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誰啊?我怎麼從來都沒見過?”
“對呀,這次的公開課,該不會是掛着羊頭賣狗肉吧,按道理來說,即便不是兩彈一星的元勳,怎麼着也得是個有分量的前輩站出來演講啊……”
“所以他到底是誰?何德何能可以站在這個位置上?”
期盼着老一輩科研者諄諄教誨的年輕人們傻了。
他們有些不相信的看着電視屏幕。
眼前這位戴着眼鏡的中年人是誰?
很多人根本不認識。
電視機前,手機上,衆多觀衆一臉茫然的看着那個戴着眼鏡的圓臉男人,然後看到電視上彈出對他的介紹。
他叫潘偉。
是科學院的院士。
院士這個身份的分量確實很高,觀衆們在看到他的這個身份之時,很多質疑的聲音也都小了不少。
但心裡多少存着一點疑惑。
國內有上千位院士,爲什麼選擇這位上來演講?
剛有這樣的疑問,一旁的主持人薩寧就已經引導着嘉賓,問出了觀衆們想問的問題。
“潘院士您好,歡迎您來到開講吧。
首先,我是想替網友們問問,您爲什麼來咱們這檔節目。”
節目錄制這幾天,很多網友都對參與錄製節目的嘉賓猜測紛紛。
而節目組本身,其實沒想着問這麼犀利的話題。
可是潘偉那邊強烈要求加上。
“爲什麼來這?其實和我看的一部電視劇有關。”
“電視劇?”薩寧疑惑的看着他。
“對,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功勳》。”潘偉點了點頭。
聽他點出功勳,在央視頻看公開課的這幫年輕的網友,忽然覺得有些不對勁兒。
“什麼情況啊?這傢伙!該不會跟功勳幕後的某些人達成了利益關係吧?”
“不應該啊,功勳這麼火,根本就不需要什麼利益宣傳。”
“那倒也不一定,央視一套的《使命》最近就挺火,雖然比不上功勳,但是收視率那邊追的也是特別緊。”
“所以這個院士是爲了功勳這檔節目加油吶喊的?”
“可不是,要是找那羣老一輩的科學工作者,他們有可能爲一部電視劇宣傳嗎?”
這話說的很多人一愣。
然後覺得還真有那麼點道理。
老一輩的科研工作者,大多都不會爲了銅臭之物幹出違反自己原則的事。
可是年輕一輩的科研工作者,好像就沒有那麼強的堅守了。
所以他是很可能爲了功勳而站臺的。
很多觀衆抱着這樣的想法繼續往下看。
然後就聽到薩寧問:“您是研究哪個方向的?”
“主要從事量子光學,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學的基礎問題方面的研究。”
潘偉很沉穩的迴應。
然後網友們又炸鍋了。
且不說這個量子光學量子力學到底是個什麼東西。
就這些,跟兩彈一星有關係嗎?
網友們一生氣,底下的評論就多了。
“什麼情況?兩彈一星元勳的演講,怎麼變成那個什麼量子力學了?”
“就是說嘛,都不是一個領域的研究,爲什麼他會站在這?我們要的是爲兩彈一星作出奉獻的前輩,而不是這個只知道蹭熱度譁衆取寵的傢伙!”
“這裡面難道有什麼貓膩?”
網友們的言語很犀利,然而對早就已經收集了相關問題的節目組來說,他們還是把網友的想法問了出來,當然這一切都是在潘偉同意的情況下。
“其實潘老師,在請您之前,我們節目組這邊還挺躊躇。
畢竟網上很多觀衆都在期待這次過來的是參與過兩彈一星的元勳。
可我們節目組最終請來了您。
我聽說當時請您的時候,您也挺猶豫的,那是什麼讓您最終決定過來的呢?”
眼看着薩寧的話語比他們說的都要犀利幾分。
好些網友們對於臺上的潘偉多少就有了些同情。
畢竟這位說的話太犀利了。
直接在央視的節目上問出這種話,就差沒說,這裡面是不是有貓膩?
然而好大一羣網友覺得薩寧乾的漂亮。
像這種背後有利益紐帶的人,就應該被撥開面紗。
可對於熟悉節目錄制的人來講,他們卻覺得這事有反轉。
當然得有反轉,要不然節目怎麼可能播出來?
果不其然。
面對這位極其犀利的話語。
一身灰色西裝的潘偉停頓了片刻,臉色有些不自然。
可緊接着,他像是堅定了某種信念,看着鏡頭,很是嚴肅的說:“之所以過來有很多原因。
首先是因爲看了功勳的無名英雄餘敏這個單元感慨萬千,其次,也是因爲功勳這部劇的導演跟我說。”
說什麼?
衆多年輕網友盯着屏幕。
他們倒是要看看這個巧舌如黃的傢伙,能說出什麼大道理。
然後就聽他講。
“他說,像我這樣的科研人員,應該站出來,不應該一直隱藏在幕後。
說我們國家的科技發展,已經不需要讓我們繼續隱藏,隱藏到不被自己的家人親人所看到,隱藏到不被他們所理解,隱藏到和夫妻親人之間的關係產生裂痕,甚至和他們分道揚鑣。
他還說,先輩們的偉大需要我們這一代又一代的人去繼承。
我們是應該記住他們的功勳,但更應該懷揣着先輩的追求和夢想,去爲了國家而不斷探索,去追求國家所需要的,更新更前沿的技術!”
這段話說出去的一瞬間,彷佛帶着千鈞之力,就這麼直接壓在衆多年輕網友的身上。
這一刻的很多人,能很明顯感受到屏幕前那位戴着眼鏡,看起來很是嚴肅的中年人對先輩的尊重。
可除了尊重。
他們更看到了那位的不斷探索,以及對前沿科技的不斷追求。
是啊,作爲年輕人,他們除了緬懷先輩的成就之外,難道不能做別的嗎?
口口聲聲說要讓兩彈一星的元勳過來演講,可像這種類似的演講,他們還沒聽夠嗎?
剎那間很多人開始迷茫起來。
他們不曉得自己對科研工作者的尊重應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呈現。
更不瞭解如何幫助科研工作者,甚至是成爲他們。
而在鏡頭前。
那位戴着眼鏡目光嚴肅的中年人潘偉說出了他們心中的疑問。
“是,我們應該感謝先輩們的努力,如果不是他們,我們不可能站在這,享受着更好的生活,可除了感謝之外,我們能做的還有什麼?”
是啊,他們能做什麼?
捐款?
還是在網上刷評論?
這些貌似都沒什麼用,畢竟他們沒錢,而且科研也不需要這些轉變起來極爲迅速的評論。
也是在這一刻,他們把目光投向潘偉,就聽這位說道:“在我看來,如果新一代的年輕人真的喜歡科研,那麼就更應該投入到相關的學習當中。
我們都清楚,科學相信天賦。
但我想告訴你們的是,科學更相信汗水與努力!我們大家不一定都有天賦,但卻絕不缺少努力。
或許努力過後不能讓你成爲科學界璀璨的明星,但也絕對會讓你成爲一名合格的優秀的科研人員。
這個我向大家保證!”
他的演講康慨激昂。
彷佛在一瞬間能夠點燃很多學生內心深處的火焰。
“電視機前網絡前的年輕學子們,作爲瞻仰着先輩榮光的一名普普通通的科學研究者。
我在這裡真切的希望,如果你們真的喜歡科研愛好科研,都可以在考慮清楚了之後,加入到我們這個大家庭當中。”
“或許在科研裡你們會看到自己以前看不到的東西,找到自己的興趣,爲國家的科技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而我,做爲一名普普通通的科研工作者,也會真切的等着你們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