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北地胡

由於晉蜀兩國在基本的原則上達成了共識,所以談判進行的相對順利,主要就是雙方在潼關、武關駐防兵力的多少問題,經過談判,雙方確認,以目前雙方實際的控制區域爲邊界,實施休戰罷兵,協議達成之後,雙方在邊界五十里的範圍內各自只佈署一萬人的常備軍隊,其餘的軍隊,必須退到到五十里的範圍之外。

至於休戰期限,協議上並沒有明文規定,對於這一點,雙方都有些心照不宣,畢竟誰也不清楚胡人的叛亂何時才能平定,而平定內亂之後,毫無疑問這份協議便失去了約束力,雙方隨時開戰都有可能。

反正紙面上的東西誰都不會太認真地對待,之所以雙方能坐下來談,只能是說明雙方都有這方面的訴求,都希望能得到自己所需的東西。

協議達成之後,陳壽和杜軫立刻動身返回了潼關。

如此之快地就達成了停戰協定,衆蜀將都暗暗稱奇,劉胤卻是不以爲意,因爲他知道,現在的司馬炎,比自己更爲迫切地需要這份停戰協定。

根據協定,劉胤將撤防潼關的大部分兵力,在潼關和武關只保留一個營的駐防兵力,其餘的軍隊,都回撤到了長安。

此事事先劉胤已經和劉諶協商過了,達成了一致的看法,不過雍州刺史郤正對此卻有不同的意見,認爲劉胤此番與晉國私下達成休戰協議,有越權的嫌疑,儘管劉胤是都督雍涼諸軍事,假節鉞,有先斬後奏之權,但關係到國家之間戰與和的重大決策,如果不請示朝廷,擅自作主的話,恐怕甚爲不妥。

不過對此劉胤也有答覆,現在朝廷尚在南中,數千裡之遙,就算是驛路通暢,書信往來一次至少也得幾個月時間,現在前線戰局變幻莫測,如果事事都要向朝廷請示彙報的話,那麼肯定會貽誤戰機。

何況此事劉胤已經寫好了奏章,向朝廷做了彙報。

事實也證明劉胤的決策是正確的,就在劉胤剛剛回兵長安之際,就接到了匈奴人郝散、郝元度在馮翊郡的夏陽起兵造反的消息,而且此次叛亂波及的速度極快範圍之廣,令人瞠目,短短半月之間,馮翊、北地、新平、安定四個郡都陷入了戰亂之中,馬蘭羌人、盧水胡人、氐人和河西匈奴一道回入了叛亂,聲勢之浩大令人歎爲觀止。

對劉胤的質疑之聲立刻打消了,關中諸將無不稱讚劉胤的遠見卓識,此次北地胡人的叛亂來勢兇猛,如果不能及時調兵平叛的話,很可能北部的幾個郡就會淪陷,甚至威脅到長安。劉胤主動與晉國達成停戰協定,將主力部隊從潼關前線撤下來,現在看來,無疑是最明智的選擇了。

此刻的晉軍,顯然也迫不及待地完成了撤軍,羊祜的大部分軍隊將會被調往南陽,對襄陽的鐘會叛軍形成進剿之勢。而杜預的軍隊則從武關撤了下來,北渡黃河,進入到了幷州,去平定匈奴人劉淵的叛亂。

司馬炎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困擾他多日的兵力不足的問題總算是得到了解決,他相信,只要大軍所至,不管是鍾會的叛亂還是劉淵的造反,都會在短時間內完成予以平定。

不過司馬炎對形勢的預估顯然是太過樂觀了,對於胡人異族,司馬炎或許從來就沒有真正地瞧得上眼過,就算是劉淵殺了胡奮,就算是統一了匈奴五部,在司馬炎的眼中,這些蠻夷還是難成大事的,所以司馬炎對匈奴的叛亂並不太上心,甚至是沒有足夠的重視,將羊祜所率的主力前去對付鍾會,而杜預的這一支偏師,則北上對付劉淵。

但讓司馬炎始料未及的是,劉淵叛亂引發的風暴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席捲了整個的北方諸州,在幷州是匈奴人的叛亂,在上黨是羯人的叛亂,在冀州是氐人的叛亂,在幽州是鮮卑人的叛亂,狼煙四起,應接不瑕,司馬炎僅派去杜預的一支人馬,完全是杯水車薪。

戰亂不及波及了河東地區,蜀軍所控制的河西地區一樣也無法倖免。

南遷匈奴的除了進入到幷州的劉豹這一支之外,尚有另一支留在了黃河以西的北地地區,在河套以南,幷州以西、關中以北的這一塊區域,除了匈奴人之外,羌、氐諸胡並立,民族成份最爲複雜,這塊區域曾經是大漢幷州朔方郡的管轄區域,但進入到三國時代之後,曹魏在這塊土地上的影響力漸式衰微,而匈奴人、馬蘭羌人、盧水胡人和氐人的崛起,讓這塊土地真正成爲了混亂之地。

這些胡人,不併滿足於在這塊土地上的生存,他們時常呼嘯南下,滋擾關中,燒殺劫奪,姦淫擄掠,爲害一方,曹魏在關中的守備力量有限,對北地諸胡的滋擾顯得無能爲力,長期以來,這些胡人都是在關中肆意妄爲橫行無忌。

此刻劉淵叛亂於幷州,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北地諸胡,於是北地匈奴部郝散和郝元度兄弟兩個率先在夏陽起兵,很快地氐人齊萬年部、馬蘭羌人、盧水胡人也紛紛地揭竿而起,叛亂的浪潮很快地席捲了北地四郡。

比之幷州劉淵起事,北地胡則要混亂的多,諸胡之間各自爲戰,互不隸屬,只是因爲別的胡部起來造反了,他們纔不甘落後,也起兵造起反來,爲了爭奪地盤,諸胡之間大打出手亦非新鮮之事,不過這麼多的勢力迭加到一起,還是對關中的形勢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此刻劉胤已經回到了長安,而北地胡的叛亂絲毫也沒有出乎他的意料,爲了穩定關中的大局,必須要對北地胡重拳出擊了。

劉胤留下傅僉的左軍團守長安,同時兼顧潼關和武關方向,儘管與晉國立了休戰協定,劉胤也不敢太意從事,畢竟關鍵時候,那不過是一張廢紙。而後親自率領中軍團北渡渭水,與早先就已經駐守在渭北的右軍團匯合,準備進軍。(。)

第975章 大仇難報第300章 跨越雪峰(五)第707章 齊萬年第285章 先生下過跳棋嗎第1093章 絡繹不絕第1225章 北進幽州第905章 水淹信都(中)第24章 暴走的馬王妃第619章 精心準備第345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540章 神秘來客第401章 五丈原之戰(二)第869章 又折呼延一將第538章 萬全之計第986章 決戰高梁邑(下)第743章 夜奪五寨(一)第641章 三危山第1345章 遷都之議第1009章 羊腸阪第1351章 劉諶的決斷第224章 攻陷第609章 收復大小榆谷(上)第310章 走出草地第681章 擁兵自重第1338章 攻克西陵第939章 等待援兵第1121章 雪地追擊第539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961章 掉入陷井第1127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219章 返回郪城第546章 搶親?第1211章 渡河北進第743章 夜奪五寨(一)第261章 稟明劉禪第114章 劉胤的奏章第273章 愚蠢透頂第25章 黃皓的城府第227章 不翼而飛的奏章第244章 三十六計,走爲上計第1257章 腹背受敵第270章 一片焦土第1117章 夏侯鹹回家第750章 夜奪五寨(八)第1189章 喬裝第385章 三路齊出第238章 涪城之戰(四)第629章 巷戰(一)第325章 說客第131章 千金懸賞第462章 武關之戰(下)第967章 一份“薄”禮第1232章 按兵不動第1335章 所向披靡第1010章 將計就計第144章 徵西將軍鄧艾第332章 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第1180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971章 底線第548章 大婚之日第1041章 賈充的末路(上)第960章 策反胡烈第1162章 大戰虎牢關(五)第1209章 北敵寇邊第978章 堅守平陽(上)第748章 夜奪五寨(六)第1168章 重整漢軍第52章 滅門血仇第1319章 出兵伐吳第1336章 回援巴丘第1014章 司馬家的臉都讓你給丟盡了第1191章 地道攻城第285章 先生下過跳棋嗎第974章 姜鍾會第935章 八面埋伏(中)第439章 老將柳隱第746章 夜奪五寨(四)第413章 荀愷第541章 甘露寺第1210章 三年伐吳大計第898章 匈奴騎兵的墳場第334章 馬家老爺子第457章 不惜一切代價第672章 擊沉樓船第1252章 扶余來使第1091章 一擲千金第1222章 冰河難渡第1121章 雪地追擊第1346章 雍王來使第46章 扮豬吃虎第909章 迎頭痛擊(上)第844章 壺關之戰第940章 援兵難至第979章 堅守平陽(中)第1040章 魚兒上鉤了第522章 登門拜訪第539章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第565章 給我殺了他第135章 阿堅的羊皮地第317章 牽弘的決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