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附亂應死

【中文】,爲您提供www..lā

劉寵死在典韋手上,典韋並沒有虐待他,但終究在陽夏高臺傷及五臟六腑,被典韋擒下逃竄時又沒有醫匠,故而等典韋看出劉寵受傷時便已經無力迴天了。

燕北看來這不是過,反而是大功一件,當即冒雪下令軍卒向兗州諸多城池傳達劉寵已死的消息。

他更願意見到這樣的結果,死劉寵遠比活劉寵好對付的多。在北方他已經囚禁了太多想殺不能殺、想放捨不得的人,雖說多劉寵一個不多,但少劉寵一個也不少,何況劉寵是此次諸王聯軍的盟主。會盟尚未完成,劉氏諸王中挑大樑的陳王便已經被殺,這場聲勢浩大的聯軍還打什麼?

虎頭蛇尾!

發起自劉姓諸侯王的討燕聯軍,尚未會盟便已土崩瓦解,有些僥倖逃生的諸侯王領着兵馬歇息在陳國,更多的失去君王的武士則被冬季裡踏雪而來的陳相駱俊收攏,軍勢一度膨脹至五萬有餘……陳國本來軍士就不少,過去便有甲士數萬,如今劉寵雖然帶兵萬餘屯在陽夏,國中仍舊擁有半耕半兵的兩萬多軍士,現在收攏死去諸王的兵勢,甚至聲勢要比曹操還大。

但駱俊也有自知之明,心知就連劉寵都死在燕北手上,若自己似劉寵那樣起兵也斷然會葬送陳國,因而僅僅屯兵在陽夏,暫無動作。

冬天越來越冷,尤其對北方百姓而言,每個冬天都有可能意味着生離死別。效忠燕北的各郡太守各個繃緊精神努力備冬,在輯校寺衆郎無處不在的督察下誰都不敢有絲毫攜帶,可即便如此,今年仍舊是燕北主政北方以來,受災最重的一年。

趙國沒有出現任何災情,但是在常山、中山,乃至幽州數郡,沒有哪裡今年沒挨餓受凍的,郡縣主官使勁渾身解數也僅僅能保證死人不超過光和年間……趙國沒有那麼大力量救災了,爲了供給全天下近二十萬大軍作戰,北方徵發將近三十萬人的力役,這還是因爲擁有徵討南匈奴部落俘獲數以十萬計的牛羊馬匹與來自東北的戰船,才能保證大河南北糧道暢通。

若沒有牲畜,北方至少要徵召六十萬人,才能供給龐大軍隊的消耗。比人力消耗更爲可怕的,是對物資的消耗,糧草、軍械、木料鐵石、布帛絲巾乃至消耗最多的錢財……爲了打這場仗,背後燕氏所付出的,是能夠堆積成泰山的物資。

百姓最無情,即便大雪封堵北方各處的交通要道,流言還是在世間盛行着,踏着臘月寒風,流寓在外的寺衆郎衣衫帶雪叩響邯鄲城門,將一卷書簡遞給田豐。

書簡上赫然寫着中山國百姓是如何在燕北與南方諸侯作戰時暗潮涌動的叛亂。

“因爲今年冬天中山國凍死了人,所以他們要起兵反叛攻打魏郡,以期解救皇帝?”在田豐的印象中,中山國是燕北隨張純叛亂之初最早主政的地方,甚至當年黑山叛亂時燕北還親自從遼東領兵討伐叛亂。更何況那裡的無極城,就是主母甄氏的家鄉,依照常理那裡應當是冀州對燕氏最忠誠的地方。“百姓像羊圈的牲畜,爲燕氏提供賦稅,這是他們認爲燕氏過去年年救災的緣由,而今年河南大戰,糧草供給河南,所以他們便認爲燕氏待他們不好?”

這話乍一聽好像挺有道理,可細加……田豐根本用不着細加思索,因爲這根本就是毫無道理的無稽之談。的確,百姓爲燕氏提供賦稅,可他們的田地是誰給的?是燕氏;他們的命是誰救的?是燕氏;誰讓他們在北方無需承受亂世之苦?還是燕氏。

在他們最孤立無援的時刻,是燕軍平定叛亂,讓他們不必擔憂生死之事,安心在郡中

剛有田有糧不知幾年,就琢磨着叛亂了?

“這些流言,最早是從哪裡出來的?”

田豐眯着眼睛問,那些在鄉野傳播流言的人,大多隻是又蠢又笨罷了,沒有利害衝突,僅僅因心中那點不滿去煽動這樣的情緒,就算是傻子也能想清楚……混亂的北方,對這些傳播流言的人會更有利嗎?

真正的傳播流言者,必然與燕氏有直接利害。

果不其然,寺衆郎擡眼看着田豐道:“是中山相王門家中門客。”

常言說上了年歲的長輩便應當耳順,可田豐如今上了年歲,依然耳朵不順,聞言狠狠地擰起眉頭,倒是那寺衆郎接着問道:“目下郭先生不在,國君亦不在國中,是應報於國相還是南下告知國君?”

“不要告訴任何人,這件事老夫會親自呈書交與大王。”寺衆郎領命便要離開,被田豐喊住道:“快馬去尋臧子源,請他來國都見我。”

臧子源就是過去張邈部下的臧洪,在呂布攻打兗州的戰事中臧洪聽說張邈退入冀州,便也跟隨過來,和呂布、張邈一樣領了爵位與閒散官職在趙國度日。

不過燕氏上下對臧洪都多有敬佩,前些日子太史慈還向趙相應劭舉薦這個人,不過趙國的事情應劭這個國相也做不了主,便不了了之,但應劭還是給田豐提過一嘴,所以這脾性剛烈的老頭兒便記住了這個名字,知曉臧洪是能文能武,即可安定州郡也能領兵打仗。

不過半個時辰,臧洪便從城外的宅邸趕來,下馬正趕上田豐將書信交給騎手命其冒雪傳報河南,上前問道:“田長史,出了何事?”

田豐兼領大將軍府長史,故而人們都這樣稱呼他,田豐請臧洪入府將事由告知,隨後問道:“若有三萬不攜弓弩的叛軍作亂,子源需多少兵力剪滅?”

“剪滅?”剪滅不是擊潰,這個詞在臧洪耳中有所不同,道:“至少九千時常操練的老卒,若欲擊潰他們,四千足矣。長史,若百姓蟻附亂軍,只需誅殺惡首即可,何必趕盡殺絕?”

田豐口中的‘剪滅’,便是殲滅。

田豐搖頭,重重地以杖擊地,道:“人不知恩義,與牲畜何異,附亂者,應死也!”手機用戶請瀏覽.,更優質的體驗。

第七十五章 輕兵亡命第一百零三章 五十四箭第六十八章 少牢之禮第二十四章 風聲鶴唳第十二章 郭嘉請命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九十五章 大河之變第五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二百九十四章 早打完了第二十六章 甄氏一族第五章 窮且益堅第十章 再度寇邊第四十九章 匈奴皆反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第六章 時過境遷第八十二章 大戰將臨第八十三章 天下博弈第三十三章 士氣低迷第十七章 張頜躍馬第二百八十三章 追逃第九章 知己知彼第三十章 如坐鍼氈第三百二十二章 萬戶侯第一百三十一章 又壞又蠢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船第三百一十八章 蟹島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一百一十五章 破敵之策第六十六章 英雄之器 七夕快樂第六十九章 烏桓司馬第二百八十九章 輜重線第六十三章 恆水滔滔『求訂閱』第九十三章 青石橋之戰 六第三十九章 發兵幷州第九章 野蠻衝撞第二百零四章 始祖第四章 襲擾腹背第二白七十二章 怕不怕第九十七章 西州泯滅第八十章 白馬之士第三百三十六章 怎麼看第五十九章 俱爲浮萍第五十八章 說沒就沒第二章 義正言辭第三十七章 勇者得前第三十九章 平鄉之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攻守勢易第三百二十七章 麴將軍第八十八章 平定天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去蔡陽第七十七章 疲兵之策第五十二章 恨念求謝第五十八章 兵進皇宮第一百章 良山大勝第一百八十九章 校尉部第三十八章 長安兵亂第八十章 白馬之士第一百零三章 枯草復青第九十三章 定計哄騙第三百零六章 母女平安第二百一十八章 八萬第一百一十一章 誰伏擊誰第三百零九章 斷路第十九章 抄掠涿郡第五十九章 武庫密室第九十一章 扶漢覆漢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六十六章 張頜儁義第七十章 狼窩虎穴第四十五章 守城之志第三百三十一章 草料錢第三十九章 將軍出征第二百五十九章 慰藉第四十六章 速派援軍第一百二十三章 以武立命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議第二百六十七章 江夏水戰第一百一十二章 天下板蕩第一百八十四章 州人不能御第七章 馬首是瞻第一百零三章 汶縣大敗第一百七十四章 你們第二十八章 天大喜事第八十九章 廣平夜話第二百五十一章 跳上去第二百九十三章 族羣第二百七十五章 興和四年第一百六十一章 合則無敵第十五章 一條活路第四十章 不世之功第三十二章 搭建浮橋第五十七章 肘腋之患第九十九章 燕北見駕第二十二章 燕北贈驢第八十四章 意氣之爭第一百四十六章 益州之亂第九十六章 橫掃六州第七十二章 何以解憂第四十六章 意外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