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軍團重組

劉胤之所以急着趕往潼關,就是他認爲形勢已經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原本以爲五胡亂華的發生還需要一些時間,但現在看來,已經是迫在眉睫了,時不待我,劉胤必須要先期做好準備。

真正的五胡亂華是發生在三十多年後的永嘉年間,所以也被稱爲永嘉之亂,五胡亂華有着很深的根源,究其主要原因,自然是與晉朝內部的八王之亂脫不開關係,但不可否認的是劉淵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正是由於劉淵極具野心並善於審時度勢,纔會選擇在晉王朝力量最爲孱弱的時候動手。

也許按照現有的軌跡發展下去,三十年後或許五胡動亂的條件已經消失了,劉淵再想叛亂也是心餘而力不足,但劉淵畢竟是劉淵,他善於捕捉一切可能的機會,在他看來,現在晉國內憂外患,正是匈奴起兵的最佳良機,果然如斯的劉淵毫不猶豫地就扯起造反。

或許劉淵都沒有意識到,他的這一次行動將會在中原大地上掀起怎麼壯闊的波瀾,一呼百應,羣起紛爭,真正的亂世即將要降臨人間。

劉胤到達了潼關前線,幷州叛亂的消息已經傳到潼關,在潼關的諸將已經得到了這個消息,但很顯然,傅僉等人並沒意識到形勢的嚴峻,反而認爲晉國內亂是一個利好的消息,爲蜀軍的反攻中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劉胤到了潼關之後諸將紛紛請命,都爭着想帶兵出征。

擊退了晉軍的三路進攻之後,關中一線的防禦壓力明顯地降了下來,劉胤也趁機對軍隊進行了重組。

除了雍涼各地的守備力量之外,劉胤將前後左右中五個野戰軍重新進行了劃分。蜀軍的基本編制還是保持不變的,與後世軍隊常採用的三三編制不同,漢代的軍隊一直採用的是二五編制,五人爲一伍,二伍爲一什,五什爲一隊,二隊爲一屯,五屯爲一曲,二曲爲一部,五部爲一營,二營爲一軍。

存在就是合理的,這樣的編制一直從戰國時代沿用到三國時代,在冷兵器的時代,這樣的編隊方式更爲地科學合理,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軍隊的戰力,所以劉胤一直沒有對這種軍制做任何的改變。

唯一的短板就是軍一級爲最高的戰術單位(漢末的時候更扯,部爲最高的作戰單位,想一想在亂世之中,一千人能有多大的作爲?),而一個軍只擁有一萬人的編制,或許在一般性的區域作戰之中,一個軍可以發揮出作用,但在大規模的戰役之中,軍這樣的編制就顯得有些單薄了,往往需要多個軍甚至是幾十個軍聯合作戰,由於彼此之間沒有明確的隸屬關係,如何指揮這些軍隊協同作戰,又將成爲一個難題。

這次劉胤的重組就是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改革,西征涼州之後,劉胤麾下的軍隊數量急驟地擴大了,原先前後左右中的五軍設置已經不能再滿足需求,所以劉胤在軍一級上面設立了軍團,分設了左中右三個軍團。

中軍團都督由劉胤親自兼任,副都督由黃崇來擔任,中軍團下設三個軍:虎騎軍、虎步軍和永安軍,分別由傅著、高遠和羅襲擔任護軍將軍,每個軍下設兩個營,虎騎軍下轄虎騎左營和虎騎右營,虎步軍下轄虎步左營和虎步右營,永安軍下轄永安左營和永營右營,鄧樸等人由不得營官升爲護軍之後,所有的營官都依功勳從下一級的校尉司馬之中提撥。

左軍團正副都督由傅僉和牽弘擔任,左軍團下設五個軍:無當飛軍、陽安軍、白帝軍、隴西軍和關中軍,分別由張樂、趙卓、諸葛尚、鄧忠、馬融擔任護軍將軍,每軍亦是下轄兩個營。

右軍團正副都督由羅憲和王頎擔任,相對於中軍團的步騎混編和左軍的純步兵建制,右軍團全部是由騎兵組成的,各騎軍的命名也不再用地名或原有名稱,而是以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麒麟命名,每軍一萬人,同樣也是各設兩個營,各營的名稱序號則是以騎一營至騎十營編排。各軍的護軍將軍分別由鄧樸、傅募、盧遜、荀愷、周敘來擔任。

通過改組,蜀軍的野戰軍團由五個軍的提高到了十三個軍,總兵力也擴張到了十三萬人,比及當初劉胤北伐到達隴西之時,整整地提高了十萬人之多,而且這個數目尚不包括每郡兩千到五千不等的守備兵,整個雍涼地區的兵力總數,甚至都已經超過了蜀漢全盛時期的兵力總和,現在的蜀漢整體的軍事力量加在一起,雖然尚不可能與晉國持平,但差距已經是明顯地縮小了,和吳國相比,已然是不落下風,這天下的格局,隨着蜀國勢力在雍涼地區的穩固,已經是悄然地發生了質的變化。

更爲強悍的是,蜀軍的右軍團完全是由騎兵構成,再加上中軍團中的虎騎軍,蜀軍的騎兵數量竟然達到了六萬人,接近總體兵力的一半,換到以前,這完全是不可想象的,這也正是蜀軍攻下雍涼之地所帶來的巨大成效,正是由於雍涼是產馬的基地,蜀軍纔有機會有條件組建如此大規模的騎兵部隊,同時所有的戰馬都列裝了高橋馬鞍、雙邊馬鐙和馬掌,這些新式馬具的採用,讓蜀軍的戰力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雍涼和幷州是魏晉賴以維持其騎兵力量的基地,而失去了產馬地的晉國,實力必然會大打折扣,晉軍每損失一匹戰馬,就會少一匹戰馬,無法再補充戰馬的話,這支昔日號稱是騎兵無敵於天下的軍隊必將淪爲二等的軍隊。

新的格局帶來的是新的挑戰,現在蜀軍經過重組,又經過了半年多時間的休整,鬥志昂揚,士氣高漲,求戰慾望強烈,這一支虎狼之師一旦進入關東,勢必將會掀起一場新的風暴,天下之勢也將徹底地爲之改變。(。)

第276章 平妻第714章 龜縮不戰第519章 賈充的心思第593章 誰是贏家第171章 其心可誅第1021章 新的防禦體系第338章 借刀殺人第942章 馬隆的智謀第810章 石豹的嗜好第342章 幹得漂亮第485章 引蛇出洞第915章 收穫之秋第184章 永安都督羅憲第310章 走出草地第1080章 扣押第389章 虎距龍盤的關中第614章 以牙還牙,以血還血第980章 堅守平陽(下)第926章 解圍第1163章 大戰虎牢關(六)第1232章 按兵不動第685章 設宴第693章 連番打擊第624章 到底該降誰第1317章 收復西陵第822章 最難捱的冬天第113章 臣有本奏第1142章 不共戴天第174章 三箭連珠第603章 謀取河西四郡第997章 騎戰(上)第1071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第1277章 三韓歸附第1195章 分崩離析第623章 凌亂了第332章 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第830章 再戰寒山要塞(下)第482章 刑訊第1135章 各懷心思第892章 對匈奴的最後一戰第566章 三將戰劉淵第390章 士家歸附第1292章 強勢碾壓(下)第17章 猥瑣的胖子第65章 姜維的憤怒第448章 前往閬中第1128章 莫名消失的馬岱第942章 馬隆的智謀第308章 過草地(三)第1353章 天字第一號牢房第1183章 洛陽之戰(下)第143章 元戎弩的威力第895章 決定命運的一戰第31章 諸葛瞻第602章 副軍護軍第682章 通風報信第249章 劉禪的發小第952章 激戰葦澤關(上)第1131章 劉禪的堅持第497章 又一個奉旨前來的第1263章 白崖山伏擊戰(下)第855章 蜀中戰局第216章 各懷心思第1285章 無情碾壓第81章 阻截第893章 決戰前夕第572章 王元姬第239章 涪城之戰(五)第722章 還剩一個對手第1277章 三韓歸附第705章 撒網第756章 起用文鴦第912章 窮途末路第1342章 武昌血戰第435章 分兵第805章 拿下第695章 父子重逢第53章 下毒第785章 一個不留第1063章 強渡黃河(一)第903章 匪夷所思的命令第895章 決定命運的一戰第646章 一雪前恥的日子第946章 替罪羊第606章 些許遺憾第1098章 神醫妙手第585章 我是劉胤第6章 空谷幽蘭第1027章 一物降一物(上)第716章 自疑者第566章 三將戰劉淵第942章 馬隆的智謀第749章 夜奪五寨(七)第580章 反擊第944章 一敗塗地第1098章 神醫妙手第304章 住在草地邊緣的人第1346章 雍王來使第449章 節 姜維的逆鱗第456章 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