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萬大軍臃腫不堪,好在各部兵馬皆有其統轄總兵指揮。好歹也耗去半日光景,直至日落時分,才堪堪準備妥當。
人喊馬嘶,大軍動起來,這一番動作便是個瞎子,大略也能感受得到,不曾遮掩,也遮掩不住。
那遠處山上觀摩明軍兵勢的黃臺基,對松山大軍動向,自然不會視而不見。
按理說,他應該高興。
明軍若據城而守,黃臺基麾下軍隊再是善戰,也要碰個頭破血流不可。他一番戰略佈置,無非便是要把明軍從城池裡拖出來,野戰。
但此時,看到松山明軍動向,黃臺基卻高興不起來。
此前他遣阿濟格率軍繞道攻塔山,只爲斷去明軍糧道、退路,再結合明廷內部形式,以圍困錦州爲餌,迫使明軍出城野戰,便於畢其功於一役。
黃臺基志在中原,通過種種手段,對明廷形勢瞭若指掌。知道那大明朝如今可用之兵,大略也就這一支了。
只要破了這支兵馬,明廷將再無能爲。那中原大好的江山,便是囊中之物。
可他萬萬是沒有料到,阿濟格竟兵敗身死!
那突然冒出來的鬼神般的人物,他已經竭力高看一等,卻也沒料到,那人能以一己之力,硬生生擊破阿濟格八千大軍。
更沒料到,那作鬼的鬼神怎麼一下子又從錦州到了塔山!
阿濟格既敗,合圍松山的計策便就形同虛設。如此,明軍退路尚在,要一鼓作氣將明軍盡滅,怕就是難了。
加之那鬼神也不知現在何處,若在明軍之中,那又是一番變數哇。
黃臺基揮退阿濟格潰兵,煩躁無比的走了幾個來回,神色一定,喝道:“使兵馬做好準備,明日一早,返回錦州大營!”
卻就在此時,有兵丁來報:“洪承疇率軍出城,已到山下。”
黃臺基眉頭一皺,連忙出了攆鑾大帳,帶着一飆親兵,來到山頭觀望。只見山下車馬涌動,人喊馬嘶。當頭一杆大纛,上頭分明一個洪字。
“竟是洪承疇親領兵馬出來了?”
黃臺基仔細觀察,見那明軍迫的很近,就在山下。若要發起進攻,只需一道軍令。
“這洪承疇何來如此信心?難道以爲我大清鐵騎,與那烏合之衆的明國流賊一般,一觸即潰?”黃臺基心頭不虞,卻轉念想到:“莫非明朝皇帝又下旨催促?定是如此了!”
“我自來此,大略這洪承疇無可選擇之下,看到機會,以爲可將朕拿住,以定戰局。”
黃臺基於是笑了起來,提起馬鞭指着那山下明軍笑道:“洪承疇無智,送死來也!”
周遭將官皆附和道:“皇上在此,洪承疇不堪一擊。”
黃臺基大笑一聲,卻突然道:“這山下有大略五萬兵馬。松山明軍屯兵十餘萬,餘者何在?”
正此時,有兵丁來報:“洪承疇之後,有兩股兵馬出城,一繞左,一繞右,各有大略四萬兵馬無疑。”
黃臺基不由微微一怔:“一左一右?莫非要把朕包圍?”
又問:“這兩支兵馬爲何人所率?”
“左者大旗上書一個‘吳’字。右者大旗上書一個‘虎’字。”
黃臺基心中明瞭:“定是吳三桂與虎大威無疑。”
又道:“錦州祖大壽乃是吳三桂舅父,吳家也是明廷遼東將門,有些能爲。至於那虎大威,也是一鎮總兵。”
然後下令:“速速探查兩支兵馬動向,一有結果,回來彙報。”
就有左右將官諫言:“我大清鐵騎威武無雙,然則畢竟兵少。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我等諫言皇上立刻回兵錦州大營。”
黃臺基如何不知?
他麾下鐵騎,雖威武兇猛,可畢竟只五千之數。山下明軍十倍之,若強攻,勝負之間,也難有所料。
若得那兩支明軍左右包抄合圍,怕也有難。
不過黃臺基畢竟是大清的皇帝,哪兒能一見明軍兵勢就撤退的道理?如此,豈不正合了明軍的意,折了自家士氣?
於是道:“無妨。你看那明軍,行軍雜亂臃腫,雖則勢大人多,又能奈我何?我騎兵縱橫,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正要看看那明軍有何能爲。”
衆將官皆是拜服,只道是龍威浩蕩,果然真天子也。
於是個個心中大定,只看那山下明軍,猶如草芥,更是不放在眼裡。
然則黃臺基說歸說,但心裡又怎能不憂疑?只不過就算要撤退,也要撤的有皇帝的氣度,如此才符合身份。
一邊口出大言,一邊使傳令兵往後方,前往濟爾哈朗處傳訊,使其按時接應。仍令麾下將官做好隨時撤離的準備。
...
洪承疇令親隨將領持自家大纛,先率軍出城,令其在山下迫近黃臺基親兵,並做好隨時作戰的準備。
隨後便就有吳三桂、虎大威,各領兵將,按計劃出城而走。
洪承疇便自令人去喚趙昱。
片刻之後,趙昱來到偏廳。
洪承疇道:“本督已做好準備。”
不等他說完,趙昱就道:“那便動手罷!”
洪承疇連忙道:“趙壯士稍安勿躁。本督得到訊息,那黃臺基已從阿濟格潰兵處得知壯士一人一騎破萬軍之壯舉。必定心生懼意。本督已遣大軍出城,逼近黃臺基所在山頭,將其牽制。然,早則今晚,晚則明晨,黃臺基必會撤走。”
趙昱不由心急:“如此,跟要早早動手!”
洪承疇道:“若黃臺基死守,要破他不易。不若等黃臺基撤走之時,半道而擊。其時,韃子騎兵拉長一線,壯士要殺他,也容易許多。”
趙昱一聽,心中大略能猜到洪承疇的打算,卻也不以爲忤。正如洪承疇所言,那騎兵若拉長一線,要斬將奪旗,自是容易許多。
於是道:“也罷,便聽督師吩咐便是。”
洪承疇心中歡喜,笑道:“此時日正落山,不如飽食一餐,養足精神力氣,入夜正好拿黃臺基開刀。”
趙昱點頭:“如此也好。”
洪承疇雖是文官,卻善戰。對戰機的把握,自有其獨到之處。一邊陪着趙昱大吃大喝,一邊就在估摸吳三桂、虎大威兩路大軍的腳程。
暗暗也在等待斥候來報。
大略申時末,正是酒足飯飽之時,就有親隨到來,耳語幾句,洪承疇神色一定,低聲道:“傳訊使大軍攻山。”
趙昱擦了擦嘴角,這一頓吃的倒也暢快。一頭肥羊,全數下了肚子,正是神清氣爽。他耳力非凡,便是那親隨耳語,卻也聽的一清二楚。
分明來報,只道是虎大威、吳三桂所部大軍,距離抵達錦州地面,路程已過一半。
從松山到錦州,不過幾十里地。兩支大軍日落時分開拔,到如今已有兩個時辰,路程過半乃是常理。
若的精兵,即便步卒,只要不曾餓肚子,有力氣,兩個時辰走三十里絕對不在話下。況乎松山距離錦州,也不過五十來裡而已。
也是這明軍腐朽已久,否則兩個時辰,從松山趕到錦州,也算不得驚人。
洪承疇下了命令,轉臉笑道:“我大軍部署大略已是妥當。本督已下令大軍攻山,那黃臺基必定不會硬拼,當會撤走。他雖是奴酋,好歹也有些身份,危機之地,哪敢多留?”
然後起身一拜:“趙壯士,奴酋首級就在眼前,本督身家性命,可都在壯士身上了!”
趙昱緩緩站起來:“督師言重了。若說兵略,我自不懂。我只取那黃臺基人頭。我已應諾聽候督師吩咐,督師自區處便是。”
洪承疇心中大定。
於是大袖一揮:“請趙壯士與本督一道,去看看那奴酋淒涼。”
“固所願也!”
洪承疇請趙昱稍待,片刻後一身將軍打扮,頭戴紅纓兜盔,身披大紅戰袍,腰懸一口寶劍,虎步生威,來到近前。
趙昱打量一番,暗道威武,便就要走。
洪承疇道:“沙場之上,刀劍無眼。壯士何不披甲?”
趙昱卻搖頭:“非但不披甲,還不騎馬。”
道:“我自一身銅皮鐵骨,不懼刀槍。我那鐵錐又太過沉重,等閒戰馬哪裡託的動?好在我腳力非凡,不遜戰馬,督師不必擔心。”
洪承疇不禁爲之一怔,也想起那口五百五十斤重的大鐵錐,一時無言,只好點頭:“壯士若有所需,大可開口。”
趙昱點頭。
於是便與洪承疇及其所部親兵,一路來到府門。
趙昱信步到那板車前,伸手扣住碗口粗的錐柄,輕飄飄如同一根稻草,便把那鐵錐拿起,扛在肩上:“督師,請。”
洪承疇眼底仍是忍不住閃過一抹驚色。
周遭親兵更是暗暗低呼。
這鐵錐放在這裡已大半日,自有人不信邪曾來試過,是真非假,非只是包了層鐵皮的樣子貨。那等沉重,三五人同時發力,才能擡起來。眼前這壯士,果真天兵天將,提起那鐵錐,如吃飯喝水一般簡單。
於是出了府門。
洪承疇與親兵皆自上馬,趙昱則扛着鐵錐,信步閒庭,便是那戰馬飛奔,也自不落下一步。
尚未走到城門,就聽城外一聲炮響,遠遠有喊殺聲驟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