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箭指
安靜而壓抑的氛圍持續了許久,慶帝和李承乾沒有一人開口,似乎只要誰先開口誰就輸了一般。
李承幹老神在在,深邃的黑眸裡,看不出絲毫緊張和忌憚,有的只是平和。
慶帝卻有些繃不住了,他心中有憤怒也有無奈,但他清楚,此刻他固然可以拿自己的身份壓人。
卻改變不了局面變化的根本。
他已經知曉,葉流雲一早便大搖大擺的出城北去,而葉流雲成爲東宮客卿的身份也已經是傳的似也皆知。
兩位大宗師站在太子的背後,除非他想要拼個你死我活,不然,他便不得不做出一定會的妥協。
當然,他也可以嘗試,此時此刻,直接將太子格殺於此。
些微殺意涌起,卻又很快散去。
他可以殺太子,但慶國與那李高明之間將再無緩和的機會。
洪四庠死了,神廟使者也死了。
從牛欄街的破壞痕跡來看,這位年輕的大宗師之強只怕有些出乎他的預料。
而李高明既然是太子的人,那麼洪四庠的身份便隱藏不住。
他即便將這一切都推脫到李雲睿的身上,以李雲睿去抵消一位大宗師憤怒,只怕也難以成功。
若是李高明與太子關係極好,太子一死,慶國,或者說他與這位年輕的大宗師之間便將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倘若此人去了東夷或者北齊,他有生之年,將再無一統天下的可能。
更何況,他很清楚葉流雲的性格。
能夠拿捏葉流雲爲他在李雲睿手下臥底多年,靠的可不是什麼情誼。
如果他自身不是有着大宗師境界的武力,葉流雲這樣一位大宗師如何能夠甘願臥底多年,在李雲睿的手下伏低做小?
真當能夠撐起東夷和北齊的大宗師強者那般好拿捏?
所以,葉流雲既然敢堂而皇之的叛變,加入東宮,成爲客卿,必定是在東宮看到了比他更強的實力。
如此看來,東宮之強,怕是遠非一位大宗師李高明這般簡單。
一位如此年輕的大宗師,當真便是四顧劍那傻子教出來的?
他不是不認可四顧劍教徒弟的本事,數十位九品也就只有東夷拿得出來。
可大宗師和九品之間的差距如若雲泥。
便是四顧劍如今最強的大弟子云之瀾,距離大宗師也還差了一段很遙遠的距離。
甚至終生都很難有機會突破。
這李高明的來歷雖然監察院和內廷查了許多遍,看似沒有任何問題,可他卻偏偏不信,大宗師是能夠這麼簡單就修成的。
當年的他可也是九死一生才入了大宗師。
那種渾身上下動彈不得,與癱瘓沒什麼兩樣的痛苦,他至今都不願回憶。
所以,他幾乎有着九成把握,這李高明的背後,一定還有人。
李承幹這兩年的變化他也是看在眼裡的。
如果說李承乾和李高明的背後是同一人,倒是可以理解了。
能夠調教出一位如此年輕的大宗師,改一改太子的性子似乎也不是什麼難事。
他現在隱隱有些懷疑,李承幹背後是不是有一位如同葉輕眉一般的人物在暗中支持。
想起五竹,想起曾經如同天譴一般,輕易從數千米外取人性命的利器,他便莫名的有些心頭髮寒。
這一刻,他竟難得的,又一次體會到了恐懼的滋味。
下一秒,他忽的起身,拿起一旁桌案上的長弓,彎弓搭箭,直指李承幹。
李承幹目光一凌,微微仰頭,在箭鋒之下面色顯得無比平靜。
他並沒有做好要與慶帝拼個你死我活的準備,可若是慶帝要動手,他也絕不會留情。
皇家無親情,更何況,他固然這一身血脈得自慶帝,他的靈魂卻是來自另一個世界。
弒殺一個名義上的生親,對他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心理壓力。
不過,他之所以遲遲不打算動手,除了不想和慶帝拼個你死我活之外,他覺得,自己目前還並沒有做好承接皇位的準備。
前世作爲一個普通人,兩年的時間,突然造反去當皇帝,手忙腳亂不提,這皇帝怕是也未必能夠做好。
隨着他勢力和實力日益的增強,皇位距離他越來越近,他也感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重擔。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皇帝固然是這世間最爲尊貴的存在,可承擔的責任也遠比所謂的大宗師要多得多。
一國之大,單單每日處理的政事便可以堆積成山。
先不說他有沒有能力將這些政事處理的井井有條。
就他所知,歷史上因爲勤政早亡的皇帝便不在少數。
他雖然有着大宗師之軀,或許可以扛得住這般消耗。
可日日困鎖在深宮大殿處理政事也不是他的追求。
他更希望將繁瑣的事務分擔下去,自己只做大方向的決斷和影響。
可想要做到這一點,他便需要有着不計其數的能臣幹吏。
就慶國如今的局面,官場早已經爛了大半,他手下能拿的出手也就只有管仲和羅貫中二人,實在有些勢單力薄。
而且,如今他們也皆有重要職責在身。
隨着錢莊和報館的規模不斷擴大,他們一人掌握天下銀錢,一人掌握天下喉舌。
若是將他們納入朝廷,先不說他們能不能助他重振慶國的官場,這兩個極其重要的位置他又該交給誰?
趙雲還是高力士?
所以他更傾向於,先讓慶帝在皇位上穩住。
等他手下人才濟濟,抽取到足夠多的歷史名臣,或者說過上幾年,等他贊助的各地學塾發展起來,能夠爲他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之時,纔是他上位之機。
正思量間,慶帝手指一鬆,嗖的一聲,箭矢向着李承幹飛射而去。
候公公大驚失色,陛下要親手殺了太子?不可能吧!
而李承幹回過神來,看着箭鋒接近,眸光微閃,卻是不爲所動。
下一秒,那箭矢不偏不倚的從他耳畔掠過。
叮的一聲,落在他身後幾米開外的鐵甲上,無力的落了下去。
候公公鬆了口氣,太子若是被慶帝一箭射死,先不說後續結果如何,他這個見證者可以說是必死無疑。
慶帝將手中長弓一扔,笑道:“不愧是我的兒子,有膽量。”話音一轉,他出聲問道:“不知太子對於牛欄街一案有什麼看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