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

百姓從不缺少愚者,事實上肉食者也一樣,聰明人與蠢人都是少數,遍地都是沒什麼本事的泛泛之輩。

這一點兒都不奇怪,甚至即便真的蠢笨,也無非忠厚老實不知動腦,這都並非什麼壞事。真正的壞事,是這些蠢笨者自詡聰明,實則愚蠢一塌糊塗,這纔是害人害己的壞事。

去歲冀州常山有戶農夫在地裡偶然得到了畝產四石多的麥子,正逢州府官吏下派地方收集農具,聽說縣中有這樣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七十畝田地裡有二十畝長出百石糧食,大爲驚奇。官吏便將這百石糧食盡數以高價收上,分發趙國諸縣作爲種糧。

燕北也曾事農,對高產種糧極爲重視,何況故趙郡田地衆多,不求盡數畝產四石,只需其中五成便可足夠二郡之用,這意味着什麼?

這對燕北收上的賦稅沒有太多影響,卻能令冀州本二百錢的糧價降至一百八十錢;而首當其衝的趙郡,陡然多出數十萬石糧食,足矣使郡中糧價暴跌至三十錢。

這是有跡可循的,早年天下未亂幽州先亂,窮苦幽州年年不能自足,需冀州青州運送錢糧補給。劉虞初上任州中任刺史,在任幾年整飭吏治敦促百姓種田開荒,兼得遇上豐年,便使整個幽州糧價跌至三十錢。

那時候的幽州豐收,恐怕也難及如今趙郡畝產四石糧食。

如果糧價能跌至三十錢,燕北便能從趙國農家盡數購來足夠北方所需之種糧,如此往復三五年,天下窮苦之相便能得到改善。

種糧沒問題,燕北自己在趙苑近畿的田地雖然不到四石,卻也比往常兩石、兩石半要來得多,基本上維持在三石……燕北自己在邯鄲城外的百頃田地雖然灌溉充足,但着實算不上什麼沃土,過去都是趙苑近畿的林苑,長了遍地野草。燕北讓人整修之後修造了畜欄用來養馬養牛,其餘的地方纔作爲田地,這大約在趙地是最次的土地了。

倘若在趙苑附近都能達到如此畝產,那麼常山農夫所言不虛,畝產四石並非空言。

可是偏偏,趙郡今年的糧價沒有大跌,至少沒像燕北想象中那樣跌落……郡中真正遵從官府意志的百姓,並不多。等到郡中傳出有人種出四石糧食,百姓們這才慌了神,火急火燎地向官府、向那些安心種田的百姓索求糧食。

這不是傻,是什麼?

原本多種糧食的機會都放在他們眼前,種糧都送到他們手裡,誰知道被人扔到哪裡去。

一時間燕北也懶得去管這事,乾脆改變自己的策略,不再白送,用比糧價稍高的價格將這些種糧放在市集中售賣,這下倒是幾日之間售賣一空。

到九月下旬,北方邊境終於傳來好消息。

“大王,鮮卑亂了!”

北疆的傳信騎卒持幽州牧燕東印信親書,有沿途亭驛備馬護送直達趙王宮的權力。騎手從幽州上馬帶着來自塞外的書信戰報一路疾馳七日七夜,兩腿都磨得鮮血淋漓,從馬背上下來便走不成路。在這場戰役中,幽州向邯鄲城傳遞戰報的可不是大字不識的軍卒,他們都是幽州書院最優秀的學子,漢學、射御及軍略都爲箇中翹楚。

不過這個騎手被邯鄲城關上的軍卒用木架擡到趙王宮時,宮內的氣氛令人壓抑而擔心。

宮人跑前跑後,到處瀰漫着草藥煎出的味道,東宮之外盤坐着上百僧人,宣揚佛號;上百道人祭祀,甚至中間還有巫女翩翩起舞……燕北沉着臉從宮中走出,翻身上馬疾馳宮門前,對躺在墊子上的騎卒道:“戰況如何?”

騎卒弄不清楚宮內究竟出了什麼事,戰戰兢兢地說道:“七月上旬,太史將軍攻破東鮮卑,東鮮卑餘部西遷與中部鮮卑內訌,襲軻比能部,其部下首領瑣奴戰死,隨後攻破部落上百,一路西走直至被西鮮卑大人步度根擊潰。”

燕北沉着的臉上這才終於有了些許喜意,點頭道:“好,很好。”

說罷,便指派人手帶騎卒下去醫治,對左右幕僚道:“給騎卒好生醫治,現在宮裡最不缺的就是醫匠。”

左右幕僚點頭稱是,接着燕北叫上田豐等人一路向偏殿走去,邊走邊道:“若是如此,軻比能北走撤軍便有了緣由,幷州牧馬壽成還未回還,將前些日子的戰報找出來,他率領多少兵馬出關?”

中部鮮卑部落大部分因內訌而被攻破,但西遷的東鮮卑不可能將草原上所有部落都一掃而空,就像太史慈不能一路沿襲東鮮卑所有部落一樣。這些西遷者幫燕氏掃清了軻比能最大的後盾,接下來太史慈要面對的就是軻比能本部的兵馬了。

儘管軻比能兵馬衆多,但這一次他被東部落的西遷者拉到與太史慈相同的情況下,遠征軍的贏面更大了一些。

現在就看,馬騰能不能與太史慈一同對軻比能達成合圍之勢了。

“幷州馬使君親率兵馬兩萬餘兵出雁門,應當已經與軻比能交戰了。”田豐捧着戰報,邊走邊說道:“此時,此刻。”

燕北點頭,在輿圖上依照太史慈與馬騰的進攻方向勾畫着,但他知道這一切都不過聊以慰藉他自己的心罷了,對戰局根本不會產生任何影響。旋即他擡頭問道:“益州的戰事,還沒有結果麼?”

“雙方在白水關下多次交戰,互有勝負,對攻破敵軍還沒什麼好辦法。”田豐接着不需要燕北發問,便接着回答荊州、江東的戰事,道:“江東徐將軍已率大軍渡過大江,駐守柴桑以西守東攻的策略向孫氏進攻。荊州的戰局並不明朗,但大局上應當不會出現太大意外。”

“好……”

燕北的話還爲說完,突然偏殿外闖入一人面帶喜色地拜倒在殿外,高聲唱道:“賀喜大王,王妃母女平安!”

燕北猛地從坐榻上起身,深深地呼吸,轉頭向左右望去,左右幕僚皆拜倒賀喜。

“好,好,好!”

第九十二章 郭圖來訪第十一章 且戰且退第三百三十三章 體面第六十七章 一律格殺第二十六章 邊境得勝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八十三章 羨高皇帝第十一章 等我回來第一百零二章 兵臨關下第三十六章 勝負已分第五十八章 荒野夜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九十一章 躍馬魯地第一百零四章 襲破邊防第八十八章 青石橋之戰 一第七章 一馬當先第七十六章 君欲何爲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四章 立輯校寺第二百七十七章 心眼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校尉第一百八十二章 相對比較第一百零八章 烏桓退走第六章 鎮關中第八十一章 顏良文丑一百三十七章 時運在我第六十六章 田豫北走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八章 張頜休走第四章 大河滔滔第三十九章 州府議事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第二百一十章 再要一個第一百零八章 世之虎將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四十一章 初平二年第十五章 一個不留第四十八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第四章 多面準備第二百二十六章 內亂第二百九十五章 漢鬼第八十二章 聽天由命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八十七章 吏民之苦第十三章 馬超出手法第八章 應有之義第二百四十七章 用兵第二百一十三章 石閣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三百一十五章 五斗米第六十章 井中屍首第二十五章 逃卒顏良第七十七章 策應友軍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八十一章 兄弟鬩牆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六十二章 王莽之首第九十八章 關防要政第三十五章 王芬廢立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二章 籌備兵馬第十九章 烏桓骨進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一百五十四章 歸途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二百八十八章 守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二百四十章 汝南之戰 八第十五章 惡性循環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二百八十章 包圍第六十七章 祭拜仙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聯合抗敵第一百三十章 夜長夢多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六十章 求仁得仁第二章 做些大事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一百章 艦隊回還第一百零六章 戰則必勝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六十章 中平略記第九十四章 莫被聽去第十三章 馬超出手法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二章 義正言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