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這些話,在後世或者能說是老調重彈,但現在這八九年的時候,由於大家對於私人經濟,還沒有一個特別深刻的意識,再加上大家現在都把目光看向了國內的主體經濟,國企。私企身份上,本就有先天的弱勢,所以,這麼一番話說出來,就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或許在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有這樣的感覺。但畢竟沒有一個特別系統的定論,所以理論上面的工作,並沒有做到位。而劉東這番話的補充,基本上就相當於一套理論的雛形。
別以爲理論這個玩意,僅僅是泛泛之談,好像也就在某些時候,能夠拿出來說一下,其他的地方,根本就用不着。實際上,無論是什麼事情,理論方面的東西,都是很重要的。
如果把一個人比作意向事物,實踐就是這項事物的血肉,而理論,就相當於骨架。血肉生得再好,沒有理論這個骨架的支撐,那麼血肉就會變成怪胎。而理論沒有做好,那就相當於骨架沒有發展好,出來的東西,也不能算是合格的玩意。尤其是在宏觀上面的東西,理論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他不僅僅是上面大佬要談的,停留在紙面上的東西,而是一項事情的指揮脈絡,缺少了理論,絕對是做不好事情的。
雖然劉東現在並沒有說出理論,但大體上的一個框架,就明確了下來。民營資本的優勢,大部分就體現在靈活和成本上。在這一點上面,國企是怎麼也不能做得那麼好。
“你這話,說得太對了,雖然我不知道其他民營企業到底是什麼樣的,但就我們聯衆超市來說,我們的經營策略,就是要比國企靈活,我們可以讓最下面的員工,按照我們的意志做事,他們還不敢反抗。
但是國企就不行,像那些供銷社,最下面的售貨員,就算有上面的文件下來了,也是我行我素,不管上面的那一套。他們那個樣子,又怎麼能在服務業立足?
而且成本上面,我們也有專人來處理這個問題,不像供銷社那樣的單位,完全就是一筆糊塗賬,就算有人想要管一管,也管不到,這裡面的彎彎繞,即便是他們部門的第一領導,也就只有看着。
但我們聯衆超市,無論是哪個環節,只要出了錯誤,我們就有理由過問,哪裡出了錯,我們就有權利查處。這比起國企來,優勢太明顯了。說白了,我們有權利管轄手下的任何人,想要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不會白白的養閒人。但供銷社嘛,就不一樣了,大包大攬,他們又怎麼能比得上我們?”袁智勇這個時候也開口說到。
作爲聯衆超市物流方面的一個巨頭,他在聯衆超市裡面的地位,也是相當的高,而且並不僅僅是拿分紅的那種,他是有真正的責任在裡面。所以做得多了,他就自然知道這裡面的區別。要知道,鐵路系統,可以算得上是國內物流的主流,不但聯衆超市在用,那些供銷社同樣也在用。
但聯衆超市的貨物,不可能在某一個環節上,就不明不白的沒了,可供銷社就不一樣,這裡面的貓膩,多了去了。所以,袁智勇對這方面的話題,有着很大的發言權。
“是,我承認,私人經濟在某些方面,的確做得要比國企更加出色,就好像我們的聯衆超市一樣。但大家要看看,現在國內,又能有幾家私人企業,能達到我們聯衆超市的高度?就算有着很大的優勢,但國企是一個普遍的問題,現如今國內的私企,是否有能力參與到這麼重大的項目當中,我表示很懷疑。
聯衆超市的發展的確是很好,但大家也不要忘了,我們的付出,我們也是動用了那麼多人脈,才把聯衆超市弄得現在這樣蒸蒸日上。我們有能力動用人脈,但國內那些私企可以麼?要知道,我們現在討論的,可是一個大話題。要說嚴重一些,我們的聯衆,包括劉東的環亞,都不具備普遍的代表性。
那些私企,在沒有資源可以動用的情況下,他們能夠把那些破敗的國企問題處理好麼?如果不具備普遍性,就算偶爾有一兩個人成功,大部分也是沒有任何起色的。”羅成這個時候,唱起了反調。
雖然他也同樣認爲,那些國企相比起私企來,很多地方完全沒有任何優勢。但現在國內的國企有那麼多需要改造,而國內的私企是否有那樣的改造能力,還是一個未知數。如果就這麼把政策給弄下去了,卻沒有多少人響應,那麼這個政策,其實也是失敗的。
看到羅成這麼說,劉東笑了,看來,現在這些傢伙,的確是對私企表示很懷疑啊。認爲私企根本就沒有什麼能量。其實也怪不着這些人,因爲前兩年國內對於私企的論調,都還是一面倒,國企垮掉了,很多人都把原因歸結於私企身上,這樣就弄得私企就像後孃養的一樣,毫無存在感。
別說他們現在的力量面對着國企的確很小,就算他們的力量很大,也不敢露頭,這年月,因爲投機倒把的事情,進去的人可不算少。國企本就是國家的,私企又沒有人扶持,他們現在是要多低調就有多低調,甚至於那些低調不起來的人,直接就把自己的廠子掛靠到了鄉鎮上面。
而這些企業,就是後世常說的那些鄉鎮企業,而後世很多大拿的私企,出生都要打個鄉鎮企業的標籤。也就是因爲現在的論調不對,這樣的調調,也就只有老首長南巡了之後,纔算是是給他們穿上了合法的外衣,而那都是幾年後的事情了。
至於現在,私企絕對是大家看不上眼的東西,即便是國企的人很多都羨慕那些先富起來的人,但也免不了罵上幾句暴發戶。就算自己工資都發不起,都不願意丟掉所謂的國企飯碗,跑去私企吃肉喝湯。
這點,也算是很有時代特色了。那些存有傲骨的國企員工,當面臨着大規模下崗的現實時,纔會低下他們高貴的頭顱,去私企上班。而在二十年後,這樣的人,將會形成主流。國企雖然在某些方面是巨無霸的存在。但只要能讓私企佔據市場份額的行業,那麼國企的日子,就不能算是太好過。
“羅成,你覺得,現在的私企,還不成氣候,所以認爲他們挑不起大梁?是麼?”劉東笑着問道。
“是啊,現在的私企,能有什麼能耐,我就不信,那些推着車子賣電子錶的人,他們就有能力把國企的攤子給接下來。我這不是帶着歧視的眼光,而是事實就是這樣。國企就算是再破,他們的骨架,也是幾十年的時間拉扯起來的。
而國內的私企呢?興起的時間纔多久,總共都還不到十年。從無到有,十年的時間,要是私企就能夠挑戰國企的地位,那麼國企這樣的存在,就是完全失敗的。當初就應該讓私企上,但這樣的事情,可能麼?”羅成說到。
“按照常理來說,私企的發展時間,的確很短,想要超過國企,更是非常艱難。但是,你忘了一點,那就是創造力。國企因爲模板化的問題,他們都是被限定在一定的框架當中,而這個框架制定的時候,都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
人生能有多少幾十年?幾十年的東西,要是物品,都老舊不堪,就好像現在的國企,雖然看起來骨架是很大,但實際上,很多國企都病入膏肓。就算是產品,要快的,每年出兩代,那都能換多少新的產品出來。就算是重工業這樣換代不頻繁的行業,都會換上那麼多代。可想而知,現如今的國企,究竟面臨着多麼嚴峻的形式。
你說得倒是的確不錯,以國企的骨架,現在的那些私企,是根本就挑戰不了的,他們也沒有那個能力挑戰,也沒有那個實力挑戰,更加沒有那個政策挑戰。但是,我們現在討論的問題,並不是讓他們挑戰國企的地位,而是讓他們接手國企的遺產。
國企現在面臨的最大危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錢。但其他的原因也不小,產品的靈活,和成本的差距,也是讓他們病入膏肓的原因。而這個方面,私企卻是做得很好的。
因爲他們的錢,都是自己的錢,搞私企的,其目的,就是爲了要賺錢,而想要賺更多的錢,他們就不得不重視成本這個環節,還有市場這個大考場。而能夠存活的私企,其實就已經相當於通過了這兩場考試。
國企的劣勢,就相當於是私企的優勢,也就是這樣,所以私企在面對龐大的國企,才能夠生存下來。而現在,我們僅僅是需要引導一下,給個政策,把這兩方面都結合起來,豈不就是兩全其美?”劉東說到。
當劉東說完這番話以後,其他的人都被劉東的話給吸引住了。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劉東那兩方面結合,強強聯手的論調。如果真的像劉東說的那樣,只要有一點啓動的資金,甚至於不用國家出錢,直接以私企自身的力量,就能夠把國企的問題解決。
這期間他們需要付出的,就僅僅是一些政策,錢這一方面,根本就不用自己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