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奔襲宛城

“孔明兄似乎搞錯了,如今夏侯惇領兵兩萬五,攻打育陽,曹仁領兵兩萬屯兵比水,他們的目標皆是玄德公,你爲何不爲玄德公獻策,反而到關心我主,你就不怕玄德公嫉妒嗎。”龐統似笑非笑的說道。

諸葛亮心裡苦笑,他與龐統相交多年,自然知道對方的才能不下於自己,所以交流的時候還是坦誠一diǎn,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劉修看了一眼龐統,也是diǎndiǎn頭。

“呵呵,士元所言不錯,曹軍圍攻我主,新野危急,不過劉太守應該知道脣亡齒寒的道理,我主大敗,新野失守,那麼危急的不單單是襄陽,相信夏侯惇不會就此罷兵,必然會向西攻擊太守大人,到時候太守大人也會面臨夏侯惇與曹仁的聯手攻擊,那個時候太守大人如何抵抗。”

“呵呵,孔明先生言之有理,不過我相信玄德公可以守住新野。”劉修笑道。

諸葛亮繼續道:“劉太守此言差矣,我主兵微將寡,很難守住新野,如今只有我主與劉太守齊心協力,方可攻破曹軍。”

“那依孔明先生如何破敵呀?”

諸葛亮心裡一喜,終於談到正題了,前面說了這麼多,就是引導劉修問出這句話。

“奔襲宛城。”

“哦?孔明先生真是語出驚人啊,宛城城高牆厚,距離涅陽數百里,而且有曹兵五千人馬駐守,想要破城難比登天,此計根本就行不通。”

劉修與龐統聽到諸葛亮的計策之後,全都是一驚,雖然劉修一直都有拿下宛城的想法,然而並不是現在,自己現在的實力根本就不足以拿下宛城。

諸葛亮一笑,意味深長的看着劉修道:“宛城防守是牢固,然而並不是沒有機會,只要劉太守與我主聯繫起來,必然可以一舉拿下宛城。”

“不知道孔明先生用什麼辦法拿下宛城?”

“我主願意派遣三千人馬,供劉太守調遣,助劉太守攻打宛城,宛城作爲南陽的治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囤積着大量的糧草物資,到時候劉太守如果拿下宛城,周圍縣城必然害怕,定會望風來降,在失去宛城的支撐之後,夏侯惇與曹仁沒有糧草供應,必然會撤軍,自然也就解了新野之危,如此於劉太守,於我主都是有利。”

聽完諸葛亮的建議,劉修陷入了沉思之中,對於這個建議說劉修不心動是根本不可能的,自己之所以暫時無法攻打宛城,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手裡兵馬不足,如果加上劉備三千人馬的話,那就不同了,只要戰術運營得當,奔襲宛城不是不可能。

看來正如劉修所猜測的那樣,諸葛亮必然早就知曉自己的計劃了,不然也比可能拋出如此大誘餌來引誘自己。

劉修看向龐統,問道:“士元,你怎麼看?”

龐統自然明白劉修問自己的意思,他知道劉修有diǎn動心了,不但是劉修,龐統也有diǎn心動。

不過龐統可不認爲事情就如此簡單,劉備可不會無緣無故借這麼多兵馬給別人,如果說是無私,傻子都不信,有所舍,便有所圖。

“玄德公如此慷慨,想要得到什麼回報呢?”龐統問道。

諸葛亮笑道:“只希望劉太守能夠信守諾言,如果拿下宛城,便給我主幾座縣城,以做棲身之地。”

劉修略一思索,如果真實現諸葛亮的意圖,那麼無論對於自己還是劉備都是受益者,這是一種雙贏的結果,不過顯然其中自己承擔的風險更大。

如果一旦宛城久攻不下,而夏侯惇得知消息後,必然遷怒與自己,保不住放棄攻打新野,掉頭就殺向自己,這樣固然也可以替劉備解圍,可是自己就會再次陷入鏖戰的局勢中,而這一次攻打自己的不會是五千人,而是整整三萬人。

當然攻下宛城,自己就會成爲最大的受益者,這是一場賭博。

劉修陷入了左右爲難之中,此時劉修只能將希望寄託在龐統的身上了。

龐統領會了劉修的想法,便笑道:“我主與玄德公本來就是守望相助,結成盟友,既然玄德公如此仁義,願意相助我主取宛城,我主自然不能寒了玄德公的心。”

聽到龐統如此說,諸葛亮知道此行的目的便是達成了。

“不知道,玄德公打算派何人前來助戰?”劉修問道,劉修當然希望劉備派來的人是關張趙其中的一位,這些人具有萬夫不當之勇,自然勝算也會更大一些。

“糜子仲與徐元直。”諸葛亮淡淡道。

諸葛亮的聲音不大,但是宛若驚雷般震驚了劉修,因爲他聽到一個可以說根本不應該聽到的名字,確切來說此人現在本就不應該在劉備帳下,而是應該在曹營纔是。

“徐元直?可是徐庶徐元直?”劉備難以置信,重複問道。

對於劉修的反應,不但諸葛亮比較驚訝,就連龐統也詫異,徐元直一直跟隨劉備,荊州士林之中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且諸葛亮之所以能夠被劉備請出山,很大程度上還是徐元直三番五次的給劉備推薦,這纔有了劉備三顧茅廬的事情,根本就沒什麼大驚小怪的。

劉修的反應有些反常。

不過劉修的失態也算是正常,對於徐元直,劉修再熟悉不過,雖然他的才華在三國演義中一閃而逝,但是並不影響此人的名氣。

在劉修的記憶中,徐元直名叫徐庶,字元直,出生寒門,幼年愛擊劍,行俠仗義,常以仁俠自居,後來棄武從文,學有所成,避禍荊州,與諸葛亮等人交好,後來來到新野投奔了劉備,成爲了劉備的軍師,劉修記得最清楚的便是徐庶幫助劉備破掉曹仁的八門金鎖陣,從而大敗曹軍,此人具有王佐之才,這是劉修對徐庶的認識。

後來曹操讓程昱僞造其母親的手書,把徐庶騙到了許都,從此徐庶成了曹操帳下的謀士,不過一生都爲於曹操獻出一計一策,以至於後世有句話來形容“徐庶在曹營,一言不發”。

徐庶的忠直坦誠、孝敬親尊的品格深的劉修的佩服與推崇。

可是劉修怎麼也不可能想到徐庶此時竟然還在劉備帳下,想到這裡劉修就不得不重新審視劉備的實力了。

第181章 一石三鳥第33章 病子黃敘第158章 深謀遠慮第198章 血債血償第117章 返回穰縣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81章 涅水防禦第34章 韓玄棄逃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160章 魯肅來訪第100章 淯水對峙第17章 三軍成立第236章 改變策略第49章 一反常態第125章 劉備南撤第199章 復仇怒火第155章 曹操心碎第161章 醉翁之意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149章 樂進賭約第65章 諸葛孔明第39章 奇襲攸縣第244章 狼煙再起第234章 詐取柴桑第99章 胸有成竹第60章 蔡瑁刁難第153章 誓破江陵第111章 入駐宛城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159章 天助我也第4章 甘寧興霸第105章 圍三缺一第71章 桃花美女第154章 陶罐逞威第25章 不死不休第119章 鄧艾消息第18章 孫權來犯第221章 騎虎難下第25章 不死不休第156章 潛在威脅第9章 必謀荊州第11章 招兵買馬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54章 張機仲景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206章 圍魏救趙第4章 甘寧興霸第196章 徐庶跑了第198章 血債血償第210章 生擒關羽第142章 召見周瑜第230章 孔明獻計第68章 文聘仲業第88章 峰迴路轉第151章 曹操督戰第69章 湍水設防第142章 召見周瑜第62章 大浪淘沙第209章 大戰關羽第208章 爭搶先鋒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49章 一反常態第191章 狐假虎威第196章 徐庶跑了第90章 荊州暗流第19章 貪生怕死第100章 淯水對峙第197章 偷襲敵營第114章 曹操大怒第230章 孔明獻計第141章 猶豫孫權第234章 詐取柴桑第186章 教化萬民第231章 周瑜突圍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40章 混進城內第150章 山雨欲來第64章 高儀謀略第18章 孫權來犯第141章 猶豫孫權第209章 大戰關羽第52章 韓玄發怒第90章 荊州暗流第160章 魯肅來訪第179章 進駐宜城第173章 春節快樂第159章 天助我也第127章 賣主求榮第81章 涅水防禦第240章 歪門邪道第48章 謀反大罪第178章 雙方談判第126章 不忠不義第2章 白眉最良第34章 韓玄棄逃第137章 人命草芥第142章 召見周瑜第45章 最後一戰第137章 人命草芥第15章 一路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