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魏郡,武安。
自張燕上表朝廷請降之始,緊鄰太行一脈的諸多縣鄉便劃出魏趙兩郡,軍政事務交由中郎將張燕處理。因數十萬流寓山區百姓號爲黑山軍,這片區域也往往被人稱爲黑山郡,過去是匪、現在是兵,自約自束,反倒令行禁止。
這不是姜晉第一次到這,數年之前他與王義曾爲燕北募兵,募的就是經歷過戰陣知曉兵器的黑山之卒,那也算燕北起家的根本。時隔數年,當他再度踏足這片山川河流,想起從前自是無盡唏噓。
他們兄弟連滾帶爬出現在中山國時,如何能想到會有今日?
那時燕北還只想當個將軍呢!
一轉眼,稱霸北土,天下都取了兩分。
“唉!”
一聲長長的嘆息,張燕放下酒碗帶着笑意問道:“姜校尉意氣風發,何故嘆息?”
可不是意氣風發!去歲在易水河淹死公孫瓚兩萬多人,而後又做了護烏桓校尉,只怕下一步便是度遼將軍了……北州之邊事,無非烏桓、鮮卑、高句麗,度遼將軍之位空懸不了太久。
除了姜晉,誰還有這樣的聲望能力,還能使燕將軍放心?
“哪裡有什麼意氣風發,疲累倒是真的。郎將,姜某是感慨啊!”姜晉站起身來,立在山巔涼亭上放眼望去,之間大山大河,秀美難當,背手說道:“諸位將軍實不相瞞,五六年前姜某曾來此募兵,那時可沒這麼好的待遇,有酒有肉。當年若非懷裡揣着一塊黃巾,非要叫諸多首領當作漢軍奸細殺了不成……未發覺,黑山之中如此秀美!”
“哈哈哈!”
一衆黑山將領聞言大笑,倒不是姜晉說話真的好笑,只是有人笑了,旁人便跟着笑。黃巾,都過去多少年了。或許姜晉過去來的時候黑山中人還都以黃巾餘黨自居,但現在他們不記得什麼黃巾,甚至親自投身的那場叛亂也不再重要……他們只記得給他們衣食教他們被人看得起的張燕,就像姜晉等人只記得燕北一樣。
“姜校尉說的不錯,黑山非但秀美,更是養我等的恩山!山高兮萬仞之雄,奇峰兮峻巖之險,綠水兮丹崖之美!”張燕站起身來,與姜晉並肩站在涼亭邊沿,受山風拂面,揮手指向山下道:“羌桃、栗子、山桃、山杏、桑、棗,取之無絕;山豬、野雞、松鼠,飛禽走獸,獵之無盡;更有千年林木、首烏、半夏、茯苓,還有我等都不認得的藥材。自歸附朝廷以來,山裡與城池互通有無,木材藥材毛皮皆可換錢換糧,山裡的百姓便有了活路。燕將軍要爭天下?”
姜晉聽不太懂張燕說的什麼兮什麼兮的,但他能聽懂張燕最後一句是在問他,可他卻不知這話應如何回答。因爲他也不知道燕北到底要不要爭天下,只好乾笑道:“想不到郎將也會做賦。”
“賦不是我做的,張某粗俗武夫,道聽途說耳。”張燕搖頭,自顧自道:“黑山啊,過去有民百萬,飢死、病死、戰死、寒死,死比活容易。到現在,只剩五十餘萬,所幸終於富足起來。這五十餘萬生民,交給哪路諸侯張某都不放心。前日冀州還是公孫瓚的天下,昨日便成袁氏天下,今日山外面的北方,又變成了燕將軍的天下;可這太行山裡,一直是張某的天下。”
“你們看不上山裡,我也不想要山外,相安自得。”張燕笑了,轉頭對姜晉道:“這樣哪一日山外變了天,山裡仍然有這般美景,姜校尉覺得如何?”
張燕把姜晉想要出口卻還沒說出口的話堵死在腹中,他想爲燕北招降張燕這支人馬,可目下張燕顯然不這麼想。抿着嘴想了半晌,姜晉道:“相安無事很好,若能再多一點,就更好了。”
“多多少?”
“燕將軍遣姜某前來,非是爲了勸說郎將率黑山參戰,這你不必擔憂。黑山有這麼多的東西,卻唯獨缺了一樣,兵甲……將軍欲以萬餘件兵甲,請郎君派出萬餘青壯至冀州,爲我兄長所用。”
姜晉的話音剛落,身後坐着的黃龍便坐不住了,笑道:“燕將軍此言差矣,我黑山什麼都缺,但……”
黃龍還未說完,便被張燕的眼神制止,旋即笑道:“姜校尉的意思,是燕將軍要給黑山運些兵甲,好招募黑山之卒備戰?這很好啊!如果除了兵甲,還能與我黑山通商,再送些糧食進山,燕願派遣兩萬青壯出黑山,不知姜校尉意下如何?”
“這當真是再好不過了,姜某這便回鄴城告知兄長,只待兄長應允,兵甲與糧草便給中郎將送來!”
兩萬青壯,讓姜晉大喜過望。正如燕北早些年說的那樣,黑山的軍卒是最好的軍卒,顛沛流離朝不保夕之下,每個人都能熟練使用兵器,遠比從田間地頭招募來的鄉勇要好上不少。只要用上三五個月操練戰陣,吃飽穿暖,上陣各個都是嗷嗷叫的好崽子!
張燕出言挽留兩句,見姜晉急着要回鄴城傳報,便派人沿途護送至鄴城,不再勉強。
臨走前,姜晉問張燕,“當年未從燕將軍討董,中郎將可曾後悔?”
張燕笑笑沒有說話,只是告訴護送的騎手,在鄴城下告訴姜晉武安的事。
待姜晉走後,黃龍行至張燕身側問道:“首領這是爲何,我等不缺兵甲,又何必平白將青壯送給燕氏?”
張燕的確不缺兵甲,姜晉以爲黑山什麼都有唯獨缺鐵,可事實上黑山不缺鐵。武安啊,早在武帝時全國設四十九鐵官,武安便是其中之一。換句話說,自董卓將武安、涉國劃給黑山,他們就不缺鐵了。
儘管黑山的匠人本事稍弱,比不上遼東、漁陽或是南陽的鐵監造出的兵刃,但尋常鐵甲、鐵矛頭,他們也能做的出來。
“既不願爲敵,何必逼其太緊。莫非你真當燕仲卿是良善之輩?”張燕望向山下,目光疲憊。“夾在各路諸侯中間,本就不是易事,早晚要尋個諸侯投靠纔是……再看看吧,再看看。”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