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站在那裡,丰神如玉一般的楚毅,再看看楊再興等人,尤其是呂師囊、方臘等天人強者一個個的立於楚毅身旁,皆是落後於楚毅半步,顯然是以楚毅爲主。
身爲官場中人,有些話可以說,有些話不可以說,李公蘊相信楊再興肯定心中有數,可是仍然是說出了那麼一番話來,顯然楊再興並非是在說謊,而是楚毅真的有這般的資格。
自己只不過是閉關了幾年時間,對於外界之事不怎麼關注罷了,怎麼天下間就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尤其是大宋,竟然冒出這麼一位強橫無比的兵馬大總管,一字並肩王出來。
按照李公蘊昔日篡奪王位的經歷來看,他覺得眼前這位兵馬大總管如果說真的想要謀朝篡位的話,只怕也不是什麼難事。
心思轉動,李公蘊衝着楚毅微微拱手一禮道:“在下李公蘊,添爲大越國開國之主,見過宋王殿下。”
楚毅只是淡淡的看了李公蘊一眼,李公蘊心中雖然說頗爲不忿,可是看到站在楚毅身旁的一衆天人強者,就算是心中再如何的不忿卻也不敢發泄出來只能強忍着臉上還努力的擠出幾分笑容向着楚毅道:“不知宋王殿下率領天兵駕臨我大越所爲何事,難不成我大越國有什麼得罪大宋的地方嗎,若是果真如此的話,還請殿下明言,我定然會給殿下以及大宋一個交代。”
楚毅微微搖了搖頭道:“大越並沒有得罪大宋的地方。”
微微鬆了一口氣,李公蘊這纔看着楚毅,帶着幾分疑惑道:“既然如此,殿下何故千里迢迢,率領大軍來我大越?”
楚毅看了李公蘊一眼道:“昔日大越本爲中原之版圖,今日本王前來,不過是將昔日中原故土收回罷了。”
說着楚毅衝着李公蘊道:“楚某隻問你,降還是戰!”
轟隆一聲巨響,緊接着就聽得慘叫聲自空中傳來,一道身影轟然墜落於地,赫然是同高寵大戰的李常傑。
李常傑自空中被打落下來,整個人墜落於地顯得無比的狼狽,這倒也罷了,可是李常傑竟然這麼快便落敗,卻是有些出乎了李公蘊的預料。
要是李常傑不是這麼狼狽的話,或許李公蘊還能夠有幾分底氣同楚毅相抗衡,但是這會兒,李公蘊心中卻是越發的沒底起來。
“哈哈哈!”
伴隨着高寵一聲大笑,就見高寵手持長槍自高天之上落下,長槍遙指墜落於地的李常傑。
李常傑身爲天人強者,雖然說被高寵重創,卻也不至於沒有一點的反抗之力,感受到高寵的殺機,李常傑連滾帶爬的閃到了李公蘊的身後高呼道:“太祖救我啊!”
面對着高寵那一槍,李公蘊下意識的伸出手將高寵那一槍給抓住,微微一震將高寵震退了幾步。
高寵神色凝重,但是眼中卻是充斥着昂揚的戰意,大有撲上去同李公蘊大戰一場的架勢。
就在這個時候,李公蘊卻是感受到幾股殺機鎖定了自身,可以說如果他敢有任何的異動的話,保管對面的幾尊天人會在第一時間齊齊出手,讓他知道什麼叫做生死兩難。
“降了,我大越國降了!”
心中一嘆,李公蘊終究是沒有了昔日那一分搏命的勇氣,在面臨着數尊天人強者的威勢的時候,李公蘊很是從心的選擇了保命。
反正該享受的榮華富貴他都已經享受過了,大越國對他來說並沒有那麼重要,相比其性命而言,大越國自然是可有可無,因此在盧俊義等人流露出殺機的瞬間,李公蘊便做出了選擇。
聽了李公蘊的話,躲在李公蘊身後的李常傑暗暗的鬆了一口氣,有一種在鬼門關之前走了一遭的感覺,而一旁的張伯玉也是一顆心放了下來。
李常傑的慘狀他可是看在眼中的,再加上對面單單是氣息鎖定了他的天人強者就有三人之多,他方纔可真的是害怕李公蘊會做出死戰的選擇。
甚至張伯玉都在心中做着最壞的打算,如果說李公蘊真的不管不顧的話,那就不要怪他選擇背叛大越國了。
幸好李公蘊總算是沒有無可挽回的決定。
淡淡的瞥了李公蘊一眼,楚毅擺了擺手衝着盧俊義道:“盧俊義,你且同李公蘊交接一下。”
雖然說李公蘊選擇了投降避免了一場大戰,但是這一路行來,盧俊義等人何嘗不期待着能夠有一場大戰讓他們也好伸展一下手腳啊,結果倒好,李公蘊不戰而降。
在李公蘊、張伯玉等人放棄了反抗的時候,大越國也就徹底的走上了覆滅,升龍城之中,大越國當代仁宗皇帝李乾德在得到了消息的時候,整個人一屁股坐在那裡,臉上滿是失望以及釋然的神色。
當盧俊義等人開始接收大越國的國書的時候,楚毅感受到了氣運祭壇的震動,心神沉入識海,卻是發現隨着大越國的覆滅,這一遭差不多暴漲了近千萬的氣運。
顯然無論是相比高麗還是相比大理來,交趾覆滅讓楚毅所獲得的氣運要差了許多,不過考慮到交趾同這些國家的差距,能夠獲得這麼多的氣運倒也不差了。
隨着大越國覆滅,楚毅卻是突然之間下令大軍兵分三路,一路由盧俊義統帥,一路由岳飛統帥,分別輔以幾尊天人強者,率領兩三萬大軍,一路開山鋪路,各自奔着毗鄰交趾的吳哥以及真臘幾國而去。
至於說楚毅則是率領一路兵馬回師西進。
本以爲覆滅了大理以及交趾便要班師回朝的一衆人一個個的自然是大爲欣喜,對於軍人而言,有仗打纔有功勞可言,雖然說功勞再多,對他們而言似乎也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好處可言,但是身爲強者,要他們一個個的閒暇下來,怕是更加的無趣。
不知道世界廣袤,大宋之外有着衆多國度存在倒也罷了,可是在看了楚毅拿出的那一副世界堪輿圖之後,衆人方知世界之大,自然是一顆心爲之躁動不已。
隨同楚毅一路的則是高寵、呂師囊、方臘等數尊天人強者,數尊天人一路開山鋪路,生生的自大越國向着大理又開闢出一條通天大道出來。
近一個月的時間,楚毅一部人馬跨越了千里之遙,如今已然抵達了大理邊境之處,再向着西去便是天竺國。
天竺之名,中原之地倒是知之者甚重,做爲佛法的發源地,就算是沒有楚毅那一副世界堪輿圖,一衆強者也多多少少聽說過關於天竺的傳說。
昔日達摩遠隔萬里之遙自天竺而來,進入中原之地,立下了佛門禪宗一脈,至今依然有數百年之久。
可是一衆人對於天竺的瞭解更多的是從各種傳說當中得知,至於說真正的天竺究竟是何等的景象,顯然沒有誰有着更深的瞭解。
不過大理同天竺毗鄰,對於天竺還是多多少少有一些瞭解的,如今方臘、呂師囊等人正一個個的忙着研究自大理得來的那些關於天竺諸多信息的典籍。
楚毅同樣也是頗爲好奇的翻看着手中的典籍,說實話,楚毅對於這一時期大宋之外的世界還真的沒有太多的瞭解,能夠將那一副世界堪輿圖給拿出來已經是絞盡腦汁了。
如今從這些大理國所記載的關於天竺的信息當中,楚毅纔算是大概的對天竺眼下的情形有一個大概的瞭解。
天竺不過是中原王朝對於這一片廣袤區域的一個統稱罷了,而在這一片區域卻是有着不止一個兩個王國存在。
甚至按照大理國的記載,這一區域至少有着十幾個國家相互並存,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佔據了北天竺近半地域的波羅王朝。
波羅王朝立國數百年,傳至這一代,王朝之主乃是羅摩波羅。
雖然說天竺佛教如今已然式微,可是終究是這一片地域所誕生的土生土長的宗教,已然有着莫大的影響力,所謂的式微也不過是相對於其鼎盛時期而言。
其他不說,單說波羅王朝境內便有兩大佛門聖地,那爛陀寺、超戒寺,兩大寺院對於整個波羅王朝有着莫大的影響力。
楚毅的目光從那爛陀寺以及超戒寺這兩大寺院的名字上掃過,心中倒是生出了幾分期待來。
中原有佛道儒,三教並立,而佛教卻是由天竺而來,雖然說進入中原之後便迅速爲中原所同化,但是有一點卻是不得不承認,那就是佛教的確是外來宗教。
如今中原佛教可謂是發展壯大,底蘊渾厚,甚至有天師境的強者坐鎮,那麼楚毅倒是頗爲好奇,做爲佛教發源地的天竺,佛教又有着何等的底蘊與實力呢。
大宋紹興五年春,足足花費了近兩個月的時間,楚毅以及數萬大軍終於跨越了茫茫叢林,進入了天竺境內。
一條被開闢出來的通天大道徹底的聯通了大理以及天竺,隨着楚毅率領大軍進入天竺,大宋朝廷那裡已然得到了消息,不管願意不願意,至少趙構明面上對於楚毅對外征伐那是一萬個支持的。
大量的人馬以及官員被趙構自大宋各路抽調而來,沿着那一條通天大道源源不斷的而來。
波羅王朝如今已然過了鼎盛時期,差不多進入了王朝末期,本來龐大的疆域也被諸多對手所吞併,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超戒寺以及那爛陀寺衆多寺院的支持下,波羅王朝依然是這一片區域,舉足輕重的力量。
那爛陀寺做爲波羅王朝兩大佛門聖地之一,寺院所得到王朝的敕封土地可謂是龐大無比,甚至許多大小城池的城主都是出自於那爛陀寺這些大小寺院,可以說波羅王朝是佛門最後的輝煌。
自波羅王朝覆滅,天竺佛教徹底的進入了衰敗期,爲外來宗教所壓制。
顯然做爲天竺佛教最後的輝煌,波羅王朝自然是匯聚了天竺佛教最後的精華,無論是那爛陀寺還是超戒寺,皆有天人強者坐鎮,甚至還不止一尊兩尊。
楚毅所部大軍翻閱了大山大河,進入天竺境內,首先遇到的並非是波羅王朝的兵馬,而是來自於當地寺院僧兵的抵擋。
放在中原之地,怕是很難想象,一座城池的主要守護力量竟然不是來自於朝廷兵馬,而是來自於一座座寺院的僧兵。
金花城乃是毗鄰大理的一座大城,城中有大小寺院十幾座之多,若是再加上城外的寺院的話,單單是金花城所管轄區域內的寺院就不下數十座之多。
當楚毅所部兵馬出現在金花城下的時候,一座座的寺院當中走出了一隊隊的僧兵,出現於城頭之上,只看的方臘、呂師囊等人一臉的愕然。
儘管說對於這種情況,在大理國的一些記載當中有所提及,可是典籍當中記載與親眼所見自然是有所不同,所以當看到那麼多的僧兵出現的時候,許多人還是看的目瞪口呆。
身爲金花城城主的安利薩顯然是被突然出現在城外的大軍給搞懵了,不過幸好城中寺院衆多,再加上安利薩出身於那爛陀寺,身份很是不凡,一聲令下便自各大寺院徵調來了數千僧兵。
看着城頭之上的僧兵,方臘等人頗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感覺,征伐西夏、大金等國,他們見過諸多對手,可是像面對這些僧兵的時候還真是第一遭。
方臘向着楚毅道:“主上,就讓方某帶人前去試一試這些僧兵的底細吧。”
楚毅也是對於這些僧兵的戰力頗爲好奇,如今眼見方臘請戰,微微頷首道:“此去須得小心。”
正所謂人名樹影,中原之地佛門底蘊在那裡擺着呢,眼下他們可是跑到了佛門的發源地,甚至直面佛門僧兵,便是楚毅也不敢太過大意。
方臘帶着幾分興奮,當即便率領數千兵馬直奔着城池而去。
城頭之上,幾名身着僧袍的老僧匯聚在城主安利薩的身旁,一個個氣息沉凝的盯着縱馬而來的一應大軍。
其中一名老僧渾身散發着祥和的氣息,正是金花城中最負聖名,有着再世佛陀之稱的尼安大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