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52年6月21日清晨,中華軍空軍最重要的基地——第1001空軍基地。
晨曦中,我和塞博中校,這是親人朋友對來自烏拉爾聯邦的塞巴斯蒂安-費烏爾的暱稱,在衆多驚詫目光的注視下,登上一架塗有紫色星星的中華軍空軍軍徽的雙座新型實驗對地攻擊機。
我們的戰機在跑道一端與另一架單座實驗對地攻擊機長機會合組成雙機編隊,一前一後,滑行,加速,拉起,升空,瞬間鑽入雲中。
雙機編隊升空後,並沒有馬上離遠,而是雙機在基地上空盤旋了兩圈。耳機裡傳來前座塞博的聲音:“請地面詳細記錄飛機狀態。”
居高臨下看去,陽光普照的基地上,營房錯落有致,一些基建工程正在進行中,那是爲年底進駐的f-11多用途戰鬥機實驗大隊做準備
。
跑道上,幾架f-10,a-10戰機整裝待發,機翼閃着銀灰色、草綠色的光彩。
“準備好了嗎?”塞博話音未落,攻擊機猛然昂首怒吼,幾乎呈70度角向上躍起。
當地面長長的跑道在視野中幾近消失時,它突然向左連續三個橫滾,再向右連續三個橫滾,然後翻轉180度,以倒扣的姿態來了個大大的斤斗,改平。
動作乾淨連貫,一氣呵成。
“塞博,幹得漂亮!”當飛機拉平,抗荷服的壓力舒緩下來,隨着話語我衝着塞博的後腦勺豎起大拇指。雖然明知他看不到。
“謝謝。曉東,你怎麼樣?”他關切地問。
“我ok。你放心飛吧。”我拍了拍前座的後背。
“你真的——沒事嗎?”他將信將疑。
“嘔吐袋還躺在我的口袋裡呢!”登機前,塞博遞來幾個塑料袋說:“上去後如果不舒服,請務必吐在袋子裡,否則座艙裡是很難清洗乾淨的。”
“發現目標,請求攻擊。”耳機裡傳來塞博向長機的報告。
這時,我注意到右前方地面兩三公里外的綠蔭處,隱約顯現出兩個方形靶場,上面還有一些點狀物。
“你左我右,攻擊!”長機傳來命令。
“明白!”隨着一聲應答,我們的新a-11轟然低頭加速,以近乎50度角咆哮着向地面衝去。
靶場撲面而來,我辨認出下面的點狀物原來是坦克和掩體模型,新a-11繼續俯衝攻擊,直到我甚至都看清坦克炮塔的形狀時才猛然拉起,又以50度角沖天而起,倒扣,斤斗,在天上劃了個大圈後,再次進入,攻擊,拉起。
如此三番,方纔作罷。
新a-11是中華軍研製的雙發超音速對地攻擊/教練機,單座型用於執行近距支援任務,雙座型執行作戰和教練雙重任務
。
該機全長18.58米,翼展9.23米,機翼面積26.18平方米,主要由高強度鋁合金製造,在關鍵部位採用了當時極爲昂貴的鈦合金作爲防護屏障。
在兩臺新型f-210發動機的推動下,新a-11的最大飛行時速可達到1595公里,其升限爲14000米。
武器裝備和火力配置標準型a-11攻擊機有5個外掛架,左右機翼下各2個,機身下中央1個,雙座型a-11有7個掛架,除上述的5個外,在左右機翼的上面各有1個武器支架,每個支架上可以安裝1個發射導軌或1個火箭彈發射器。
主要的外掛物有:1200升的副油箱、電子干擾吊艙、450公斤的炸彈、各種型號的集束炸彈,凝固汽油彈,火箭彈發射器和未來我們新發展的各種武器。
a-11最大速度爲1.5倍音速(高空)和1.1倍音速(海平面),實用升限14000米,轉場航程4200公里,作戰半徑1400公里左右,最大起飛重量15.7噸,載彈量4.5噸。
機載武器裝備通常包括2門25mm航炮,每門備彈600發。
摘自蔣曉東著《我的試飛員生涯》
人類對電磁波的發現,成爲有線電通信向無線電通信的轉折點,也成爲整個移動通信的發源點。
正如一位科學家說的那樣-移動通訊是踩着電報和電話等的肩膀降生的,沒有前人的努力,無線通信無從談起。
1952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天下第一城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開始通話。
這個人叫馬丁斯汀-庫泊,當時他還是中華通訊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移動電話。
1952年11月底,中華軍通信委員會確定了陸地移動電話通信和大容量蜂窩移動電話的頻譜,爲移動電話投入軍用和商用做好了準備。
雷達的四抗,即偵察一反偵察、隱蔽一反隱蔽、摧毀一反摧毀、干擾一反干擾,是現代雷達發展的突出特點
。
雷達存在的電子干擾和抗干擾措施,雷達信號的截獲與隱蔽,雷達向武器系統提供攻擊目標與防止被摧毀而提高其在戰場中的生存能力等都是矛盾的兩個方面。
隨着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雷達就是這樣在矛盾中互相促進、不斷髮展,雷達系統只有不斷髮展新技術、創造新體制、不斷適應新的軍事和經濟需求,纔會不斷取得新的更大的發展。
20世紀40年代美國輻射研究室把微波新技術應用於軍用機載、陸基和艦載雷達取得成功,其代表產品是scr-270機載雷達、scr-584炮瞄雷達和an/apq-機載轟炸瞄準相控陣雷達。
20世紀40年代主要的雷達技術有動目標顯示技術、中繼技術以及單脈衝跟蹤技術理論的提出。
動目標顯示技術應用於各型對空警戒雷達,後來應用於着陸引導、岸防等型雷達,其優勢是能有效抑制地海雜波,抑制大山、建築物、風雨雪等靜止和慢動目標的干擾能將機載情報傳送到地面觀測站,能有效加強地空之間的信息聯繫。
20世紀50年代是雷達理論發展的鼎盛時期,雷達設計從基於工程經驗階段,進人了以理論爲基礎,結合實踐經驗的高級階段。
50年代產生的主要理論有匹配濾波器概念、統計檢測理論、模糊圖理論和動目標顯示理論等。各種新技術的應用,出現了諸如脈衝多普勒雷達、合成孔徑雷達等新體制雷達。
未來雷達系統發展的主要標誌是數字處理技術革命和相控陣雷達的應運而生。
爲了探測未來的洲際彈道導彈,爲防空系統提供預測情報,產生了相控陣雷達體制。
新一代雷達發展方向是全固態電掃相控陣多功能雷達。雷達信號和數據處理的數字化革命、半導體元件、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應用,使雷達技術的發展日臻完善並達到比較高的水平。
由此看出,電子科技的迅猛進步是雷達發展的源動力。
摘自《新雷達技術》蘭黎明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