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相國之才(求訂閱!)

咚咚咚!

咚咚咚!

沒人開門。

范蠡文種等了等,有點尷尬。

不過思及越女一人居住,雖是光天化日,不是熟人不應門,倒也正常。

兩人是謙謙君子,此來本爲知音相送,倒不是一定要見面,文種颯然一笑,退後幾步,徐徐坐下,橫琴膝上,范蠡的袖中,則滑出一根洞簫。

琴聲叮咚悠揚,簫音委婉曲折,如風入松,如泉落澗,幽雅賞心。

現在伯牙子期尚未出生,自然也無著名的高山流水,但知音難覓,是自古由來的難題。

待得琴簫壎曲,完美融洽,渾然一體,屋內的越女眼中都露出詫異之色,一曲吹完,有意猶未盡之感。

“浩浩白水,男兒意氣,壯志未酬,難得逍遙!”

顧承眉頭一揚:“兩位請進!”

話音落下,院門開啓,一股輕風環繞身軀,將范蠡文種帶了進來。

“咦?她的眼睛!”

文種先是看向越女,迎着她晶瑩透亮的雙眸,微微一怔,范蠡心中也驚訝,然後齊刷刷看向顧承和龍葵。

毫無疑問,越女的眼睛能夠復明,是拜這兩位所賜。

他們是哪國的貴族子弟?

顧承的氣質早已返璞歸真,看不出什麼,龍葵的貴氣卻是一眼可知。

兩人目光微動,拱手道:“范蠡、文種,見過公子!”

顧承微微一笑。

這倒是意外的驚喜,物以類聚,人以羣分,能欣賞越女壎曲的,都是頂尖人物。

范蠡和文種的組合,有些類似張良和蕭何,前者擅謀略,後者擅內政。

他們纔是越國後來崛起的關鍵。

對於姜國來說,人才從來不會嫌少。

四大小世界的文武,尚在學習和磨合階段,而仙武原住民,自然有其優勢。

既然遇到的,不如打包帶走,反正他們都是人到中年,纔得到重用,就因爲出身不好,憑白蹉跎幾十年,何等可惜?

衆人坐下,話題打開,漸漸談到了天下大勢。

“七十年前,楚國大夫申公巫臣,怨恨大將子反,先逃至晉國,再由晉使吳,教給吳國用兵之術和車戰之法,令吳楚交惡!”

文種冷笑:“其心險惡!”

顧承道:“依閣下之見,吳國能否勝楚?”

“不能!”

文種斷然道:“吳國人口有限,底蘊不足,連年交戰,國力耗損,今吳王僚被刺,公子光篡位,又任伍子胥爲相,必再生兵戈,敗亡之日不遠矣!”

當今天下,衡量一個國家強大與否的重要標準,就是人口的多寡。

人口衆多,才能保證作物種植、服役納賦,保證農工商學各個方面有可用之人,保證臨戰時有充足的兵源。

反過來,國家安定,百姓富足,嬰兒出生的纔多,成長得才快。

以吳國現有人口,即便家家富足,也難以與楚國相比,偏偏連年開戰,以蛇吞象,勉強吃下也得噎死。

顧承又問道:“那如何改進?”

文種侃侃而談:“管子有言,一年樹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若要人才濟濟,須得廣開府學與私學,向民衆教授四術六藝、王官之學,術藝普遍,方出才智之士,如此不動刀戈,休養生息,壯大國力,數十年光景有成,纔是興兵之際。”

四術六藝,王官之學,就是諸子之學的起源。

諸子之學皆源於官學,儒家出於司徒之官,道家出於史官,陰陽家出於羲和之官,法家出於理官,名家出於禮官,墨家出於清廟之官,縱橫家出於行人之官,雜家出於議官,農家出於農稷之官,小說家出於稗官。

諸子百字淵源流長,各有所出,那些名士也是繼承了前人學說,併發揚光大。

並非在春秋戰國幾百年之內,從無到有,突然創造出無數高深學術。

都是厚積薄發。

至於府學與私學,前者是官府所辦,這個世界得倉頡創字以來,軒轅聖皇對於習字十分重視,代代相傳,民衆大多都能識字。

當然,識字不代表文化水平普遍高,所以私學還是很重要的。

最爲著名的私學先生,自然是孔子,但他並不是開辦私學的第一人,如今民間私塾在各國具有了很大規模,所以文種把它也列入其中。

“不然!”

文種談論吳國的不足後,范蠡卻接着道:“伍子胥建姑蘇,開邗溝,十年之內,可蓄大勢,興水戰!”

這話講到了重點。

吳國最大的優勢在什麼?

不是百年不到的戰車之術,而是江河水戰。

就跟後世三國時期同名的東吳一樣,陸戰普通,水戰無敵,曹魏盛極之時,都在赤壁折戟沉沙,吳國想要稱雄於世,唯有開發水軍。

而開邗溝,可使長江與淮水貫通,河渠一旦修好,吳國的水軍就不只是在江南活動,能夠通過運河進入到準河流域,水上隆隆的戰鼓聲,很快就要響徹大地。

文種搖頭:“伍子胥報仇心切,已是放棄邗溝,專建姑蘇,他那復仇之火,會將吳國拖入萬劫不復之地!”

范蠡笑道:“伍子胥亦有自知之明,他七薦孫武,出山練兵,正是爲了找一條約束自己的繮繩,不使戰車失控……”

文種又駁斥,兩人各抒己見,從大勢到小節,分析得頭頭是道,鞭辟入裡,許多細節佐證,絕非空口白話。

顧承頷首。

這二位都可任相國。

這個年代的相國,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具體負責的內容非常繁雜。

從國家方針,到世俗生活,再到農田水利,再到教育普及,無不在其治理之列。

范蠡文種在楚國本就當過下大夫,有底層經驗,又天賦超卓,高瞻遠矚,可謂王佐之才。

但兩人屬於底層人物,哪怕滿腹才華,也得不到施展,難求通天之路。

各國的君王公卿,根本不會浪費時間,聽兩個小人物指點江山,除非他們闖出名聲。

可如果得不到上層重用,又怎麼能在這英雄豪傑輩出的世上嶄露頭角?

這是個死循環。

所以正常情況下,只有在一國山窮水盡的地步,兩人才能得到重用,他們心中早就憋着一口氣,這場關於吳國盛衰之辨,亦是一展所學。

眼見他們如孔雀開屏,爭相鬥豔,顧承笑吟吟地聽完:“我非吳越之人,兩位大才,可願入我國都,一展所學?”

范蠡面色如常,品了口清茶,文種心頭一跳,期盼地道:“不知公子來自哪國?”

顧承微笑:“姜國。”

第二十二章 魔神復甦(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二章 瓊華之爭(求訂閱!)第三章 祖巫遺蛻(求訂閱!)第八章 三皇神器(第二更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乾坤挪移 明教少主第八十一章 以身合道(求訂閱!)第二章 千鈞一髮(求訂閱!)第十九章 盤武神尊(求訂閱!)第二十章 石猴出世(求訂閱!)第九十三章 血腥清洗(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曹操爲刀(第六更求訂閱!)第四十八章 獨對大敵 一品堂主第四十八章 四凶團圓(求訂閱!)第二十三章 寧可錯殺(求訂閱!)第一章 商紂王(求訂閱!)第八十九章 祭典同開(求訂閱!)第四十二章 徐福所求(求訂閱!)第十七章 攻佛老巢(求訂閱!)第四十九章 示敵以強(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混元兇險(求訂閱!)第九十四章 爭奪封神榜(求訂閱!)第十八章 批命改變(第三更求訂閱!)第十二章 送神困難(求訂閱!)第二十一章 人才強國(求訂閱!)第一百零八章 開天闢地(求訂閱!)第四十七章 衝擊混元(求訂閱!)第八十一章 天煞孤星(第二更求訂閱!)第七十八章 萬劍歸宗(第二更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我全都要(五千字求訂閱!)第五十二章 劍聖將死(第三更求訂閱!)第十四章 寶庫神威(第二更求訂閱!)第二十八章 封神榜(求訂閱!)第三十三章 混元兇險(求訂閱!)第一百零一章 唐家大小姐(新年快樂!)第二十六章 放下太子(第四更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欲創九陽 無上武道第二十一章 氣數已盡第五十二章 劍聖將死(第三更求訂閱!)第十六章 欣然笑納(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生存綁架(求訂閱!)第三十二章 大亂之始(求訂閱!)第六十章 衆矢之的(求訂閱!)第六十九章 飛馬牧場(第二更求訂閱!)第十七章 神魔九變(求訂閱!)第十八章 圓個夢想(求訂閱!)第五十一章 正統盛世(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百二十五章 最終決戰(求訂閱!)第八十六章 成道之機(求訂閱!)第三十四章 階級矛盾(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一章 圖窮匕見(求訂閱!)第八十三章 仙道御法(第一更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梅山七怪(求訂閱!)第三十八章 收服呂布(第一更求訂閱!)第八十章 一世人王(求訂閱!)第七章 衆志成城(求訂閱!)第四十章 成功穿越(求訂閱!)第八十五章 惜別迴歸(第三更求訂閱!)第五十九章 道友留步(求訂閱!)第十四章 皇圖霸業(第四更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五章 最弱人族戰最強盤古族(求訂閱!)第九十五章 田忌賽馬(第一更求訂閱!)第七十五章 風雲合璧(第二更求訂閱!)第十九章 佛界妖界(求訂閱!)第十一章 天道壓制(求訂閱!)第七十三章 神劍震鳴(求訂閱!)第六十九章 女媧後人(求訂閱!)第七章 佛魔死鬥(第一更求訂閱!)第八十一章 以身合道(求訂閱!)第十四章 唯快不破 強強對決第一百零七章 花開兩朵(求訂閱!)第六十九章 女媧後人(求訂閱!)第八十四章 滅盡四夷(第二更求訂閱!)第十五章 紫青雙劍(求訂閱!)第三十六章 霸王重生(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白馬銀槍(第四更求訂閱!)第十九章 盤武神尊(求訂閱!)第二十二章 幕後敵現第七十七章 凡世決戰(求訂閱!)第四十四章 睥睨天下(第一更求訂閱!)第八章 女媧石神威(求訂閱!)第四十三章 名家申公豹(求訂閱!)第三十八章 反攻幕後(求訂閱!)第九十二章 崩潰邊緣(第一更求訂閱!)第三十一章 造化八陣圖(求訂閱!)第六十二章 戰神圖錄(第一更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陰陽權柄(求訂閱!)第四十章 人界調停(求訂閱!)第四十六章 改天換日(求訂閱!)第二章 當入陰陽(求訂閱!)第六十一章 邯鄲淪陷(求訂閱!)第二十七章 收爲己用第五十五章 西岐救星?(求訂閱!)第二十二章 常規操作(求訂閱!)第五十三章 姬發的野望(求訂閱!)第五十四章 無妄之福(第二更求訂閱!)第一百一十二章 諸天決戰(求訂閱!)第五十九章 投石火器 煉神法術第六十三章 應劫下凡(第二更求訂閱!)第十一章 天道壓制(求訂閱!)第十七章 公子出使(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