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仔細地思索起來,雖然對方的要價極其昂貴,但如果能給出正確的預言,足以給國家帶來難以估量的好處。
再三思考後,他咬了咬牙,道:「幹了!」
這個時候的北宋還沒有被金國滅亡掉,因爲沒有丟失北方,所以宋國極度的富庶,一年的收入換算起來差不多接近一億兩白銀。
當然收入是各種不同的物資,最後統一換算成白銀的,並不是說大宋的國庫一年能儲存入一億兩白銀。
蕭秋雨之所以堅持要黃金,是因爲在地球上,黃金遠比白銀之前,兌換比差不多是30:1到40:1徘徊,而在古代,金銀的兌換比差不多是10:1。
三百萬兩黃金,也就是三千萬兩白銀,還不到大宋一年收入的一小半……以大宋國庫上百年的積蓄,拿出三百萬兩黃金也沒什麼難的。
趙佶同意後,蕭秋雨立刻在任務區發了一個新帖子
【專屬契約任務】
【甲方:趙佶】【乙方:蕭秋雨】
【乙方承諾,乙方會進入甲方的世界,並在半年內爲甲方預測他未來的命運和甲方所統帥國家未來的命運。】
【甲方承諾:得到了乙方所給予的命運預言後,作爲回報,甲方需要爲乙方支付三百萬兩黃金作爲報酬!】
寫完契約條款後,蕭秋雨將其發給了趙佶,而趙佶果斷地簽下了,併爲蕭秋雨開放了世界的通行權限。
「終於得見仙師尊榮了啊……」趙佶笑呵呵地迎接着,辛虧他特地選擇在一間沒人的宮殿裡接見蕭秋雨,否則讓宮女太監們見到皇帝這樣一幕,他的威嚴就該徹底掃地了。
而趙佶卻不認爲趙佶的做法有什麼不妥,雖然他是一個權傾天下的皇帝,但他在萬界交流論壇也是混了很久了,知道諸天萬界中厲害的大佬數不勝數,其中不乏神魔仙妖等超級存在,區區一個凡人皇帝,也沒什麼值得驕傲的。
蕭秋雨也不跟他客氣,他開門見山地道:「這樣吧,趙老先生,我的預言脫胎於占星術,越是精準的預言,就需要耗費愈多的心血和力氣,同樣也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所以你得等一段時間我再將你的命運和北宋的國運告訴你!」
「不知道要多久呢……」
「快的話一兩個月,慢的話,說不準……」蕭秋雨安慰道:「反正你放心,居然條約上寫明瞭是在半年內,那麼我肯定不會超時的!」
「對了,我可對你的皇宮沒興趣,這裡的臭規矩太多,我嫌煩的很……你另行爲我安排一個住處吧。」
「好說好說,我即刻擬聖,特地爲仙師你修建一所宮觀,你看如何?」
對於這個花大價錢僱傭的大佬,趙佶自然不會再小錢上再吝嗇了……再說了,他在位時期本來就大肆修建宮觀,也不在乎多一個少一個的。
「等你寢宮蓋好了,我早該拍拍屁股走人了……」
蕭秋雨頗爲不以爲然,論及奢華,古代的建築如何趕得上他在個人空間裡的那座海島別墅?最多也就是佔地面積更廣、氣勢更宏偉一些而已,但這都是無關緊要的;而自己那棟別墅,僅僅是那純白如雪、光滑似鏡的大理石地板和牆磚,就是這個時代的科技無論如何也做不出來的。
「那仙師的意思是?」
「隨便找個住處唄,我這人沒什麼講究的……」
雖然蕭秋雨說的隨便,但是趙佶不會真的隨便安排他……他直接主張,讓蕭秋雨住進了“玉清昭應宮”,並且安排大量的宮女僕役伺候他的起居,更是每天都送來大量的御酒御膳,而蕭秋雨也不客氣,難得有人願意當冤大頭,他自然是盡情地吃喝玩樂。
而趙佶則頻頻光顧,他對蕭秋雨禮遇有加,口中更是時常敬稱仙師……對於此,朝臣們雖然不滿,但也是見怪不怪了。
畢竟宋徽宗本就是一個極度信仰道教的皇帝,他在位期間把國家治理的一塌糊塗,卻拿着國庫大把大把的銀錢去修建道觀,自稱“教主道君皇帝”……這樣的一個迷信的昏君,幹出這種事兒一點也不奇怪。
歷史上的宋徽宗趙佶都是如此作風,更不要說在萬界交流論壇裡刷了很多年,知道仙人在其他世界裡真實存在的趙佶了。
蕭秋雨倒是知道一些冷門的歷史趣聞,李唐王朝奠定江山後,選擇去認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老子(李耳)當李家的祖宗,所以對道教極度尊崇,直接將其提拔爲國教。
之所以如此,是因爲當時科舉制度方興未艾,社會風氣依舊是極度重視門第出身……而李淵並非名門望族,尊奉老子爲唐王室的祖先,無非是想拔高自己的身價,宣稱自己是神仙后裔,藉此製造“君權神授”的輿論。
到了宋朝,趙家人也有樣學樣,爲了拔高自己的身價,他們選擇去認一個姓趙的神仙當祖先……然而姓趙的神仙着實是不多,找來找去,勉強算是找到了一個,但卻是個瘟神,叫做趙玄壇。
認瘟神當祖宗什麼的,名聲不太好啊,於是趙家人就給他改名爲趙玄朗(後來小說中又將其改名爲趙公明),並將其神職美化成了財神……
而貌似這個財神祖先的確是很庇佑這羣不肖子孫的,趙宋王朝雖然常年遭到欺壓和侵略,所掌握的國土也遠比其他大一統的王朝要少,但是其經濟極其發達,甚至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論及富庶,北宋朝廷在封建王朝裡是堪稱第一。
在蕭秋雨看來:
如果《西遊記》是唐朝時候的書,作者絕對會被拉出去砍頭,因爲李唐皇家的祖先老子被孫悟空推倒在地跌了一跤。
如果《封神演義》是宋朝時候的書,作者也會被拉出去砍頭,因爲趙宋皇家的祖先趙公明被人扎草人咒死了。
李家把李耳追認爲唐聖祖皇帝,於是趙家也有樣學樣,把趙玄朗追認爲宋聖祖皇帝。和唐朝一樣,宋朝在國家財用匱乏的情況下,還不惜耗費巨資,大興土木,興建宮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