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事即安平

長宮國與鄭氏第一次戰爭,自浩青將軍領兵出現之後,其勝負已然揭曉。

面對鄭氏兩路伏兵,司馬綽萬不能擋,只得慌忙領軍撤退。然而那納威、納託二位將軍所領之兵,有大半都是騎兵,這些騎兵雖然都是堪堪訓練而出,並無多少戰力,但是追擊是可以的啊。

於是在納威、納託二位將軍的追擊之下,司馬綽餘部一路倉惶北逃,過殺堡而不如,直接逃到了長宮國南部重鎮——歇城。

此戰司馬綽所部死傷大半,竟只有兩萬餘人跟隨至歇城,其餘人等,或死或逃,竟有三萬多人。要知道此次司馬綽所率之兵,本就是長宮國大半精銳,這等傷亡,怕是司馬綽在長宮國內,不能安然無恙,多有幾番動亂。

而另一邊,待得援軍而至,敵軍逃竄之後,鄭昭率領殘軍於西三裡之處重新紮營。而後清點一番,卻是發覺原先七萬兵馬竟然只於三萬衆。倒是讓鄭昭長嘆,那司馬小兒亂用方外之術,着實可惡。

當下,鄭昭書信於族中諸位長老,請求徵兵備戰,待來日如那長宮國,一雪前恥。

此時暫且不提。

另一邊。

鄭氏勢力的西南處,燕河與公江匯流之處,三千年古城,帝國潮州部州州城,潮州城。

這城外烽火如煙,鄭氏兵馬自公江而繞下燕河,將這偌大的城池全然封鎖在哪兩河夾流,半島之內。而河上舟船同動,成鐵鎖連環之勢,封鎖着城池東南港口。

這便是鄭沖和鄭能的聯手之作了,兩方人馬,一方封路,一方封河,總共三萬兵馬,兩萬民夫,誓要兵不血刃的攻破州城。

然而那州城之內,董世康早有死志,怎能奈何?而且這三萬鄭氏兵馬,能戰之師只有萬人,又如何攻破那高大城牆,數萬州兵?

鄭衝嘆息一聲,唯有繼續圍城了。

“希望一月之後,鄭遙能按時徵兵三萬,齊備兵甲吧。呵呵,幸好那董世康是個膽小懦弱之人,要不然我鄭氏還很難有如此成就啊。”

小原郡,野鹿平原之上。

鄭泰領着一般部將,兩千士卒,靜靜的等待着。

時至傍晚清靜之時,火熱的太陽漸漸失去激情,自西方流連而下。清新的風兒從遠處飄來,帶來微冷的涼爽。

鄭泰閉着眼睛,深深的呼吸着,感受着這難道的舒適。幾絲調皮的頭髮自亂糟糟的髮束中掙脫開來,立在了鄭泰的額頭之上,歡樂的揮舞着。那頭髮之下,因爲長期的軍旅生涯,皮膚本就是有些泛黑的臉龐,漸漸的黑着,額頭上,臉頰上,脖子上,小小的黑泥隨風飛揚。鄭泰終於感到了暢快,要知道在這糟糕的夏日,長期作戰,沒有時間洗澡意味着什麼,很不舒服啊,特別是身邊上千位散發着臭氣的士兵兄弟。

鄭泰搖了搖手中的皮囊,感受到還剩下一點,索性直接揚起,擡起頭,澆上了臉上。真是暢快啊!鄭泰大聲的笑着。“此戰之後,終於可以好好休息了!”

不多時,就在太陽西下,天空漸漸泛黃的時候,鄭泰所部的前方,那平原的小山坡上,終於出現了一對對粗布爛衣,拿着鐵器耕具的敵人。

宗紋龍麾下,平民大將,牛二所部,三千民兵士卒。

“這,便是我的敵人嗎?”鄭泰暗暗笑着。“三千人,你說是縣兵我都會重視點,竟然只是些農民,哼哼,正好,我地盤上還需要些人開墾軍田呢。”

鄭泰嘿嘿笑着,看着敵人衝來,也不着急,靜靜的等着他們上前,只餘數十米的時候,方纔將水囊放好,拔出了寶劍。

“全軍隨我衝鋒!潰散敵軍,多抓俘虜!”

“殺!!!”

一陣喊殺之聲,震響於平原之上,甚是滔天。

自鄭泰率軍入侵潮中郡之後,破山水縣,入琴臺縣,從官道直入小原郡,一時之間,至出兵一月內,連破四縣一十三城,聲名大噪。雖然現在鄭泰所部只剩下一千九百多人,但是其戰力倒是上升數倍,頗有一番強軍之態。

但,這也是鄭泰的極限了,在攻佔小原郡東部兩縣之後,鄭泰的兵馬已然到了極限,要是再強自行軍,怕是這些兵馬便會崩潰。是以在與徐福,鄧翠山等將士溝通之後,鄭泰便下令駐軍休整了。而這次敵軍,卻是那牛二不滿各大勢力入侵,悲憤之下,便率軍前來攻打看似兵馬最少,力量最弱的鄭泰所部。

但是鄭泰所部真的很弱嗎?

一刻鐘後,兩千餘民兵哭爹喊孃的走了。本就有些疲憊不堪的鄭泰兵馬們,也只是抓了三百餘民兵,充作勞役,開始駐軍紮營了。

清水河畔,平原之間,滾木紮營,拒馬荊棘。鄭泰躺在河中,開始了這半月以來的第一次洗澡。“真是舒服啊,待得休整半月,等援軍到達之後,小原郡城,就在我手了。”

“哼!鄭泰那個笨蛋,以三千新訓兵馬便就一戰養戰,雖然其麾下有等翠山等大將,徐福這位謀士。但是啊,這小原郡城還是我們的!”

此時的小原郡城外,一位白衣若雪,銀質寶劍,搖着雕羽遙扇的青年將軍哈哈大笑着。他的旁邊,一位身材壯碩,大圓臉,絡腮鬍須像鋼針一樣紮在臉上的大漢牽着少年將軍的座馬。而他的旁邊,一位八字鬍,目光深沉,站如標杆的中年將領點頭回到:

“主公說的不錯,這鄭泰行軍規整,作戰方正,卻奈何進速太快,後勤不得保證,兵員沒有補充,如今奪下小原郡兩縣之地,便已然是極限了。如此,這小原郡城,便是主公囊中之物啊。”

這行人,便是張水生及其麾下。

此番入侵小原郡,張水生可是傾盡全力,集結出三千軍馬,並張氏本部所給的兩千士卒。張水生這番入侵,倒是做足了準備。

先是步步緊逼的攻下南部兩縣之地,進而大軍直接圍困郡城,行圍城打援之策,一時之間,倒是殺的渾天黑地,宗紋龍麾下也是死傷殆盡,只與三千殘兵,困守郡城。

而那牛兒便是奉宗紋龍之命,從家鄉集結兵馬,準備反攻張水生所部的,卻不料牛兒仗着那‘三千’兵馬,竟然敢與鄭泰死拼,繼而失敗之後,想到無望攻破兵馬更加強盛的張水生所部,竟然思索一番,摔着三百親近弟兄,往北方徐長在投奔而去,而其餘民兵,也是各回各家,安心務農,不敢再問天下事。

而就在鄭泰安心洗澡,張水生勝券在握的時候。

那小原郡的西方,一座龐大營盤,中軍大帳之內,恭先悲憤的丟下了頭盔,怒聲大叫着:

“啊!啊!啊!爲什麼!爲什麼!山無張氏,不滅你族,我誓不爲人!”

而中軍大帳之內,其餘部將也是憤慨不已。卻原來是早在一月以前,重新集結出五萬兵馬的恭先準備一鼓作氣,攻下小原郡,成爲坐擁四郡半之地,整個潮州部州最爲強大的諸侯。要知道,整個潮州部州,潮東邊境之地,多是荒涼少民;潮北之地,更是有兩國邊境,民風彪悍。只有潮南,潮西算是沃野千里,這其中,恭先奪得近四郡之地,算是最爲強盛,而那潮南的張氏,也只佔據了兩郡半,其中那河原半郡還是和潮東鄭氏平分的。

有何懼哉?恭先是這樣想的。然而那張氏不知道是吃了什麼藥。渾然不顧那鄭氏中的鄭泰搶奪鄉縣,卻盡率大軍,不奪城池,只與恭先所部死磕到底。

如此下來,這一月之內,恭先,張氏兩方人馬,竟然死傷三萬餘人,着實可怕。而那小原郡竟然被那鄭泰,張水生兩個小鬼,共佔領了四座縣城。

“可惡啊!”恭先大叫着:“要不是早前與徐長在爭奪障立郡死傷上萬精銳,要不是後來強子吞併甲卻郡又死傷上萬,要不是我先前覆滅了宗紋龍五千精銳,要不是靖國公成康屯兵三萬於我等邊境。啊!爲什麼!爲什麼大戰都是我在打,但這利益都是你們在得。啊啊啊!我恨你們!”

恭先憤然大叫着,嘶吼着。周圍衆將默不作聲着。但是就在這個時候,中軍大帳之外,一個傲然的聲音飄然入內,驚煞了衆人。

“那是因爲你,恭先,是七世農夫之後!光這出生,便已然失敗了!”

第十六章 清平之戰第三十四章 黎明驟現第三十三章 血海行屍第二十六章 烽火狼煙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七章 大仲朝野第三十三章 血海行屍第二十八章 徐福的猜想第十三章 清平縣主第四十五章 帝都謀(3)第二十三章 血衣刀戰第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十九章 漢燃巨匪第三十章 司馬的野望第十九章 漢燃巨匪第四十五章 帝都謀(3)第二章 巖島司馬第十八章 初次會面第十六章 清平之戰第二十二章 大豐伏擊第二十章 威煞七縣第五章 盟軍與帝國軍第十一章 攻略清平第八章 諸侯唱罷第十一章 攻略清平第六章 北境海盜第三十九章 沙場追憶,伏虎與將玉(下)第二十九章 目標,西進!第十四章 兩爲其難第二十七章 風語平丘第五章 盟軍與帝國軍第二十一章 越河西進第六章 北境海盜第四十六章 夜色寂寥第四十二章 雨雲貧風第二十四章 重回南方第四十一章 守得三生蓮落第三十六章 萬里風雲第五章 盟軍與帝國軍第四十三章 帝都謀(1)第九章 公江之難第十三章 清平縣主第十二章 圍城打援第三十一章 這是戰爭第十五章 山無張氏第二十七章 風語平丘第二十章 威煞七縣第十八章 初次會面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三十四章 黎明驟現第三十三章 血海行屍第二十九章 目標,西進!第二十六章 烽火狼煙第四十四章 帝都謀(2)第九章 公江之難第二十四章 重回南方第七章 大仲朝野第四十五章 帝都謀(3)第二十九章 目標,西進!第八章 諸侯唱罷第三十二章 兵火燎原第三十四章 黎明驟現第二十五章 山雨欲來第三十六章 萬里風雲第二十六章 烽火狼煙第三十二章 兵火燎原第二十四章 重回南方第二十六章 烽火狼煙第四十二章 雨雲貧風第三十一章 這是戰爭第二十九章 目標,西進!第二十一章 越河西進第二十八章 徐福的猜想第十三章 清平縣主第七章 大仲朝野第二十九章 目標,西進!第三十三章 血海行屍第五章 盟軍與帝國軍第四十四章 帝都謀(2)第十一章 攻略清平第三十五章 事即安平第三十四章 黎明驟現第四十五章 帝都謀(3)第十四章 兩爲其難第三十九章 沙場追憶,伏虎與將玉(下)第三十二章 兵火燎原第二十章 威煞七縣第三十六章 萬里風雲第二十六章 烽火狼煙第三章 大義之旗第五章 盟軍與帝國軍第十章 潮東歸鄭第三十九章 沙場追憶,伏虎與將玉(下)第四十三章 帝都謀(1)第十章 潮東歸鄭第三十章 司馬的野望第二十一章 越河西進第二十六章 烽火狼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