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店鋪中的夥計看着他們爭吵得不成樣子,又見農夫準備找人理論,忙走出來,攔住了農夫。
“唉~哎~,農夫大哥,你別激動。這樣,我出錢,買個梨子。”
農夫聞言,同意下來。
夥計從兜裡摸出幾枚銅錢,遞給農夫,農夫接過錢,臉上露出笑容,從車上選了個又大又水靈的梨子出來,黃澄澄的樣子看起來飽滿多汁。
那夥計拿了梨之後,送到了道士面前,說:“道長,這個梨子,小可送給你。”
那道士看着面前的梨子,他謝過這位夥計:“慈悲,多謝小善信的梨子。”
隨後,他又對着周圍圍觀的衆人說:“出家人不曉得吝惜東西,貧道有很好的梨,請讓貧道獻給大家嚐嚐。”
有吃瓜羣衆就問他:“既然你有梨子,爲什麼不吃自己的呢?”
道士回答說:“我專門要這個梨核做種子。”於是就捧着梨子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那水嫩的梨,吃起來汁水四濺,旁人見到道士吃的那是一副香的模樣,喉嚨不由滾動一下,默默吞了口口水。
吃完梨以後,道士將梨核握在手心中,從肩上解下一把鐵鎬,在地上刨開一個幾寸深的土坑,把梨核放進去,用土埋上了。
“福生無量天尊!哪位善信能夠給貧道一些熱水?”道士向圍觀的人討要熱水。“貧道好用來給剛剛埋下去的果核澆水。”
人羣中的張志清看到,有好事的百姓跑進臨街的小飯館,要來了滾燙的開水,道士接過熱水就往土坑裡倒。
圍觀的人們眼盯盯地瞅着,張志清也仔細的看着,他想看看,這道士用的是什麼道法?亦或是什麼法術?
張志清從記憶中知道,在這個世界,道爲最上乘,得有天仙道行才能使用道的力量,鬥法較技比拼的就是各自對道的理解。
像之前師爺說過,以三清正法修煉而成的天仙,達到最高成就後所得道果被稱爲大羅道果,所以被稱爲大羅天仙;以一切非三清門下之法的旁門之法修煉成天仙者,達到最高成就之後所得道果爲太乙道果,所以被稱爲太乙天仙。
由道所延伸出來的法,爲中乘,常被喚作道法,比如三十六天罡法,就算是道法,一般需要有地仙或者神仙的道行才能使出其中的道法。一些天賦優異者,也可以提前學會並使用道法,但所發揮出來的能力和地仙、神仙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其實地仙和神仙是同等道行,只不過一個在天爲官、身領神職;一個在地逍遙、長生駐世。
當然,神仙和神祇是不一樣的,仙是體悟大道修煉而成,神則是代天執掌天地權柄。
神仙中官位分水官、地官、天官。而在神祇中,也分天神與地祇,一個爲天上之神,一個爲地上之神。
最下乘者,爲術,由法所延伸出來的,所以被稱作法術,比如七十二地煞術,就是些法術,只要有人仙或者鬼仙道行就能施展的。
鬼仙和人仙,說起來好聽,其實算不得是仙。人仙說白了就是掌握了超凡力量的修煉者罷了,對於普通人來說,他們就是仙,但是本質還是人,所以被稱之爲人仙。
鬼仙,指的自然就是有道行的鬼了。當然,像張志清自己這樣的修煉者修煉到陰神能夠脫離肉體、獨立存在時,也可以被算作是鬼仙。
只見土坑裡鑽出一個幼苗,漸漸長大,不一會兒,就長成一棵枝繁葉茂的樹,接着很快開花、花謝、最後結果。
梨子個頭很大,芳香四溢,密密麻麻的掛滿了樹枝。
這一幕看的衆人止不住的驚歎,而那個農夫也夾在人羣中,抻着脖子,不錯眼地看着熱鬧,渾然忘記了自己的買賣。
當然,這是在普通人眼中的樣子,而在張志清這個修煉者眼中,情況就是另外一種樣子了。
那顆所謂枝繁葉茂的樹,其實就是農夫的推車把手,那些梨,都是五團黑影將農夫車子上的梨給搬運過來的。
“五鬼搬運術,還有魘禱術,都是七十二地煞術中的法術。”張志清心中瞭然。
道士從樹上摘下梨子,送給四周的百姓,連張志清都給分到一個。
看着面前的道士遞過來的梨子,張志清沒有去接,而是說:“前輩,您這樣,有些不地道。
這些梨子,也是那農夫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那道士微微一笑,沒有說什麼,只是將手中的梨硬塞進張志清的手中。
沒多久,樹上的梨子就被分個精光。
道士送完梨子之後,衆人就見到他開始用刨土的鐵鎬伐樹,“叮、叮、叮”的伐了好長時間,才把梨樹砍斷,隨後帶着葉子抗在身上,不慌不忙的邁着四方步走了。
張志清也跟了過去。
他看着那道士走到一個轉角邊上,將手裡已經變回原樣的車把手放在牆角上靠着,人繼續往前走。
直到走了許遠,那道士才停了下來,轉過身看着一直跟着自己的張志清,好奇的問:“小道友一直跟着貧道做什麼?”
張志清手裡還拿着那個梨,他遞給了道士。“前輩,那農夫只是小氣一點,您又何必去戲弄他呢?
而且既然你已經戲弄了他,讓他受到嘲笑也就罷了。
那些梨也是他每日辛苦照顧的梨樹所結出來的果子。
他也有家人需要照顧,這些梨可能是他這一年努力勞作的成果,沒了梨,他就賣不了錢,回到家,也沒法面對他的家人。”
道士用自己的髒手摸了摸臉,點了點頭,認同的說:“小道友,你說的也不錯。不過,我戲弄他,也是爲了幫他。
有舍有得,他失了梨,卻留了命。”
“幫他?是這樣嗎?失了梨,卻留了命?”
聽着邋遢道士的話,張志清有些疑惑,但他臉上露出一抹微笑,他隨後又說:“現在的話,那劫難應該已經過去了吧。
前輩你就幫人幫到底唄,把梨還給他。
反正以前輩您的道行,三十六天罡法中的花開頃刻,應該很輕鬆吧。
可惜小道道行不夠,施展不了這門道法,想着前輩能夠施展一次,給晚輩看看。”
道士聽的這話,笑着說:“你這小道友,真是有意思!仙鄉何處?哪家弟子?”
“小道從龍虎山來,天師府弟子。”張志清回答:“前輩,您呢?”
“貧道啊,嶗山的。”那道士答。“走吧,回去,把那車梨子,還給那農夫。”
當二人回到原處時,農夫已經不在了。
“看起來,我等還要去找找哪位農夫。”那道士手搭在張志清的肩膀上,二人身影一閃,就消失在了原處。
周圍的人對於這一幕都熟視無睹。