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
荀子,約前325年—前235年,名況,字卿,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又寫做孫卿,戰國趙國人(今河北邯鄲,一說山西安澤),儒家人物。
稷下學宮裡,正舉行盛大的一年一度的鬥雞眼比賽。
荀子興沖沖地抱着一隻雞跑進來。
齊宣王一把拉住他:“你抱着雞幹什麼!這是鬥雞眼比賽,不是鬥雞比賽。對了,就是你這種眼神,你可以去參加比賽了。等等,把雞留下——中午小雞燉蘑菇!”
比賽場上戰火紛飛,狼煙四起,白眼翻滾,淚水亂流。孟子正對着彭蒙,鄒衍正對着淳于髡(念“昆”),慎到正對着環淵,接子正對着田駢(念“偏”,第二聲)。。。。。。總之,大家正歡天喜地地一對一斗得歡。荀子趕緊抓了個人,也對了起來。
最後,孟子因爲年老眼澀,對着對着就卡住不動了,所以獲得了冠軍。
齊宣王親自給他頒獎:“孟老,說說你的獲獎感言吧。”
孟子抱過獎盃,心潮澎湃地說:“在這裡,我要感謝我的爸爸媽媽,感謝我的親朋好友,感謝我的幾個老婆。說真的,這種比賽太好玩了,我到現在看人還能看到三個人影呢。你看,我左眼看到一個,右眼看到一個,對着眼又看到一個,還忽左忽右,若隱若現,有種雲裡霧裡飄來飄去的迷迷瞪瞪暈暈乎乎的夢幻感覺。真的好過癮!咦,我抱着你的胳膊幹嘛!”
這個,也沒出處,我瞎編的。
荀子早年情況不明,只知道很聰明,並且膽大。17歲時,他就獨自跑到齊國,呆在稷下學宮裡,看那些老頭們臉紅脖子粗地對噴着。
當時孟子已經回老家了,不過慎到還在;估計荀子的臉上沒少粘過他的唾沫。
就在這漫天的口水中,荀子撐着雨傘(我猜的)學到了很多知識,並增強了自己的唾液腺分泌功能,偶爾也能回噴一兩口口水。
這種白吃白住、拿高工資還能快樂互噴的日子,讓荀子樂不思蜀。即使在齊湣王時期,許多學宮裡的人受不了他的專斷蠻橫離開了,荀子依然沒捨得走。期間,他還漸漸形成了自己的儒學思想。
不過,在荀子42歲時,齊國終於出大事了。由於齊湣王過於囂張,四處打仗挑逗人,最終惹了衆怒。燕國的樂毅聯合魏、趙等五國,一起來打齊國,並攻下了齊國國都臨淄,打得齊國只剩下兩座城(這個下冊還要說)。
荀子不得不收起雨傘,逃往楚國。五年後,齊國在田單的幫助下,大難不死,並打敗燕國收復了領地。三年後,荀子也回到了齊國。
這時,荀子已經從一個毛沒長齊的愣頭青,變成了鬍子一大把的中老年人。
因爲之前國都都被佔領,所以稷下學宮裡的人,去世的去世,逃亡的逃亡,早沒多少人了。等到荀子回來後,他就被當做輩分最大和最有學問的人,終於輪到他朝別人大吐口水而不用撐傘了,並且還三次擔任稷下學宮的祭酒(類似校長)。
記得有人說過,想要成爲大師也不難,只要你活得夠長;等前面的人都死光了,你就成了大師。誠不欺我。
之後荀子一直住在齊國。直到60多歲時,因爲齊國有人誣告他,於是他又來到楚國,當時的楚國相國春申君請他做了蘭陵縣令。期間,他收了李斯和韓非子做弟子。
這裡簡單說下李斯。
李斯也算是一個法家,只是由於本書是記述春秋戰國人物的,李斯雖然生於戰國,但主要功績是在秦國建立之後,所以沒有專篇介紹他。
他是楚國人,原來做過掌管文書的小官,因不甘心瞎混下去,就去拜荀子爲師。學成後,他跑去秦國,後來得到秦始皇的賞識,開始盡心盡力爲秦國做事。
李斯其實是個了不起的政治家。他推行的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車軌、統一度量衡等政策,不僅爲秦國的穩定做出巨大的貢獻,更爲後來中國的大一統奠定了基礎。另外,他還是個文學家,高中課本中有名的《諫逐客書》,就是他寫的。
只是晚年時,他過於貪圖權勢富貴,和宦官趙高勾結合謀,害死了太子扶蘇、大將蒙恬等人,不僅加速了秦朝的滅亡,也使自己爲後人所不齒,最後還落得被腰斬的下場。
所以呀,當個好官容易,而要當一輩子的好官就難了。如果不常反省、警醒自己,“晚節不保”這種詞時刻在後面等着呢。
在楚國十幾年後,春申君被人害死,荀子也辭了官,就住在蘭陵。幾年後荀子去世,葬在了蘭陵。
和孟子不同,荀子主要繼承了孔子的禮學思想,同時增加了法家的內容,並吸收和改造了各家的理論主張,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儒家學說。
他主張治理國家時,要禮治法治並用(這個比孔子要先進很多);反對宿命論,認爲萬物都遵循自然規律運行變化(這點跟道家學的),相信人定勝天。他還提出“化性起僞”的“性惡論”,認爲人性是惡的,但可以用禮法來教化和改變,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對人的影響。
“化性起僞”,就是用禮儀去改變人的本性,使之成爲有道德的人。“僞”是人爲的意思,不是虛僞,是指靠個人的學習來獲得成功。
另外,荀子還是文學家兼教育家,他是第一個使用賦的名稱和用問答體寫賦的人,和屈原一起被稱爲“辭賦之祖”。
荀子成名後,自認爲是孔子的真正繼承人,往死裡踩孟子,老跟他擡槓。
比如,孟子說“性善論”,他就說“性惡論”;孟子認爲要仁治,他認爲要禮治;孟子強調內在修養,他強調外部環境;孟子主張天人合一,他主張天人不同;等等。
其實,說到底,他們一個是繼承了仁,一個是繼承了禮。
很搞笑的是,荀子在歷史上的地位和孟子也恰好相反。
在唐宋前,荀子的名聲還不錯。但到了北宋,理學家程頤對他進行貶低,之後朱熹又狠踩幾腳(替孟子報仇的吧),然後一大羣文人衝上去圍毆,以至荀子的思想直接變成了異端學說,只差沒用火刑燒死。直到清朝,這情況纔有所好轉。
有句話怎麼說來着: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不過,和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其實是更有進步和積極的實用性,有更多的現實意義。因爲他既重視禮義道德的教育,也強調政法制度的懲罰作用,這已經接近法家思想了。所以他教的弟子李斯和韓非子,纔會成爲法家人物。
而且,做爲一種動物,絕大多數的人天生帶有求生野蠻的本性,是正常的,是沒有所謂善惡的。而真正能決定人的善與惡,是後天的教育和引導。所以荀子強調後天學習和環境的重要,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荀子的名句也不少,抄兩句吧: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積善成德;等等。
荀子寫有《荀子》一書,共32篇。
介紹一下春秋戰國時的人名。
春秋戰國及以前,人的名字結構和現在不同,順序是姓氏字名,並且男人稱氏不稱姓。比如,孔子是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全名應該是孔仲尼丘(!!)。他老爹叔梁紇,也是孔氏,名紇,字叔樑,不是叔氏或叔梁氏(有這個姓氏的),全名是孔叔梁紇。
至於女子,則是稱姓不稱氏,而且姓是放在最後的。如據說和孔子有糾纏不清關係的美女南子,其實是和孔子一樣姓“子”。還有春秋戰國四大美女文姜、息嬀(念“歸”)、夏姬、西施等,都是姓在最後。
另一種情況,像吳、越等周邊所謂蠻夷國家的人,則是因爲其語言與中原華夏不同,在做爲華夏正統文化的記錄時,就直接採用音譯的方式,就像現在翻譯外國人名字一樣(好像說錯了什麼),沒什麼實際意義。如夫差、勾踐、專諸等,並不姓夫或勾、專什麼的。
還有其它一些起名方式,就不多說。到了秦漢以後,姓與氏合二爲一,就沒那麼繁瑣了。不過,我們現在所稱的“姓”,其實是當時的“氏”。而孔子孟子等其他子中的“子”,並不是他們的姓,而是古代對男子的尊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