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劉修願景

荊州被曹操一份爲四,這是劉修、諸葛亮等所有人都沒有預料到的事情,不得不說曹操真的很陰險,他對江南三股勢力之間微妙的關係觀察入微。

如此三方便不可能會有真正意義上的聯合,三方必然互相生出嫌隙。

名義上劉琦是湘州刺史,實際上掌管湘州的是劉備,諸葛亮爲了穩定民心,儲備軍資,開啓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興修水利,鼓勵生產,降低稅收。

荊南三郡本來就沒有遭受什麼大的戰爭,故而沒有造成什麼破壞。

周瑜沒有在南郡暴斃,回到江東之後,日夜操練水軍,意圖再次攻打荊州,他對劉修和劉備很是痛恨。

江南三方,劉修的地盤最慘,南郡剛剛遭受過曹操的劫掠和攻打,襄陽郡曹操更是將數十萬百姓遷入了南陽,讓劉修空得了一郡,對此劉修不得不從南郡中招募了三十萬百姓遷入襄陽。

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耗費財力人力物力無數,沒有半年時間是根本無法完成,所幸的是劉修在江陵幾乎全部得到了荊州這幾十年和平所積累的物資錢糧,可以消耗得起。

不過即便如此,這一次百姓的遷徙消耗了荊州過半的物資。

劉修新進荊州刺史,統領襄陽郡、南郡、武陵郡三郡之地,魏延爲襄陽太守,鄧中爲郡丞,治理防備襄陽,以甘寧爲武陵太守,高儀爲郡丞,治理武陵,劉修自己兼任南郡太守。馬良爲治中從事,管理荊州內政,龐統爲軍師中郎將,全權負責軍事。

至於蔡瑁,劉修還沒有用的打算。說實話他還是有些不放心,老實說劉修不是什麼仁慈之人,然而做事情都有他的風格和御人之道。

留着蔡瑁自然是有用處,荊州士族門閥盤根錯節,與蔡族有關係的家族就不少,得了蔡瑁一來可以給劉修帶來心胸豁達。禮賢下士的名聲,二來,那些與蔡瑁有關心的家族自然也會投奔劉修。

若非如此,當初吳登也不會背叛曹操,冒死俘虜了曹仁遠道而來投奔劉修。這就是招降蔡瑁的好處,另外原荊州屬官王粲、宋忠等人當初皆與蔡瑁交好,隨劉琮一起投降了曹操,最後蔡瑁被俘投降劉修之後,他們也是悄悄的離開了曹操投奔了劉修。

所以殺蔡瑁與留蔡瑁,劉修自然會選擇後者。

轉眼間到了建安十四年六月。

各方勢力都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無暇顧及彼方,而劉修處於絕對的弱勢。要想在短時間內積累夠足夠的實力,就必須走一條與其他人不同的道路。

所以劉修將自己關在房間內數日,足不出戶。絞盡腦汁來想辦法。

終於在苦思冥想半個月之後,劉修推開房門,走了出來,他的手裡多了幾份畫滿圖案的金帛。

“呼。”劉修仰天長舒一口氣,呼吸了一口新鮮的空氣,刺目的陽光讓有些睜不開眼。

“嘿嘿。劉荊州,你在屋子內待了半個多月。終於肯走出這個方面了。”就在這個時候,院子內糜鈺走了進來。看到劉修嘿嘿笑道。

劉修笑道:“你這話說的,我天天出門,只不過是你沒看到而已。”

“那你去了哪裡?”糜鈺睜着大大的眼睛問道。

“上茅房,我總不可能在屋子內方便吧。”劉修打趣道。

糜鈺的臉色一紅,他沒想到劉修竟然這麼流氓,當着一個女孩子的面說這等齷齪之事。

劉修見糜鈺害了臊,便哈哈一笑:“我是跟你開玩笑的,我待在屋內苦思冥想,便是爲了這個。”劉修揚了揚手裡的東西。

“呀,這是什麼東西?”糜鈺驚訝的看着劉修手裡的錦帛問道。

“這是對付曹操的利器。”劉修說道。

“什麼利器呀,我看也就是幾張破布而已,還能敵得過曹操的百萬雄師。”糜鈺嗤笑道。

“說了你也不懂,我還是跟季常、士元說吧。”

……

南郡太守府,被劉修改爲了荊州刺史府。

“主公,不知道你這麼急着召喚我等前來所爲何事啊?”馬良與龐統坐下之後問道。

劉修笑道:“來,季常,你來看看這個,這是我這半個多月以來的成果。”

說完劉修將一張金帛遞給了馬良,馬良不明所以,困惑的接過錦帛,看了半天也沒看明白,不得已轉頭問道:“主公,這上面所畫之物爲何,一個個小小的方塊之中寫着文字,究竟有什麼用呢?”

“呵呵,我且問你,何爲國之利器?”劉修沒有正面回答馬良,而是問了一個馬良這樣的問題。

馬良不假思索道:“自然是人才。”

“人才從何而來?”

“乃有德望之人推舉。”

“自古以來,人才多集中在各士族門閥之中,一個寒門子弟若想成爲人才十分的苦難。”

“恩。”馬良與龐統都是點了點頭,這個時代想要做官沒有什麼科舉,靠的都是那些有名聲,德高望重的人推薦,叫舉孝廉,一般人都有私心,自然舉薦的都是跟自己關係親密的人,故而纔會形成門閥與寒門的區別,寒門子弟若想出人頭地十分的困難。

曹操之所以強大就是靠頒佈了一條規定,無論是貴族還是寒門,只要有一技之長都會重用。

“而歸根結底是書卷典籍很少很珍貴,都被世族所壟斷,平民百姓連自己的養不活,根本沒錢賣書,更沒有機會讀書識字。”劉修繼續說道。

“我要讓所有的人百姓都可以有書讀,買得起書,讓書院遍佈荊州。”劉修目光灼灼,說出了自己的願景。

“主公是要辦官學嗎?”

“自然是。”

“這不太現實,首先書籍這東西十分難搞,每一本書籍都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如果只靠府庫中的錢財根本無法支撐。”

馬良說的是事實,這個時代還沒有印刷的技術,所有的書籍都是人爲手抄在竹簡上,一本成書要耗費大量的時間,而且效率很慢,故而士族豪門會壟斷了資源,即便家族的一些普通子弟都不見等能夠人手一本。

“呵呵,季常,我發明了兩樣東西,能夠大大的提高效率,短時間內便可以獲得大量的書籍,如此可否實現呢。”

這個時代蔡倫早就已經發明瞭紙張,不過還爲普及開來,人們的書寫材料仍以簡牘和縑帛爲主。到了晉朝,造紙術傳到長江流域,那裡有豐富的造紙原料,也產生了較好的紙張,才得普遍推廣。()

第234章 詐取柴桑第200章 給你送禮第33章 病子黃敘第199章 復仇怒火第207章 晴天霹靂第230章 孔明獻計第48章 謀反大罪第56章 再臨洞庭第198章 血債血償第239章 你屬狗的第215章 江東之危第77章 大軍開拔第217章 湘州入手第203章 孫劉聯軍第42章 劉修用計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159章 天助我也第85章 二次攻城第94章 背水一戰第127章 賣主求榮第186章 教化萬民第159章 天助我也第228章 指東打西第157章 劉備顧慮第130章 劉備決心第67章 授格鬥術第161章 醉翁之意第35章 借兵世族第116章 三思而行第174章 爭奪州牧第49章 一反常態第114章 曹操大怒第145章 三方會談第9章 必謀荊州第113章 夏侯撤軍第35章 借兵世族第207章 晴天霹靂第232章 劉修誘餌第242章 士燮歸附第97章 瞎說實話第159章 天助我也第51章 高儀獻策第196章 徐庶跑了第8章 蔡瑁殺意第50章 說服高儀第3章 天下英雄第138章 江東來人第37章 黃蓋攻城第154章 陶罐逞威第244章 狼煙再起第42章 劉修用計第17章 三軍成立第234章 詐取柴桑第91章 兩面夾擊第105章 圍三缺一第99章 胸有成竹第227章 潼關對峙第154章 陶罐逞威第154章 陶罐逞威第32章 醫聖張機第4章 甘寧興霸第37章 黃蓋攻城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233章 中了圈套第50章 說服高儀第186章 教化萬民第95章 問計徐庶第170章 雕蟲小技第14章 路遇刺殺第170章 雕蟲小技第241章 慘烈之戰第195章 等待時機第70章 鹿門山行第214章 劉璋出兵第236章 改變策略第64章 高儀謀略第100章 淯水對峙第4章 甘寧興霸第208章 爭搶先鋒第23章 雙方對策第113章 夏侯撤軍第105章 圍三缺一第155章 曹操心碎第54章 張機仲景第222章 飛舞拒婚第210章 生擒關羽第104章 暗度宛城第104章 暗度宛城第176章 飼養信鴿第233章 中了圈套第47章 黃蓋撤軍第75章 龐統歸附第172章 荊南四郡第54章 張機仲景第27章 大獲全勝第198章 血債血償第202章 蠻人之殤第16章 精悍強兵第67章 授格鬥術第190章 書籍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