祜歸漢第596章 錦帆賊第502章 真相就是這麼殘酷第294章 抵達雪山腳下第1346章 雍王來使第49章 黃雀在後第175章 當個親兵第1292章 強勢碾壓(下)第1298章 子欲養而親不待第765章 以百敵千第21章 溼身第1016章 重回冀州第119章 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第172章 司馬昭的決心第432章 兵敗自焚的司馬望(下)第622章 打柴溝之戰(下)第1247章 禁馬封兵第315章 半路遇襲第220章 忠良之後第1010章 將計就計第659章 再戰武關(下)第916章 君命不可違第1338章 攻克西陵第1044章 鳩酒一杯第650章 不得其門而入第381章 街亭之戰(十)第503章 身世第376章 街亭之戰(五)第1023章 深壕高壘第133章 江油的善後事宜第82章 姜維的回覆第413章 荀愷第178章 吳主孫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