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大宋版信訪局兼檢察院

bookmark

登聞鼓的設置,最早或可追朔到堯舜禹時代,到了周朝,《周禮》中更是有明確記載。

‘建路鼓於大寢之門外,而掌其政,以待達窮者與邃令,聞鼓聲,則速逆御僕與御庶子。’

即設四面大鼓於宮門之外,由太僕(九卿之一)掌管,並遣御僕與十二位御庶子輪流值班。

其後,春秋戰國、漢、魏晉南北朝、隋唐都繼承了這項制度。

宋承唐制,立國之初自然也設置了登聞鼓,不過和唐朝不同的是,宋朝設立了專門的機構管轄登聞鼓。

即登聞鼓院。

起初,登聞鼓院除了判官二人之外,還有內侍同時勾當,作爲監察。

不過,到了真宗時期,內侍慢慢退出了登聞鼓院,僅以帶職名朝官(正八品以上帶貼職)或卿監(正六品)判之。

如今,周起的寄祿官是太常少卿(正六品),並且還帶着龍圖閣直學士的貼職。

單從流程上來看,周起擔任判登聞鼓院,合情合理。

但若是考慮到周起之前的履歷,這項任命多少有些不合情理。

不過,若是旁人得知李傑有意擴大登聞鼓院的職責,那麼這份差遣就很合適了。

周起身上最明顯的標籤便是,爲官盡責,能斷善審,在他判糾察刑獄司,以及權知開封府期間,不知爲多少人洗脫了冤情。

凡是經他手的桉件,幾乎沒有誤判。

如此盡職盡責,能斷善審的人,由他負責登聞鼓院,李傑很是安心。

在李傑的設想中,登聞鼓院最終會成爲一個類似中級法院,以及紀委監委的機構。

如果主官是個軟骨頭,或者主官本身就不乾淨的話,那麼即便擴大了登聞鼓院的職責,最終還是會流於形式。

寶慈殿。

李傑依例來到寶慈殿請安,

他來的時候恰逢飯點,於是他便留在了寶慈殿,和劉娥一起吃了晚飯。

飯後,兩人的話題自然而然的聊到了殿試。

緊接着,兩人聊着聊着便聊到了周起。

對於周起這個人,劉娥的印象還是很深的。

大中祥符三年(1010),李氏誕下皇子,那一天,周起恰好在宮中奏事,喜得麟兒的真宗,大手一揮,直接給周起升了官。

任周起爲勾當三班院,兼判登聞檢院。

(登聞檢院是從登聞鼓制度衍生出來的機構,專門負責受理登聞鼓院應當受理卻沒有受理的桉件,和現在的檢察院有點相似)

好巧不巧,十多年過去,周起再次成爲登聞鼓院的長官。

並且,周起還是此科殿試的編排官。

如此種種,劉娥想不印象深刻都難。

“六哥,周起這個人我有印象,讓他在登聞鼓院呆着,是不是大材小用了?”

眼看劉娥聊起了登聞鼓院,李傑想了想,與其故弄玄虛,不如將計劃提前告知劉娥。

“其實,由他充之,應該是恰逢其會纔是。”

“大娘娘,我欲在西京(洛陽)、南京(河南商丘),先行設置登聞鼓院的下級機構。”

“由京官判之。”

“而後,待到時機合適,再行全國各州府推行。”

聽到這話,劉娥不禁覺得頭皮發麻。

全國各州府推行?

大宋共有兩百多個州府,依照京師登聞鼓院爲例,登聞鼓院至少要有兩名主管,書吏官若干,其他從吏數十,雜事數十。

即便各州府登聞鼓院的人數有所削減,每地領奉使錢的人,至少也要二十人左右。

如此算來,全國鋪開至少要三四千人。

最終的數字,只會多,不會少。

三四千人的奉使錢,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朝廷的財政能夠負擔的起嗎?

“大娘娘,您覺得貪官、庸官和冗官,哪一個危害更大?”

劉娥聞言頓時有些左右爲難。

哪個危害更大?

她的第一個念頭自然是冗官,畢竟,朝中無數大臣陳述過冗官的危害,聽得多了,自然會受到影響。

但仔細一想,好像又不太確定。

冗官的危害大,貪官的危害難道就不大嗎?

大中祥符年間發生的一件事,哪怕過去十幾年,劉娥依然印象深刻。

抄了一個小小的地方知州,竟然從他家中繳獲了十幾萬貫的現錢。

這只是現錢!

多少州府一年上繳的稅賦都沒這麼多。

如果再算上田產、房產等資產,其數字更是駭人聽聞。

那一次,先帝難得的大發雷霆,並下令徹查。

事後,雖然又查出了一批貪官污吏,但收繳財產的數量遠遠比不上最初的那人。

即使將後續所有人綁在一塊,也比不上對方。

片刻後,劉娥的心中有了答桉。

貪官的危害更大。

以那名犯官爲例,幾十萬貫的家財,能養活多少官員?

而這,只是冰山一角罷了。

現在的劉娥早就過了天真的階段,貪慾,乃人之大欲,只要貪污無法消除,貪官就無法徹底杜絕。

天下兩百多個州府,其中又隱藏了多少貪官污吏?

並且,相比於貪官,污吏的危害反而更大,貪官只能貪得了一時,而那些吏員基本是終身制。

不僅如此,吏員還能傳家。

儘管吏員貪污的金額遠遠少於主官,但積沙成塔,全國的吏員算到一起,這個數字決定不會少。

許多多少民變,都是由這類人羣激起的。

想通此節後,劉娥也明白了李傑擴大登聞鼓院的用意。

雖然這麼做無法徹底杜絕貪腐之風, 但減少一位貪官的收益,遠比養一個登聞鼓院的收益要高。

抄了一個貪官的家,起碼能養活一地登聞鼓院一年。

這麼一算的話,倒也不怕冗員。

不過,抄家這等事,肯定不能讓登聞鼓院單獨負責,否則,肥的便不是國朝,而是肥了登聞鼓院主官。

“六哥的意思,我已知曉。”

沉吟片刻,劉娥建議道:“景德年間之前,登聞鼓院往往會設‘監登聞鼓院門’,此職由內侍官充之。”

“如今,內侍官已不在兼職,六哥如果有意推行的話,或許可以重新恢復這項制度。”

相比於外朝的臣子,劉娥內心自然更加信任宮中的內臣。

不只是她,歷代帝王大多如此。

第五章 這個時代(續)第三十三章 嘗試第六章 宴會第二十六章 再遇第二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四十章 少女的心(感謝小哲夫大佬的打賞!第三更奉上!)第九十五章 關雎兒的分析第四十章 終末第八十章 會元第三十四章 黃家父子第七十八章 困境第十九章 裝死第三十一章 撿到寶了第二百章 宋遼邊防第二十四章 推一把第三十八章 後續第十五章 ‘叮!您的外賣到了’第一十二章 捅破窗戶紙第一章 新任務第三十四章 警兆第八章 激動的華子第四十五章 知青紛紛把家還第一百五十四章 時機已至(求訂閱)第九章 嘴硬第四十六章 成爲全國中小學生最愛的那個人第五十八章 買玉(第二更!求訂閱!)第六十八章 末日將近第二十四章 老許,你要老婆不要?第一百四十四章 朝貢第五十七章 韓富有第十六章 被抓了第十二章 等待與搜尋第十四章 神鬼莫測第三十二章 禮物第二十七章 黑吃黑?(二合一)第五十五章 起風了第二十五章 時刻保持警惕第七十一章 郭靖抵達第八十七章 大理的歸宿第一百零一章 入住2202第六章 元康九年第五十二章 老許買房第五十三章 提醒第十一章 救援(求訂閱)第六十三章 上路第43章 什麼叫極致的薅羊毛?第一百三十四章 別有用心的八大王第三十章 真兇落網第八十一章 拜訪徐溥第一十二章 學霸和僞學霸第五十九章 颶風起於萍末第六十三章 韓母的心思第一百三十五章 邊關(求首訂)第二百七十六章 赦免第八十一章 獎勵第46章 楊巡歸來第8章 膽怯與降臨第七十六章 比賽開始第二十六章 線索斷了第33章 到此爲止第一百章 三人第六十八章 普通拳第四十六章 齊上門!第三十五章 巧遇第73章 星辰塔第58章 出師未捷身先死第十一章 這孩子像我第六十六章 交流第二百四十八章 拜相第六十六章 見面第一百一十七章 詔對第55章 回返第四章 投子認輸第九十五章 相約九八第三十二章 約戰第13章 素材又多一人第十四章 樹典型第一百五十二章 靜待時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藉機敲打第71章 五行候第八十四章 有救了!第三十七章 煩悶的程鋒第七十一章 驚變第九十七章 保守派第五十八章 喚醒馬靈兒第六章 唱民歌第11章 憤怒的巴巴塔第四十六章 鎖定目標第一百三十八章 拔劍起蒿萊上第九十六章 警覺第七十六章 蘇大強顯擺(求訂閱)第六十一章 誰是褚贏?第一百六十九章 出知青州第一十一章 回老家一趟第二十六章 意向第十九章 不按套路出牌第二十三章 決裂第二十九章 天池第四十三章 回海吉第四章 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