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廣陵

官道上各處是人馬嘶鳴,河道間各處是船遊兵走,燕氏對袁氏的總攻開始了。轉瞬不幾日,徐晃已從廣陵最北的淮陰推進至廣陵縣百十里,途中所行諸多城池近乎聞風而行,在這片土地上再沒有誰敢直面燕氏兵鋒。

燕氏龐大的兵勢令所向之敵心思極爲複雜,士氣低迷到了極處。如今袁氏的抵抗之兵不過堪堪萬餘,如若將這些軍卒單個拎出來,沒哪個願意與燕氏作戰的,就算丟了兵器隨便跑到哪個地方他們都願意,但軍卒是沉默的,他們在決策上沒有足夠的話語權,何況也沒有誰敢違抗自己直屬的上官,因而這場仗還是要打下去。

哪怕在野戰中,他們冒着巨大的風險直面燕氏,接着每一次交兵都以無法抵抗的行事一觸即潰,可下一次他們還是要揮舞着兵器衝上去。

軍卒沒有選擇,有選擇的永遠是那些貴人。

最可惡的當然是燕北,好端端的袁氏袁紹袁本初,硬是讓他給逼瘋了,從最早不過微小的決策失誤,到如今發了瘋一般地將屠刀揮向自己的部下,天知道袁紹經歷了什麼。

但這一切對徐晃而言是極好的,他在昨日傍晚收到消息,他的部下抓到幾個從廣陵城逃出來的袁氏,或者說是廣陵郡國兵,甚至都不需要逼問,便輕易地得到了袁氏在廣陵城發生內亂的消息。現在的廣陵城裡有六七千守軍,其中的兩千餘人願意在他們攻城時倒戈,幫助燕氏奪取廣陵,甚至還交代出一條能夠同向城中的地道。

蒼天都在幫他們。

這對徐晃來說是最好的事了,城中有內應,意味着他們能以極快的速度破開城池,從而使戰事略過最殘酷的攻城轉入街巷戰,街巷戰中,守軍的優勢將會被減少至最低,他們的兵力優勢將會被放大到最大。

這意味着,袁氏跑不了。

除此之外,兵貴神速還意味着遊曳在大江之上的孫氏將沒有辦法比他們更快奪取到廣陵城,甚至沒有辦法攻取任何一座城池,還能得到足夠多的震懾……這樣一來,眼看袁氏是如何覆滅的孫氏,很有可能收回任何抵抗之心而接納燕氏官印。

甄堯如今已至下邳,代燕北看望麴義之餘也上前線走了一遭來勞軍,那時候他交給徐晃一封書信,在書信中燕北認爲交給孫策破虜將軍這個官位是可以接受的,接着調江東之兵西走攻打汝南的曹操,再幫助他們平定荊州劉氏。既要加入燕氏,自然揚州牧另有人選,燕北根本沒打算再在揚州設牧府,對於孫氏的安排,趙王認爲在孫策帶兵向西之後,給他的弟弟孫權吳郡太守的官職是比較合適的回報。

徐晃看得出來,隨着燕氏稱霸天下的腳步越來越近,趙王在官位賞賜上也越來越無所顧忌。過去不論是誰,但凡歸附燕氏,哪怕僅僅是有大幾千上萬軍卒的野將軍,歸附燕氏一樣能位列侯爵之尊,一世衣食無憂。甚至有些擁有強大勢力的諸侯,諸如馬騰的歸附,令趙王心甘將幷州牧這樣的官職交與馬氏,另外還不算馬超的伏波將軍。

現在呢?孫氏在江東根基極深,擁兵數萬以至於被稱作江東帶甲萬衆,旌旗蔽空而船鎖萬里大江。吳郡太守?徐晃有些想笑。

其實這也是必然結果,就好像經過勸說的降將與不經勸說的降將待遇截然不同一樣,當時天下局勢並不明朗,馬氏歸附自然要授予高官厚祿,並擇選重用,這樣才能收穫人心。現在燕氏還需要諸侯的人心麼?曹氏被打到汝南捱揍還不上手,不要說黃河以北,就連淮河以北都已平定盡在燕氏掌握之中,盤踞長江以南的孫氏此時再不投降,將來還有他投降的位置嗎?

以一州對抗天下?

勇則勇矣,卻顯然失智。

現在的局勢,水到渠成了!

待到傍晚,徐晃已將先鋒兵馬推進至廣陵城北五十里,甚至在地勢稍高的地方都能遠遠地瞧見南面細微的人煙,這些來自北方的將士鐵鞋踏在水田中,鬥志昂揚。

這場打了十年的仗,終於能分出勝負。

主力大軍則在廣陵城北七十里的地方安營紮寨,越是到這個時候,徐晃的心反而沒那麼焦急。既然勝負已分,便不可莽撞。他們來得快,但再快也比不上袁氏就駐紮在這片土地上,到底還有萬餘兵馬戰力不弱,若太過莽撞落入敵軍包圍埋伏,徒增傷亡並非明智之舉。

夜裡,來自東面的探馬帶來田豫的口信,他的水卒也在收到城中薛州的求援後繞過射陽向廣陵集結,在趕路過程中擊潰了兩支袁氏的小股人馬,兵力不過幾百,都是一觸即潰沒什麼鬥志。河道上的袁氏的戰船更是遠遠地望見燕氏船隊便聞風而逃,就算燕氏樓船進不得白馬湖,一樣能夠以成羣結隊的艨艟鬥艦開進湖中,將沿途來不及逃竄的袁氏戰船統統碾碎!

袁氏沒有能力也沒有機會去長久地製作戰船,儘管當今天下製造戰船的工藝大多相同,不過是鬥艦、艨艟、樓船這區區幾種,但其中需要匠人、需要木料、需要時間都不是從北到南一路逃竄的袁氏所能投入的,自然,袁氏水軍對田豫麾下的海上虎狼而言不堪一擊。

過去在渤海時袁氏也是有不少艨艟的,尤其在東萊一戰還有幾艘大斗艦參戰,以至於曾擊潰田豫在東萊港的守軍。但隨着步步南遷的路,袁氏所擁有的近海力量被田豫逐步蠶食……海上、大江大河裡的戰事與陸地不同,沒有那麼多排兵佈陣的機會,強就是強、弱就是弱,沒有那麼多意外,大多時候勝敗看的都是戰船好壞。

在接二連三的衝突中,袁氏所擁有的戰船一旦被打沉或是俘虜,他們便沒有戰船了。而田豫卻因依靠北方,水軍的勢力越來越強,此消彼長之下,袁氏在水上還能剩下多少力量呢?

不知不覺,天亮了。

醒來的徐晃第一句話便是招來傳令騎卒,道:“傳信田將軍,今日傍晚,攻進廣陵!”

第六十三章 借道鮮卑第二十四章 改變天下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七十一章 一飲一啄第一百九十四章 暴怒第五十七章 幽東四郡第十五章 生而有命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九十七章 僭越之舉第八十七章 田產變法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月氏貴霜帝國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一百五十五章 不留餘力第五十六章 麴氏復興第八十二章 威風艦隊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七十七章 衡量戰力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一百零五章 林間伏擊第一章 初平三年第一百一十八章 軍中校尉第五十六章 戰勝謀勝第五十六章 鮑信被俘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二十八章 汶土山之戰第八十三章 酒癡徐邈第二十九章 弓高絕境第十八章 掌控一切第一百三十九章 譙縣之戰 二第一百六十二章 諸侯必須死第六十五章 謀刺燕東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五十三章 蒲陰休整第六十三章 陽謀取勝第三百一十章 足矣第八十六章 冢外老狗第二百六十八章 患得患失第一百一十七章 公孫陽樂第三章 刺殺陶謙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二十章 多事之秋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一百一十章 諸王聯軍第二十五章 聞風色變第三十章 男兒碰撞第七十六章 劉備借兵第八十四章 讓他一馬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一百二十一章 血光之災第一百零一章 中平四年第一百二十二章 不堪設想第四十七章 文遠蓄鬚第十二章 漢軍武備第一百二十七章 五百四十里第六十二章 幹他孃的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九章 獨自西進第十七章 百卒奪城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一百一十二章 定計西攻第十二章 西遷東奔第六十一章 不告而別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五十六章 閻柔閻志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九章 袁術病故第一百八十七章 入益州第四十八章 來將通名第三十一章 我可立死第七十一章 一飲一啄第一百二十一章 馴馬口哨第一百八十章 毫無益處第五十章 天下太平第二百九十一章 重整第一百一十八章 夜襲營寨第七十三章 誘敵之計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第十章 酸棗會盟第三十章 汝水之戰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七十四章 豫州刺史第四十二章 以胡制胡第六十七章 鮮卑素利第八十四章 密雲不雨第五十一章 呼嘯而來第九十四章 青石橋之戰 完第七十四章 將兵進涿第五章 酒解千愁第六十四章 堆積如山第一百零七章 見好就收第三百零七章 兩封信第三十二章 一箭生死第十七章 人世難安第九十九章 善用勢者第十八章 浮沉風雨第七十九章 圖謀胡軫第十章 黃天在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傷寒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四十五章 各懷鬼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