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田府。
田宏遇看罷手中紙條,用力一巴掌拍在太師椅的扶手上,精神亢奮道:“時機已至,來人!”
飛魚服,繡春刀,大門洞開,便有兩個精悍的錦衣衛士按刀入內。
“主公傳訊,封鎖紫禁城。傳我命令,教弟兄們按計劃行事,不得懈怠分毫!”
“是!”
“王三平,外宮各城門輪換之事你來主持。記住,天黑之前,外宮各城門處守衛務必全數換成我們的人!必要的時候,可以動手!”田宏遇神色嚴整至極,語氣鏗鏘有力。
“是!”
王三平轉身飛奔而走。
“李無咎,你去告訴府裡的弟兄們做好準備,隨時隨我入宮。”
“是!”
錦衣衛下有南北鎮撫司,南鎮撫司主內,北鎮撫司主外。早年間皆隸屬於錦衣衛指揮使轄制,後來北鎮撫司被劃撥到東廠督下,從屬於東廠提督。
也就是說,田宏遇作爲錦衣衛指揮使,實際上手下只有南鎮撫司。而北鎮撫司掌握在東廠,也就是王承恩手中。
不過自魏忠賢事後,無論南北,皆已跌落塵埃。崇禎帝在很多對外的國家大事上被大臣們忽悠的暈頭轉向,最大的原因,就是北鎮撫司的無力。
明廷皇帝親軍二十六衛,錦衣衛便是其中之首。南鎮撫司在跌落塵埃之後,對國家內部官員的掌控力衰落到極點,完全淪落爲與羽林、金吾一樣駐守皇宮大門的看門人。
京師紫禁城有內外之分。外宮主要由錦衣衛、羽林衛、金吾衛駐守。而內宮,則在御馬監騰驤四衛營的掌控之下。
田宏遇被嬴翌降伏之後,便被嬴翌列於人道榜上。此中玄之又玄,非人力可以描述,加之嬴翌逐漸勢大,田宏遇便再無二心。這半年以來,田宏遇通過錦衣衛指揮使的職權以及皇親國戚的身份,暗中安插了許多人手——皆是上榜者。
這些人逐漸掌握住錦衣衛親軍的大權,並向羽林衛和金吾衛蔓延。
到如今,整個外宮各城門要害的駐軍,大部分都在田宏遇的掌控之下。
這纔是嬴翌有信心拿下一個完整的京師的依靠之所在。所謂內閣,所謂周延儒,全然不被嬴翌放在眼中的道理,也是因此。
明廷上下,滿朝大臣,在明廷失勢之後如土雞瓦溝。掌軍者,纔是決定京師是否完整的關鍵。
在殲滅阿巴泰所部東虜之後,嬴翌下一步要走的,就是奪取京師,完成北伐的最終目標——滅明。
於是着人傳訊,令田宏遇奪取京師防衛,尤其是紫禁城。務必要保證紫禁城的安危,並保證崇禎帝及后妃、皇子、公主、宗室的安全。
田宏遇埋下的釘子,到了該起作用的時候了。
安排好一應事宜,田宏遇令人持名帖,延請羽林衛、金吾衛指揮使過府一敘。
這兩位指揮使接到田宏遇邀請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懷疑——自從趙金駐軍於京師城外,這滿京師的文武勳貴大臣,這些天無不來往奔走。不是你今天邀請我,就是我今天邀請你,無外乎商量一個出路而已。
田宏遇作爲錦衣衛指揮使,又是皇親國戚,分量還是有的。當即兩位指揮使便乘轎來到田宏遇府上。
皇帝二十六位親軍,尤以守衛紫禁城的錦衣衛、羽林衛和金吾衛爲最,其至關重要之處,勿須贅言。由是這三衛親軍的掌控者,皆爲崇禎帝‘心腹’。
比如田宏遇,是田妃的兄弟,身份爲外戚。而羽林衛與金吾衛兩衛指揮使皆是宗室,朱家親族。
不過老朱家到了這一代,沒有出過什麼傑出的人物。這兩個指揮使平素也不怎麼管事,反正麾下的親軍衛士只管按照慣例駐軍、輪換就是。
這也是田宏遇能輕易安插人手在羽林衛和金吾衛的主要原因。
到了田府,田宏遇笑眯眯地將兩位宗室指揮使請進屋裡,然後把門一關,門外便被熙熙攘攘的錦衣衛親軍封鎖。
田宏遇完全已經沒有遮掩的想法,到這裡,兩位指揮使才恍然回神,察覺不妙。
田宏遇哈哈一笑,喚侍從上茶,這才笑道:“兩位請坐。”
這兩位指揮使,此時察覺不妙,已有些雙股戰戰了。
一人嚥了口唾沫:“田國舅,你這是什麼意思?”
順着他的視線,只見門窗白紙外熙熙攘攘的人影林立,讓人心頭髮顫。
田宏遇慢條斯理道:“兩位莫急,聽我說。”
然後便道:“山河翻覆,大明日暮西山。三千人於城門外,教京師上下百萬束手無策。若待其主力歸來,兩位可知結局?”
兩位指揮使頓時無言。
田宏遇道:“這幾日文武大臣、勳貴宗室,你來我往,無非商量一個出路,兩位也跑的勤快,然否?”
兩位指揮使頓時面紅耳赤。
田宏遇笑道:“這法子嘛,無非兩條路可走。一則死扛到底,若能打退了他們,暫時可以高枕無憂。二則無非獻城投降而已。兩位,我說的對不對?想必不少人有這個想法罷?”
一人悶哼道:“怎的兩條路?還有第三條!”
田宏遇哈哈大笑:“兩位莫非還把希望寄託於外軍勤王不成?唐通的下場,可歷歷在目。至於大同姜瓖,呵呵,土皇帝一個,恐怕巴不得京師出事呢。關寧?”
“哈哈哈...”他長笑一聲:“我可以告訴兩位,關寧已經完了。”
他拱手朝東,道:“我主嬴公已拿下山海關。關寧軍白廣恩、馬科俱已降服。吳三桂被阻絕於關外,困死寧遠。至於江南,呵呵,早已無暇他顧耳!”
江南的確已無暇他顧——朝廷已經接到求救戰報——逆賊攻中都鳳陽,鳳陽巡撫馬士英抵擋不住,召集運河一線諸部兵馬、江南兵馬,與逆賊在中都大戰,屢戰屢敗,已折損泰半,眼看就要不行了。
不但中都,湖廣、關中,俱有戰火。尤其湖廣,四川老將秦良玉率兵出川,與戰與襄陽城下,不勝。
各地皆已頹勢大顯,明廷之勢,敗矣!
要不然滿京師上下文武勳貴大臣,明目張膽結連商議,分明已不把皇帝放在眼裡,是什麼原因?
就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