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間隙暗生

在遼國內部,隨着漢人的地位日漸提升,契丹族和漢人之間的矛盾也愈發尖銳。

遼朝開國至今已有百年時間,截至今日,耶律隆緒已然是第六任皇帝,同時耶律隆緒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天子。

前五任天子,在位時間最長的是遼太宗,在位二十年,最短的事遼世宗,僅有五年便死於暗害。

作爲在位時間最長的天子,耶律隆緒在位期間,自然做了一系列的改革。

其中,提升漢人的地位,便是其中之一。

耶律隆緒之前,漢人的地位可謂是相當的低,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此前,契丹族人毆漢人死者,只需賠償牛馬即可。

而若是漢人殺契丹族人,不僅斬殺桉犯,連同罪犯的家屬也會被打入奴籍。

宋太宗淳化五年(994),契丹更易法制,下詔,若是契丹人犯了十惡,同樣依照漢律處置。

這項法令的頒佈,無疑令廣大契丹貴族不滿,畢竟,殺漢人只需賠償牛馬,無疑是契丹貴族的特權。

廢除了這項特權,使得契丹族和漢人的矛盾進一步擴大。

好在當時承天太后仍在,以承天太后的威望,縱使旁人有所反對,也只得暫時按捺住心中的不滿。

另外,廢除契丹人的特權,也籠絡了一大批漢人出身的官員。

見識過真正的黑暗,才能體會到光明的珍貴。

和此前數代相比,耶律隆緒治下漢人的地位,得到了大幅提升,起碼避免了和牛馬相提並論的地步。

也正因爲如此,似張儉、馬保忠這樣的漢人官員,方纔死心塌地的追隨耶律隆緒。

這不,今天的御前會議,耶律隆緒只召見了張儉和馬保忠兩位漢人官員。

張儉和馬保忠分別是政事省(中書省)的左右丞相,在遼國官制體系下,政事省的主官僅次於樞密使。

(樞密使也是遼國真正意義上的宰相,如南院樞密使,總領漢人軍民所有政事,政事省位次盡在南院樞密院之下)

“參加陛下!”

“平。

耶律隆緒擺了擺手,示意兩人無須多禮,而後他徑直問道。

“昨日,大宋使節提出的條件,想必兩位卿家已然悉數於心。”

“卿等二人皆是漢人出身,朕想問一問,宋廷的提議,到底有幾分真,幾分假。”

“如果朕拒絕了宋廷的調和,會引發什麼樣的後果?”

“力不如敵時,當避其鋒芒。”

張儉微微上前一步:“臣以爲,不論宋廷真假,我朝都不該與對方再次發生衝突。”

另一邊,馬保忠聽到張儉的回覆之後,頓時長舒了一口氣。

這種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話,他還真不太敢說。

但張儉不一樣。

宛平張氏,可是遼國漢人中的大族。

早在遼太宗時期,張儉曾祖張禮便官居從三品的黃左散騎常侍,此官雖然只是顧問之職,沒有實際職掌。

但能夠作爲天子顧問,已然是清貴之極的官。

雖然到了張儉祖父、父親這一代,張氏已然沒了顯貴之官,但到了張儉這一代,張氏再次崛起。

統和十四年(996),張儉高中狀元,恰逢此時,漢人的地位開始諸部擡升。

自此,張儉的仕途踏上了快車道。

僅僅二十餘年的時間,張儉就一路從雲州幕官升至中樞重臣。

隨着張儉一路高深,張氏的聲望也跟着一路扶搖直上,徹底成爲漢人中的望族。

這邊。

張儉雖然看似是在回答耶律隆緒的問題,實際上他心中卻在想另外一件事。

他是宛平人,宛平舊爲幽都縣,隸屬於幽都府,也就是現在的析津府。

然而,隨着天聖盟約的簽訂,再過不久,析津府就會劃歸大宋。

對於張氏這樣的遼國大族而言,析津府歸於宋朝了,他們的家族駐地自然是要遷移的。

可就在商議遷徙之前,族中出現了不同的意見。

有人竟然打算不隨着家族遷徙,準備跟着析津府歸入宋境。

張氏內部之所以產生這樣的聲音,其實和他們的祖籍有關,張氏並不是析津府土生土長的漢人。

五代後晉時期,爲了躲避戰亂,部分張氏族人從清河遷徙到了薊北地區,也就是舊幽都縣附近。

也就是說,宛平張氏實際上是清河張氏的一支。

尤其是清河張氏出了一位皇后之後,宛平張氏內部贊同歸宋的人頓時多了幾分聲色。

雖然宛平張氏移居薊北已有近百年,但好歹是同一個先祖,有這份香火情爲引,歸宋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同時,這也更有利於保全家族傳承。

兩頭下注!

眼下大宋的軍事實力已然超過了契丹,未來,幽雲之地保不齊就會被大宋收回。

提前讓一部分人迴歸大宋,也能給未來鋪一條路。

當然。

以張儉現在的地位,肯定不能明目張膽的做,必須偷偷地轉移部分族人。

其實,有一件事張儉並沒有告訴家族。

大宋那邊已經有人偷偷聯繫他了,企圖籠絡自己。

不過,面對宋廷的拉攏,張儉毫不猶豫地拒絕了。

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他現在吃的是遼國的俸祿,萬事自然要以陛下爲先,豈能暗中轉投大宋?

這,有違他心中的道德!

臺上。

聽到張儉的回答,耶律隆緒沒有任何表示,而是若有所思的瞥了一眼張儉。

雖然耶律隆緒重視漢人,但重視歸重視,並不代表他對漢人毫無保留。

同時,也不代表他徹底信任張儉。

張儉是宛平人,因爲盟約的簽訂,張氏族人不得不背井離鄉,誰知張儉心中有沒有怨氣?

今天詔張儉過來, 既是信任,也是試探。

就當前的結果而言,顯然,耶律隆緒沒有完全打消心中的疑慮。

尚需繼續觀察。

其實,對於如何處置張儉,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明升暗降,將對方調到清貴的職位。

但考慮到張氏在漢人羣體中的號召力,耶律隆緒不得不放棄這一‘一勞永逸’的辦法。

良久。

耶律隆緒將視線投向馬保忠。

“馬卿之意,何如?”

“臣附議!”

馬保忠心中也贊同張儉的意見,避其鋒芒是當下最好的選擇。

。:

第三十八章 離意第九十四章 書房談話第五十章 抵達伏牛鎮第二章 紫水圍棋沙龍第八章 武道和修仙第九十三章 收網第二十五章 怨種第五十二章 家人的擔憂第十六章 糟老頭子靠邊站第十八章 邱瑩瑩‘獻寶’第八十章 獎勵(第三更,求訂閱!)第六十六章 妥協第八十五章 加加擔子第六十章 猜疑第一百五十九章 驚喜發現第五十章 蠢蠢欲動第二十五章 我該咋辦?第51章 雙龍痛擊第四十一章 借弓第十七章 歸來第五十四章 工業之基第四十五章 知青紛紛把家還第八十二章 闖禍第十二章 啓動資金到手第十四章 排除隱患第三章 一碗白粥(補更第三彈)第七十一章 機遇第一十九章 消失的她第七章 get熊青春第一十六章 你腦子有病吧?第二十章 ‘擦肩而過’(第一更)第二十五章 海王第七章 P/NP問題第十九章 冷小兵的分析第二百六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四章 落子(二合一)第二章 進入第三十九章 滋味難言第八十四章 殿試第四十八章 失敗的雙簧第二百三十五章 復講武之名第二十二章 徐志森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起第五十四章 霸氣側漏第九十三章 或爲良相,或爲良醫第二百四十七章 王欽若歸京第二十四章 見家長第七十七章 初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殿試第二十章 醉酒第二百八十七章 抵京第四十九章 找上門來第五十九章 意外第二十八章 交鋒第五十章 關小關第八十章 獎勵(第三更,求訂閱!)第五十六章 重逢第一十五章 天才?第78章 再見韓立第三十六章 小插曲第一百三十八章 拔劍起蒿萊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北宋第一將門第三十七章 楊曉芸的苦惱第25章 有其師必有其徒第十五章 不裝了,攤牌了第一十七章 逼宮第44章 歐冠首秀第二十四章 蠢蠢欲動第二十八章 夜話第四十五章 決定第四十六章 惶恐第18章 溫差籤,不差了!第五十九章 深意第三十三章 搬家第四十四章 我,我不逃第二百八十八章 輕蔑第23章 熟悉的棋型第五十四章 疑惑第四章 小黑山島第三十四章 直面將臣第一章 新任務第四章 好大的膽子!第五十三章 報復第十章 豪氣的文他娘第二十九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二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73章 你跟我寫小說呢?第九章 好奇第五十四章 又一年第十六章 被抓了第一百一十章 回返京師第二十九章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86章 背鍋了第一百零一章 迴歸第九十二章 心軟的關雎兒第五十九章 不同第十五章 逃第三十三章 敲定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年後第九十四章 書房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