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倭人僕從軍

神周帶着艦隊進入江戶灣,然後以雷霆之勢掃蕩了江戶灣周邊的海岸城市,然後又把偷襲自己的千葉氏打的大敗,最後不得不選擇了臣服,附近的其它勢力看到大明軍隊的強盛,一個個也都嚇的不敢動彈,甚至還送上女子錢財以求平安。

對於這些向自己示好的倭國氏族,神周也是來者不拒,凡是送禮的全都收了下來,然後交給艦隊中的監軍,再由監軍以朝廷的名義把這些東西分配下去,雖然同樣都是收賣手下的人心,但卻只能由代表朝廷的監軍去做,若是神周擅自給手下將士賞賜的話,那可就有心懷不軌的嫌疑了。

收下這些禮物後,神周手下的艦隊的確安靜了一段時間,不過等到神周和李安良把江戶城安定下來後,立刻就開始了擴張,先是距離江戶最近的太田氏遭受了滅頂之災,據說原因是神周想要納太田氏的女兒爲妾,結果人家不願意,於是神周就藉口說自己的尊嚴受到侮辱,於是一怒興兵滅了太田氏,至於太田氏的女兒也被做收到身邊做了丫鬟。

滅掉了太田氏後,大明的軍隊就開始與新興的北條氏接壤,這時的北條氏剛剛由家主北條早雲創立,佔據着伊豆和相模兩國,而且家族勢力正處於上升期,若是沒有大明軍隊的到來,十幾年後,北條氏就會吞併武藏、下總等國,成爲關東地區一方霸主。現在北條氏雖然還沒有日後的威勢,但在江戶附近的幾個氏族中,卻也是一等一的勢力。

然而很可惜的是。北條氏雖然有着遠大的前景。卻無奈被大明軍隊的到來打斷了發展的進程。神周滅掉了太田氏後,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出兵相模,短短几天之內就打敗了北條氏,相模國也落入到大明軍隊的手中。

不過在控制了相模和武藏的大部分地區後,神周就沒有再大規模出兵,而是以蠶食的方式,慢慢的侵佔與江戶接壤的下總國地區,這裡是之前被神周打敗的千葉氏的地盤。對於大明軍隊的侵佔他們是敢怒不敢言,只能一直的退讓。

也正是趁着這段時間,李安良終於出面了,他開始以大明朝廷的名義招募倭人組建僕從軍,畢竟隨着他們在倭國佔據地盤的擴張,帶來的軍隊很快就有些捉襟見肘,甚至加上那一萬朝鮮軍隊也一樣,所以招募當地的倭人也是勢在必行。

說起來倭國經過多年的戰亂後,國內的百姓也是民不聊生,江戶這裡雖然不是倭國的政治中心。但是也時常受到戰亂的威脅,比如北條氏和上彬氏這些氏族。彼此之間也是征戰不休,無數倭人因此而流離失所,田野與道路兩側經常可以見到因飢餓而死亡的倭人。

也正是倭國的這種情況,所以當李安良放出要招兵的消息,而且軍中不但可以吃的飽,甚至還有軍餉可拿,雖然僕從軍的軍餉無法與大明的正規軍相比,甚至也無法與朝鮮軍隊相比,但卻也養活一家人,這點倭國的其它氏族根本無法與大明的軍隊相比,因爲他們的軍隊只負責給士兵提供食物,根本沒有什麼軍餉可言。

豐厚報酬再加上每日三餐,這點比倭國士兵每天只吃兩餐可要強多了,再加上這時代的倭國人也沒有什麼家國的概念,所以當李安良放出招募僕從的消息後,無數倭人蜂擁而來,爭先恐後的進入江戶城中,希望早點加入到大明的僕從軍中,這樣不但自己不用捱餓,家裡也能吃一頓飽飯。

不過報名的人雖多,但是李安良招募時的條件卻也是十分苛刻,首先倭人僕從軍只招募十六歲以上,四十歲以下的人,當然有武藝或上過戰場的人優先,不過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報名之人必須有家室,而且在進入僕從軍後,必須將家室遷到江戶附近統一居住,這樣做主要是爲了保證倭人的忠誠性,畢竟神周他們遠離大明作戰,他們可不想招募的倭人軍隊反戈一擊,所以那些倭人在外作戰時,他們的家人就是人質。

對於要以家人爲質的苛刻條件,那些倭人卻都覺得很正常,畢竟大明軍隊提供了那麼優厚的條件,當然不可能什麼人都收,而且爲了保證士兵的忠心,將家眷遷到江戶附近也是一個最有效的手段,所以哪怕條件苛刻,也擋不住倭人吃飽飯的熱情,這使得李安良的招兵工作進行的十分順利,短短三個月的功夫,就已經招到了五萬倭人士兵。

不過相比那些進入僕從軍的倭人,被淘汰下來的倭人數量更多,對於這些淘汰的倭人,李安良本着不能浪費的原則,與神周商議了一下後,就在僕從軍之外又成立了一支治安軍,這些治安軍沒有數量規定,對人員的要求也不多,只不過待遇上卻與僕從軍有着極大的差別。

比如僕從軍一日三餐,使用的是大明提供的制式裝備,而且每月還有軍餉可拿,但是治安軍卻只能一日兩餐,也沒有什麼軍餉,至於武器裝備,則只能使用大明軍隊淘汰下來的一些即將報廢的武器,連軍服都沒有,站在一起花花綠綠的,看起來都讓人可憐。

不過即便是這樣,那些能夠進入治安軍的倭人依然是十分興奮,畢竟再怎麼說治安軍也是個能吃飯的地方,而且相比其它的氏族軍隊,治安軍中的伙食也要強的多,每次也能吃飽,不像其它的氏族軍隊,說不定哪天就會斷上幾頓伙食。

另外更讓治安軍感到高興的是,他們名爲治安軍,一般來說是用不着他們上戰場的,平時只負責各地的治安情況,最多是遇到搶劫之類的強盜,他們就會出動數倍的軍隊去剿滅一下,可以說十分安全,不像其它的氏族軍隊那樣,天知道會在哪天把命丟在戰場上?

李安良一下子招募了這麼多的倭人軍隊,花費的糧食和錢財可不是個小數目,對於後勤的壓力也很大,不過神周他們是海軍,有專門的運糧船隊,只要糧食不夠,船隊就會從大明運來糧食,其中大明的正規軍吃的是大米和麪粉,至於倭人軍隊,吃的則是番薯乾和玉米粉。

隨着大明推廣番薯和玉米,現在這兩種糧食都已經氾濫成災了,不過越是這樣,大明對這兩種作物的管制就越嚴,凡是運往大明之外的番薯和玉米,全都要經過加工,保證不能讓一粒種子流落到國外的土地上。

當然了,大明想要完全杜絕玉米和番薯的外流,根本就不太可能,畢竟這東西已經在全國推廣了,大明對邊疆的管制又不是那麼嚴格,所以傳播出去也是遲早的事,不過大明已經對周邊各國發出警告,凡是不經大明同意種植這兩種作物者,必然會引發大明的怒火,到時就等着大明的軍隊討伐吧。

神周他們運來的番薯乾和玉米粉,就是山東半島和遼東半島那裡出產的,這兩地土地肥沃,番薯和玉米的產量很大,想要加工做成粉絲之類的衍生產品,可是這類產品的市場早已經被臺灣等先種植番薯和玉米的地方搶佔了,所以後來的一些地方都在爲這麼多的番薯和玉米發愁,幸好周重在海外移民需要大量的糧食,這纔給山東和遼東等地找到一個好銷路。

正是有了番薯和玉米這兩種高產作物的支撐,所以李安良纔敢在倭國肆無忌憚的招兵,而且根本不用擔心如何養活這些倭人,這就是大明國內糧食太多帶來的好處,不過糧食太多有時也不見得全是好事,比如大明現在就遇到一些糧食太多遇到的問題,其中最爲顯著的影響,就是周重想要將大明百姓從國內遷移出來就變得有些困難了。

糧食多了,大明國內各地都儲存了大量的糧食,這樣一來,就算是遇到什麼災荒,也根本不用發愁糧食的問題,只要當地的官員有點良心,在災荒時打開糧倉,災民們就能安然的度過災荒,而對於那些傳統的大明百姓來說,只要在家能有口糧食吃,他們就會安心的在家裡呆着,哪怕是在家受窮,也不願意冒險去海外那種荒蠻之地。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周重每年從大明遷移出動的災民日益減少,甚至按照總督府官員的估計,最多三年之內,大明國內就不會再有災民遷出。

對於這個結果,周重也是十分的無奈,甚至有時候他也會想,若是早知道因爲玉米和番薯的作用,導致大明國內的百姓不再向外遷移的話,他是否還會把番薯和玉米獻給正德?不過周重最後得出的結論卻依然沒變,就算是早知道如此,他也會把玉米和番薯獻出來,畢竟他不可能眼睜睜的看着每年有那麼多的大明百姓因飢餓而死。

海外還有大量的土地等着大明百姓開發,可是現在周重的移民工作卻遇到上面這個大問題,這也使得周重不得不改變原來的移民策略,轉而使用另外一種辦法進行移民。

第110章 弘治三賢相第32章 立功德碑第436章 要動手了第509章 兵臨城下第296章 準備成親第222章 寧王朱宸濠(上)第402章 港南土人的邏輯第511章 攻陷福滿寨第250章 事情解決第442章 要入京嗎?第421章 戰爭之後第224章 白氏姐妹的往事(上)第267章 定海衛的內鬥第52章 回禮準備好了第326章 一家團聚第323章 正德駕臨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第273章 兵力集結完畢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123章 錦衣衛來了第445章 無聊的正德第239章 四海提督第87章 除掉周重第31章 王老爺義診第200章 倭國京都第202章 京都之行第488章 經濟調控第305章 敗局已定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329章 終於走了第198章 奇拉瓦的新船第498章 打破官吏壁壘第510章 挫折第361章 張銳的經歷(下)第237章 忽悠正德(上)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336章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第85章 全新的走私模式第510章 挫折第111章 神秘的周海第418章 韃靼人南下第47章 做好挨宰的準備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146章 有人鬧事第204章 足利義材第269章 立威第196章 葡萄牙人的擴張(上)第525章 使團歸來第344章 伏擊倭人第86章 扼殺在搖籃之中?第432章 石見銀礦第127章 回松江(上)第460章 兵臨果阿第537章 陸地與海洋第84章 入股商會(下)第435章 正德與江彬的相遇第449章 加封趙王第416章 理念的差別第244章 周重對正德的影響力第1章 破產之家第208章 正使與副使第268章 戴罪立功第49章 與西遊相媲美的小說第45章 救?還是不救?第221章 有趣!真是有趣!第415章 正德與軍校(下)第407章 王守仁發威第350章 難得的悠閒第467章 極度飢餓第194章 影響大明國運的作物第186章 倭女引發的誤會第474章 大明中央銀行第130章 送行(上)第294章 朝鮮忠清港第176章 一百多個賠錢貨第121章 南洋商會的新生意第300章 葡萄牙人的圍困第307章 港口利益第311章 祭拜第501章 朵顏衛花當第470章 正德出巡(下)第255章 滅門第342章 對馬島之戰(下)第116章 大家閨秀第453章 檯球與足球第240章 內閣議事第223章 寧王朱宸濠(下)第358章 張銳被俘第457章 戰前的馬六甲第471章 焦芳入閣第333章 朝鮮政變第60章 做賊的教士第36章 吳山醒了第280章 拜訪唐伯虎第380章 平安軍李安良第109章 進退兩難第293章 兩個有秘密的人第515章 遼東局勢第389章 逼迫朝鮮士族第391章 大明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