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竘(這裡念“口”)
醫竘,生卒年、姓氏、出生地均不詳,大約與扁鵲、商鞅同時代。名竘,戰國秦國名醫,醫家人物。
秦惠王長了痔(念“至”)瘡,醫竘正在給他做手術。
“大王,你火氣好大呀!”
“那個,大夫,小聲點好嗎?”
“十個男人九個瘡,還有一個剛割完。沒事的,大王,男人長痔瘡是天經地義的。來,你們也來看看,痔瘡長成這樣子着實不容易!”
“。。。。。。”
後來,秦惠王在臨終前寫遺詔時,這樣寫道:“。。。。。。寡人在位期間,任用賢能,拓土開疆。。。。。。。重用公孫衍、司馬錯、張儀、魏章等人,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扁魏國,南踢楚王。。。。。。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僅累到長痔瘡,連屁股都被人看光。。。。。。無愧歷代祖宗先王,死也死得不冤枉。。。。。。”
選自屍子《屍子》下卷。後半段我瞎編的。
醫竘不姓醫,他是指一個叫做竘的良醫。這裡的醫指醫生、良醫,不是姓氏,後面方技家的醫和也是同理。目前中國好像還沒發現有“醫”這個姓。
“良醫”和“扁鵲”一樣,也是古代好醫生的一個通用名,尤其在春秋戰國前。後來除了“扁鵲”、“良醫”,醫生還有醫師、醫士、大夫(這裡大念“帶”,以區別於官名“大夫”)、郎中等稱謂。醫生的叫法最早在唐朝出現,而大夫和郎中,則是宋時纔有的叫法。
醫竘小時候應該膽大心細,沉着冷靜,遇事有耐心,手不慌,所以以後才能當外科醫生。因爲這是當外科醫生必備的素質。
相信誰也不願意讓一個抖抖索索着手的人來做手術,萬一手一滑,還不知割到哪裡去!
後來,他可能通過拜師或家傳,學得了精湛的外科醫術,應該在秦孝公(重用商鞅的那位,秦惠王老爹)時,就被任用爲太醫。
太醫是專職給君王及大臣、貴族看病的,類似後來的御醫,有別於扁鵲那樣行走各地的醫生。
當時正是商鞅大變革的時候。商鞅在外面大刀闊斧變法,醫竘則心平氣和地在王宮裡抄傢伙、動小刀小勾,爲各種腫瘤、膿瘡、骨折、刀傷等,進行切除或縫合等專業的外科手術,名聲還越來越大。
有一次,楚國的楚宣王長了個大毒瘡,疼得不要不要的。
這個楚宣王,就是重用吳起的楚悼王的第二個兒子。他哥哥楚肅王在孟勝中露過一次臉,因沒兒子,所以楚宣王才撿到王位。有個成語“狐假虎威”,裡面的虎威,說的就是他。另外,他的孫子楚懷王,後來被張儀騙得老慘老慘的。
因爲吃藥什麼的老不見好,自己的外科醫生功夫還不到家,再加上秦楚兩國關係不錯,於是他派人去秦國請醫竘。要是關係不好還不敢請,會下黑手。
難得出去兜兜風,還算年輕的醫竘很開心地去楚國遛了一遛。他的技術果然不一般,三下兩下就把老楚宣王的毒瘡給切除治癒,再好吃好喝地被送回來。
這裡說明一下,以前像醫竘這樣的外科醫生,能被風風光光地接待的,是很少的。
因爲在古代,外科醫生的地位是非常低的。相對於高大上的內科,外科技術則一直被鄙視爲“小技”,屬下層技術醫務人員,不入流的,很多人都不願去當外科醫生。後來到明代時,甚至有人建議廢除外科,直接用內服藥物來治療所有外科病呢。
很奇怪的是,古代外國也是同樣情況,也是極度貶低外科醫術。
當然,現在我們都知道外科的重要性。手骨折過的都要綁紗布,不接上怎麼吃藥都是好不了。長腫瘤的,切掉要比光吃藥效果好,病癒速度也快;當然要看情況,不是逮啥切啥。
日子如流水般,靜靜地流淌着。流來流去,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後來,張儀也來了。君臣兩人爲了秦國,忙得不可開交,一不留神,秦惠王就長了痔瘡。於是就出現了開頭治病的場景。
而張儀可能騙人騙太多,招報應,再加上公孫衍的時時詛咒,咒着咒着,也長了個大腫瘤在背上。由於要常出國“行騙”,馱着個東西很影響形象,於是他也請醫竘幫忙。
據說張儀還很豪氣地對醫竘說,別把我的背當背,當地毯、砧板(砧念“真”;切菜砍肉時,底下墊的東西)隨便你,愛怎麼地就怎麼地。當然只是說說而已。
在春秋戰國時,做手術是沒有麻醉的,上來直接就給你劃拉開來。雖然現在還沒發現當時被手術的人的留言感悟,但那絕對是痛得不想做人的恐怖體驗。想象力豐富的人士,可以自行腦補。
一直到東漢末年,華佗發明了麻沸散(一種麻醉藥),情況纔好了很多。所以沒得麻醉的張儀不得已,纔會說豪話給自己打氣;後來的關羽刮骨療毒,那也是死撐着的。
在給張儀治好腫瘤之後,就沒有醫竘的事蹟記載了,最後應該是終老於秦國。
醫竘是中國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個專業外科名醫,要比華佗早了五百來年。其實比醫竘早的扁鵲,也做過很多外科手術,不過他不像醫竘那樣專業。而在更早的上古年代,就已經出現用磨得鋒利的石片、砭鍼(砭念“編”;就是石針),來進行外科手術呢。
所以不要傻乎乎地、人言亦言地說我們的外科是從國外引進的。不僅時間上遠比西方來得早,我國外科技術的精湛和先進,在後來很長一段歲月裡,也是一直遙遙領先世界的。
醫竘沒留下什麼書籍,他的生平事蹟也少得可憐,只在《屍子》的下卷中記載了幾句。而其他春秋戰國時醫家的人物,和墨家、農家等一樣,沒留下幾個,有關事蹟更是幾乎沒有,所以後面也不介紹了。
這裡簡單說說中國傳統醫學的四大經典著作;不是四大小說名著。
除了上文的《難經》,還有三本是《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雜病論》。
《黃帝內經》分《靈樞(念“書”)》、《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它詳細記載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治療和預防等醫學理論,對中國的醫學影響極大,被稱爲醫之始祖。其作者不是黃帝,而是後人假託黃帝之名、多人編集而成,成書於戰國時期。
《神農本草經》主要是講藥物的性質和功效,共記錄了365種藥物,是中國第一部藥物學專著。後來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等,都是取材借鑑於它。其作者和《黃帝內經》相似,不過成書於西漢之後。
《傷寒雜病論》則是東漢張仲景寫的,是對由外因引起的疾病的分析、診斷和治療的論述,同時也記錄了臨牀治療、食物中毒甚至人工呼吸等急救方法。它是後世從醫者必修的經典著作,即使今天,仍然是中醫院校的教科書之一。張仲景也因此書,而被尊稱爲“醫聖”。
另外,再說說中醫的名稱由來。
其實中醫以前不叫中醫,叫中醫是近兩百年纔有的事。
先秦以前,中國的醫學叫歧黃之術,之後又叫青囊、杏林、懸壺、橘井等。歧黃之術就是歧伯和黃帝的醫術。這個歧伯,據說就是最早也被稱爲扁鵲的神醫,是黃帝的大臣。他們兩人有關醫術的對話,後來就被編成《黃帝內經》。
在近兩百年前,西醫開始由外國的傳教士帶入中國。爲了區別中國本土的醫學,英國一個醫生兼傳教士,最早提出了“中醫”這個概念,所以現在纔有中醫這個叫法。
那些西方發燒友別高興得太早。當初西醫傳入中國,目的並不純潔和光明。他們是以看病不要錢的方式,來進行傳教,更惡毒的是藉此偷偷賣鴉 片給國人。
而到了後期,就是一百年前左右,西醫在中國紮根了,它就開始收費,而且還很高,基本上只有上層人士去看,普通老百姓是看不起的。即使現在,許多西藥還貴得很呢。
除了看病要收費,他們還開始公開販賣鴉 片,插手政治事務,還到處佔地建教堂,宣傳上帝那個什麼“愛你愛我”(這在孔子和墨子那邊早有了)、“上天堂”(道家的仙界)、“打完左臉,再把右臉給人打”之類的基督教。
看明白了沒。用一位老先生的話說,這叫“先給你個棗吃,把你套進去,再慢慢整你”。
好了,那些憋屈和仇恨,該化爲強大自身的動力,這纔是看本書的真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