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孫權來犯

此時,在州牧府。

劉表坐在上座,兩側分別坐着以蔡瑁爲首的武官和以蒯越爲首的文臣,雙方都是愁眉不展。

“如今孫權來犯我江夏、長沙二郡,諸位可有什麼的良策退敵?”劉表的面容蒼白,身體大不如前,甚至於走路都需要人攙扶。

劉表的話音活下,從事中郎韓嵩站了起來,作揖拜道:“主公勿憂,孫權曾多次騷擾江夏,都被江夏太守黃祖所阻,想來這次也不會有意外,長沙太守韓玄領兵三千駐守長沙,賊兵勞師遠來,我軍以逸待勞,無憂也。”

聽到韓嵩的分析,劉表也是diǎn了diǎn頭,從心裡上來講,他自然希望二人能夠將敵人拒之千里之外,劉表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穩定荊州局勢而已。

“德高此言差也,以前孫權雖常擾我荊州,然而從來沒有這麼大的陣勢過,眼下孫權親自率領兩萬五千人馬攻打江夏,派黃蓋、程普率領一萬人馬攻打長沙,合計三萬五千人馬,實屬罕見,主公萬不可大意,長沙駐兵只有三千,所以應當即可派兵馳援長沙。”

待到韓嵩說完,東曹掾傅巽立刻站起來提出反駁,並提出自己的建議。

傅巽和韓嵩二人和蔡瑁、蒯越一樣,屬於投降派,歷史上曹操南下,此二人也積極勸說劉琮投降,最後因爲此功傅巽被曹操封爲關內侯,韓嵩官封大鴻臚。

“公悌多慮了。”韓嵩淡淡道。

“德高需謹慎。”傅巽冷冷道。

很快在場很多人都加入了討論之中,各人有各人的建議,無法形成統一的意見,而劉表在這方面確實是個沒有主見的人,只能將目光轉向了蔡瑁和蒯越二人。

“德珪,異度覺得應該怎麼樣?”

蔡瑁其實心裡早就有計較,他一直都沒有說話,一直就是在等劉表來問自己,而在這方面蔡瑁確實十分的瞭解劉表的性格,只要討論沒有同意的意見,最後都會來問自己。

“回稟主公,江夏兵精糧足,歷來孫權攻打江夏都不討好,主公倒是不必擔心,不過長沙太守韓玄素來膽小怕事,即便有兩千人馬,我恐其守不住長沙。”蔡瑁站起來說道。

“異度以爲如何?”劉表轉向蒯越。

蒯越作揖道:“我也贊同德珪的分析。”

蒯越和蔡瑁從來都是穿一條褲子,劉表也是知道的,但是爲了能夠得到荊州世族的支持,劉表不得不重用此二人,不過當初劉表初入荊州,也多虧此二人的功勞才能夠坐穩這個位置。

“那應該派誰去支援韓玄?”

“此非三公子莫屬。”蔡瑁回答道。

“這……。”劉表的臉色一變,他萬萬沒想到蔡瑁會提出這樣的建議,“季緒年紀尚小,恐不足以擔當此重任。”

蔡瑁提出此建議之後,連蒯越都是瞥了他一眼,顯然他也是十分的意外,不過想想就釋然了,劉修畢竟年輕,而且兵馬不多,蔡瑁這是使用借刀殺人的把戲。

不得不說蔡瑁這一招比較狠,以劉修的閱歷怎麼可能是黃蓋、程普的對手。

“三公子有勇有謀,年少有爲,眼光卓越,手下五百士卒個個精悍,足可以一敵十,派三公子一定可以大破賊兵,讓其不敢犯境。”

蔡瑁說完向蒯越使了使眼色,蒯越立刻會意,只好也符合道:“德珪所言極是,以三公子之才足可獨當一面,馳援長沙再適合不過了。”

在場的人不是蒯越的人就是蔡瑁的人,他們見到蒯越和蔡瑁都出言,自然全部都是附和蔡瑁,極力誇讚劉修,建議劉表派劉修馳援。

劉表嘆了一口氣,他怎麼能不知道其中緣故,五百兵馬去抵擋兩萬人馬,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劉表也是無能爲力,他改變不了什麼。

“來人,通知三公子前來議事。”

“諾。”

一個小兵領了劉表的命令便出城前往柳莊去了。

此時蔡瑁的嘴角流露出了一個微不可查的笑意。

……

襄陽城向西五里的柳莊,士兵們正在操練,分成了三波,長矛兵是有魏延負責,炮兵由馮習負責,火槍兵由張南負責,馮習和張南確實也是聰慧過人,經過劉修手把手的指教後,他們二人也足可以獨當一面,能夠負責起操練的任務,這讓劉修輕鬆了不少,現在馬良負責軍隊的後勤任務,一切纔剛剛步入正軌。

看着這一切,劉修會心的笑了,很快就可以實施他的下一步計劃了。

孫權再次攻打江夏,深知歷史的劉修知道黃祖恐怕也活不了多久了,而自己的計劃就是先一步劉琦向劉表討要一個江夏太守作爲自己的根據地。

到時候自己再去和孫權聯合,共同打敗曹操,和曹操、孫權三分天下,想辦法再弄死劉備,接受他的一干將領,然而入住益州,最後統一天下,哈哈,想想劉修就覺得日子美好起來了。

“主公,主公,你樂呵啥呢。”突然一個小兵從劉修的背後冒了出來。

“額……那個……沒事,有什麼事嗎?”

“啓稟主公,州牧大人派人有請,說有要事商議。”小兵恭敬道。

劉修卻是眉頭一皺,要知道以前劉表商議荊州大事,從來都不予劉琦、劉琮、劉修三人蔘合,今天卻一改常態是何道理,會不會和孫權攻打荊州的事情有關,劉修心裡想着。

“恩,我馬上就去。”不管是什麼原因,自己必須要去的,到時候總會知道的。

劉修跨馬揚鞭,向着襄陽城疾馳而去。

沒過多久劉修便走進了州牧府,在守衛的帶領下直接來到了議事大堂。

“呃……。”劉修走進去才發現,荊州一干重要官員全部都集中在這裡商議大事,其實劉修認識的並不多,畢竟以前的劉修很少出門走動,兩耳不聞窗外書,一心只讀聖賢書。

而這些人看向劉修的目光也各有不同。

有些人鄙視,有些人輕蔑,也有人還是投來好奇的目光,當然最能引起劉修注意的是蔡瑁的目光,透着狡黠的笑容,閃爍着淡淡的殺意。

第52章 韓玄發怒第41章 成何體統第192章 征討南蠻第155章 曹操心碎第208章 爭搶先鋒第13章 劉修練兵第11章 招兵買馬第129章 曹操追擊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231章 周瑜突圍第75章 龐統歸附第84章 孔明策略第21章 激戰水賊(一)第117章 返回穰縣第90章 荊州暗流第48章 謀反大罪第65章 諸葛孔明第159章 天助我也第54章 張機仲景第107章 合兵一處第109章 整兵追擊第186章 教化萬民第162章 流言四起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68章 文聘仲業第147章 曹仁攻城第79章 治所穰城第126章 不忠不義第157章 劉備顧慮第181章 一石三鳥第204章 攻城失敗第9章 必謀荊州第90章 荊州暗流第174章 爭奪州牧第203章 孫劉聯軍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59章 返回襄陽第76章 女子祭酒第2章 白眉最良第20章 洞庭水賊第19章 貪生怕死第143章 劉修使臣第191章 狐假虎威第6章 酒品人品第255章 一統江南第30章 黃忠漢升第113章 夏侯撤軍第243章 四方聯合第50章 說服高儀第55章 黃敘治病第41章 成何體統第171章 扣爲人質第77章 大軍開拔第46章 知己知彼第238章 女扮男裝第185章 得遇二賢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97章 瞎說實話第153章 誓破江陵第88章 峰迴路轉第22章 激戰水賊(二)第54章 張機仲景第193章 南蠻番王第58章 劉修資本第84章 孔明策略第41章 成何體統第117章 返回穰縣第154章 陶罐逞威第58章 劉修資本第31章 作壁上觀第91章 兩面夾擊第239章 你屬狗的第113章 夏侯撤軍第140章 入駐江陵第24章 水賊援軍第5章 奸雄英雄第192章 征討南蠻第114章 曹操大怒第40章 混進城內第63章 促膝長談第188章 劉備陰謀第24章 水賊援軍第72章 醜陋男人第86章 聲東擊西第107章 合兵一處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149章 樂進賭約第150章 山雨欲來第85章 二次攻城第53章 益水之陽第255章 一統江南第189章 秦晉之好第27章 大獲全勝第181章 一石三鳥第27章 大獲全勝第117章 返回穰縣第187章 蠻夷鬧事第62章 大浪淘沙第72章 醜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