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

南陽郡被張繡攻陷的消息傳至襄陽,這幾乎要了劉表的老命。從他向燕氏宣戰,欲傾兵攻打司隸校尉沮授坐鎮的司州起,噩耗便一個接一個傳來……陳王劉寵與陽夏屯兵,諸王會盟,諸王被典韋殺了,劉寵被擄走,諸王聯軍轉瞬即破,陳王劉寵死在路上。

這樣的結果令劉表遍體生寒,說好的劉氏諸王聯軍聲勢浩大呢?說好的十萬大軍北上燕氏轉瞬覆滅呢?

劉表遍數天下盟友,竟是隻剩下曹操與袁紹這兩個風中殘燭,整個南方一個能打的都有!

諸王覆滅不算什麼,到底還是外援而已,覆滅就覆滅了。可張繡和劉備是怎麼回事啊!

說好的同盟呢,你西涼兵接到命令調頭揍我南陽郡是怎麼回事?劉玄德拉走我荊州諸將,用我兵器吃我軍糧跑到汝南自立是怎麼回事?

姜晉進來啦!

太可怕了,行軍打仗度遼部沒什麼出彩的,但要說到彈壓地方,這姜晉度遼部和西涼軍可算是老本行了,單單張繡部下西涼兵那副模樣就能把荊州老百姓嚇得抱頭鼠竄,更別提彙集各路流寇轉正的度遼將軍部,更是天底下獨一份!

若單單是姜晉的度遼部還沒什麼可怕的,雖然人多但戰力極差,哪怕給他們配上鞏縣出產上佳的兵甲也扶不上牆,可架不住前頭還有張繡如狼似虎的西涼兵,何況張繡領兵進南陽時並未打起燕氏旗號,進入郡中才突然倒戈。

領兵北走與張繡匯合的蔡瑁、張允根本不能阻擋,上萬大軍頃刻兵敗如山倒,又逢冬季天寒地凍道路難行,竟是連全身而退都做不到,至春季,張繡已完全擊敗兩路兵馬,調轉兵鋒直撲襄陽!

所幸荊州還是有些良將的,哪怕守備江夏的黃祖已領兵進入汝南攻打劉備,劉表仍舊在情急之中抽調人手,一向守備北土的大將文聘領兵六千自襄陽北上迎擊張繡大軍。另發從子劉磐自長沙領兵五千北上作爲援軍,這才阻住張繡南下的攻勢。

州治襄陽都吵翻天了,紛紛譴責張繡、劉備的背信棄義,只有衰老的劉表無力擺手,道:“張繡的叔父死於我手,他有反心,老夫不該沒有預料;劉玄德並未調兵攻荊,東面興許尚有緩轉餘地,不過派人去與玄德講和吧。”

“劉公這怎能講和?”

“不講和能如何?玄德部下戰將有萬夫不當之勇,如今得汝南大郡,其勢已非同尋常,難道非要將玄德逼成敵人?”劉表心裡想的還比較清楚,對左右幕僚道:“權且當擴土東面,派人給玄德發去賀禮,恭賀他取根基之地,說服他與我同盟,共應孫氏威脅。讓江夏太守領兵回來吧。”

過去劉備在新野屯兵,現在讓劉備在汝南屯兵,其實沒什麼壞處。況且劉表心中就一個想法,萬萬不能再給劉備攻打荊州的藉口……劉備這人在乎聲望,只要不落口實,他便不能攻打荊州。他不攻打荊州,荊州便多半能挺過去。

至少在燕氏主攻曹操的時候,能挺過去。

如果現在再與劉備開戰,雖然黃祖不一定會輸,可一旦黃祖真輸了,荊州東面門戶失守,劉備必然會打進荊州,到時候劉備、張繡、姜晉合兵,那對荊州而言就是真正的噩夢了!

至於後面的事,誰有心勁想那麼多?

整天看着文聘傳回的戰報,劉表的心已經夠堵了,萬萬不希望黃祖再有什麼閃失,否則局面將壞到不可收拾。

不過天底下姓劉的,鬱悶的不止劉表一個,他在益州的鄰居劉璋同樣好不到哪裡去。

前腳天底下剛出現被燕北冊封的趙國偏將張遼,轉頭益州便出了個自稱的趙國太守……趙國漢陽郡太守,張魯。

趙國可管不到漢陽郡這麼遠的地方來,張魯的自稱說白了還是有馬超的原因。馬超去年初冬爲韓遂所敗,領數百殘兵敗卒退之高山智商白馬羌的地盤,卻不料一個冬天便讓馬孟起找回支撐自己的力量,憑藉勇武他得到白馬羌的認可,拉出一支兩千餘人的羌人軍隊,單單如此還不滿足,又領兵直撲武都,在涼益邊境不屬漢地的羣山之中收攏羌氐部落,臣服的收納麾下,不臣服便打至臣服,轉眼幾個月便拉出一支上萬兵馬的軍隊,還仰仗勇武被域外各部羌氐心悅誠服地稱作天將軍,支持他重奪涼州的戰爭。

有上萬羌氐山民支持,馬超在武都聲勢可謂浩大,這些騎着犛牛的騎兵對付起金城之外的各部叛軍易如反掌,轉眼便將金城之外的叛軍掃蕩一空,領兵直逼金城。

感受到馬超壓迫的並非只有韓遂一人,不論是漢中張魯還是益州劉璋心裡都不好受,面對這樣的局面,五斗米****的信衆都人心浮動,更別說劉璋治下的百姓了。

抓住這個時機,張魯覺得自己碰到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向劉璋復仇的大好機會……他要借勢。

漢中太守張魯自稱是燕北治下的趙國漢中太守,發三萬教徒萬餘精兵,自漢中一路南下,假稱得燕北號令討伐割據益州的劉璋!

益州這個地方,自劉焉上任起阻斷與中原交通,好似獨立王國一般,這片土地上的百姓也並不知道關於中原多少事情,州中少有的才幹之士,也大多倒在前番起兵造反的路上,諸如參與那次叛亂的甘寧等人只能一路東走順江而下。

但這並不妨礙他們知道趙王,知道燕北。他們也知道天將軍馬超,知道涼州的馬騰。這大約是對益州百姓而言聲望最大,也是最可怕的人了,至於近在咫尺的張魯反倒不算什麼,何況前面的兩個非常可怕的人是一起的,馬超、馬騰效忠於燕北,致力於燕氏一統天下的戰爭,這是百姓都知道的,可這和張魯有什麼關係呢?

轉眼就有關係了,張魯說他是趙王派到漢中的太守,要討伐州牧劉璋了!

這是不是意味着,趙王接下來也要向益州發動戰爭?

亂世中的桃花源,益州刺史部,亂了!

第六十九章 馬鞍雙蹬第九十七章 就食與敵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七十章 都不好受第二十二章 尊漢攘夷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九十三章 減稅兩年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七十八章 陳明厲害第三十五章 洛陽大火第二十二章 何人敢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攻城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八十六章 參兗州軍第三百一十七章 西域大都護第九十六章 黑山之亂第一百一十三章 混亂開篇第一百一十四章 二克王侯第五十二章 心有餘悸第五十三章 都是我的第四十八章 七成把握第十七章 平難中郎將第六十四章 唯死而已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不速降第三十四章 旋門之戰第六十九章 一劍光寒第一百三十三章 興和三年第五十三章 將帥成長第四十四章 霜雨已至第一百六十章 幽州水師第二百章 幹到底第九章 某善將將第四十一章 投鼠忌器第八十章 四患五政第二百三十七章 汝南之戰 五第二十七章 刀與駿馬第十三章 燒船奪旗第一百一十七章 得償所願第八十章 匈奴王者第二十四章 東征句麗第一百一十章 有悖禮義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五十二章 雪山旅行團第十六章 好生之德第九十二章 乃翁有氣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馬第七十五章 塞翁失馬第五十四章 執念作祟第一百零五章 世子拔奇第三百零五章 武士爵第六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四十七章 平漢將軍第四十九章 萬分危急第一百九十六章 更多第十三章 收刀下馬第三十二章 樑縣之戰第二百二十章 寶珠第二十九章 裁撤五校第一百零六章 鐵鄔改建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三十六章 一夫當關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八章 不懼一戰第一百零六章 陰差陽錯第四十三章 徵人未還第六十三章 獵人獵物第二百四十五章 士家第七十八章 三家抗袁第一百七十五章 弄死他們第一百七十六章 真過癮第二百八十二章 南奔第四十九章 燕公之名第六十二章 徐州兵至第二十四章 子夜亂戰第六十四章 拉開序幕第四十三章 膽大包天第九十九章 兵形勢家第二十章 聲東擊西第三十六章 此爲國事第一百零二章 臘月成婚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一百二十章 隨我衝鋒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九十五章 抄掠各地第二百零七章 依靠第一百一十一章 興和元年第八十五章 北守南攻第二十三章 應做之事第七十五章 呂氏有女第三百零一章 鮮卑末日第四十五章 各有所長第三百二十章 開市第一百一十六章 有所動作第一百九十二章 破營第四十二章 率先動手第五十一章 好爲人師第四十六章 給你刀子第一百零七章 南渡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