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得水聽了魏神奇牽強附會的解釋,點頭說道:“哦,此話有理,聽魏基友這麼一說,莫非張公長真的是具名弟子?”
魏神奇說道:“正是。”
電得水說道:“此前,本修那是有眼無珠,不知張公長竟然深藏不露哩!”
魏神奇說道:“本修也是最近纔剛剛想起這事來,此前也是失禮得很哩!”
二人會心一笑,同時說道:“張公長,真乃風流人物也!”
過了一會,魏生奇說道:“實不相瞞,本修心中有一件憾事。”
電得水問道:“哦?”
魏神奇說道:“本族十年一屆的大比,在今日舉辦,此前是謀劃許久,在下本擬要請得張公長來擔任大比的大嘉賓的,未料想,張大人上月竟然離任了,唉!可惜、可惜!”
電得水說道:“魏基友所說,確實是件憾事。”
魏神奇說道:“既然張公長離任了,本修只好去請現任的治安隊的秦隊長,請他來魏氏充當嘉賓。本修確是情真意切,上月專派人員,特意去請,無奈秦隊長是名苦修,並未應邀,又是一樁憾事哩!”
魏神奇說的秦隊長,正是現任青石所治安隊的隊長秦木頭。
電得水聽言,疑惑的問道:“哦,這確實可惜,那個,魏基友因何故不請劉庶長呢?”
電得水說的劉庶長,正是現任青石所庶務隊的庶長劉子蠔。
魏神奇面有難色,說道:“這,卻不知從何說起?”
電行水說道:“難道魏基友有什麼難言之隱?”
魏神奇說道:“那倒不是,只是這事讓本修心有不忿罷了。”
電行水說道:“哦,本修十分好奇,魏基友請說。”
魏神奇說道:“唉!並非本修出言無狀,這位劉子蠔庶長,實在是個腌臢人物,他平日裡常在鄉間有欺男霸女之事,本修且不多說。”
他嘆口氣又說道:“唉!是這樣的,本修前月派遣一名本族弟子,帶了兩名隨從,專門帶了請帖,去到青石堡,想要同時邀請秦木頭和劉子蠔,來魏氏充當嘉賓。”
魏神奇所說的“青石堡”,乃是青石所所在之府邸,它位於青石鎮中部、流沙河青石鎮段某處之北岸。
魏神奇又說道:“那秦木頭是個苦修,他未應邀,這也就罷了,後來,本修派去的本族弟子,將請帖奉於劉子蠔手中,那劉子蠔看了帖子,當場就給撕了,並將本修派去的本族弟子一腳踢出青石堡。電基友,你來評評理,這事可不可氣?本修現在想來,心中實有不忿哩!”
電得水稍有錯愕,說道:“哦!竟有此等之事,卻不知魏家主當日是派哪個弟子前去的?”
魏神奇遲疑了一下,對電得水這一問心生疑惑,不知電得水爲何突然有此一問?覺得電得水腦路有點迂迴,然後說道:“正是本修的一位侄子,叫做魏生巾的。”
其時,擂臺之上比鬥之人,其中一人正是魏生巾,電得水指着臺上說道:“莫非是臺上這位弟子?”
魏神奇點點頭說道:“正是。”
電得水因何有此一問?
原來,魏氏大比之前,魏氏派去電家送請帖之人,正是魏神奇的二兒子魏生球,魏生球給電得水的感覺還不錯,他現在想聽聽,魏神奇又派了誰去青石堡送請帖,好比較比較,是否規格一樣,現在聽到,派的是魏生巾前去青石堡送請帖,心中頓時瞭然。
電得水說道:“哦,你這侄子看來也是一個不錯的人物,恭喜、恭喜!”
魏神奇智商不低,瞬間明白電得水爲何有此一問,他聽了電得水的話,連忙說道:“當然、當然。”
二人說完,又是一起哈哈大笑起來。
青冥歷五千六百一十三年的二十九月某日,正是魏神奇派遣魏生巾去青石堡送帖的日子。這日早上一時許,魏生巾從他自己的居所、其名叫做“蝸居軒”的地方當中的臥室醒來,開始了他這一天的生活。
魏府位於青石鎮北部、青石山南麓,面積很大,其南北和東西之長各約一公里有餘,它坐北朝南,南側面對着青石鎮的幾個村子,北側靠在青石山脈山腳之下。
魏府分內、外兩府,中間由一條巨大的人工河“魏河”隔開。
內府中心,是魏府的主樓,是魏府核心。主樓的四周,是其它的樓宇和院落。主樓和其它建築之間,通過各種大道小路有機的連繫在一起。
所有的樓宇之間,是許多別的建築和景觀,有回形走廊,有石築護欄,有石築的臺階,有刻字的石碑,有花壇、用於栽種花草樹木,有小型的水池,有玉砌的雕像,等等,花樣繁多,應有盡有。許多的建築物上,刻有題字,雕刻各種花紋,畫有奇珍異獸、花鳥魚蟲,木製的建築物是雕樑畫棟的,花壇當中栽種有奇花異草,花開之時,芬香四溢,小型水池當中養着各種小魚。
主樓南側幾百米的地方,是魏氏演武場,是舉辦比斗大會的地方。
演武場爲正方形,南北和東西之長,各約數百米,十分寬闊。
演武場的中心是一個巨大的圓形擂臺;擂臺北側是主戲臺,可供高級修士觀看比鬥時使用;南側是一個十分寬闊的廣場,這裡是觀衆席;東、西兩側則是選手席,選手席前部是一排排的座位,後部則是幾間較矮的房間,以供選手休息和準備使用;擂臺的南側一角還有一個獨立臺,這是裁判席。
內府其它地方,是各處院落。
內府外圍,由一條環形人工河所圍,這條人工河,正是魏河,它正好將內、外兩府分開。
魏河之水,自魏河的西北角流入,之後,河水向東、南兩個方向分開流去。向東之水,流過近千米之後,到達東北角,然後轉彎再向南流去,再流過近千米之後,到達東南角。向南之水,流過近千米之後,到達西南角,然後轉彎向東流去,再流過近千米之後,也到達東南角。兩支水流,由西北角流入,最終匯於東南角,正好形成了正方形環流,這就是魏河,它正好將內府包圍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